不参加某本书讨论的理由(创作谈)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8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天前,某组织号召成员阅读一本书,同时参与讨论和导读,我恰好是该组织中的一员。这本书叫《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作者是加拿大的贝淡宁和以色列的艾维纳,两位学者沿袭了古希腊以来基督教文明的思维方向,试图在由人们建设、重塑和反噬人们的城市中寻找到某种共同持有的精神,而且证明它的存在。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城邦精神的确存在,它叫AcaDemy,经由宗教和科学建立,人们能够通过数学、逻辑和语言证明其规律和准则。之后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人们始终顽强地在和而不同的文化中寻找兼收并蓄的精神脉象,这成了人类下意识的文化遗传行为。进入21世纪之后,以复制文明和集约文化为己任的超大城市和都市群落疾速涌现,这一时期城市的精神是什么,对此我抱有警惕。所以,在阅读两位学者的大作时,我问了一连串问题:“城市的精神”在当下时代是理论虚构还是确有其物,是否有真实存在的“城市的精神”?在“城市的精神”覆盖的公共空间,普通民众、地方精英与政府权力的关系是什么?谁是“城市精神”的提供者、有效表达者和实际控制者?人们怎样参与“城市的精神”构建,并且表达认同与辩驳?我在上述疑惑中读完了《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书很好读,不晦涩,但我的疑问一点也没有减少。
  精神的主体是人,对“城市的精神”即城市人的精神作观察、判断和定义取决于主观;地理环境、人文风貌、人口结构、建筑风格、产业旨趣可以依赖数学算法,城市居民的差异化、竞争关系、身份赋予与认同以及城市权利的加冕和权威的实施可以援引政治经济学理论,不过,在统计学和政治经济学条件下谈论城市和城市人,往往看到的是抽象的城市和城市人,恰恰忽略了人的精神构成中意识存在和思维活动的千差万别,遮蔽掉了族群表述中的主导、次导、多元和边缘精神的存在,实际上用理论设计概念替代了真实的人的精神。另外,现代国家政权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确扮演着一种积极角色,但这种情况往往是以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来体现的,它证明了集约化和被规定接受某种文化趋同表达的格式物体制是便于管理的,悖论是,城市的政治和经济资源并不掌握在大多数城市居民手中,占人口大比重的普通民众的诸多次文化基本不在表达中,并不存在一座城市有形建筑和无形文化的形成绝对化地代表着每一个人或者大多数人的物质和精神诉求。如果不那么粗暴,把人定义为去意识和心理活动的、制式化和可复制的物,人们大多会同意,现代化并不等于現代性,在超体量文化集约时代,“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普遍认可的某套价值观”这样的命题显得十分可疑。
  我们生活在一个强势经济时代,经济学理论描绘的世界通常是这样的:城市是通过致力于获取最大经济体量和无限商品来完成自身存在的产物,城市人是经济社会共同体中最优化的人,他们都在寻求自己的利益,并对参与同一活动的其他个体的成功和失败漠不关心或无可奈何。在上述视域中,人被描述成经济人形象,它的理论支持纯粹的个人主义自利行为,即按照哲学家赫尔曼·E·达利和经济学家小约翰·B·柯布在《二十一世纪生态经济学》中的观点:“在它通常所假设的纯粹自利行为中,现今经济理论的个人主义是明显的,在它那里既没有公正、恶行和善行的位置,也没有为维护人类生命或任何其他的道德关怀的位置。”实际上,《城市的精神:全球化时代,城市何以安顿我们》的作者也承认,城市的精神无所谓合理性,让他们忧心的是,如果不同种族和族群各过各的生活,相互强烈地不喜欢对方,将很难参与一个共同的主导精神。不得不说,这一观察切中了新移民时代城市人群中文化冲突的现实困境。
  经济学不断证明着全球化时代的艰涩和孤立主义时代的到来,冷漠而悲观,由此反衬了贝淡宁和艾维纳两位学者多少有些悲壮的书写意义。同一条件下的书写我也在小说中尝试,不同的是,小说呈现族群,却并不妥协共同体讲述;在小说叙事中,对个人主义的深度理解具有完全的可能,它极有可能呈现出个人与主体、个人与外部世界的无数种联系,建立了这样的联系,人的精神才会凸显出情感逻辑,可以被确认。上述观察和判断让我松了一口气,因为它给了我不参加某本书——某个共同体主题讨论的理由。
  责编:李京春
其他文献
在深圳书写方面,外地移民邓一光功不可没,他以持续不懈的书写见证深圳的成长,将“深圳”二字深深地镶嵌于中国文学版图中,如《深圳蓝》《深圳细节》《深圳在北纬22°27'—22°52'》《深圳河里有没有鱼》;并将深圳地标、街道、红树林等具代表性的地方都化为生活空间、叙事空间与文化空间,并由表及里,对这座城市崭新而璀璨的灵魂进行细致的描摹:都市化的兴起与原住民的怅然若失,新移民值得惊叹的奋斗,效率的追求与
期刊
邓一光早期的小说大部分描写的是军旅,军旅题材就如同他的文学根据地。其中主要是写男性英雄人物,如《遍地菽麦》;另一相反的人物形象是退役老兵,如《远离稼穑》《父亲是个兵》。这组人物形象具有二元对照的特征,作者通过特定年代背景下人物的言行、生活细节和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塑造了丰富而深刻的人物形象。  一、热血与野性之英雄  邓一光塑造的形象中,最突出的是男性英雄,例如《遍地菽麦》中的启子与福子兄弟二人。
期刊
【摘 要】“校讯通”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庭与学校快捷、实时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能够帮助教师与家长每天沟通,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信息交流系统。他充分调动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架起学校、家庭之间实时、快捷、有效沟通的桥梁,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地区主要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健康状况、学习成绩、日常
期刊
在邓一光心中,迷宫的设置是好小说的特征:“好短篇都具有迷宫设置,我指的不是结构——那是长篇的任务——而是语言,那些象征性词汇,隐喻的敷设,人物对白中的拟梦语,更符合言说的个体表达和阐释的个体联想。”[1]  也许是出于对“好小说”的追求,邓一光用五年的时间创作了《人,或所有的士兵》。小说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香港为舞台虚构故事,从世界战场的角度审视中日战场的地位,反思战争对人类社会文明整体性的影响。
期刊
从2011年发表《深圳在北纬22°27′—22°52′》算起,军旅作家邓一光转型城市书写后,至今已出版四部“深圳系列”短篇小说集。另外三部分别是《你可以让百合生长》《深圳蓝》《坐着坐着天就黑了》。其中共收录42个中短篇作品,累计约73.5万字。他的小说主人公跨越多个阶层,行业各异,有保安、清洁工、流水线工人,也有程序员、自由职业者、商业谈判精英、民营企业家。除关注以上深圳的移民者外,他也描写了深圳
期刊
确切地说,沈木槿似乎更喜欢使用“明喻”。鉴于在现代诗学中,明喻是隐喻的一个变种,隐喻可以包含明喻(隐喻是缩略了的明喻),我这里使用这个外延更广、似乎也更诗学的概念。木槿喜欢用“像……”“好像……” 这样的句式,我甚至觉得她用得太多了,以至于生出雷同之感,她完全可以有更多的句式变化的。然而,它们意味着诗人感受力的充沛,似乎身上的某个隐秘机关已经打开,人与万物之间通感渠道的打开。是的,在现代诗歌中,诗
期刊
【摘 要】从哲学上讲,社会发展,社会大同,人类美好,一定是出于共同的幸福、美好,共产主义而发展的。绝对不会是私心、私欲、私有财产的大力发展,绝对不会是两极分化的大力发展,民国几十年的发展,共产党几十年的追求,全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迟早是要从为公、为国家为全体社会公民和谐、幸福而选的,历史的大趋势是我们国家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国家;民族;国家教育;为公;为国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学
期刊
诗经  有多少年没听见鸟声了呢?  好比置身于  一颗瞬间  拉掉了电闸的星球,  忽然你听见了  一声,又一声  声声句句  都像是哽在,挣扎在  你嗓子眼里的  祖先们的诗。  春寒  客人们走了  爸爸就势在条凳上坐下  呷口茶  抽起了煙  妈妈在桌边支着头  瞅着满桌  满屋的残局  厢屋里静得出奇  大半天满屋子跑进跑出的人  一眨眼空了  只有地面仍微微  有些抖  屋里静得  像蓦
期刊
【摘 要】网络正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向我们高职院校渗透,它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文章简要阐述了环境、高职学生特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及网络的功能,并通过网络在高职教育中的运用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网络;高职教育;功能;运用  随着网络的普及,高校大学生上网人数与日俱增。据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
期刊
推薦语:南丽军(东北林业大学)  当代都市叙述大都采用现实主义,讲究真实可信,作者一反常态,专写气质、情感,由氛围、意境的刻画来代替细节的勾勒,以离奇玄秘的情节代替直笔的写实,无疑具有某种先锋性。但是,作者在某些地方过于玄虚,显得有些轻飘,具有某种唯美倾向。  本居宣长在著作《物哀论》中,将物哀解释为与伦理无干的、纯粹感物而哀的一种人的官能情绪。如康德所说的无依存的美一般,物哀是一种人类自然而发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