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昆曲在高校的传播现状及分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mmer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2011年它被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换言之,它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和遗产。本文着眼高校学生对于昆曲的了解,意在扎根高校,保护和传承昆曲艺术。
  【关键词】:昆曲;大学生;认知;传承;戏曲
  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的瑰宝,现如今在广大百姓中的认知度却不断降低。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而通过大学生的力量把“昆曲”传播给更多人,这对传统戏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非常重要,且非常有意义。
  一、昆曲简介
  昆曲,诞生于元末明初,始于江苏昆山一带。它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后世所有戏曲,包括我国的国粹“京剧”,都吸收了它的营养,因此,它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周总理也曾把昆曲比作为文学百花园中的“兰花”。并且,在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昆曲”起初称为“昆山腔”。而“昆山腔”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的“四大声腔”,他们同属于“南戏”系统。“昆曲”的前身便是“南戏”。最初的“昆曲”没有化妆、服装、舞台表演,只是民间的清唱小曲,也称为“冷板曲”,到了明中页和清代中页,“昆曲”则成为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知道昆曲的人,还应熟悉对“昆曲”做出重要贡献的一个人——魏良辅。他认为“昆山腔”曲调过于平直,缺少起伏的感情变化,因此开始对“昆山腔”进行改革,而后形成了新的唱腔,当时被称作“昆腔”。改良后的“昆曲”,曲调细腻婉转,流利悠远,也被人称为“水磨腔”。正式以“昆曲”命名则是明万历中期,后世的一切戏曲与“昆曲”的关系则是子集与母集的关系,换言之,“昆曲”孕育了后世一切戏曲。
  二、“昆曲”以往走进高校的基本状况:
  很多专家、学者都曾发表过关于“昆曲”和“校园”直接关系的文章,在他们的文章中揭示了“昆曲”走进大学校园的现状、意义、解决措施和对昆曲思考等问题,他们认为大学生应当为“昆曲”的传承与保护做出重要的贡献,并且相信大學生可以让昆曲重新走向复兴。
  白先勇先生认为,昆曲这样美妙的艺术,现如今的生命力已经非常微弱了。的确是这样,当今,喜欢“昆曲”的人如世之珍,昆曲的演出也比较难看到。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白先勇先生以“昆曲义工”的精神,将青春版的《牡丹亭》首先推到了台北的大学校园,此后160多场的演出,每场演出都收到热烈的欢迎,尤其在各大学里的演出,更是好评如潮,这则被称为“青春版《牡丹亭》现象”。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文学艺术界才意识到抢救这一古老剧种的重要性。于是,文化部和涉及昆曲的各省市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和传承“昆曲”。江苏省,苏州市,针对保护和传承“昆曲”,开展了很多工作和活动。于是,[1]“苏州很多大学的老师和教授便以昆曲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消息,江苏省政协‘戏曲走进大学生’系列活动,青春版《牡丹亭》现象,‘多校联建资源共享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改革与创新’省级教育规划课题。”这四个主题为出发点,对苏州的在校大学生对昆曲的接受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而就当地调查结果显示,由于她们得天独厚的文化背景,知道“昆曲”这一古老剧种的学生不在少数,但也并非全部大学生都对“昆曲”有所了解和熟悉。
  提到昆曲,很多人都会提到《牡丹亭》,有些专业人士对青春版《牡丹亭》和中年版《牡丹亭》进行比较,有些学者从《牡丹亭》谈及对昆曲的思考和研究。而相对于昆曲在很多高校的传播,大多也是以上演《牡丹亭》的形式来传播的。王蕙芳在“从昆曲《牡丹亭》进校园看中国经典艺术的美育意义”中谈及到在此剧目在北大剧场上演时的情景,[2]他说:“观看的大学生,没有一个不被舞台上精湛的表演所征服,没有一个不被风姿绰约的人物形象所迷醉。”由此可见《牡丹亭》对昆曲的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昆曲在校园的传播现状
  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代表,对于昆曲的认知现状却是十分不容乐观的。首先,“昆曲”所产生的年代对于我们年轻的大学生而言,会非常有距离感,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文化印记,当代大学生所接受的大部分是改革開放后的流行音乐文化;其次,“昆曲”的唱词、表达的内容和意义不容易让我们大学生理解和听懂,在这样的现状下,向做到“通俗易懂、耳熟能详”后达到“朗朗上口、脍炙人口”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后,就是传播力度不够,新媒体在发挥传播昆曲的作用上力量薄弱。
  作为音乐学院的学生,我们设有中国音乐史这门课程,老师在课堂上有所授课。当然,绝不只有音乐学院的学生是通过课堂知道“昆曲”的,中学历史课本也有提到过关于“昆曲”的学习内容。也有学生是通过新兴媒体例如网络、广播等了解到昆曲,但是真正直接甚至主动观看舞台剧目的人却少之又少,缺少了这种直观感受,昆曲的影响力对于我们来讲就还是太薄弱,因此我们并没有真正走进这门高雅的艺术,昆曲依旧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东西,曲高和寡导致受众越来越少。
  四、保护和传承“昆曲”的几点建议
  “昆曲”是我过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文化珍宝,寻求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会提高我们的民族认同感。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不仅仅是为了延续我们民族的文化血脉,也是为了能为我们以后的子子孙孙留下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因此,面对当今保护和传承昆曲艺术的严峻形势,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扎根本土、放眼全国。本来“昆曲”在广大百姓中的认知度就比较低,所以,不要让“昆曲”仅仅活跃在江苏和台湾,要走向全国,让更多百姓去熟悉它,了解它。若仅仅停留在它的发源地,那么它的生命力会不断降低,或许在某个时间,它会像元杂剧一样失传,这将会是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2.培养新一代的昆曲人(包括演员、观众)。尤其对于很多有条件的大城市(苏州,无锡,南京,上海等地),他们可以利用自己城市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大力培养昆曲接班人。而年轻观众的培养,对于“昆曲”的保护和传承也至关重要。
  3.政府要给予支持。政府的支持和拥护,对于“昆曲”的保护和传承十分有力。例如:政府可以开展“昆曲”艺术比赛,还可以规定昆曲的专业团体每年要在全国巡回演出几部经典剧目的等等,这样不仅有利于“昆曲”的保护与传承,也有利于相关专业团体和演员的发展,可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4.新媒体的大量宣传。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电视银屏、网络等形式。为什么我们对京剧、豫剧、黄梅戏更加熟悉,就因为我们听到的多、看到的多,即便不会唱,至少不再陌生。因此,媒体的宣传也至关重要。
  昆曲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瑰宝,高校大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应该将保护和传承昆曲视为己任。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们期待着古老的昆曲在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下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
  注释:
  金红,朱栋霖,李斌,曹南山.《苏州在校大学生对昆曲接受现状的调查与研究》.[I].2010年5月.第27卷3期.第84页—89页
  王惠芳.《从昆曲<牡丹亭>进校园看中国经典艺术的美育意义》.高教与经济.2010年12月第23卷4期.第37-42页
  参考文献:
  [1]李晓.《昆曲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J].戏剧艺术.2005年第1期.P30-42
  [2]闻瑶.《“小传统”与“大传统”之争——以昆曲的发展历程为例》.[G].法制与社会.2008.04下.P244-245
  [3]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J].艺术百家.2009年第1期.P51-58
  作者简介:刘晓(1992—),山东济南人,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声乐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古典舞要求舞者能够自然流畅的衔接各种各样的体态动作,同时还要将自己对舞蹈作品的理解倾注在神韵上,这样才能做到形神兼备,给观众带去美的享受。为了进一步加深广大舞者对古典舞形神美的把握和认识,本文对中国古典舞形神美的表现进行了探究,对于广大舞者而言,其必须在表演时做到空灵轻逸之态、圆润流转之势、似直而纡之技才能彰显出古典舞的形态美,而古典舞的神韵美则体现在“自然之美”、“气韵之美”、“眼
期刊
一、历史上对再现概念与表现概念的理解  1、对再现概念的理解  艺术理论中“再现”这个英文概念,来自希腊时期的“摹仿”,所以这两个词意思比较相近。柯林伍德在谈到艺术再现理论时,就直接把柏拉图的‘模仿’概念翻译成‘再现’。在不同的时期模仿或是再现的含义也是有变化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就有所不同。  柏拉图的艺术理论认为,“再现”就是绝对忠实地模仿。但是,他说模仿的再像,比如一张床,最终还是不能睡
期刊
【摘要】:诗词与音乐从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它们在音乐发展的长河中彼此依附、荣辱与共。《水调歌头一一明月几时有))是由苏轼作词,梁弘志作曲的抒情艺术歌曲。它在旋律走向和节奏的变换上都比较平稳,突出抒情的音乐风格,演唱者在情感的把握上也应该充分的体现词中思乡的情慷,这首曲可称得上诗词与歌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一,是中国民族歌曲中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诗词与音乐;音乐风格;旋律;节奏;情感  《水调歌
期刊
【摘要】:诞生于日本的商业品牌“无印良品”如今不但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闻名于世,并人们的设计、消费、生活观念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回归本质,崇尚自然,倡导理性消费 三 个方面探讨无印良品对中国包装设计的启发,以为中国包装设计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包装设计; 无印良品; 设计理念; 回归本质; 崇尚自然; 理性消费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包装设计和人们生活的联系日益广泛,在生
期刊
【摘要】: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群体来说,我国当下的卫浴产品往往不能为其提供较高质量的服务,而很多时候卫浴产品甚至会对老年人群体的安全造成威胁,为此本文结合老年人心理与生理需求,就老年人无障碍节能卫浴艺术设计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能够为我国面向老年人群体的卫浴产品发展带来一定启发。  【关键词】:老年人;无障碍;节能;卫浴  前言: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我国近年来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仍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亨德尔的音乐创作特点,即世俗性、创新性和灵活性。并以声乐作品分析为主,主要介绍了其中的创新性。从其音乐创作特点中可看出亨德尔的确是世界性的音乐大师。  【关键词】:亨德尔; 音乐创作特点  亨德尔出生于巴洛克这个充满着生机和思想大解放的时代,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下展露出卓越的音乐才能。他创作的作品体现出人文主义的世俗倾向、独特的想象力和与时俱进的灵活性。同时他又用自己开创性的手
期刊
【摘要】:《三门峡畅想曲》是刘文金先生创作的一首二胡乐曲,该作品在二胡音乐史上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这首乐曲形象生动的描写了三门峡水库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赞扬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们的积极向上的态度。本曲的内容、形式和结构上都有一定的独特性,为二胡的艺术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是刘文金先生二胡艺术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  【关键词】:创作特色;乐曲结构;演奏技法  《三门峡畅想曲》是由刘文金先生于19
期刊
【摘要】:混合教学模式作为当代先进的教学方式,正在受到建筑室内设计教学的不断关注,它不仅可以为教学整合资源,而且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具有着现代教学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建筑室内设计;混合教学;应用策略  本文在总结建筑室内设计教学领域使用混合教学模式现状基础上,探讨室内设计教学领域混合教学模式的使用原则与使用策略,着力于提高建筑室内设计的教学质量。  1.混合教
期刊
【摘要】:邓丽君是华语流行乐坛中一个永恒的文化符号。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邓丽君的音乐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她那甜美圆润、温婉多情的声音感动了一代代的人,更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超越時间的延续。邓丽君的音乐承接了流行音乐的历史,引导了流行音乐的新时代。本文主要从邓丽君的音乐风格特征,其音乐在内地流行的原因以及邓丽君歌曲对现代流行乐坛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邓丽君;音乐
期刊
【摘要】:品牌形象设计是企业核心的视觉外延,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设计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上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能够提高品牌在受众心中的知名度及美誉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品牌形象设计也不断的以新的视角和新的面貌呈现给受众。当今时代科技高速发展,自媒体兴起,这给品牌识别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意义。文章重点阐述了在互联网时代下,自媒体品牌形象设计与传统企业品牌想象设计的差别和变化。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