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给中国金融留下两个“烫山芋”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0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0月底是这次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标志,当时有两家银行宣布大幅度亏损,从那时候开始很多银行就没有恢复过盈利。而到2009年10月份,摩根大通宣布第三季度销售收入是288亿美元,纯利是36亿美元,这在历史上算是比较好的业绩,也是业内认为美国经济复苏的两大利好消息之一。另一个利好消息来自于实业——英特尔亏损小过预期。
  这两家企业代表了美国经济近几十年发展的中坚力量:一是金融,二是广义IT。这也就意味着,美国经济同样进入了复苏期。
  
  透析危机本质
  
  众所周知,整个金融危机起始地区是美国,所以整个恢复阶段也是以美国恢复为标志。中国企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之后的发展,更多的还是要看美国经济的情况。
  美国GDP比中国和日本大出三倍有余,但也有很多的困难:比如美国政府财政赤字,现在14万亿GDP,但负债12万亿,加上2009年财政预算是1.6万亿的财政赤字。换句话说,2010年美国政府的负债就相当于是美国政府的一年的GDP一分钱不能动,都要用来还债。
  但这种负债风险,是政府可控的,真正的危机来自于美国社会。包括对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冲击。对中国企业息息相关的,就是美国人借债消费的模式会进行调整。原来美国社会的发展是以老百姓借钱消费支撑,跟中国经济增长恰恰相反。中国经济以投资、出口为主,他们以消费为主,且又以借钱消费为主。这点目前所有的经济学家公认——美国的借贷消费经济发展模式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这对于所有以美国为市场做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挑战。
  另外就是从美国企业角度来说,也会是降低杠杆率改善资本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要不断吸收新的股本,要降低企业的负债、降低杠杆率。在这个紧密联系的世界中,势必影响有海外战略的中国企业。
  在美国经济恢复当中,未来的经济增长将会从借贷消费为主的模式变成逐渐增加储蓄、逐渐减少进口或者增加出口的模式。整个美国的GDP增长当中70%是消费带来的,中国恰恰相反,70%是投资带来的。这种转变不再是美国老百姓的事情,而成了两国贸易的大事件,因为需求与消费的不对等,必然导致双边贸易的摩擦。从轮胎特保案到纸浆制裁,这种贸易摩擦会越来越严重。
  
  中美差距依旧
  
  虽然在政府引导下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但依然还不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我们的GDP总量不到美国的1/3,军事上的绝对值仅仅达到美国的1/10——美国占全球军费开支的一半,而中国仅占5%。
  这种差距是长久的,短期来看与金融危机无关。但不要忘记,金融危机给了中国一些机会来缩短差距,恐惧的美国随之而来的种种举措,都有可能给中国带来威胁。
  中国首当其冲面对的,就是两个烫手的“山芋”。
  第一是贸易摩擦。这对所有中国企业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潜在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这些年对美出口确实增加很多,在今天美国除能源之外的进口当中,将近90%的逆差是来自和中国的逆差。进行一下换位思考,任何一个人在奥巴马的位置上,也不会喜欢这样一个数据。因为逆差这么大,国内的失业率又这么高,老百姓消费这么困难,所以才会有轮胎保护案。这个是危险的信号,因为贸易保护是传染性非常快的瘟疫。作为对付贸易保护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报复。这种全球贸易保护如果蔓延起来,对全球经济恢复和整体发展是有巨大危害的,甚至可能会引来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动荡。
  另一个潜在的威胁是汇率。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是2.27万亿美元,其中有8000亿是美国政府债券,还有6000亿是美国其他机构的债券。这对中国是巨大的机会和挑战。机会就是因为你是他最大的债主国,所以谈判上会有很多优势。而挑战则显而易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危机意识就必不可少。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迅速把长期债券变成美国短期债券,因为流动性比较好,但是这种债券的回报率又比较低。如此一来,中国经济的外贸部分又势必受到影响。虽然中国政府在外汇储备上一贯坚持着“流动性第一、安全性第二、回报率第三”的稳健原则,但是在现今金融高度发达的时代,这未免显得有些保守。
  
  没有次贷,不代表没有危机
  
  相对于美国,中国的现状要乐观很多。虽然有贸易摩擦与汇率隐患存在,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政府对金融业的掌控一直非常严格,这就便于在危机时,尽可能地实现“中央集权”保证金融安全。
  但是金融机构的风险永远存在,中国金融机构也经历了自己的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1997年中国政府的刺激方案也包括了金融刺激方案,但效果并不明显。此外由于历史原因,使得中国四大金融机构当年也有很多呆坏账。但是中国有自己的特色,中国政府把这些呆坏账埋单,形成了四个资产管理公司,然后让这四家商业银行轻装上阵,后面发展非常好。
  现在全世界前十大金融机构里中国占了五个,这跟中国政府对这些金融机构的改革、清理、埋单都有直接关系的。另外中国的金融机构得益于中国政府的信用支持。虽然中国政府从来没有说过,但中国老百姓相信中国的银行都是中国政府支持的。银行是信用的业务,所以中国银行不用在信用上担心。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金融机构不会出现次贷这种产品危机,但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在不良贷款方面,由于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所引起的将来可能的不良贷款,我觉得上升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虽然不会有次贷,但并不意味着,中国金融业会风平浪静。管理
  (本文根据“第1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现场录音摘编而成,未经本人审阅。标题为本刊加拟。)
  责任编辑:纪 亮
其他文献
专访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气候变化和能源组项目主任陈冬梅    即便已经被重复了无数遍,我们还是想说:环保,是从每个人真实有效的行动开始的。在生活方式上,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些建议,那在日常管理中,商务人士还有哪些可行性的措施呢?  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气候变化和能源组项目主任陈冬梅,为此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制定公司低碳政策  《中外管理》: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哪些做法能帮助商务人
期刊
合者,聚也。  每一年的春节前,期待团聚的情绪一定会在漂泊的人群中蔓延。“回家过年吗?”理所当然地取代了其他一切的流行问候语。作为现代人情感寄托的最大所在,家,永远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一近年关,从四面八方回到家乡的人们,在家人的关心交流、亲友的沟通问候中重新集聚能量,只待假期结束重新开始拼搏。  无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否在事业上拥有绚目的光环,春节回家,都无疑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期刊
把需要长远规划的事计划好,那些不可能事先规划的就随缘而定,把每分每秒都过好,就不会再有遗憾。    现在社会,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国际经济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的快乐指数却在下降,而且烦恼不断,忧虑不断。  烦恼源于应该达到预想目标的假设,遗憾的是,预想目标很有可能达不到,于是就有了烦恼。如果这个预想是通过努力就能得到的,在得到之前会烦心,怕得不到,而得到之后又怕失去。得到之
期刊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更是一年中所有家庭都会享受阖家欢乐气氛的节日。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腊月三十,人们都在“迎春节”的繁忙筹备中。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年货、准备走亲访友的礼品、为弦子添置新衣和过年礼物。此时,许多人家还要在大门上贴上春联和福字。噼里啪啦的拜年短信会从大年三十一直响到初一结束,各种贺岁片一个赛一个地比包袱、逗人乐。有人在家里潜心研究大餐,而那些在一年中载
期刊
先贤所谓“和”,是“异”中之“和”,无“异”就无“和”。正所谓“和而不同”,“和”讲的就是“多样性的统一”,今人所谓“和”、意指协调、调和,协和、和谐、和睦、和平、平和……世界上的差异性是必然存在的,但我们拥有大同——人类和地球的终极命运。国家、党派、宗教、语言都是大同中的小异、人类应该抛弃这些“小异”,共同关注天与人,关注环境变化,关注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人生于世,安身立命之后,还须与群体互
期刊
前一阵子,全球都在谈论柏林围墙倒塌20周年。1989年10月9日,的确代表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也意味旧秩序的终结。但由此展开的后冷战时期,虽然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却不等于新秩序的形成。    后冷战的西方独大    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所出现的旧秩序,是三股力量决定的:1.战争成败决定了新势力格局——成者为王,是联合国安理会的五强;败者为寇,是日与德,暂时不能成为正常国家;2.1944年布雷顿森林
期刊
2009年度  中国企业管理  杰出贡献奖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  招商银行    2009年度  中国企业管理  特殊贡献奖  广东唯美集团  北京金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2009年度  领导力奖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郑昌泓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卫东      “管理中国”总评  评委会
期刊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向企业管理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用常规思维考虑问题,而是要审时度势认真谋划发展之策。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我们要“想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  过去的日子,身处危机中的中国企业管理者们是如果思考、如何行动的?这些思考和行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有哪些经验、教训?面对未来,又该如何筹划?如何拥抱和迎接复苏期?  2009年11月初,《中外管理》杂志对451家中国企业进行了相关调查
期刊
经济环境总是处于频繁变动中,哪怕已经拥有“完美”业绩的企业在变动面前,也往往不堪一击。  可有超越经济变动的良方?  答案是有。那就是以谨慎的态度经营企业,打造高收益的体制,反复创新,通过关爱与机制,让全体员工始终保持对事业的热情,保持对市场的敏感,实现个人、企业、社会的大和谐。    一家创立了50年的企业,为什么从未亏损过?每次危机过后,为什么总能快速发展?持续成功的秘密何在?    自200
期刊
你做企业如果有一种“利他”思想,你就会明白你在社会上做的这是“事业”。稻盛和夫的企业从小到大之所以能够平稳发展,不靠投机,他的经营管理很平实。稻盛和夫、张瑞敏,你可以听到他们谈员工时充满了尊重,老板是把全部心血浇注在员工身上……    11月1日,北京下起了2009年入冬的第一场大雪。  拉开落地的巨幅窗帘,透过明亮的玻璃,那瑞雪垂枝的晶莹世界十分养眼,那清新干净的空气,仿佛要一扫H1N1流感病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