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发现中成长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work_w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要求
  
  《啊,我发现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积累·运用六》的一次习作训练。这次习作,有四点要求:一是选材的要求,即写“发现”,具体内容没有作限制,选材范围很广,具有极大的自由性;二是人称的要求,即用第一人称写;三是质量的要求,即要把发现了什么和发现的过程写清楚;四是有题目的规定,即要以“我发现……”为题,同时,“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来拟定”。
  
  设计理念
  
  1.生活是写作的本源。习作教学应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身边的人、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各自的生活环境和前期经验中找到与之匹配又易于表达的“相似块”。
  2.作文就是用笔写话。习作教学应引导学生用“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作文与做人同步发展。教作文说到底是教做人。习作教学,不仅要指导孩子写作的技巧,更应该触动孩子的心灵,让他们在学习、生活、做人等方面有所收获,促使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参加测试,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感受和体验。
  2.启发学生说清楚发现了什么,写明白发现的过程及受到的启发。
  3.在指导学生说、写“发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和发现、创新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营造“发现”情境
  1.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同学们经历了许多次大大小小的测试,可以说个个都是考场上的老将。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份由著名专家研制的“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板书: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看到“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这份试题是什么样的?自己能不能通过这场测试?老师的目的是什么?同学们心中可能还有其他的想法。下面,咱们就一起看看、做做这份试题。在测试前,老师提出三点要求(屏幕出示):一是独立作业;二是限时3分钟;三是做完后立即上交试卷。
  4.老师分发试卷,屏幕出示试题,学生独立作业。
  5.老师收、阅试卷。
  【设计意图:写作的真正源头在生活。组织学生参与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目的不在于考查学生知识是否渊博,而是为了帮助学生拓展生活视野,丰富人生经验,解决作文材料来源问题。让学生说说看到“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这个题目后的想法,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关注自己的思想,从而进一步丰富习作内容。】
  
  二、展示“发现”成果
  1.师:同学们做得怎样呢?现在老师宣布测试结果:全班共人,符合要求的人,得“0”分的人。(再次出示试题)看到这份试卷,听到这样的成绩,谁能说说你此时的感受?你的发现?
  2.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归纳、板书学生的发现。
  3.师:通过这次测试,同学们有的发现了不认真阅读、不正确把握答题要求会使自己劳而无功;有的发现了没有平常心、过于关注结果只能使自己一无所得;有的发现了这场测试是老师设计的一个圈套,目的是为了纠正我们不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可见,大家都有自己真切的感受,都非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老师觉得,你们真像长了一双火眼金睛的孙悟空!
  【设计意图:学生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心理特点。即使是置身于同样的情境,不同的学生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发现。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情境创设、适时引导等方法,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捕捉到“心灵的火花”,并对自己的习作内容逐渐明晰。】
  
  三、畅谈“发现”过程
  1.师:在参与这次测试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发现。请大家再静静地想一想,自己是怎么发现的,能把自己发现的过程清楚、明白地告诉给大家吗?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评点。
  通过评点,使学生明白,要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说清楚,应注意以下几点:(1) 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要把自己参加测试的过程说清楚;(2)抓住重点说,要抓住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地方重点说、详细说,不能平均用力、平铺直叙;(3)要有具体的“发现”内容,如发现了做题的规律,发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等;(4)要把自己在测试过程中及“发现”时的心情说出来。
  【设计意图:一次特殊的测试,让学生有了真切的体验,有了新的发现,也有了与人交流的欲望。安排学生“畅谈‘发现’过程”,正是为了迎合学生此时的心态。然而,在交流时,学生往往会处于“有话说不清楚”这一窘境,因此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说清楚、说明白发现的过程上。这样,切中了学生的需求,提高了指导的实效性。】
  
  四、撰写“发现”美文
  1.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发现,都想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大家听听。不过,课堂上时间有限,这样吧,让我们拿起笔,把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发现写下来,当然也可以写写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发现,让更多的人来分享我们发现的快乐,好吗?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了解总体情况,进行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说是写的基础,从说到写是一次新的飞跃。在这一环节,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谈话,引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由于学生是在会说的基础上写的,因此写起来也就不会感到有多大的困难了。】
  
  附: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
  学校:_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1.先认真读读每道题。
  2.填写自己所在学校、班级、姓名。
  3.写出你喜欢的两首古诗的题目和作者。
  第一首______,作者______ 。第二首______,作者______。
  4.默写上述第一首诗,不再写题目和作者。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贝多芬是______国人,他谱写过许多著名乐曲,我知道其中一首是《______》。
  6.______、______和______,是伟大祖国的象征和标志。
  7.写出你读过的两本名著的书名和作者。
  ①书名______,作者______。②书名______,作者______。
  8.中国有四大海,从北到南分别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我国的珍稀植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飞碟又称______,意思是“不明飞行物”。
  11.写出你知道的三种我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完以上各题,请只做第2题和第3题。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本二年级上册《风娃娃》。    教学现场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三小节,画一画关于风娃娃怎么做的句子。  (学生认真阅读,思考、圈画、交流)  他急忙跑过去,对着帆船吹起来。  师:风娃娃帮助风帆的句子共有3个,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出示)  ( )船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  ( )他急忙跑过去,对着帆船吹起来。  ( )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  生:
小学语文作为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增长学生知识,增长学生智慧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本着“丰富课堂知识,扩展学生视野”的教学原则,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嫦娥奔月》是我国著名的神话故事,流传千年而不衰,足见其所蕴含的文化和民族精神历久弥新。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明这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虽然结
徐迟的《黄山记》是当代写景的杰作。文章表现的对象是黄山。黄山方圆千里,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云情雨意,变幻多端,天光散彩,须臾莫辨,松之壮,灵芝之奇,目不暇接。逢此大规模之自然景观,一般的作者不取全面、系统之描绘,每每采取讨巧办法:用第一人称,以主观有限之感受为意脉,凡我所深感,才力所及,词能逮意者,多写;凡我所未见,意难称物者,不写。这种以主观感受为意脉的写法,是现当代抒情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到底该怎样解释?从我读初中初次学习《陋室铭》到参加工作多次教授《陋室铭》,文下的注解几十年“从一而终”:“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入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每次读到这个顽固的注解,总是疑惑重重,倍感别扭:作为唐代著名文学家和哲学家,刘禹锡会如此露骨、毫不谦虚地自诩品德高尚吗?有怀疑便有思索和明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教师角色的转变必将赋予课堂教学语言以新的内涵。但是,当许多教师带着新理念走进新课堂时,新理念的实施却有许多的不如意。当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时,不难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的课堂引导语言。许多新课程的实验教师,虽然采用了新
低年级的写话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和自信心,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自由表达,珍视学生的自主感受。由于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最佳时期,求知欲强,既有天然的模仿才能,又善于形象思维,因此,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写话教学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依托例段。指导模仿写话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语言生动活泼,是学生模仿的对象。用它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往往能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句话,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  一、 激发朗读兴趣,使学生“乐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激发学习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便会对朗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入到朗读之中。  1.借助
2009年6月6日,初夏的阳光温暖而热情。“同课异彩——‘千校万师支教工程’课堂教学推进会”在我校举行。三位教师执教同一篇课文《槐乡五月》(苏教版三下)。三位执教老师中,前两位是来自乡镇中心小学和市实验小学的青年教师,第三位是来自省城的名师。  三节课听下来,总的感觉是一节比一节精彩。不难看出,三位教师的教学意图都是围绕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槐乡五月槐花的美、香以及槐乡孩子的热情、快乐。但教学细节却存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常常听到语文老师这样抱怨:识字教学任务重,课时少,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教学枯燥乏味,效果不理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反思一:我们现今的识字教学,往往与阅读脱离。大部分教师所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老师导入新课以后就让学生自己读书,出示生字,自学生字,互相读读,几分钟以后检查自学情况,接着教师把生字从课文中抽取出来组成词语来读,然后是分析记忆字
课堂问答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4个环节。前不久,我听了学校语文教师优课评比活动的十几节课,课堂上呈现的叫答环节引起了我的关注与思考,普遍存在这样一些现象:  1.形式的随心所欲。问题提出来了,教师只凭感觉叫答。一堂课上下来,优生叫答几次,中等生叫答几个,学困生发言几次,教师不得而知。  2.对象的几枝独秀。作为一种习惯性的提问方式,课堂教学往往会围绕少数基础好的学生转,基础差的学生常常成为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