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的实践探索

来源 :黑龙江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_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是研究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创新培养基地,为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有效平台,通过校企双方合作,利用资源共享进行优势互补,实现双赢。本文揭示了创新培养基地成功的影响因素以及需要完善的部分。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创新人才
  
  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是我国研究生创新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激发创新思想和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由高校与政府组织或企业合作建立的科研与实践地点。基地的建立能促进研究生学习过程与生产实践相集合、科研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新人才。
  
  一、研究生創新基地建设成功的因素
  
  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的任务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成功的基地不仅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最佳途径和持久动力,而且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使基地建设成功,根据对国内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的调研及国外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高校和企业是两个不同的实体,在目标和任务上存在较大差距。在政策的支持下双方才能结合在一起,将校企之间的差异进行磨合,发挥各自优势通力合作,最终取得合作的成功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转变思想观念,实现共同管理。合作双方的人员隶属于不同的单位,在管理机制和人员思想观念上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生进入基地后从单一身份调整为兼顾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进入基地人员的管理与考核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对于研究生来说,以员工身份参与到企业的科研与生产活动中,不仅能尽快地融入到企业中,而且能在生产过程中寻找和发现问题,作为科研项目来研究。研究生在基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并带来实际效益,企业并对其有管理和考核职能,因此企业是非常愿意为具有员工身份的研究生提供实验条件,给予一定报酬来解决生活问题,这使研究生能够安心和愿意在基地研究和学习。
  3.合作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充分整合。高校进行科研的特点普遍表现为:“一强一弱”,即理论研究能力强和动手能力弱;“一多一少”,即从事研究的人才多和研究所需仪器设备少。企业与高校情况相反,双方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高校的人力资源与企业的物资条件相结合,通过基地这个平台进行合作,避免设备重复购置的浪费,优势互补,实现双赢。研究生的培养延续了高校科研的特点,从事理论学习与研究较多,参与社会实践较少,缺少对企业实际需求的了解;由于实验设备较少,所以动手能力较弱。基地的建立为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仪器设备和实践锻炼的平台,帮助研究生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第一线,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实现了研究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重视科研项目的联合申报及团队建设。科研项目是合作的载体,科研项目使合作保持可持续性。校企双方优势结合在一起,以生产第一线的难题为研究课题进行申报,项目具有较强应用性,不但提高了高校师生科研创新能力,而且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因此双方合作热情高,申请成功几率较大。这样的科研项目使双方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根据项目需求抽调双方的科研生产力量组建强有力的科研团队,既加强了双方人员的交流和情感,又培养了研究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加强研究生与企业的沟通。在基地的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多组织由研究生和企业各层员工参加的技术研讨、科研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了研究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促进了研究生与企业之间沟通。让研究生在创新基地进行学习实践期间,更直接地了解企业,增强了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为他们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和选择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同时,企业可以及早发现人才,选择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才招聘工作中的盲目性。通过加强合作双方的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为研究生顺利就业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二、创新培养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的建设尚处在一个初始阶段,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1.强化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的导师制度。学校应加大基地导师的选拔和支持力度,在选拔的条件上要充分考虑企业技术骨干的情况,与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相结合,选拔一批企业的科研主力做基地研究生导师。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选择与生产实践紧密相关的研究课题,开展结合学位论文的研究或自主创业工作。基地聘任的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学位论文、科研工作、自主创业的实践指导工作。硕士论文答辩由双方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负责进行答辩。
  2.进一步探索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创新基地的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强化其利用信息化设备这一先进手段服务社会的能力,同时要锻炼其熟练利用现有科研实验设备进行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与之相适应,研究生培养模式需要根据基地的特殊环境进行调整和改革,制订培养方案要结合基地培养的特点,在专业方向设置、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方法和师资建设上逐步做出相应的调整,并将研究生创新基地合作培养过程与毕业分配相结合。
  3.加强基地的环境与氛围建设。创新基地虽然主要依靠课程教学和各种科研实践活动等对研究生进行直接教育,但外界环境和学术氛围等也会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的感知、行为、价值和素养等综合素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环境氛围不仅体现在创新基地的环境建设、整体教育实力和学术建设方面,也体现在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方面。在保障研究生的生活无后顾之忧外,要重视基地环境氛围的建设,开发建立自由宽松的学术文化氛围,使创新基地具有教育导向、激励创新的功能。
  4.建立和完善基地的运行机制。形成与基地相适应的领导体制、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投入保障机制与利益驱动机制,构成运行的整体框架。领导体制是关键,利益机制是核心,投入保障机制是前提,管理制度、考核评价体系是基础。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加大企业和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对政策和资金支持是合作得以顺利实现的保障。政府应把调动企业、用人单位参与的积极性放在突出位置。
  5.需要加大基地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基地建设的成效,让更多的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关注,并参与进来。用基地创造的成果来引起更多的关注,从而带来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建设对我国高校和企业来说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校企双方结合的实践证明,这种结合克服了传统的办学模式中研究生培养与社会需要相脱节的现象,促进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在实践中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结果必然提高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科研公关人才匮乏的问题,为企业节约了科研人才的培养成本,通过原发性研究给企业带来强大的竞争力和丰厚利润。总而言之,研究生创新教育过程中要大力加强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建设工作,要始终坚持抓落实到位,树立培养质量和企业效益双丰收的思想,不断扩大创新基地规模,拓展其承担社会教育的功能,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史万兵,房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建设与东北振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2]方祯云,龚桢梽,郑小林,冯斌.建设研究生创新中心 打造研究生创新团队[J].中国高等教育, 2005,(09) .
  [3]曾芳.构建研究生校外科研创新基地模式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编辑/高伟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级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培养了大量适用人才,同时也相当重视高等教育对培养优秀人才的作用;对企业人才的教育培训以及对党政机关管理人员的培训进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而教育是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最佳途径。    一、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功能分析 
期刊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比较抽象,很多教师都觉得单纯依靠“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对客观事物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动探究获得理性认识,才能真正提高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诱发
期刊
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首当其冲的是德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若坏了,纵然有些本领,也没有什么用处。”而且 ,众所周知,没有道德的人 ,学问和本领越大,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几乎每接一届学生,我的第一个班会都是关于德育的。我告诫学生:你们可以不是伟人,不是科学家,但必须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必须有高尚的品德
期刊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实践育人的观点越来越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所接受,实践育人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同时,对社会实践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进行清晰的认识,对其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理性的思考。    一、社会实踐是大学生认识和认同社会的基础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向社会
期刊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学一直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单调的钢琴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听觉的要求,构建以计算机、MIDI设备为中心的数字化音乐教学,能够使音乐教学变得直观化,并且提高了学生主客观的判断能力,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训练,使音乐课堂的教学具有延续性、多样性,并且使学生能够对音乐课堂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爱好。数字化教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已经得到人们的充分肯定,结合实
期刊
开展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使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的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使每一节德育课都成为优质有效课,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一、“模块化”教学结构的涵义    所谓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组织在一起的结构。模块有大有小,我们可以说一本教材就是一个大的模块,也可以说一章或一节是一个小的模块。而主题就是根据教材和教
期刊
摘要:新加坡德育坚持以东方价值观为核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八德”教育思想。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应运而生,如何借助“八荣八耻”来构建新的道德观是目前我国德育的首要任务。由于历史文化和政治体制的差别,中外的道德教育诚然存在诸多差异。对中外道德教育进行比较和借鉴,可以丰富我国的德育经验,促进我国的德育发展,为我国构建更加完善的德育理念提供借鉴。  关键词:八德;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已成为当前物理教学的主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尤其是乡村中学教师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习惯,无从下手;部分学生乘机偷懒,参与度不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弄不清学习的目标、意图。  学案的出现可以解决上述许多问题。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学案进行自主探究
期刊
摘要:作者针对初三数学新课改实施中体现的减负与升学竞争的矛盾现象,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利用自编的“成都市初三数学新课改实施情况调查问卷”进行了全面而缜密的调查研究。客观地分析了成都市初三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其内部、外部支持环境的形成,教师教学行为及方式,教材观以及课程评价制度等方面发生的转变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促进新课改健康有序的推进。  关键词:新课改;减负;升学竞争;初三数学;调查  
期刊
黑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可喜的成果,随着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目前的主要问题已经从教师人员配备、计算机教室的配备等硬件条件转化为信息技术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通过调研,对我省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分析如下。   教师专业化,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在调研中发现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对此還是很模糊,因而首先强调一下“专业化”的含义。    一、何谓“专业化”    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