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常拿着唐诗与宋诗一起读,唐诗的句子嚼着嚼着,脑海里的影像就接踵而至,画面美不胜收,却总是个无声电影;宋诗捧在手里,啃着啃着,心里响起了很多声音,絮絮叨叨,摸着黑进一陋巷,七拐八扭,忽然天光粲然,身心通透澄明。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茘枝,一颗入口,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如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a
要谈唐宋诗,自然是绕不开这入木三分、让人拍案叫绝的缪钺名段。
唐诗技术,已甚精美,宋人则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盖唐人尚天人相半,在有意无意之间,宋人则纯出于有意,欲以人巧夺天工矣。b
自然意象的淡化、人文优势的提升,规范了宋诗淡朴无华的基本风貌。此时拿落雨的情景来做个唐宋对比:
长门怨三首 其一(唐·刘媛)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宿冽上人房(唐·徐凝)
浮生不定若蓬飘,林下真僧偶见招。觉后始知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
夏夜闻雨(宋·曾几)
凉风急雨夜萧萧,便恐江南草木雕。自为丰年喜无寐,不关窗外有芭蕉。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同样的雨打在两代人身上,国力雄厚的唐代,诗作里的情感浓得快溢出来,怕情不够,说愁来凑。南宋诗人却能守着半壁江山,自我安慰秀色、佳音,直言喜不自胜。读到这里笔者哑然失笑,读出一种少年强说愁、老年夕阳红的味道。其实,既能认识到人生是梦幻泡影,也懂得珍爱生命、珍惜眼下的美好;既不会在人生种种困境中溺水,又不过于沉迷夸张的极致,这便是宋人的高度,也是他们站在唐人肩膀上另外寻得的道路。
宋诗集大成者,亦是着重追求艺术技巧,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用险韵、用僻典,越是深奥艰涩难懂,也许越显得其学识之高、运用能力之强。这般也不能说是缺点,只能说是特点。现在人写文章亦是追求引经据典方显档次。
渐渐地,“唐宋转型”这个概念开始深入人心,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整体观》将宋划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宫崎市定《东洋的文艺复兴与西洋的文艺复兴》将宋代的士人改革高度评价为一段文艺复兴。这样的论调还有很多,随着宋诗接受度的提高,这样的整體观突破了一直以来以朝代划分文学史的观念,宋诗成为继唐诗后的另一高峰。
“宋人承其流而衍之,凡唐人以为不能入诗或不宜入诗之材料,宋人皆写入诗中,且往往喜于琐事微物逞其才技。”难怪时常发现宋诗比唐诗在篇幅上要长许多。宋代诗风走向严谨,这与陈朱理学的推行有极大关系,整个社会的思想价值都趋向于细致、精微,迷恋细节的做法不仅仅是诗,宋代的绘画作为中国工笔画的最高峰,其细腻又不失高雅的格调与诗歌一样,从唐代汲取养料,又在新的时代中烙下不同的印记,最终成全了两种美感的永恒对照。
从中外对比的角度来看,中国之诗无论如何都是把抒情刻进骨髓里的,唐、宋诗的区分在于感性与知性的不同,特别强调理智的宋诗在西洋诗面前,则显得“韵味”浓重。虽然浪漫如济慈、华兹华斯,他们敏锐的感受叫人赞叹,但时不时出现的说理与逻辑让人在漫游其诗时来个急刹车,它的意象常常作为“说明”而存在。反观中国诗的生命意义几乎全在意象,即使是讽刺与议论,也常以意象的形态出现,最终这些意象是为了把经验和感受表达出来。写到这里也不难看出中国诗发端于感性,通过理性的筛选意象而达成;西洋诗则是借用意象抵达理性逻辑之巅。
向来于文史不分家。绘画也在这个时期进入融合之地。借宋型诗的特色来对照典型的宋画:风骨、学问、才思、史、法、思想、沉潜,全部都可寻得踪迹。
自赵匡胤“重文抑武”的国策推行以来,士大夫如遇甘露。宋初沿袭唐五代遗风,这点与文学非常相似。到了北宋中期的神宗朝,绘画上的装饰意味渐退,写生意味加强,最浓时期始于继往开来的艺术高峰宋徽宗。徽宗其花鸟画学自吴元瑜,吴元瑜是崔白的弟子,据史书记载,画院风气自崔、吴体有所改变,崔白喜画秋冬萧疏、沙汀芦雁、意追淡远、荒寒、野趣,较之于院体,他的风格素淡且造型精准,这样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与个人魅力,深受宋神宗赏识。
宋徽宗虽真的不喜欢苏轼与他背后的这群元祐文人,屡屡欲将元祐党人的书文消失在此世上,但却难挡民意涌动,竟是将被禁的苏轼诗文炒上天价。这样文心潮涌的时代自然也深深感染了最高统治者,我们从徽宗亲出的画院考题可以看出端倪,脍炙人口的“踏花归去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无一不是要求作者饱读典籍且充满思想,还要有巧思能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果不其然,被徽宗亲点第一的李唐读懂了“锁”字,把酒家深深藏进竹林里,至于画面的写实功力与沉着的运笔用墨,皆可在李唐的传世作品中读到。在对待翰林书画院画师的培养上,我们不难从徽宗“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春时日中月季”等事迹记载看出其对于造型要求之严。
根据当时文人的基本态度:一位优秀的文人君子不仅仅是个画家,他还应该是位博学的世人、书法家,如此综合起来,排名最前的可不就是宋徽宗。《柳鸦芦雁图》《池塘秋晚图》《鸲鹆图》《写生珍禽图》等,这些水墨花鸟纸本作品集中出现在徽宗的笔下,在存世的宋代作品中亦不多见,可谓是徽宗的创格,大胆落款、题字盖章更是超脱于这个时代的创举。徽宗的文学艺术修养很高,必然会在绘画中讲求诗意,素雅的水墨大抵总是比五彩更适合于表达含蓄、微妙的意象,因此这些作品的存在也就很正常了。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啖茘枝,一颗入口,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譬诸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则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槛,水石之侧,植以异卉名葩。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如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a
要谈唐宋诗,自然是绕不开这入木三分、让人拍案叫绝的缪钺名段。
唐诗技术,已甚精美,宋人则欲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盖唐人尚天人相半,在有意无意之间,宋人则纯出于有意,欲以人巧夺天工矣。b
自然意象的淡化、人文优势的提升,规范了宋诗淡朴无华的基本风貌。此时拿落雨的情景来做个唐宋对比:
长门怨三首 其一(唐·刘媛)
雨滴长门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泪痕不学君恩断,拭却千行更万行。
宿冽上人房(唐·徐凝)
浮生不定若蓬飘,林下真僧偶见招。觉后始知身是梦,更闻寒雨滴芭蕉。
夏夜闻雨(宋·曾几)
凉风急雨夜萧萧,便恐江南草木雕。自为丰年喜无寐,不关窗外有芭蕉。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同样的雨打在两代人身上,国力雄厚的唐代,诗作里的情感浓得快溢出来,怕情不够,说愁来凑。南宋诗人却能守着半壁江山,自我安慰秀色、佳音,直言喜不自胜。读到这里笔者哑然失笑,读出一种少年强说愁、老年夕阳红的味道。其实,既能认识到人生是梦幻泡影,也懂得珍爱生命、珍惜眼下的美好;既不会在人生种种困境中溺水,又不过于沉迷夸张的极致,这便是宋人的高度,也是他们站在唐人肩膀上另外寻得的道路。
宋诗集大成者,亦是着重追求艺术技巧,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用险韵、用僻典,越是深奥艰涩难懂,也许越显得其学识之高、运用能力之强。这般也不能说是缺点,只能说是特点。现在人写文章亦是追求引经据典方显档次。
渐渐地,“唐宋转型”这个概念开始深入人心,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整体观》将宋划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宫崎市定《东洋的文艺复兴与西洋的文艺复兴》将宋代的士人改革高度评价为一段文艺复兴。这样的论调还有很多,随着宋诗接受度的提高,这样的整體观突破了一直以来以朝代划分文学史的观念,宋诗成为继唐诗后的另一高峰。
“宋人承其流而衍之,凡唐人以为不能入诗或不宜入诗之材料,宋人皆写入诗中,且往往喜于琐事微物逞其才技。”难怪时常发现宋诗比唐诗在篇幅上要长许多。宋代诗风走向严谨,这与陈朱理学的推行有极大关系,整个社会的思想价值都趋向于细致、精微,迷恋细节的做法不仅仅是诗,宋代的绘画作为中国工笔画的最高峰,其细腻又不失高雅的格调与诗歌一样,从唐代汲取养料,又在新的时代中烙下不同的印记,最终成全了两种美感的永恒对照。
从中外对比的角度来看,中国之诗无论如何都是把抒情刻进骨髓里的,唐、宋诗的区分在于感性与知性的不同,特别强调理智的宋诗在西洋诗面前,则显得“韵味”浓重。虽然浪漫如济慈、华兹华斯,他们敏锐的感受叫人赞叹,但时不时出现的说理与逻辑让人在漫游其诗时来个急刹车,它的意象常常作为“说明”而存在。反观中国诗的生命意义几乎全在意象,即使是讽刺与议论,也常以意象的形态出现,最终这些意象是为了把经验和感受表达出来。写到这里也不难看出中国诗发端于感性,通过理性的筛选意象而达成;西洋诗则是借用意象抵达理性逻辑之巅。
向来于文史不分家。绘画也在这个时期进入融合之地。借宋型诗的特色来对照典型的宋画:风骨、学问、才思、史、法、思想、沉潜,全部都可寻得踪迹。
自赵匡胤“重文抑武”的国策推行以来,士大夫如遇甘露。宋初沿袭唐五代遗风,这点与文学非常相似。到了北宋中期的神宗朝,绘画上的装饰意味渐退,写生意味加强,最浓时期始于继往开来的艺术高峰宋徽宗。徽宗其花鸟画学自吴元瑜,吴元瑜是崔白的弟子,据史书记载,画院风气自崔、吴体有所改变,崔白喜画秋冬萧疏、沙汀芦雁、意追淡远、荒寒、野趣,较之于院体,他的风格素淡且造型精准,这样独树一帜的绘画风格与个人魅力,深受宋神宗赏识。
宋徽宗虽真的不喜欢苏轼与他背后的这群元祐文人,屡屡欲将元祐党人的书文消失在此世上,但却难挡民意涌动,竟是将被禁的苏轼诗文炒上天价。这样文心潮涌的时代自然也深深感染了最高统治者,我们从徽宗亲出的画院考题可以看出端倪,脍炙人口的“踏花归去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无一不是要求作者饱读典籍且充满思想,还要有巧思能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果不其然,被徽宗亲点第一的李唐读懂了“锁”字,把酒家深深藏进竹林里,至于画面的写实功力与沉着的运笔用墨,皆可在李唐的传世作品中读到。在对待翰林书画院画师的培养上,我们不难从徽宗“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春时日中月季”等事迹记载看出其对于造型要求之严。
根据当时文人的基本态度:一位优秀的文人君子不仅仅是个画家,他还应该是位博学的世人、书法家,如此综合起来,排名最前的可不就是宋徽宗。《柳鸦芦雁图》《池塘秋晚图》《鸲鹆图》《写生珍禽图》等,这些水墨花鸟纸本作品集中出现在徽宗的笔下,在存世的宋代作品中亦不多见,可谓是徽宗的创格,大胆落款、题字盖章更是超脱于这个时代的创举。徽宗的文学艺术修养很高,必然会在绘画中讲求诗意,素雅的水墨大抵总是比五彩更适合于表达含蓄、微妙的意象,因此这些作品的存在也就很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