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说“不”字的技巧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eli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赏识教育已成为主流,常能听到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赞赏。但这也会使教师不慎走入不敢批评学生、不敢说“不”的误区。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真诚赞美的同时,善意的批评也是非常必要的,当用“不”时要用“不”,因为学生也需要在一次次的尝试错误、改正错误中健康成长。那么,面对学生的学习错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巧说“不”呢?
  
  一、 巧用激励的语言说“不”
  
  委婉的评价可以引领学生走入正确的轨道,而过于直白的断言则容易对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否定性评价时,既要使其明白错误所在,又不能挫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 寓“贬”于“褒”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反馈的错误信息,教师要及时给予精辟而恰当的评价,但在加以否定的同时要采取“沙里淘金”的方法,找出值得肯定的因素,将批评糅合到表扬与鼓励之中,从而冲淡学生因失败产生的失落感。比如在朗读课文时,学生的感情不够到位,教师可以这样评价:“你读得响亮、流利,如果速度再放慢些,并掌握语气,同学们就会更加佩服你。”这样的评价,既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也明白了努力的方向。
  2. 扬长避短
  课堂评价语言的激励性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扬长避短。要想矫正某人的错误,不妨反过来赞美他的另一面,他才会实现你的期望,自我矫正。例如,有一位女教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突然发现黑板上画了一幅自己的漫画像。这位教师竭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平静而真诚地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我。希望这位同学以后为我们班上的黑板报画画刊头、题花,大家说好吗?”同学们一阵应和之后稳定了情绪,教师开始上课。这节课,教师讲得格外精彩,把同学们带入了美妙的教学意境。正在这时,下课铃响了,教师惋惜地合上书本,轻声说:“时间不够了。”敏感的学生马上听出了教师的“弦外之音”,纷纷将责备的目光投向画漫画的同学。那位同学内心受到了震动,从此再也没有搞恶作剧。含蓄的批评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还在于引发了学生内心情感的波动,产生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 巧用幽默的语言说“不”
  
  在教学活动中,幽默是一种艺术,是语言的调料,也是课堂气氛的润滑剂,能化解学生受挫后尴尬和难堪的心理,融洽课堂气氛。因此,我们有必要将自己的课堂评价语言变得幽默、诙谐。这样,教师的个性也可渗透进语文课堂,和学生打成一片,使整个课堂充盈着生命力。
  教室的课桌上经常有学生在上面乱涂乱画。一天,在课堂上,我又发现有一个学生在桌面上涂抹。我趁机说道:“哎呀,你把她的脸抹得这么脏,你叫她怎么见人呢?”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个学生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下课后他就主动把桌子擦干净了。不难发现,老师一句风趣的话语既达到了指正的目的,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谓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三、 巧用启发的语言说“不”
  
  由于少年儿童争强好胜的心理极强,当失败后,通常会感到沮丧,往往希望能再次尝试一下。如果这时教师能给学生一个弥补过失的机会,那么他们肯定是跃跃欲试。教师否定性评价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不是为了“否定”而否定。在评价中,不应只关注结果,而应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经历一个深入思考、自得自悟的过程。
  一位老师上《咏华山》一文,在理解诗句“回首白云低”时,请了一个小朋友到黑板前去贴白云。这个小朋友不假思索地把白云贴在山顶上。老师询问下面的小朋友,这样贴对吗?几乎全班小朋友都回答:“对!”因为在孩子们的眼里,白云总是高高地飘在天上,当然应该贴在山顶上。老师没有简单地否定大家,而是进行了引导:“小朋友,平时我们都是站在平地上看天上的白云,可文中的小诗人是站在哪里看白云呀?”“山顶。”“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诗人看到的白云在哪里呢?再仔细读读这首诗,你就明白了。”在一阵小声地读书和议论后,原先那位贴错地方的小朋友兴奋地说:“老师,我知道了!”老师就让他来重贴,这回是真正理解了,他把白云贴在了山腰间,老师及时给以了表扬。
  很显然,这位老师在学生出错之后,又给学生再次尝试的机会,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修正错误,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当学生知错以后,再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是非常必要的。
  
  四、 巧用让错误转化的语言说“不”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即使是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我们应该给出正确的评价——“你错了”。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挖掘该错误的借鉴和提示作用。
  1. 搭建“台阶”,顺势而下
  当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发现自己错了,得到的是批评时,较强的自尊心往往会使他觉得十分尴尬,非常难过。此时,教师应为学生搭建顺势而下的“台阶”,让学生很自然地化解心理负担,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融洽了课堂气氛。如课堂上经常发生学生走神的现象,有时候是学生不自觉、不情愿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老师的教学魅力不足也是让学生走神的因素。如果老师一味地批评、指责,必然会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进而产生恐惧和厌恶感。针对走神现象,教师需立即改进教法,吸引学生注意,主动搭建一个师生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平台。
  2. 寻找闪光点,淡化错误面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产生错误是难免的,我们在指出其错误时,也可以扩大闪光点,淡化错误面。记得我在教学《草原的早晨》一课的生字时,让学生说说能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一学生在学“原”字时,编了一个顺口溜:草原上有泉水。他的说法立刻就遭到同学的反驳,因为“原”下面不是“水”,而是“小”。那个同学把脸埋进书里,其他同学则得意洋洋。我用手势制止了他们,然后对那个同学说:“你把头抬起来,我们要谢谢你呢!你的错误可帮了我们大忙了!不少人会写错它,我相信同学们以后会牢牢记住‘原’字的!”一个错误的记法,换来的是大家深刻的记忆,在对他的否定评价中,我们挖掘到了更有意义的价值,那个学生将会永远铭记对他的否定评价,但决不会影响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发展个性、倡导人文的今天,课堂上并非不能出现批评与否定的语言,关键是教师在运用时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正确恰当地去评价学生。在课堂上要学会巧说“不”,使教师语言更“美丽”,使课改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更完美的渗透,使教学达到令人陶醉的艺术境界。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郁林小学)
其他文献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领域,首次成为语文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是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 语文学习目标的综合性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意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具体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办小报、演课本剧等;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
期刊
为探讨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简称1-MCP)和自发气调处理对中华猕猴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和色素的影响,采用1 μL/L 1-MCP、自发气调、1-MCP和自发气调相结合的处
我听了两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第二课时的教学,觉得这两位青年教师虽切入点不同,但均真实、朴实、扎实,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设计一]  师:(板书“爱”)爱是需要用心去付出、去承担的,我们体会文中父母的爱,也需要用心去品味、去感受。读课文第6~18自然段,看看这部分内容中什么地方最打动你,哪些字词让你感受到了爱的温度?(学生读后展开了交流)  1. 妈妈住院前的嘱咐令人感动,通过朗读表
期刊
一、 感知歌谣、童谣的魅力    1.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歌谣、童谣。感受歌谣魅力。(优美、抒情、流畅、含蓄……)  2. 感情朗读歌谣。再分别说说读了歌谣的感受,说说喜欢歌谣的原因。  3. 结合第一首歌谣,让学生感受月夜下母亲洗衣服的优美意境,感受母亲的勤劳。  【评析:这是母亲形象的第一次出现,只需轻轻勾勒,无需浓墨重彩,可为后文进一步感受母亲的形象埋下伏笔。】  4. 结合第二首歌谣
期刊
有经验的校长和教师都知道,一个好的课题可以带动学校工作多个方面的良性循环,让广大教师参与进来,能营造出学习、合作、探究和变革氛围,激发他们的求索欲望和热情,催生出新的研究成果。因此,课题研究就成为学校相当重要的工作,甚至会对学校某一时期内的教育教学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下面,我们重点谈谈如何让课题研究与学校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一、 选好课题,让课题成为学校整体发展的基石    1. 考虑学校的整
[课例]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练习5》口语交际《说说广告》    一、 广告地带——生活因我更精彩!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广告的世界,来——说说广告。(读题)  (一) 猜猜“我”是谁?  1. 先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说广告词,你们猜商品名称。  2. 师:① 晶晶亮,透心凉(“雪碧”饮料)  ② 福气多多,满意多多。(“福满多”方便面)  3. 看来,这些广告都做到你们心里去了!发现了
期刊
为研究豆粕部分替代鱼粉对鱤(Elopichthys bambusa)生长性能、肌肉成分和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体质量为(584.85±23.97)g的鱤825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