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我国民间投资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宁波作为我国民营经济活跃、民间资本殷实的代表地区之一,如何率先实现民间投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科学界定了民间投资的概念及统计口径,客观分析了宁波民间投资的现状特点、存在问题、面临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从扩大民间投资行业领域、挖掘民间投资发展潜力、提高民间投资主体素质、继续优化投资政策环境等四方面着手推动宁波民间投资转型升级。
关键词:民间投资 转型升级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27—02
1 宁波市民间投资现状分析
1.1 现状特点
民间投资能力持续增强。宁波市场经济发育相对成熟,大批民营企业已经完成资本积累期,资金充裕,民间投资的环境和条件比较成熟。民间投资规模扩大、增速加快。2008—2011年,宁波市民间投资总额达3614.8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0.4%,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8.9个百分点,高于GDP年均增速5.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对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由2008年的38.17%上升至2011年的48.11%,占据半壁江山,有效带动了宁波市投资结构地优化。民间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民间资本在政府引导和培育下,逐渐由制造业、餐饮业、房地产业逐步向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拓展。民间投资渠道不断拓宽。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雅戈尔并购美国新马、均胜并购德国普瑞、春和并购加拿大MAG等多起境外并购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民间投资模式屡屡创新。宁波市民间投资从最初的直接投资单一模式,逐步形成了直接投资、股权投资、BOT、BT等多种投资模式。
1.2 存在问题
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要投资领域的民间投资主要停留在低层次产业和产业链低端。据不完全统计,约八成以上的宁波民间资本流向低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民间投资完全进入国家产业目录还存在事实上的障碍。2010年8月“新29条”发布,在政策层面为民间资本提供了广泛的投资领域,但很多新的政策措施理论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差,执行力度不足。民营企业融资能力较弱拖慢了民间投资转型升级步伐。目前宁波金融体系尚不健全,民间投资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
2 宁波市民间投资转型升级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2.1 民间投资逐渐由扩量向提质转变
尽管近些年资本投入在宁波市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有所下降,但投资在宁波市经济增长各要素中仍然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短期内宁波市投资型经济的特征不会改变。宁波市的投资主要有三大来源,即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及外商投资,其中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超过七成,而政府投资的最终目的也是撬动民间投资。因此民间投资已成为拉动宁波市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决定性力量。但是目前阶段,仅仅依靠投资的数量,已经不能实现宁波经济更好的发展,民间投资正处在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2.2 外需不足倒逼民间投资转型升级
从国际环境看,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加大,外需不足已严重影响宁波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宁波目前正处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攻坚阶段,抑制部分产业的盲目扩张、大量淘汰落后产能将是长期的政策导向,民间资本低水平、重复投资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传统制造业的现状亟需改变。引导民间投资转型升级,将有效推动宁波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2.3 政策环境优化推动民间投资转型升级
在国家层面,“新36条”及相关实施细则的制定出台,促进了民间投资发展环境全面改善,该文件明确将“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与新36条配套,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安排政府性资金对民间投资主体同等对待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的实施意见》等,同时全国已有17个省市出台了相关的实施细则。在宁波市级层面,《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在上述利好消息的持续刺激下,宁波市民间投资的信心将不断加强,投资转型的动力不断增强。
2.4 民资实力雄厚助推投资转型升级
据宁波市2011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宁波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共有8325家,资产合计约273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达602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增长12.5%、23.5%、40.9%。民营企业在总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个体质量显著提升,宁波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9.7%,比同期GDP年均增长率高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高速发展累积了殷实的民营资本,为推动民间投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 推动宁波市民间投资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
3.1 扩大民间投资行业领域
(1)引导民资依托现有基础,开展海洋经济产业的“升级”投资。
宁波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扎实,但是产业发展层次仍较低,劳动密集型、高耗能的海洋产业仍占据较大比重,亟待全面转型升级。未来5年是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宁波市海洋经济继续向前发展。鼓励和引导民资投向港航物流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现代海洋渔业、海岛开发等发展潜力巨大的海洋经济发展新领域,投资发展一批“补链”型项目,不断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促进了宁波市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为民间投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途径,将极大地提升民间投资的档次与水平。
(2)牢牢抓住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引导民资投向智慧基础设施及智慧产业。 宁波是国内第一个系统部署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宁波市经济增长的“倍增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但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政府每年的财政投入有限,约为2亿元/年。相反,宁波市民间资金殷实,引导民资投向智慧基础设施,如参与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口岸、智慧医疗等项目建设,将极大地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为民资转型升级提供了出路。另一方面,引导民资投向智慧产业,如参与物联网相关产业、软件产业建设,将带动宁波产业的转型升级。
(3)坚持民生导向,鼓励民资进入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领域。
以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立医院转制改组,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各类专科医院、各类疗养院,将为宁波市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幼儿园、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有效解决就学难题。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服务设施,为宁波市全面实现老有所养奠定坚实基础。鼓励民间资本从事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文化会展等文化行业,参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设施的投资建设,助推宁波市文化强市建设。
3.2 挖掘民间投资发展潜力
(1)搭建融资平台盘活民资。
搭建由政府、银行、行业协会、创投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及民营企业组成的市级融资平台。在此基础上,再搭建区级融资平台,形成网络。利用这个平台,定期召开融资会议,实现投资者与融资者无缝对接,同时促进民间资本与投资项目有机结合。
(2)利用政府资金撬动民资。
对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化运作,吸引民间资金入股。政府通过贴息、补贴、合作等方式,与民间资金共同投资项目建设,争取用少量的政府资金把庞大的民间投资调动起来,如利用BOT、TOT、ABS、PFI、PPP等项目融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参与项目的投资经营。
(3)实施金融创新激活民资。
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民营企业进行直接股权投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尽可能简化贷款手续,降低担保条件,使民营企业能迅速、方便地筹到所需资金。发展“企业信用联盟”,实行会员间相互担保机制,融资时无需抵质押物。开办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多种融资模式,把“静态”资产盘活成“动态”资产。
3.3 提高民间投资主体素质
(1)加快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步伐。
民间投资的主体是民营企业,加快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步伐是促进民间投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应尽快完善和出台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继续强化推动自主创新的措施和手段,引导民营企业探索运用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激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的地区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型骨干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构建社会化的技术合作服务平台。
(2)提升民间投资主体的知识与技能。
除了政府引导外,提升民间投资主体的素质对民间投资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民间投资的决策能力和投资质量。宁波民间投资的主体为民营企业家,因此,行业管理部门要促进和帮助民营企业家加强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提高,通过继续学习深造、出门实地考察等方式提升其自身素质,同时积极引进和大胆使用职业经理人和高素质技术人才,尽快提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素质。
3.4 继续优化投资政策环境
(1)全面落实民间投资的国民待遇。
进一步降低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门槛,对于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和政府投资明确界定之外的行业和领域,应面向民间投资平等进入;对于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应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对于开放的行业和领域,不允许对民间投资设置任何附加条件。
(2)优化民间投资项目审批流程。
加强政府服务,公开审批程序,加快民间投资项目的落实,提高民间投资的效率。即行政审批职能部门按照“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佳”的要求,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审批程序,确保民间投资项目审批提速提效。
参考文献:
[1] 章继刚.2011中国民间投资报告题名[J].眼界,2012(3):96—100.
[2] 赵婉辰.放宽民间投资限制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商业经济,2012(3):55—57.
[3] 竺园,郁志君,沙培锋,等.后金融危机时代浙江民间投资转型研究[J].调研世界,2012(3):15—19.
[4] 冯邦彦,林啸.浙江民间投资的比较分析[J].新财经,2011(3):45—48.
[5] 毛伟明.江苏:推进民间投资转型升级[N].中国经济导报,2010—12—23(A02).
[6] 庞东梅.期待“质变”:民间投资面临转型重任[N].金融时报,2012—5—23(002).
[7] 江国成.发改委:民间投资也要“转方式”[N].新华每日电讯,2012—5—23(006).
关键词:民间投资 转型升级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9—127—02
1 宁波市民间投资现状分析
1.1 现状特点
民间投资能力持续增强。宁波市场经济发育相对成熟,大批民营企业已经完成资本积累期,资金充裕,民间投资的环境和条件比较成熟。民间投资规模扩大、增速加快。2008—2011年,宁波市民间投资总额达3614.8亿元,年均增速达到20.4%,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8.9个百分点,高于GDP年均增速5.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对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由2008年的38.17%上升至2011年的48.11%,占据半壁江山,有效带动了宁波市投资结构地优化。民间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民间资本在政府引导和培育下,逐渐由制造业、餐饮业、房地产业逐步向城乡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拓展。民间投资渠道不断拓宽。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雅戈尔并购美国新马、均胜并购德国普瑞、春和并购加拿大MAG等多起境外并购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民间投资模式屡屡创新。宁波市民间投资从最初的直接投资单一模式,逐步形成了直接投资、股权投资、BOT、BT等多种投资模式。
1.2 存在问题
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要投资领域的民间投资主要停留在低层次产业和产业链低端。据不完全统计,约八成以上的宁波民间资本流向低端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民间投资完全进入国家产业目录还存在事实上的障碍。2010年8月“新29条”发布,在政策层面为民间资本提供了广泛的投资领域,但很多新的政策措施理论性较强,可操作性较差,执行力度不足。民营企业融资能力较弱拖慢了民间投资转型升级步伐。目前宁波金融体系尚不健全,民间投资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
2 宁波市民间投资转型升级面临的宏观环境分析
2.1 民间投资逐渐由扩量向提质转变
尽管近些年资本投入在宁波市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有所下降,但投资在宁波市经济增长各要素中仍然占据最重要的地位,是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短期内宁波市投资型经济的特征不会改变。宁波市的投资主要有三大来源,即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及外商投资,其中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比重超过七成,而政府投资的最终目的也是撬动民间投资。因此民间投资已成为拉动宁波市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决定性力量。但是目前阶段,仅仅依靠投资的数量,已经不能实现宁波经济更好的发展,民间投资正处在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的关键阶段,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
2.2 外需不足倒逼民间投资转型升级
从国际环境看,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加大,外需不足已严重影响宁波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宁波目前正处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攻坚阶段,抑制部分产业的盲目扩张、大量淘汰落后产能将是长期的政策导向,民间资本低水平、重复投资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传统制造业的现状亟需改变。引导民间投资转型升级,将有效推动宁波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2.3 政策环境优化推动民间投资转型升级
在国家层面,“新36条”及相关实施细则的制定出台,促进了民间投资发展环境全面改善,该文件明确将“鼓励民间投资参与铁路、市政、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建设,大力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兴业”。与新36条配套,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安排政府性资金对民间投资主体同等对待的通知》、交通运输部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的实施意见》等,同时全国已有17个省市出台了相关的实施细则。在宁波市级层面,《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相继出台,在上述利好消息的持续刺激下,宁波市民间投资的信心将不断加强,投资转型的动力不断增强。
2.4 民资实力雄厚助推投资转型升级
据宁波市2011年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宁波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共有8325家,资产合计约273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达602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增长12.5%、23.5%、40.9%。民营企业在总量快速发展的同时,个体质量显著提升,宁波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9.7%,比同期GDP年均增长率高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高速发展累积了殷实的民营资本,为推动民间投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 推动宁波市民间投资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
3.1 扩大民间投资行业领域
(1)引导民资依托现有基础,开展海洋经济产业的“升级”投资。
宁波是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洋产业发展基础扎实,但是产业发展层次仍较低,劳动密集型、高耗能的海洋产业仍占据较大比重,亟待全面转型升级。未来5年是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需要大量的资本来支撑宁波市海洋经济继续向前发展。鼓励和引导民资投向港航物流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现代海洋渔业、海岛开发等发展潜力巨大的海洋经济发展新领域,投资发展一批“补链”型项目,不断提升产业链、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促进了宁波市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也为民间投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途径,将极大地提升民间投资的档次与水平。
(2)牢牢抓住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引导民资投向智慧基础设施及智慧产业。 宁波是国内第一个系统部署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宁波市经济增长的“倍增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但是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政府每年的财政投入有限,约为2亿元/年。相反,宁波市民间资金殷实,引导民资投向智慧基础设施,如参与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口岸、智慧医疗等项目建设,将极大地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为民资转型升级提供了出路。另一方面,引导民资投向智慧产业,如参与物联网相关产业、软件产业建设,将带动宁波产业的转型升级。
(3)坚持民生导向,鼓励民资进入医疗、卫生、养老、文化等领域。
以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公立医院转制改组,鼓励民间资本兴办各类专科医院、各类疗养院,将为宁波市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幼儿园、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有效解决就学难题。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专业化的服务设施,为宁波市全面实现老有所养奠定坚实基础。鼓励民间资本从事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文化会展等文化行业,参与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设施的投资建设,助推宁波市文化强市建设。
3.2 挖掘民间投资发展潜力
(1)搭建融资平台盘活民资。
搭建由政府、银行、行业协会、创投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及民营企业组成的市级融资平台。在此基础上,再搭建区级融资平台,形成网络。利用这个平台,定期召开融资会议,实现投资者与融资者无缝对接,同时促进民间资本与投资项目有机结合。
(2)利用政府资金撬动民资。
对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化运作,吸引民间资金入股。政府通过贴息、补贴、合作等方式,与民间资金共同投资项目建设,争取用少量的政府资金把庞大的民间投资调动起来,如利用BOT、TOT、ABS、PFI、PPP等项目融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参与项目的投资经营。
(3)实施金融创新激活民资。
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民营企业进行直接股权投资。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尽可能简化贷款手续,降低担保条件,使民营企业能迅速、方便地筹到所需资金。发展“企业信用联盟”,实行会员间相互担保机制,融资时无需抵质押物。开办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多种融资模式,把“静态”资产盘活成“动态”资产。
3.3 提高民间投资主体素质
(1)加快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步伐。
民间投资的主体是民营企业,加快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步伐是促进民间投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应尽快完善和出台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财税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要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继续强化推动自主创新的措施和手段,引导民营企业探索运用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激励员工开展技术创新。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的地区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民营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大型骨干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构建社会化的技术合作服务平台。
(2)提升民间投资主体的知识与技能。
除了政府引导外,提升民间投资主体的素质对民间投资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民间投资的决策能力和投资质量。宁波民间投资的主体为民营企业家,因此,行业管理部门要促进和帮助民营企业家加强企业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提高,通过继续学习深造、出门实地考察等方式提升其自身素质,同时积极引进和大胆使用职业经理人和高素质技术人才,尽快提升民营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素质。
3.4 继续优化投资政策环境
(1)全面落实民间投资的国民待遇。
进一步降低民间投资市场准入门槛,对于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和政府投资明确界定之外的行业和领域,应面向民间投资平等进入;对于鼓励和允许外商投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应鼓励民间投资进入;对于开放的行业和领域,不允许对民间投资设置任何附加条件。
(2)优化民间投资项目审批流程。
加强政府服务,公开审批程序,加快民间投资项目的落实,提高民间投资的效率。即行政审批职能部门按照“流程最优、环节最少、时间最短、服务最佳”的要求,通过改革创新,进一步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审批程序,确保民间投资项目审批提速提效。
参考文献:
[1] 章继刚.2011中国民间投资报告题名[J].眼界,2012(3):96—100.
[2] 赵婉辰.放宽民间投资限制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J].商业经济,2012(3):55—57.
[3] 竺园,郁志君,沙培锋,等.后金融危机时代浙江民间投资转型研究[J].调研世界,2012(3):15—19.
[4] 冯邦彦,林啸.浙江民间投资的比较分析[J].新财经,2011(3):45—48.
[5] 毛伟明.江苏:推进民间投资转型升级[N].中国经济导报,2010—12—23(A02).
[6] 庞东梅.期待“质变”:民间投资面临转型重任[N].金融时报,2012—5—23(002).
[7] 江国成.发改委:民间投资也要“转方式”[N].新华每日电讯,2012—5—23(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