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统编教材新加了习作单元,把习作教学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作单元读写一体教学策略,力图解决习作单元怎么教、怎么学等问题。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读文悟法,提供习作支架。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体悟观察之法,并以浸润式的方式体会观察,模仿观察,运用观察,阅读文本给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习作支架,让学生在范文的引领下尝试习作,落实观察。另一条途径是读文促写,深化习作方法。在写作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留心搜集写作素材,拓宽写作思路,丰盈写作技巧。读写一体,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让阅读有效果地输入,让习作有能力地输出。
关键词:读写一体 习作单元 教学策略
一、读写一体,聚焦单元表达要素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也是棘手难题。教材改革后,统编教材新加了习作单元,把习作教学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作单元怎么教?怎么学才更有实效?针对这些问题,教学研究者掀起了一股文本解读的热潮。笔者认真研读了课标与教材,发现语文课标和统编教材都非常重视读写结合,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统编教材不论是篇章页、课后习题还是习作教学,都体现出读与写之间的相互关联。
笔者以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学为例,致力于“习作单元读写一体的教学策略研究”,目的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让所有的教学都指向于单元习作目标,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二、读写一体,整合习作单元教学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都集中指向观察,阅读也好,写作也罢,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通过观察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记录下美好的生活。阅读教学的目是让学生借助优秀文本学习他人是如何观察生活的,以及如何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将观察所得用文字记录下来。写作教学的目的则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观察生活,并尝试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将观察所得用文字记录下来。而笔者要做的就是通过读写一体的方式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春风化雨中,以浸润式的方式学习观察,学习写作。
习作单元的读写一体教学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读文悟法,提供习作支架。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体悟观察之法,让他们以浸润式的方式体会观察,模仿观察,运用观察,阅读文本给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习作支架,让学生在范文的引领下尝试习作,落实观察。另一条途径是读文促写,深化习作方法。在写作教学中,依旧要多读文,而且要多种形式地读,如研读习题、分享素材、品读例文。在研读习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搜集写作素材的方法;在分享素材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在品读例文的过程中,丰盈学生的写作技巧。
(一)读文悟法,提供习作支架
观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我们曾经概念化地告诉学生要仔细观察,但是到底怎么样才是仔细观察,学生并不清楚。因为不会观察,所以学生也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虽然他们身处缤纷的世界之中,却感受不到世界的缤纷,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让学生学会观察呢?这就是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重点。只有学会了观察,学生才会感受到世界的特别之处。笔者通过赏析片段、聚焦动作、尝试写作等策略,让学生在浸润方式中体会观察,模仿观察,运用观察,让观察从阅读中走出来,走向学生的写作。
1.赏析片段,体会观察方法
以《搭船的鸟》中的翠鸟外形描写片段为例,笔者紧抓语文要素,让学生在圈、画、读的过程中,体验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的。同时通过大屏、批注、板书等方式,将作者的观察方法、写作方法可视化,让学生在视觉上、心理上形成一种观察图式,为他们独立观察提供支架。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片段如下:
案例1:静观外形,体会观察方法
(1)出示翠鸟图片,说说样子。
师:作者写了翠鸟的样子吗?找出作者描写翠鸟样子的句子,用横线划下来。
(2)找出写翠鸟外形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3)出示句子: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A.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对小鸟的外形作了细致的观察?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批注相应的表示颜色和部位的词,将阅读方法显现化。
a.有不少表示颜色的词:观察抓住特点
b.写了翠鸟的多个部位:观察从整体到局部
c.比鹉还漂亮:边观察边联想作比较
B.朗读句子。
(4)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體验,根据学生的回答,批注相应的表示颜色和部位的词,将阅读方法显现化,让孩子明白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细致观察翠鸟的。教师边说边用板书呈现观察方法,帮助学生搭建本选段的框架结构,向孩子渗透写作方法。
2.聚焦动作,模仿观察方法
所有的技能都是需要亲身实践的,只有在边做边学、边错边改中,才能得到成长,观察亦是如此。“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文教学有时也要像数学一样,从例题导入,再迁移模仿,最后自我实践。“我听过,我会忘记;我参与,我有体会;我做过,我才会懂。”所以在体会之后,笔者安排了学生对比观察,让他们在范文中学习观察,尝试说话,让观察从阅读中走出来。
以《搭船的鸟》中的翠鸟动作描写片段为例,教师将“细致观察”这一抽象的概念,以“写动作分镜头”的形象化方式呈现,并让学生通过体验说、闭上眼睛想、用手势演,感受细致描写的场景感。“写动作分镜头”不仅考验了学生观察的方法,更锻炼了学生动词连用的写作手法。在阅读的引领下,学生不仅深刻体会了作者怎样细致观察,还尝试学习了“写动作分镜头”观察。翠鸟动作描写片段教学设计与过程如下: 案例2:聚焦动作,细观捕鱼过程
(1)文中另一处关于翠鸟的观察,也非常细致,请找出来。
(2)出示句子: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着一条小鱼。它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指名朗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很
细致?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批注相应的表示动作的词,体会“写动作分镜头”的写作特点。
A.这些动词用得好在哪里?选择一个,说一说。
B.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翠鸟捕鱼的镜头。
C.用手势演示翠鸟捕鱼的一连串动作。边演边读。
(3)朗读第4自然段。
(4)看翠鸟捕鱼的视频。借助课文语言,用合适的动词,说说录像中的翠鸟捕鱼有什么不同?
指名说。连起来说过程。
(5)小结。
动态描写比静态描写更容易被学生观察到,所以在翠鸟外形描写的段落中,笔者只是让学生获得初步感知,而在翠鸟动作描写阶段则不仅让学生深入感知,还让学生对比观察,让他们发现视频和原文中翠鸟捕鱼动作的不同,并让他们尝试运用“写动作分镜头”的方法把视频中翠鸟的捕鱼过程说出来。学生从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到自己尝试观察,再到口头语言组织,这种模仿正是让观察从阅读中走出来,进而走向写作的过程。在体会与模仿之间,教师为学生搭建重要支架,这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微妙联结。“写动作分镜头”这一写作方法,也逐渐在学生的心里生根
发芽。
3.尝试写作,运用观察方法
学生有阅读范本,有原文和视频的比对,模仿观察就变得相对比较容易。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起先是要通过范文、板书、视频帮助学生搭建支架,当学生有了初步感受、取得了一定经验后,教师就要想办法将“拐杖”一步步去除,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自己写作。
(二)读文促写,深化习作方法
阅读课中,教师通过读写一体逐步落实观察,帮助学生建立了如何观察、如何写作的基本功。而模仿是写作的基础,它为习作教学做了铺垫和引导。但它又往往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写作不是千人一面的事,它来源于生活,孩子们需要观察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在生活的土壤中汲取营养,用美丽的文字歌颂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孩子只有自己留心观察生活,才能写出独特的感受。
1.研读习题,搜集写作素材
学生要写缤纷的世界,就要去现实中观察生活。虽然学生天天身处其中,却未能领略到世界的美好。在这一过程中,还是需要教师提供支架,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发现美好的世界。
以《金色的草地》为例,草地是变化的,是奇特的,是让学生觉得新鲜的,而对于生活的美好,学生常常选择忽略,以致于熟视无睹。笔者借助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梳理了草地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的事物,原以为是静静的,不曾想它居然在悄悄变化。教师再引出话题,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如含羞草会害羞地低下头,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最后,教师巧设预习单,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身边事物的特点。从对范文的体会走向对生活的观察,这就是擦亮学生慧眼的一个过程。让学生从没什么好写,到对世界充满新奇,预习单帮助学生搜集了习作素材,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为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做好了准备。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如下:
案例3:巧设预习单,学习留心观察
(1)作者细致观察,发现草地有什么样的变化。结合课后习题,四人小组完成任务。(3人找,1人记)
(2)出示片段,圈划关键词句,整理草地的变化。
(3)出示课后习题,说说生活中的发现。
讨论话题:生活真是精彩,我们从没发现原来草地会变化,草地那么有趣,你留意过身边事物的变化吗?如含羞草会害羞地低下头,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
(4)连接生活,留心观察记录。
写作不是脑海中的旧时回忆,而是现场生活中的看、听、触、摸、闻等真实的感受。写作需要用心灵去对接真实的世界,获取真实的感受。笔者在阅读课中帮助学生感受观察的乐趣,帮助学生链接生活,并引导他们通过预习单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孩子们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有趣的形式,尝试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记录下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瞬间。从学习他人如何观察,到自己尝试着留心观察,读写一体帮助学生联结起经验与感知,让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去感知生活中的缤纷世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搜集了写作素材。
2.分享素材,拓宽写作思路
有了写作素材,未必就能写出好文章。孩子们的观察是粗犷的,写作是稚嫩的。他们需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比较,发现别人的优点,梳理自己的思维。教师要做的就是点拨引领,幫助孩子们在读中学习,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梳理,以此拓宽他们的观察视野和写作思路,《交流平台》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以《交流平台》一课为例:
案例4:交流观察记录,拓宽写作思路
(1)展示观察对象的统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观察了什么?
(2)出示(用文字、图片、视频观察)的记录单:交流他是怎么观察的?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观察方法:多器官,即眼、手、嘴、鼻、耳
关键词:读写一体 习作单元 教学策略
一、读写一体,聚焦单元表达要素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永恒话题,也是棘手难题。教材改革后,统编教材新加了习作单元,把习作教学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作单元怎么教?怎么学才更有实效?针对这些问题,教学研究者掀起了一股文本解读的热潮。笔者认真研读了课标与教材,发现语文课标和统编教材都非常重视读写结合,新《课标》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统编教材不论是篇章页、课后习题还是习作教学,都体现出读与写之间的相互关联。
笔者以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教学为例,致力于“习作单元读写一体的教学策略研究”,目的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让所有的教学都指向于单元习作目标,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二、读写一体,整合习作单元教学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都集中指向观察,阅读也好,写作也罢,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观察,通过观察来认识缤纷的世界,记录下美好的生活。阅读教学的目是让学生借助优秀文本学习他人是如何观察生活的,以及如何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将观察所得用文字记录下来。写作教学的目的则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观察生活,并尝试运用一定的写作方法将观察所得用文字记录下来。而笔者要做的就是通过读写一体的方式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春风化雨中,以浸润式的方式学习观察,学习写作。
习作单元的读写一体教学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读文悟法,提供习作支架。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体悟观察之法,让他们以浸润式的方式体会观察,模仿观察,运用观察,阅读文本给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习作支架,让学生在范文的引领下尝试习作,落实观察。另一条途径是读文促写,深化习作方法。在写作教学中,依旧要多读文,而且要多种形式地读,如研读习题、分享素材、品读例文。在研读习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搜集写作素材的方法;在分享素材的过程中,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在品读例文的过程中,丰盈学生的写作技巧。
(一)读文悟法,提供习作支架
观察,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我们曾经概念化地告诉学生要仔细观察,但是到底怎么样才是仔细观察,学生并不清楚。因为不会观察,所以学生也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虽然他们身处缤纷的世界之中,却感受不到世界的缤纷,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让学生学会观察呢?这就是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重点。只有学会了观察,学生才会感受到世界的特别之处。笔者通过赏析片段、聚焦动作、尝试写作等策略,让学生在浸润方式中体会观察,模仿观察,运用观察,让观察从阅读中走出来,走向学生的写作。
1.赏析片段,体会观察方法
以《搭船的鸟》中的翠鸟外形描写片段为例,笔者紧抓语文要素,让学生在圈、画、读的过程中,体验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的。同时通过大屏、批注、板书等方式,将作者的观察方法、写作方法可视化,让学生在视觉上、心理上形成一种观察图式,为他们独立观察提供支架。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片段如下:
案例1:静观外形,体会观察方法
(1)出示翠鸟图片,说说样子。
师:作者写了翠鸟的样子吗?找出作者描写翠鸟样子的句子,用横线划下来。
(2)找出写翠鸟外形的句子,用横线划出来。
(3)出示句子: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A.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对小鸟的外形作了细致的观察?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批注相应的表示颜色和部位的词,将阅读方法显现化。
a.有不少表示颜色的词:观察抓住特点
b.写了翠鸟的多个部位:观察从整体到局部
c.比鹉还漂亮:边观察边联想作比较
B.朗读句子。
(4)小结。
教师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體验,根据学生的回答,批注相应的表示颜色和部位的词,将阅读方法显现化,让孩子明白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细致观察翠鸟的。教师边说边用板书呈现观察方法,帮助学生搭建本选段的框架结构,向孩子渗透写作方法。
2.聚焦动作,模仿观察方法
所有的技能都是需要亲身实践的,只有在边做边学、边错边改中,才能得到成长,观察亦是如此。“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语文教学有时也要像数学一样,从例题导入,再迁移模仿,最后自我实践。“我听过,我会忘记;我参与,我有体会;我做过,我才会懂。”所以在体会之后,笔者安排了学生对比观察,让他们在范文中学习观察,尝试说话,让观察从阅读中走出来。
以《搭船的鸟》中的翠鸟动作描写片段为例,教师将“细致观察”这一抽象的概念,以“写动作分镜头”的形象化方式呈现,并让学生通过体验说、闭上眼睛想、用手势演,感受细致描写的场景感。“写动作分镜头”不仅考验了学生观察的方法,更锻炼了学生动词连用的写作手法。在阅读的引领下,学生不仅深刻体会了作者怎样细致观察,还尝试学习了“写动作分镜头”观察。翠鸟动作描写片段教学设计与过程如下: 案例2:聚焦动作,细观捕鱼过程
(1)文中另一处关于翠鸟的观察,也非常细致,请找出来。
(2)出示句子: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着一条小鱼。它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指名朗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很
细致?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批注相应的表示动作的词,体会“写动作分镜头”的写作特点。
A.这些动词用得好在哪里?选择一个,说一说。
B.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翠鸟捕鱼的镜头。
C.用手势演示翠鸟捕鱼的一连串动作。边演边读。
(3)朗读第4自然段。
(4)看翠鸟捕鱼的视频。借助课文语言,用合适的动词,说说录像中的翠鸟捕鱼有什么不同?
指名说。连起来说过程。
(5)小结。
动态描写比静态描写更容易被学生观察到,所以在翠鸟外形描写的段落中,笔者只是让学生获得初步感知,而在翠鸟动作描写阶段则不仅让学生深入感知,还让学生对比观察,让他们发现视频和原文中翠鸟捕鱼动作的不同,并让他们尝试运用“写动作分镜头”的方法把视频中翠鸟的捕鱼过程说出来。学生从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到自己尝试观察,再到口头语言组织,这种模仿正是让观察从阅读中走出来,进而走向写作的过程。在体会与模仿之间,教师为学生搭建重要支架,这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微妙联结。“写动作分镜头”这一写作方法,也逐渐在学生的心里生根
发芽。
3.尝试写作,运用观察方法
学生有阅读范本,有原文和视频的比对,模仿观察就变得相对比较容易。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起先是要通过范文、板书、视频帮助学生搭建支架,当学生有了初步感受、取得了一定经验后,教师就要想办法将“拐杖”一步步去除,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自己写作。
(二)读文促写,深化习作方法
阅读课中,教师通过读写一体逐步落实观察,帮助学生建立了如何观察、如何写作的基本功。而模仿是写作的基础,它为习作教学做了铺垫和引导。但它又往往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写作不是千人一面的事,它来源于生活,孩子们需要观察生活中自己喜欢的事物,在生活的土壤中汲取营养,用美丽的文字歌颂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孩子只有自己留心观察生活,才能写出独特的感受。
1.研读习题,搜集写作素材
学生要写缤纷的世界,就要去现实中观察生活。虽然学生天天身处其中,却未能领略到世界的美好。在这一过程中,还是需要教师提供支架,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发现美好的世界。
以《金色的草地》为例,草地是变化的,是奇特的,是让学生觉得新鲜的,而对于生活的美好,学生常常选择忽略,以致于熟视无睹。笔者借助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梳理了草地的变化,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的事物,原以为是静静的,不曾想它居然在悄悄变化。教师再引出话题,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事物的变化,如含羞草会害羞地低下头,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最后,教师巧设预习单,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身边事物的特点。从对范文的体会走向对生活的观察,这就是擦亮学生慧眼的一个过程。让学生从没什么好写,到对世界充满新奇,预习单帮助学生搜集了习作素材,解决了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为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做好了准备。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如下:
案例3:巧设预习单,学习留心观察
(1)作者细致观察,发现草地有什么样的变化。结合课后习题,四人小组完成任务。(3人找,1人记)
(2)出示片段,圈划关键词句,整理草地的变化。
(3)出示课后习题,说说生活中的发现。
讨论话题:生活真是精彩,我们从没发现原来草地会变化,草地那么有趣,你留意过身边事物的变化吗?如含羞草会害羞地低下头,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
(4)连接生活,留心观察记录。
写作不是脑海中的旧时回忆,而是现场生活中的看、听、触、摸、闻等真实的感受。写作需要用心灵去对接真实的世界,获取真实的感受。笔者在阅读课中帮助学生感受观察的乐趣,帮助学生链接生活,并引导他们通过预习单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孩子们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有趣的形式,尝试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记录下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瞬间。从学习他人如何观察,到自己尝试着留心观察,读写一体帮助学生联结起经验与感知,让学生运用阅读中学到的方法,去感知生活中的缤纷世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搜集了写作素材。
2.分享素材,拓宽写作思路
有了写作素材,未必就能写出好文章。孩子们的观察是粗犷的,写作是稚嫩的。他们需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比较,发现别人的优点,梳理自己的思维。教师要做的就是点拨引领,幫助孩子们在读中学习,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梳理,以此拓宽他们的观察视野和写作思路,《交流平台》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以《交流平台》一课为例:
案例4:交流观察记录,拓宽写作思路
(1)展示观察对象的统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观察了什么?
(2)出示(用文字、图片、视频观察)的记录单:交流他是怎么观察的?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观察方法:多器官,即眼、手、嘴、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