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教学中提升核心素养的路径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为小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开拓小学生视野的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古诗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 古诗教学 核心素养 提升路径
  随着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师教学的关键。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古诗对小学生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历史,开拓小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让小学生懂得人生道理,从而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背景教学,开拓小学生的知识面
  古诗对于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小学生仅凭古诗的几句话,很难准确理解古诗的内容、含义、价值,导致小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的教学前,可以先向小学生讲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及作者,从而为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打下基础,这对古诗教学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望庐山瀑布》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对作者李白的生平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让小学生了解李白的诗的特点,为接下来的古诗教学奠定基础。李白创作这首古诗时是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六月,李白在庐山上度过了夏、秋、冬三季,一共写了二十四首诗。此时他已经离开长安整整十个年头了,这期间,他体会到了从天子近臣到江湖文人这两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巨大差异,也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世态炎凉,但是,李白却丝毫没有向世俗低头,更不会趋炎附势,他在酒中求道,在山里作乐,尽管也落得逍遥自在,但是内心的孤寂却一直像影子一样寸步不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望庐山瀑布》这一首古诗,表达了对于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让他们有信心对古诗进行理解和学习,还可以开拓小学生的视野,提高小学生的知识水平。
  二、内容教学,提高小学生的想象力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小学生讲解古诗的内容,增加小学生的情感体验,给小学生留下充足的空间去思考,从而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出塞》时,可以對教学内容进行细致讲解,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帮助小学生养成自学古诗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学习情景,导入古诗的内容。做法是为小学生播放古代惊心动魄的战争场景,营造情景氛围。然后,教师导入《出塞》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诗意,教会学生怎样读古诗,进而培养小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借助课文的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需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思考和想象。最后,教师要引导小学生通过朗读去理解古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再把这种情感在朗读中体现出来。通过对古诗内容的讲解,小学生可以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悟诗歌博大的人性美,激发小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主体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教学时,应该注意提高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小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早发白帝城》教学时,由于这一课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学习,目的是让小学生对古诗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在课上让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古诗进行学习,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前查阅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分享,而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则记录下来,在小组学习后,教师引领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加深小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去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情感,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提升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可以让小学生了解并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四、延伸教学,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教材知识的教学,还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延伸,以丰富小学生知识储备,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赠汪伦》教学时,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小学生通过诗歌体会人与朋友间聚散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小学生珍惜人间友情的情感,使小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可以把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在体会诗歌情感的同时,感受与他人之间的友谊,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人格的目的。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让小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小学生养成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既让小学生养成借助不同景物表达不同情感的能力,又带领小学生去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通过延伸教学,小学生可以接触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丰富,为以后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运用古诗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古诗教学方案,促进其核心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阮育青《优化古诗教学 培育核心素养》,《当代教研论丛》2019年第4期。
  [2] 李敏《乐教古诗词,教书育新人—低年级古诗教学落地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第3期。
  [3] 吴雪玲《君子之行,始于诗情间—核心素养下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第3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得益于经济飞速增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小学时期而言,语文课程属于主要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作文训练,旨在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近些年来,微型日记被运用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当中,不但增强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本文通过说明微型日记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之间存在的关联,制定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当中微型日记的运用方案,确保了小学语
摘 要:虽然目前学校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各种教育机构也层出不穷,但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几乎是其他任何教育机构所不能代替的。正是由于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致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难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积极的对策去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社会变迁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变”。在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综合素养,净化社会思想环境,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外来文化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以及应试教育的弊端,阻碍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教师应该立足自身,理解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立足课堂,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立足实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实现“既要育材,更要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 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收录《宾至》一诗,并提出学习要求:“阅读《客至》《宾至》,比较这两首诗在情感上的差异。”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用“客套和拘谨”形容《宾至》里杜甫表现的情感,我认为这种解读仍有可商榷之处。  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在小升初这一重要的教学转折点上,学生不仅需要完成角色的转换,也要面对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在学生要适应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以及快节奏的初中学习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心理和学业的双重压力下,教师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小升初衔接期教育。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教师需要加强相应的认知水平,不仅要为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负责,更要做好相应的衔接工
摘 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文言经典文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们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怀。我们不仅要学习其作为“文”的内容,更要学习其“言”说的方式,从中汲取写作的方法并指导写作实践,实现文言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双赢。  关键词:文言文 写作 联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7.017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我们
摘 要:教育是传递精神及文化的过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除教授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将语文教材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感悟其内涵与魅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发挥其良好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积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学生的重要责任。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德育教育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本文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德育教育 渗透  DOI:10.12241/j.issn.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要求,核心素养是关系到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素质与能力。新时期的初中历史教学,已不能仅仅满足于对教材知识的讲授,重点应在于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立体、多维度的历史学习思维;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索能力、思辨能力等。学校和老师应该重视初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将知识与核心素质紧密结合,不断突破和转变陈旧、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6.047  【案例背景】  何为思政,立德树人。《诗经》中的家国情怀,忧患意识恰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命担当最好的载体。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与各国物资互赠上的诗句让我们记忆犹新。“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些诗句都出自《诗经》。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美好的祈愿与祝福,诗词早已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