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论文着重对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方法及操作样式进行了思考和探索,从“充分体现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和味道”以及“精心细读”入手,力图构建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策略。笔者在文中列举了一些具体做法,试图阐明它是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实施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教学;文学作品;精心细读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hou poem phrase reading teaching of thinking and investigate
Li Kui
【Abstract】This thesis emphasize to the basic path, method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hou poem phrase reading teaching and operation the style carried on thinking and investigate, commence from"full body now literature work teaching of request and flavor" and"I am with meticulous care thin to read", the dint diagram set up thou poem phrase the basic strategy of the teaching.The writer enumerated some concrete way of doing in the text and try to clarify it is a junior high school thou poem phrase reading teaching implement of valid means.
【Key words】Thou poem phrase;Reading teaching;Literature work;I am with meticulous care thin to read《課程标准》初中学段的“课程目标”对古诗词的要求很简单,第9条说“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里把古诗词与文言文一并阐述,主要着眼于语言特点。但是,初中的一些重要而经典的古诗词,不应该仅止于“读读背背、理解大意”,而是要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和研读。否则,“文学作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古代文学”将严重缺失。
《课程标准》初中学段提出的文学作品的课程目标(“阅读”第7条)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概言之,文学阅读与文学作品教学的三个重要目标是——“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这是因为,形象、情感、语言,这三者本来就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
我在教学古诗词时,就力求充分体现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和味道。
《春望》一诗,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感受杜甫作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会诗人爱国忧民的感情;咬文嚼字,品味诗歌的语言。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采取了多种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第一,通过相关诗歌的比较阅读,以诗解诗。例如,联系《山坡羊?潼关怀古》、《乌衣巷》等诗歌,体会《春望》表达的国破家亡之感和借景抒情的写法;联系《望岳》、《登岳阳楼》等杜甫的诗歌,整体地立体地理解杜甫的情怀。
其次,通过让学生炼字写批注的方法,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要求学生写批注前,教师先给出示范——“城中草木深”中“深”字的鉴赏示例,具体地指导学生写作方法:要么联想,要么想象。联想,是调动读者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想象,是在头脑中再造形象、体会情感的心理活动。这些指导,不仅能有效引起学生创造性的批注,而且开发了“如何品味诗歌炼字”的程序性知识;不仅能使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符合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写批注,就是把读者自己的积累、体验和共鸣,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碰撞。第三,凭借自己对杜甫的满腔热爱之情以及精美而诗意的教学语言,营造出沉郁顿挫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的情绪以强烈感染。对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而言,教师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就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我认为,教好文学作品最根本的成功之道,还是教师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情怀。
《春望》的教学,应该是很好体现了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和味道。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以为,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要注意“精心细读”。
所谓“细读”,原本是指西方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这个流派强调,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立足于文本,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进行“充分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内涵要进行充分的挖掘。它的核心词语是“充分阅读”。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充分阅读”可能会出问题。因此,我只取 “细读”的字面意思,强调古诗词教学,要细细咀嚼、慢慢涵咏。
所谓咀嚼、涵咏,就是对文本要字字句句地读,认真、仔细、深入地读,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要像孔子“韦编三绝”那样读书,像杜甫“读书破万卷”那样读,像苏轼“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那样读,像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那样读。“细读”也就是“熟读”,把书都读熟了,这书的精气神就会化到血液里去。
我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正是采取“细读”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整体把握诗词内容,精心解读诗词词句。语文教学最忌讳肢解课文,古诗词尤其如此,因为古诗词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整体。我带着学生从诗词题目、小序,到诗词的上片、下片,甚至包括注释,都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习,特别是抓住小序中的一个“兼”字,让学生学下片、品上片。在这个基础上,我又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来进行深入品读,也就是细读。学习下片时,主要是抓住句子进行赏析,如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而学习上片时,又变换一下方式,通过几个重点词句来赏析,如“欲”、“恐”、“归”、“高”、“寒”等,特别是当学生说出“‘欲’和‘恐’,‘欲’是想要,‘恐’是担心。”我想,学生就已经把苏轼的矛盾心情理解得十分透彻了。这样的“细读”很有效果。
其次,细读、咀嚼、涵咏,感悟诗人情怀。古诗词的学习,当然要注意品味语言,甚至要重点品味语言,特别是一些经典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名句,像这首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通过勾连诗句,让苏轼和李白的情感建立起纵深的联系;通过咀嚼“千里”和“共”两个词语,让学生从空间和时间的广阔维度里联想诗人美好的心愿和旷达的胸怀;通过补充宋神宗的资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忠君爱国的心结;通过激活学生的积累,让学生感受到苏轼与范仲淹一样,同样具有儒家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操。学一首词,学生可以感受苏轼的矛盾心结,也可以感受诗人旷达的胸襟,甚至还可以感受他美好的仁慈心灵。
总之,古诗词教学时,只要能充分体现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和味道,能抓住 “精心细读”这一关键点,就能彰显语文学科的“语文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就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3)
[2]佐彬——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研究.M.武汉: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时代深化、教育研究,1997(9).
[4]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教育研究,2001(4).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教学;文学作品;精心细读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hou poem phrase reading teaching of thinking and investigate
Li Kui
【Abstract】This thesis emphasize to the basic path, method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hou poem phrase reading teaching and operation the style carried on thinking and investigate, commence from"full body now literature work teaching of request and flavor" and"I am with meticulous care thin to read", the dint diagram set up thou poem phrase the basic strategy of the teaching.The writer enumerated some concrete way of doing in the text and try to clarify it is a junior high school thou poem phrase reading teaching implement of valid means.
【Key words】Thou poem phrase;Reading teaching;Literature work;I am with meticulous care thin to read《課程标准》初中学段的“课程目标”对古诗词的要求很简单,第9条说“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这里把古诗词与文言文一并阐述,主要着眼于语言特点。但是,初中的一些重要而经典的古诗词,不应该仅止于“读读背背、理解大意”,而是要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和研读。否则,“文学作品”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古代文学”将严重缺失。
《课程标准》初中学段提出的文学作品的课程目标(“阅读”第7条)是:“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概言之,文学阅读与文学作品教学的三个重要目标是——“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这是因为,形象、情感、语言,这三者本来就是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
我在教学古诗词时,就力求充分体现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和味道。
《春望》一诗,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感受杜甫作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会诗人爱国忧民的感情;咬文嚼字,品味诗歌的语言。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采取了多种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第一,通过相关诗歌的比较阅读,以诗解诗。例如,联系《山坡羊?潼关怀古》、《乌衣巷》等诗歌,体会《春望》表达的国破家亡之感和借景抒情的写法;联系《望岳》、《登岳阳楼》等杜甫的诗歌,整体地立体地理解杜甫的情怀。
其次,通过让学生炼字写批注的方法,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要求学生写批注前,教师先给出示范——“城中草木深”中“深”字的鉴赏示例,具体地指导学生写作方法:要么联想,要么想象。联想,是调动读者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想象,是在头脑中再造形象、体会情感的心理活动。这些指导,不仅能有效引起学生创造性的批注,而且开发了“如何品味诗歌炼字”的程序性知识;不仅能使这节课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更符合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写批注,就是把读者自己的积累、体验和共鸣,与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碰撞。第三,凭借自己对杜甫的满腔热爱之情以及精美而诗意的教学语言,营造出沉郁顿挫的课堂氛围,给学生的情绪以强烈感染。对语文教学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教学而言,教师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就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我认为,教好文学作品最根本的成功之道,还是教师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学情怀。
《春望》的教学,应该是很好体现了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和味道。在教学古诗词时,我以为,还有一个关键点是要注意“精心细读”。
所谓“细读”,原本是指西方的一个文学批评流派,这个流派强调,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要立足于文本,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进行“充分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内涵要进行充分的挖掘。它的核心词语是“充分阅读”。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充分阅读”可能会出问题。因此,我只取 “细读”的字面意思,强调古诗词教学,要细细咀嚼、慢慢涵咏。
所谓咀嚼、涵咏,就是对文本要字字句句地读,认真、仔细、深入地读,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要像孔子“韦编三绝”那样读书,像杜甫“读书破万卷”那样读,像苏轼“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那样读,像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那样读。“细读”也就是“熟读”,把书都读熟了,这书的精气神就会化到血液里去。
我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正是采取“细读”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首先,整体把握诗词内容,精心解读诗词词句。语文教学最忌讳肢解课文,古诗词尤其如此,因为古诗词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整体。我带着学生从诗词题目、小序,到诗词的上片、下片,甚至包括注释,都紧密地联系起来学习,特别是抓住小序中的一个“兼”字,让学生学下片、品上片。在这个基础上,我又抓住诗词中关键词句来进行深入品读,也就是细读。学习下片时,主要是抓住句子进行赏析,如赏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而学习上片时,又变换一下方式,通过几个重点词句来赏析,如“欲”、“恐”、“归”、“高”、“寒”等,特别是当学生说出“‘欲’和‘恐’,‘欲’是想要,‘恐’是担心。”我想,学生就已经把苏轼的矛盾心情理解得十分透彻了。这样的“细读”很有效果。
其次,细读、咀嚼、涵咏,感悟诗人情怀。古诗词的学习,当然要注意品味语言,甚至要重点品味语言,特别是一些经典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名句,像这首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通过勾连诗句,让苏轼和李白的情感建立起纵深的联系;通过咀嚼“千里”和“共”两个词语,让学生从空间和时间的广阔维度里联想诗人美好的心愿和旷达的胸怀;通过补充宋神宗的资料,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人忠君爱国的心结;通过激活学生的积累,让学生感受到苏轼与范仲淹一样,同样具有儒家胸怀天下的伟大情操。学一首词,学生可以感受苏轼的矛盾心结,也可以感受诗人旷达的胸襟,甚至还可以感受他美好的仁慈心灵。
总之,古诗词教学时,只要能充分体现文学作品教学的要求和味道,能抓住 “精心细读”这一关键点,就能彰显语文学科的“语文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就能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3)
[2]佐彬——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研究.M.武汉: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时代深化、教育研究,1997(9).
[4]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教育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