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重整河山有后生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cuo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在现场看演出这种近距离的方式,直接打动了很多年轻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归剧场,不管是话剧还是相声。去年人艺的窝头会馆,着实让话剧火了一把;电影全面市场化以后算是最吃香的了,《阿凡达》上百元的门票都场场爆满;本山大叔虽然春晚疲软,但刘老根大舞台的进京却很成功……平日下班后、周末休息时,年轻人可以选择释放心情的场所越来越多。听相声、大鼓、快板,也成了一种新的潮流。
  
  剧场经济的复苏在带动文化产业进一步前行的同时,更给一类在现场独具魅力的老艺术品种带来了无限生机——曲艺。眼下,郭德纲的相声不仅盘活了德云社,就连嘻哈包袱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做了。
  年轻人走进剧场,听相声、大鼓、快板,也成了一种新的潮流。在这些人中,更有那么一群:他们不仅沉醉在现场欣赏曲艺表演中,更在为自己钟爱的曲艺忙活着、努力着。
  杨亓玮就是其中一个。聊起曲艺,他就像打了鸡血一般,那打开的话匣子搂都搂不住。明眼人一看就可以看出他对曲艺的那种热爱。
  早就听说杨亓玮鼓捣了个鼓曲俱乐部,一直没能亲自给他捧场。直到有一天打电话给杨亓玮闲聊,问起鼓曲俱乐部,杨亓玮告诉我,俱乐部已经停演了,不禁遗憾唏嘘。在俱乐部停演了2个月之后,我见到了杨亓玮。
  上一次见他还是在学校,他比我长几届。这次见到他,还是那么精瘦、干练、精神头儿十足。早就知道杨亓玮喜欢曲艺,好听个相声、听个京剧啥的,但没想到最后成为他的事业。
  
  引子 德云社 CD唱片
   那是2004年,杨亓玮从学校毕业被一脚踹到了社会上,一连4个月,什么挣钱的差事都没找到,一直在家里待业。长期“家里蹲”导致心情也不好,总是闷闷不乐,朋友看他这样就拉他去德云社听相声。在2004年,德云社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团体,既没有人气也没有票房。杨亓玮压根儿就没听说过郭德纲,但是拗不过朋友,还是被拉到了天桥,买了票听相声。一共7段相声前6段乏善可陈,杨亓玮几次起身想回家都被朋友死死按在了凳子上,第7个节目郭德纲出来了。这一段把杨亓玮几个月的烦心都扫掉了,痛痛快快地乐了一次。
  打那儿起,杨亓玮便成为了每周德云社演出最忠实的听众:风雨无阻、雷打不动。那时的德云社,不光是说相声,多种曲艺形式并存,郭德纲专场的时候,恨不得一个人演8段,有相声、大鼓、快板、太平歌词、山东快书……杨亓玮突然听到了一段京韵大鼓,感觉还不错。于是就在广安门附近的一家音像店里买了一张名家鼓曲的CD,里面有骆玉笙的《剑阁闻铃》、小岚云的《大西厢》、白凤鸣的《一门忠烈》等。按照杨亓玮的说法,就是这张CD让他进入了如痴如醉、酥酥麻麻的状态,欲罢不能。
  
  从听鼓曲到办演出
  从被鼓曲迷住以后,杨亓玮便开始寻觅北京城里什么地方能听到这玩意儿。后来发现只有在广德楼茶馆,每周有曲艺家协会组织的演出,于是便把根据地从德云社挪到了广德楼。每周一次,鼓曲演出生意很不好,经常是算上杨亓玮剧场里听鼓曲的人用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杨亓玮还经常往返于京津两地,就为了听个纯粹,只要那幽雅的乐曲声一响起,他就会不由地击掌附和、如痴如醉。
  在一个寒冷冬日的下午,杨亓玮赶到广德楼,如约准备听鼓曲,却发现已经人走茶凉、关门大吉了。原来是演出方不赚钱、支撑不住停掉了演出。杨亓玮觉得不应该就这么草草的关门大吉。通过其他爱好者,杨亓玮联系到了负责演出的团长并呈上了一份真诚而热情洋溢的“万言书”,信中把自己的热情、对曲艺的理解及对曲艺市场的分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热情得像大字报,严谨得像学术论文。正是这份“万言书”打动了团长,也打动了曲艺家协会的老艺术家们。
  北京曲艺团正式聘请杨亓玮为团长助理,负责曲艺的演出工作。杨亓玮这个门外汉生生用自己的真情、对艺术的热爱、对曲艺的梦想,挤进了这个自己并不熟悉的大门里。杨亓玮还成立了北京鼓曲俱乐部,把演出从广德楼搬到了湖广会馆,让许多老艺人重出江湖,让更多年轻的曲艺人有了展现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舞台。
  
  就是凭着一股子热血
  举办纪念骆玉笙的演出时,杨亓玮没有资本提供丰厚的报酬,就凭着一股子真诚和热情,亲自登门请骆玉笙的弟子出山。他们中有的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但看到杨亓玮真诚的眼神,纷纷自掏路费,来北京参加演唱。最终,骆玉笙一共17个弟子,除了故去的和在国外的以外,12名弟子都齐聚北京,共同唱响《剑阁闻铃》,场面十分感人,骆玉笙的大弟子说“就是老师活着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聚这么齐过。”这让在后台忙活的杨亓玮顿感欣慰,觉得自己没有选择错。
  在杨亓玮看来,培养演员、培养观众和培育演出市场,这是繁荣鼓曲亟待做的3项工作。“演员是曲艺传承的命脉,观众是曲艺振兴的根基,演出市场则是曲艺推广的平台。第一是培养演员,老一辈的演员黄金年代已经过去,新人虽然不断涌出但需要时间来磨炼。”著名单弦艺术家赵玉明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也无论是什么艺术,都要凭好的演员去影响观众,这门艺术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有影响。”第二是培养观众,曲艺作为一门产生于民间的传统艺术,只有植根于人民群众的主流文化生活,才能吸引并培养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青年代表着未来和希望,培养观众主要指培养青年观众。
  “当代青年人的生活时尚和审美情趣已经和过去有了天壤之别。要培养青年观众,首先要对他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要懂得青年人喜欢什么、需要什么、乐于接受什么,不能一味固守传统而要根据现代观众的喜好和特点、勇于改革和创新,善于运用新兴的媒介和传播手段,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方式,贴近青年!打动青年!争取青年!”说到这里,杨亓玮激动起来。“要完全按照市场机制来精心培育和规范运作曲艺演出市场,甚至可以尝试引入文化经纪人和演出代理制度,这对于在新的形势下振兴和推广曲艺至关重要。”说完这些杨亓玮顿了一下,“可眼下的演出又暂停了,不能保证演出,什么都没的说了。”本版撰文/胡克非
其他文献
这次刘翔在多哈国际室内田径锦标赛上只拿了第七名。刘翔神话终于在国人心中破灭了。得多少名不重要,关键是他的脚伤,还没有彻底好,如果老是这种时好时坏,刘翔即使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也会败下阵来,到那时,他就彻底毁了。再无出头之日。  还在2008年5月,我在清华大学上课,提到《易经》和预测,我就说过:北京奥运会刘翔得不了冠军。其实根据很明显,世界13个大品牌的代言人,全球几乎任何机场都能看到他跨栏
期刊
近日,天津音乐厅被敏感的媒体锁定聚焦。在2010年第七期本报评选的《全国音乐厅十宗最》中获得了其中最高荣誉——“最好听”的音乐厅。3月3日,中国文化报以《天津音乐厅的经营之道》为题报道了开张短短半年就收回部分成本的天津音乐厅。近日,拥有金字招牌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行20余人到天津音乐厅观摩学习。一个音乐厅的发展为何会在短时间内引得诸多媒体及同行单位的频繁关注?     当前,是全国经济转型的重要
期刊
天籁、浓情、色彩、坚毅,这些词是在听完李嘉龄的音乐会之后一一跃入脑海的。2009年12月27日,我有幸于香港名家乐友会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举办的音乐会上,第一次现场感受了李嘉龄的音乐。作为音乐会的开场,李嘉龄独奏巴赫·布索尼的d小调夏康舞曲,那浸润了浓情与色彩的天籁之音,除却带给我意外惊喜之余,我对琴声中流露的大气和坚毅亦有强烈感知,于是便有了2010年2月21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内与李嘉
期刊
2009年底,“爱朵女孩”宣布成立。这个由9个青春靓丽的女孩组成的组合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迅速开始大张旗鼓的宣传之旅,频频出现在各地电视台综艺节目以及各种现场演出。在中国整个流行音乐并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多数文化公司或转型投身数字领域,或围绕一两个成名艺人进行经济运作,以如此手笔来包装和推出新人的方式反倒显得反常了。然而“爱朵文化”不但逆流而上,而且号称在五年之内要超过“华谊兄弟”。一方是创业板上市的
期刊
“后街男孩”开创了世界流行乐坛Teen Pop潮流。从字面上来看,Teen Pop是专指给21岁以下年轻人所制作的流行音乐。在美国,这个因“后街男孩”而出现的词汇一度引起巨大争议。有人曾经批评这种音乐风格太过浅显浮躁。但无可争议的是,后街男孩开启的音乐潮流直接影响了日后的小甜甜布兰妮、“西区男孩”等年轻歌手的发展路线。热门专辑《千禧年》《黑与蓝》等曾获七次格莱美奖提名及26项国际音乐大奖,拥有两张
期刊
“人艺”到音乐厅取了什么经?  “原来这里虽然也叫音乐厅,但基本上都是放电影,音乐会之类的演出不太多。”一位音乐厅老员工对来访的人艺员工介绍到。重建后,有关主管部门采取所有权、经营权分离的方式,选择北京驱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作为天津音乐厅的运营商。  从2009年8月重新开放到现在,天津音乐厅在短短半年时间,共演出80场,今年他们会怎样?2010年天津音乐厅演出项目安排表上,新乐季主题多重、条理清晰
期刊
艺考,是每年新春在各地出现的第一轮高考风潮。从2月下旬至3月上旬,各地综合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初试火热举行。艺考虽然比高考的历史晚,却以超强的规模和强大的势头增长,高温不退。进入2010年,由于政策层面的限制和考生心态的回归,音乐艺考有所退热,渐趋理性。    退热主体:  综合大学音乐专业  近期,从湖南、山东、黑龙江等各省教育考试院传来消息,2010年艺考人数与去年相比都减少了数千人。在这
期刊
来没有一位世界级外国指挥家在中国交响乐团担任首席指挥,普拉松成为第一人。从1999年首次来华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到2008年在国家大剧院指挥歌剧《国王》再到成为国交首位外籍首席指挥,作为指挥,普拉松完成了他在中国的完美三级跳。为期一年的聘期,普拉松将指挥国交演奏10场音乐会。原定去年年底来京的普拉松因为手术延期,77岁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众人担心,而他却反复强调“我很好”,坚信音乐是万能药。    一
期刊
第一次看到《音乐周报》是90年代初。那时家里刚刚把“三大件”解决了,对于音乐一窍不通的我,在朋友家看到了一份《音乐周报》,朋友是音乐老师,订阅《音乐周报》年头更久,在他家串门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茶几上的报纸,拿起来阅读。基本上报纸上说的人名,作品名,我一个都不知道,对于不知道的事情,我就想弄明白。  从那天起,我就经常到朋友家去蹭报纸看,通过《音乐周报》了解了很多音乐常识、音乐理论,还有很多音乐家
期刊
巴西博萨诺瓦之父约翰·阿尔夫辞世  巴西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歌手、博萨诺瓦之父约翰·阿尔夫(Johnny Alf),3月4日在巴西圣保罗附近的Santo André去世,享年80岁。  博萨诺瓦是曼波音乐与冷爵士融合的结果,它的音响效果不喧闹、好像是歌手与观众聊天时的窃窃私语。阿尔夫用安东尼奥·卡洛斯·乔比、乔·吉尔伯特等同时代作曲家的创作,让博萨诺瓦成为全球追捧的巴西音乐。  阿尔夫原名Alf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