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的语文学习,除了展现工具性的作用外,还是一种展示美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意识培养,意义,方法
“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肩负着美育的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依据教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深刻认识培养审美意识重大作用
11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语文是本身是一种人文的表达,是使学生自身得到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语文是中华民族信息传承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审美意识的培养正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当学生认识到美的存在时,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只有当学生把寻求美感作为一种动机时,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会感觉到学习的内在意义。
12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价值观和人生观。
语文教学除了具有工具性的作用外,还有其内在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性。让学生理解真、善、美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向,语文在课文中有着很多教育人的地方,是学生真正明确美的内涵的一条重要途径,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真正在思想上和心灵上得到升华。
2培养审美意识的主要内容
21 培养实用美感。
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2 培养自然美感。
我们知道,自然的陶养比较恬静,能够把我们转移到旷达的心境和赏玩的态度中去。人们可以从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无限的情趣,在自然山水中得益,在天地间放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许多描写自然山水的篇章,如让学生在秋天的稻子、美丽的桂林山水、一碧千里的草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等景象中体会美的存在,从而得到自然美陶冶,并用审美的眼光来理解我们的学习对象,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力。
23 培养社会美感。
美,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社会美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之中。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现。社会美是以善的形式表现真的内容。学生正处于身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信息的接受欲望比较强烈,但又缺乏分辨。为此,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在语文教学材中,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明确美的范畴,让学生会在实践当中辨别美,理解美。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化过程中真正懂得美,并在社会生活接受美。从而,树立正确得人生观和价值观。
24 培养艺术美感。
艺术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艺术美是一切美的提炼,是以审美需要、审美尺度借用一定的物质媒介、手段和载体把审美心理加以物态化的规律,来表达人类的内在心灵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在语文课程的设计中对艺术美的学习和创造无处不在。写字过程中表现的线条质感美,阅读中蕴涵的深邃哲理美,说话中的条理美,写作中的再现美和创造美,都为学生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3培养审美意识的主要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途径是非常广泛的,根据美的存在方式和状态,我们从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着手培养。
31 从教材的内容方面看。
(1)从书写过程中领略汉字之美。
学习书写汉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文化元素,更是文字史上历史最悠久、充满生机的,既形象又蕴含智慧的文字。并通过以汉字为载体而繁衍出了用来表达书写者情感的一门独立艺术――书法。书法作为抽象的,表达线条美的一种表现方式,向来得到大众的推崇。以字喻人,字如其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字的好坏当作评价人的参照。
(2)从阅读过程中学会鉴赏之美。
阅读是作者把美的事物介绍给读者,同时读者又通过自身的审美能力对作品美进行理解并作出反馈的双向互动的过程。简言之,阅读不是学生单方面的被动行为,而是主体对语言文字等静态材料的掌握通过视觉,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活动,并用自己的审美观作出评价的思维过程。在对美的接受和评价中,使自己获得情感上得快意和舒怡,通过审美和阅读从而寻找一条陶冶和充实熔铸人的心灵之路。
(3)从写作中尝试创造之美。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写作是以学生为主体对审美元素积累的一种自我阐述,是自身对美理解的一种释放,是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美的事物都是有据可寻的,自然美是真的写照,社会美是善的表现,艺术美则是真善美的融合。以审美为出发点,写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事,把在生活中获取的素材经过自己美的感悟,用真善美的审美标准来提炼素材。
32 从教材的形式方面看。
(1)教材具有编排之美。
现行的语文教材的编排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而设定,课文中追求图文并茂,用形象的插图来辅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绘图与学习内容的结合做到相得益彰,使视觉和感受得到完美的统一。从绘图作品的欣赏角度而言,可以说是一部关于美术的百科全书。美术作品的题材包罗万象,有风景画、山水画、人物画等。美术作品表现的形式各种各样,有油画、中国画、卡通画等。既是一种美术的艺术熏陶,同时也能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
(2)教材具有风格之美。
现行的语文课文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如:诗歌的格式美,简练美,韵律美,意境美;童话的形象美和想象美;小说的环境美,人物美,情节美;散文的情境美,意象美。在风格的表现上,对美的展示也是多种多样,如:《桂林山水》、《春》等课文注重的是优柔美;《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表现的是悲壮美。可见,语文课文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各有千秋。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意识培养,意义,方法
“没有美育就没有任何教育”,这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肩负着美育的使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依据教材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在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深刻认识培养审美意识重大作用
11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语文是本身是一种人文的表达,是使学生自身得到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语文是中华民族信息传承的重要途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审美意识的培养正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与此同时,当学生认识到美的存在时,也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只有当学生把寻求美感作为一种动机时,学生才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会感觉到学习的内在意义。
12 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价值观和人生观。
语文教学除了具有工具性的作用外,还有其内在所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性。让学生理解真、善、美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向,语文在课文中有着很多教育人的地方,是学生真正明确美的内涵的一条重要途径,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价值观和人生观,让学生真正在思想上和心灵上得到升华。
2培养审美意识的主要内容
21 培养实用美感。
语文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2 培养自然美感。
我们知道,自然的陶养比较恬静,能够把我们转移到旷达的心境和赏玩的态度中去。人们可以从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无限的情趣,在自然山水中得益,在天地间放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许多描写自然山水的篇章,如让学生在秋天的稻子、美丽的桂林山水、一碧千里的草原、壮观的钱塘江大潮等景象中体会美的存在,从而得到自然美陶冶,并用审美的眼光来理解我们的学习对象,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力。
23 培养社会美感。
美,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社会美根源于人类社会生活实践之中。社会美是美的本质的直接展现。社会美是以善的形式表现真的内容。学生正处于身理和心理的发展阶段,信息的接受欲望比较强烈,但又缺乏分辨。为此,学生的可塑性较强。在语文教学材中,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明确美的范畴,让学生会在实践当中辨别美,理解美。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化过程中真正懂得美,并在社会生活接受美。从而,树立正确得人生观和价值观。
24 培养艺术美感。
艺术源于自然却高于自然,艺术美是一切美的提炼,是以审美需要、审美尺度借用一定的物质媒介、手段和载体把审美心理加以物态化的规律,来表达人类的内在心灵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在语文课程的设计中对艺术美的学习和创造无处不在。写字过程中表现的线条质感美,阅读中蕴涵的深邃哲理美,说话中的条理美,写作中的再现美和创造美,都为学生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3培养审美意识的主要途径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途径是非常广泛的,根据美的存在方式和状态,我们从语文教材的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着手培养。
31 从教材的内容方面看。
(1)从书写过程中领略汉字之美。
学习书写汉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文化元素,更是文字史上历史最悠久、充满生机的,既形象又蕴含智慧的文字。并通过以汉字为载体而繁衍出了用来表达书写者情感的一门独立艺术――书法。书法作为抽象的,表达线条美的一种表现方式,向来得到大众的推崇。以字喻人,字如其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字的好坏当作评价人的参照。
(2)从阅读过程中学会鉴赏之美。
阅读是作者把美的事物介绍给读者,同时读者又通过自身的审美能力对作品美进行理解并作出反馈的双向互动的过程。简言之,阅读不是学生单方面的被动行为,而是主体对语言文字等静态材料的掌握通过视觉,从而引发一系列心理活动,并用自己的审美观作出评价的思维过程。在对美的接受和评价中,使自己获得情感上得快意和舒怡,通过审美和阅读从而寻找一条陶冶和充实熔铸人的心灵之路。
(3)从写作中尝试创造之美。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写作是以学生为主体对审美元素积累的一种自我阐述,是自身对美理解的一种释放,是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一种创造性活动。美的事物都是有据可寻的,自然美是真的写照,社会美是善的表现,艺术美则是真善美的融合。以审美为出发点,写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事,把在生活中获取的素材经过自己美的感悟,用真善美的审美标准来提炼素材。
32 从教材的形式方面看。
(1)教材具有编排之美。
现行的语文教材的编排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而设定,课文中追求图文并茂,用形象的插图来辅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绘图与学习内容的结合做到相得益彰,使视觉和感受得到完美的统一。从绘图作品的欣赏角度而言,可以说是一部关于美术的百科全书。美术作品的题材包罗万象,有风景画、山水画、人物画等。美术作品表现的形式各种各样,有油画、中国画、卡通画等。既是一种美术的艺术熏陶,同时也能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
(2)教材具有风格之美。
现行的语文课文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如:诗歌的格式美,简练美,韵律美,意境美;童话的形象美和想象美;小说的环境美,人物美,情节美;散文的情境美,意象美。在风格的表现上,对美的展示也是多种多样,如:《桂林山水》、《春》等课文注重的是优柔美;《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表现的是悲壮美。可见,语文课文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们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