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变枯燥英语单词背诵为兴趣追求,减轻学生课后负担,变无边的题海为针对性的探究,变孤军奋战的学习为合作讨论,这是目前教学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和重点话题。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教师转变观念是根本。每一节课都很关键,随堂检测是重要调节剂,错题点评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此外,教师还需更新理念,优化课堂信息反馈,探讨新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效率;策略;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11-0096-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4.027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是社会科学进步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方面正面临新的挑战去适应新型课堂教学要求。新型课堂是构建式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生生之间多边互动,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地位,教师起组织、引导的作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应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能力;特别是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和发现,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三个问题
1.1 目标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
老师在上课时头脑一定要清楚,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不是说一节课热热闹闹就行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价值观方面的,不能走到哪算哪,目标一定要明确。上海格致中学提出“国家课标校本化”,我很赞同。国家的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是最低标准,不论发达地区还
是欠发达地区都要达到这个标准,这是教学质量的底线。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新的课程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校的课程标准,甚至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确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1.2 方法问题: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
要完成教学目标有很多方法,但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用探究就能获得书本上的知识,但自学的能力却得不到培养。一堂课老师讲多长时间为宜?现在有些学校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35分钟。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在改革的初期硬性限制老师的讲授时间有助于改革的进程。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能硬性规定时间。基本的原则是: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如果老师真的放手让学生看书,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是能自己看会的。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不会的大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现在许多老师上课就讲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今天是新授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讲。难道学生连一个概念也看不懂吗?老师给学生自学的时间了吗?从理论上讲,全班只要有一个学生会,老师也不要讲,先让学生讲,学生不会的老师再讲。这样一堂课真正需要老师讲的东西并不多,关键是看老师敢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
1.3 达标问题: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一个老师在下课后能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价值观也不能一刀切,但基本的核心知识、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如果一个老师下课后对这四个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就能评价自己的课是否效率高,我们也可以用这四个问题来评价别人的课。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个环节
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多年的和谐教学实验,逐步形成了最新的和谐教学模式:
2.1 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旧教材是线形结构,新教材是模块结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一个整体,所以在教学时也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单元老师不要一上来就讲“第几课”,而是呈现单元的知识树,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教师要清楚:随便从报纸和杂志上选一篇文章和讲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是不一样的,课本中的文章融进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后然后导入新课,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2 合作探究,自学质疑
每堂课老师都不要急于先讲,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老师的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集中精力高效自学。
为了提高自学与合作的效率,我们在课堂的座位排列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团团坐”或“对桌坐”,每个小组2人,每个大组4-6人。学生自学以后首先是二人小组的相互检查和互助,如果有问题大组讨论,没有问题大组不再讨论。我们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二人小组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如果一开始就是6-8个人的讨论,会出现少部分学生占据话语权、大部分学生当观众的现象,这是极不公平的。而两个人的小组首先是相互检查,然后是相互帮助。二人小组能够解决的问题大组就不要讨论了,小组不能解决的大组再讨论。大组讨论的是问题而不是已经会了的东西。
2.3 精讲点拨,大组汇报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大组长要检查,老师也要巡查。老师巡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情而不是辅导。学生自学后各组大组长要向全班汇报,一方面要让全班同学知道相互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在自学和讨论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体解决。各组组长在汇报时要说明本组还有谁不会,问题是什么,现在解决没有。对于基本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做到步步清、人人清,这是促进课堂教学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对于学生在学习或汇报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讨论解决。学生不会的老师再点拨。老师在点拨时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
2.4 巩固提高,公平对待
每堂课学习新知识后都要通过变式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课堂常规。在这一环节难的是能否做到堂堂清、人人清。这不仅是课堂效率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学生来到一个班不一定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关注学习差的学生,这就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会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是课程标准的底线。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补救。每堂课下课时老师敢不敢拍拍胸膛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达成了教学目标。
2.5 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单元回归就是要把下位概念回归到上位概念。要把本课的知识树回归到单元知识树上,从一开始的单元导入到最后的单元回归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如果是一个单元的结束,还要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回归到整册书的知识树上来。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信息处理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共同活动,在师生的双向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优化信息的反馈,应努力抓住以下几点:
3.1 要反馈及时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实验表明:及时的反馈能使教师正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活动,讲解时就更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例如,通过课堂上多人次的提问,可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清晰与否,理解的深度如何,广度如何;结合学生作业的批改,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立即得到纠正。这样,由于反馈的速度加快,缩短了反馈周期,学生的正确认识及时得到强化,错误的认识及时得到纠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2 反馈要多向性
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呈网络状的。我们要运用反馈的这种多向性。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由于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因此在讨论中输出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可能会输出一些错误的信息,其他学生对这种信息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也可能会有学生输出一些价值高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其他学生会起一定的激励、启迪作用。由于教师参与了学生的讨论,能收集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了解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教学的调整与控制,学生在交流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修正、补充与提高。
3.3 反馈要信息化
教师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对同一教学内容经过数次教学后,往往会发现有些信息的一致性。教师如果能根据以往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基本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反馈,就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从而达到纠正错误、深化理解的目的。
总之,我们提倡向课堂要质量是指向45分钟要质量,而不是向24小时要质量。也就说,教师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把课堂上的任务延伸到课前或课后,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为学生终身的发展着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学生的负担很轻但升学成绩很好,这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也是我们真正要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
关键词:课堂;效率;策略;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11-0096-3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2.04.027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应新的教育形势,是社会科学进步和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方面正面临新的挑战去适应新型课堂教学要求。新型课堂是构建式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生生之间多边互动,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地位,教师起组织、引导的作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应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发展以思维为核心的认识能力;特别是要通过发展性教学,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推理、证明、探索和发现,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三个问题
1.1 目标问题:你打算这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
老师在上课时头脑一定要清楚,这节课到底要让学生获得什么?不是说一节课热热闹闹就行了,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学生到底有什么收获,是知识的、能力的,还是价值观方面的,不能走到哪算哪,目标一定要明确。上海格致中学提出“国家课标校本化”,我很赞同。国家的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是最低标准,不论发达地区还
是欠发达地区都要达到这个标准,这是教学质量的底线。与过去的教学大纲不同,新的课程标准只有下限没有上限,各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本校的课程标准,甚至每个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确定相应的课程标准。
1.2 方法问题:你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
要完成教学目标有很多方法,但方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不用探究就能获得书本上的知识,但自学的能力却得不到培养。一堂课老师讲多长时间为宜?现在有些学校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少于35分钟。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在改革的初期硬性限制老师的讲授时间有助于改革的进程。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不能硬性规定时间。基本的原则是: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如果老师真的放手让学生看书,书本上大部分知识学生是能自己看会的。学生不会的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小组不会的大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不能解决的老师再讲。现在许多老师上课就讲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今天是新授课,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是一无所知的,所以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讲。难道学生连一个概念也看不懂吗?老师给学生自学的时间了吗?从理论上讲,全班只要有一个学生会,老师也不要讲,先让学生讲,学生不会的老师再讲。这样一堂课真正需要老师讲的东西并不多,关键是看老师敢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学。
1.3 达标问题:你怎么知道学生已经达到了你的要求,有多少学生达到了你的要求?
一堂课是否高效主要还是看每个学生是否都达标了,这是教育公平的体现。一个老师在下课后能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的基本知识或核心知识全班每个学生都掌握了?每个学生的能力有差别,价值观也不能一刀切,但基本的核心知识、基本的技能训练是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如果一个老师下课后对这四个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就能评价自己的课是否效率高,我们也可以用这四个问题来评价别人的课。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五个环节
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和多年的和谐教学实验,逐步形成了最新的和谐教学模式:
2.1 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旧教材是线形结构,新教材是模块结构。一个单元就是一个模块,一个整体,所以在教学时也要把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每个单元老师不要一上来就讲“第几课”,而是呈现单元的知识树,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体现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教师要清楚:随便从报纸和杂志上选一篇文章和讲课本中的一篇文章是不一样的,课本中的文章融进了课标的要求和编者的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整个单元的编写意图和知识结构后然后导入新课,说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2 合作探究,自学质疑
每堂课老师都不要急于先讲,本着“先学后教”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而这种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老师的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集中精力高效自学。
为了提高自学与合作的效率,我们在课堂的座位排列由传统的“排排坐”变为“团团坐”或“对桌坐”,每个小组2人,每个大组4-6人。学生自学以后首先是二人小组的相互检查和互助,如果有问题大组讨论,没有问题大组不再讨论。我们经过多年的实验证明:二人小组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如果一开始就是6-8个人的讨论,会出现少部分学生占据话语权、大部分学生当观众的现象,这是极不公平的。而两个人的小组首先是相互检查,然后是相互帮助。二人小组能够解决的问题大组就不要讨论了,小组不能解决的大组再讨论。大组讨论的是问题而不是已经会了的东西。
2.3 精讲点拨,大组汇报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大组长要检查,老师也要巡查。老师巡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情而不是辅导。学生自学后各组大组长要向全班汇报,一方面要让全班同学知道相互的学习进度和效果,另一方面对于在自学和讨论中出现的共性问题集体解决。各组组长在汇报时要说明本组还有谁不会,问题是什么,现在解决没有。对于基本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一定要做到步步清、人人清,这是促进课堂教学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
对于学生在学习或汇报中的疑难问题,老师要启发全班学生讨论解决。学生不会的老师再点拨。老师在点拨时一方面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总结知识的内在规律和学习这一类知识最好的方法。
2.4 巩固提高,公平对待
每堂课学习新知识后都要通过变式练习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这是课堂常规。在这一环节难的是能否做到堂堂清、人人清。这不仅是课堂效率问题,也是教育公平的问题。学生来到一个班不一定都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如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关注学习差的学生,这就是教育过程的不公平。而教育过程的不公平会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每堂课所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掌握,这是课程标准的底线。对于那些没有掌握的学生,老师一定要采取具体措施进行补救。每堂课下课时老师敢不敢拍拍胸膛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才是达成了教学目标。
2.5 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单元回归就是要把下位概念回归到上位概念。要把本课的知识树回归到单元知识树上,从一开始的单元导入到最后的单元回归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头脑中总是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如果是一个单元的结束,还要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回归到整册书的知识树上来。
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信息处理
教学活动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共同活动,在师生的双向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优化信息的反馈,应努力抓住以下几点:
3.1 要反馈及时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实验表明:及时的反馈能使教师正确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活动,讲解时就更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例如,通过课堂上多人次的提问,可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清晰与否,理解的深度如何,广度如何;结合学生作业的批改,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立即得到纠正。这样,由于反馈的速度加快,缩短了反馈周期,学生的正确认识及时得到强化,错误的认识及时得到纠正,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3.2 反馈要多向性
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呈网络状的。我们要运用反馈的这种多向性。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由于学生知识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因此在讨论中输出的信息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可能会输出一些错误的信息,其他学生对这种信息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也可能会有学生输出一些价值高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其他学生会起一定的激励、启迪作用。由于教师参与了学生的讨论,能收集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了解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教学的调整与控制,学生在交流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修正、补充与提高。
3.3 反馈要信息化
教师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对同一教学内容经过数次教学后,往往会发现有些信息的一致性。教师如果能根据以往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基本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反馈,就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从而达到纠正错误、深化理解的目的。
总之,我们提倡向课堂要质量是指向45分钟要质量,而不是向24小时要质量。也就说,教师要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把课堂上的任务延伸到课前或课后,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是为学生终身的发展着想。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学生的负担很轻但升学成绩很好,这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也是我们真正要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许钧.文学翻译批评研究[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