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 有味 深刻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etchupb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语文课,是生动、有味而深刻的语文课。它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难忘语文课的精彩,体味语文课的快乐,并在快乐与精彩中提升阅读、理解、思辨和驾驭文字的能力,陶冶情操,升华灵魂。
  一、 生动——动心、动情,走进灵魂
  语文课堂不是空洞的说教和语言解析,语文课堂也不是死板的笔记与背诵,语文课应是一幅融入情感、生动活泼的文化画卷。在这幅拥有生命的画卷中,学生不仅收获知识,还收获情感。在生动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能跟着教师一起真情流露,还能在真情流露与热情参与中顿悟生命、升华灵魂。
  生动的语文课堂就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实现学生的生命成长。笔者在执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时,设计了一个“整体感知环节”。
  师 雨果先生为什么要给巴特勒上尉写信。
  生1 从信中的第一段“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可以看出巴特勒想要雨果先生对这次远征进行赞誉。
  生2 从最后一段中,“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可以看出是为了赞誉远征中国而写的信。
  师 很好,两位同学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一个词语——赞誉。看来,是为了赞誉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行动而写的信。那么,雨果先生在信中是如何赞誉的呢?
  生3 雨果先生并没有给予赞誉。
  师 你的目光多么锐利!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雨果先生是持批判与谴责态度?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是什么行为?正义吗?
  生3 我从第5段中“两个强盗”的称呼中看出来。他在信中是批判,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径!是侵略行为,是非正义的!
  师 那么,为什么说“以上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生3 这是反话!
  师 对!这种写法叫反语,有什么效果?
  生3 有强烈的讽刺意味!能够更淋漓尽致地表达批判和谴责之意。
  师 这样的写法文章中还有吗?
  生4 第5段……
  首先,笔者以一个“矛盾激趣”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赞誉”一词,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走进课文,吸引他们的心。这样,文章就有了再研读下去的必要。接着,笔者设计了两个主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章,以期打动学生之情。
  问题一 雨果先生如何评价英法联军的远征?
  这是第1个主问题,学生在细读雨果先生是如何“赞誉”英法联军的过程中,在反复的品读中认识到雨果先生给英法联军的不是“赞誉”,而是“批判”和“谴责”。同时,能认识到这使用了反语的写法,可以达到淋漓尽致地讥讽效果。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至少已经动情了,动了对英法联军的愤慨之心和批判谴责之意。
  问题二 那么,雨果先把真正的“赞誉”给了谁?(圆明园)他是如何“赞誉”圆明园的呢?
  这是第2个主问题,在品读中要达到动三个情的目的。
  第一个情是在品味雨果先生对圆明园盛赞的精彩语言中触动的。值得一个中国人、一个东方人和人类的任何一员骄傲的奇迹的消失,是多么让人痛心!
  第二个情是作为法国人之一的雨果先生能如此客观、公正地评价英法联军的远征,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是多么难能可贵!
  第三个情是体味到雨果先生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这种胸怀是多么博大!
  两个主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成功地使学生感悟到雨果先生内心的情感,进而引起他们内心情感的共鸣!
  在教学结束时,笔者设计了一段结束语:
  几千年前的姜子牙说过一句名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为了保护属于我们自己的“圆明园”,为了不做奴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雨果先生学习。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爱国是要让自己的祖国变得文明,如果这个政府是像1860年的法国政府那样的野蛮,或是像清政府那样软弱与腐败的话,那么一个爱国的人都有责任批评它,改变它!
  送给同学们一副对联:学习伟人,博大胸襟待四方;借鉴历史,华夏儿女当自强。
  如果说,两个主问题设计的环节,在品读中已经打动了学生情感,引起了他们的共鸣,那么,这段荡气回肠的结束语、这副振奋人心的对联,足以让“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博大的胸怀”走进学生的灵魂,影响他们的人生!
  二、 有味——趣味、美味,激发想象
  莫砺锋教授曾言:“最成功的教学应是培养他(指学生)的兴趣。你把他们的兴趣培养起来之后,课外他自己就会去读,课堂教学永远是有限的。”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富有趣味的语文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
  语文课堂的趣味莫过于课前激趣、课中激趣和课后激趣。教师绝不可在呆板无聊中,让一堂课白白逝去,这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在课前导入上要各显神通:是讲故事还是设悬念,是设置情境还是开门见山,都应以激发趣味为先。
  课前激趣,要如同一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引人入胜。比如,笔者在上杜甫的《望岳》时,这样导入:
  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说两个读书人林谦之与彭仲举饮酒论诗,谈到杜甫该死。这种骇人听闻的话,是什么意思呢?学过杜甫的《望岳》,我们就知道了。
  课中激趣,莫过于各环节环环相扣,激起学生听课的趣味,让他们感觉这堂课如一篇情节精彩的小说,欲罢不能。
  笔者执教《信客》一文,从“整体感知初识信客”过渡到“走近信客”这一环节的教学如下:
  年轻信客因被老信客的精神所感动而答应做了信客。那么,他有没有坚守一生?(没有)
  引出主问题:他为什么没能坚守一生?
  在“走近信客”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信客之“苦”后,笔者以“在生活贫困、工作劳苦、身体疾苦、心灵痛苦的重重苦痛的重压之下,信客却仍然坚持做了二三十年,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啊”这个过渡语自然过渡到“触摸信客”这一环节,让学生走进信客的内心世界。整堂课,一环扣一环,学生学得意趣盎然。
  在教学进入尾声时,笔者要求学生“就全文或就文中某一处写下自己最深刻的感悟”。学生先展示。等他们的情感表达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后,笔者再在忧伤的《思乡曲》中展示出自己的随笔,缓缓吟出,给了学生一个震憾的课堂结尾。笔者认为,这应叫做课后激趣吧,课似已尽,而意犹未尽。
  语文课的美味在哪里?笔者认为美在“咬文嚼字”中,美在“联想想象”中。
  中国的文字,从诗歌到小说到散文,每一个字都是一道风景、一件艺术珍品。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欣赏这一道道风景,鉴赏这一件件艺术珍品。
  夏丏尊先生说过:“在语感敏锐的人心中,‘赤’不单解作红色,‘夜’不单解作昼的反义,‘田园’不单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单解作春天的雨;见到‘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勃然的生机,自然的天工,少年的气概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情味。”这就要语文老师会带着学生在阅读中捕捉文字背后的丰富内涵。
  比如,笔者在教授《故乡》一文时,让学生读第2自然段对现实中故乡的描写部分,设计的问题是“这是一个 的故乡”,要求学生解读出文中的根据。学生一致抓出了一个句子:“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并告诉笔者从“萧索的荒村”中读出了“我”眼前的故乡是一个“死气沉沉、萧条、落后”的故乡。笔者肯定了学生的发现,但认为这个句子最丰厚的字应是一个“横”。所以,笔者马上引导学生:“同学们都是从直接描述的词语中感悟到的,下面老师将这个句子适当改动一下。苍黄的天底下,远近坐落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如何?”这马上激起了学生的反应:“改了不好!不如用‘横’好。”笔者马上问为什么。自然,学生就感知到“横”与“坐落”一比,“横”字极妙地突出了一种杂乱、被遗弃的荒凉感,还向笔者举了“尸横遍野”这个词中的“横”就有此意。笔者极力赞美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但马上又抛给了学生两个句子——“我自横刀向天笑”与“野渡无人舟自横”,让学生分析这两个句子中的“横”字,又当做何理解。
  笔者在一个“横”字上如此大做文章,无非就两个目的:一是每一个字是一道风景,值得你去品味;二是不同语境中的同一个字,其含义不相同,需要捕捉文字背后的精神。咬文嚼字可以使学生品出汉字之美味、语文课堂之美味!
  语文课堂的美味还在于引导学生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审美情趣。我们对美的想象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该诗仅选取一个特定场景: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有一位恋者在河畔徘徊不定,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心爱的人。虽然内容看似十分简单,但它给予人的美感却异常丰富,以至于很多人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在授课时,笔者紧紧抓住四个句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让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把无言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这仅仅十六个字,却让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有了一幅属于自己的美丽画面。
  三、 深刻——深入、升华,感悟生活
  语文课应当上得深刻。王崧舟老师曾指出:现在的教材绝大多数一看就懂,所以很容易在钻研教材的时候“滑”过去,而不是像犁地一样“犁”过去。初中语文课的教学主体是十三四岁的青少年,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读懂课文,再加上现在的教学辅导书铺天盖地。所以,如果语文教师照本宣科,这样的课堂肯定不会深刻,学生也不想听我们唠叨。那么,怎么样才能把中学的语文课上得深刻呢?
  首先,要带领学生深入文本。著名教育专家沈大安老师指出:“教师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有三个关键:一是对文本要有正确深入的解读;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从沈老师的“三个关键”不难看出,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是文本解读问题,而文本解读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要确定“教什么”的问题。
  笔者曾上过一堂“小学初中语文课堂衔接”的观摩课,授课内容是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文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而授课对象则是七年级学生。如何给七年级同学上好一堂六年级时已学过的课文,使他们感觉老师不是在炒小学老师的冷饭。笔者认为在课堂深度上要有新的拓展。
  据笔者了解,小学教师教授《穷人》已经教得很细致、全面了,无论是在字词句的落实,还是对人物的认识上都已经很全面了。但正因为全面,也因为孩子们的年龄层次关系,课堂很难在某一方面有深入的突破。因此,笔者确定这堂课的重要目标为:深入挖掘桑娜和渔夫坚持之爱的伟大,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小学时,学生已了解到托尔斯泰是俄国人、有哪几部伟大的传世之作,让学生再进一步深入文本,便要他们从进一步认识托尔斯泰开始。笔者将这个任务设计在导入语里:“19世纪的俄国诞生了一个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就是被称为‘天才的艺术家’的列夫·托尔斯泰。同学们认识过这位作家吗?知道吗,这位伟大的作家出身于俄国的名门贵族,只要他愿意,他可以衣食无忧、养尊处优地过一辈子。但托尔斯泰厌恶贵族的寄生生活,他做了‘本阶级的叛逆者’,他批判农奴制,同情下层劳动人民,84岁时,以离家出走的方式,走出了贵族阶级,客死于一个车站。这位伟人将他的爱和善都给了下层劳动人民,为劳动人民唱响赞歌。今天我们重温托翁的《穷人》,走进穷人的精神世界。”
  因为这堂课的核心是在“爱心”上进行突破,所以,笔者先以“爱的感知”环节让学生重新熟悉课文主要人物和情节。接着,便进入“爱的触摸”环节,让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坚持之爱的伟大。在充分的铺垫下,笔者先后抛出了两个问题:①如果渔夫反对收养这两个孩子,桑娜会坚持吗?②如果是渔夫抱的孩子,而桑娜反对,渔夫会坚持吗?这两个假设性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深入文章的空间,学生抓住8~11段和24段,深入挖掘字里行间的证据,在有力的文字面前,他们认识到桑娜和渔夫收养孩子的大爱:不会因为贫穷而放弃,不会因为阻力而放弃。接着,笔者适时地点评:“人在贫穷时能善良,那是心的善良,桑娜和渔夫的爱心正如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大善之人效法水的柔韧与坚强,为了滋养万物,绝不退却。这就是坚持之爱的伟大!”学生此时对桑娜和渔夫、对穷人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而课文也给了他们更新、更深的力量。
  但七年级同学仅从一堂已学课文中收获了这一点,恐怕这堂课是嫌单薄了些。爱心,仅仅是坚持之爱吗?因此,语文课要上得深刻的第二要点是给学生感悟、升华的空间。
  这个空间可以是更广泛的阅读世界,可以是更广阔的生活实际,但最后都会在语文老师的指引下,获得心灵情感的升华。
  通过《穷人》的学习,笔者选择屠格涅夫的《乞丐》作为拓展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走进更深、更广的爱心世界。选择这个课外材料的原因:一是这同样是伟大作家的经典之作,值得拜读;二是屠格涅夫的出身与对贫苦人民的热爱与托尔斯泰惊人地相似,学生会产生兴趣;三是此文诠释爱心更深、更广,适合拓展。
  在《乞丐》中,学生发现:爱,不一定只停留在对弱者的援助之上。“我”对乞丐的一声“兄弟”,一个“紧握”的动作,一句真诚的歉语,让学生感悟到,爱是平等与尊重。笔者又适时地点上一句“一切真挚的爱是建立在尊重上面的(莎士比亚语)”来提升课堂。而乞丐回应“我”的一声“兄弟”,一个“紧握”的动作,一句真诚的谢语,则让学生感悟到,爱是理解与信任。笔者就告诉学生泰戈尔的一句话:“爱是理解与信任的别名。”再问学生“我”还从乞丐那里得到什么施舍。学生很自然地说精神上的快乐。笔者就用了莎士比亚的一句话解释:“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予的人。”
  通过这篇阅读的拓展,学生对爱的认识更深、更广了。接着,笔者设置了一个“爱的回味”的环节: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写出你对“爱心“的认识或理解。这就给了学生一个从课堂走向生活的空间,进一步升华对爱的感悟。最后,在音乐声中,笔者发言,以期进一步感染孩子们,去做一个有爱、懂爱的人:“没有太阳,花朵便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不被任何人爱,是巨大无比的痛苦;无法爱任何人,则生犹如死,是爱充实了生命。爱应该像一泓清新的泉水,滋养万物,是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环境影响的坚持。爱是一切美德的种子,是理解、信任、平等与尊重。爱能使平凡的人拥抱伟大,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让我们学会爱,学会真正地去爱!”
  我想,我向语文课要“深刻”的这点追求,应该给了七年级的学生一个与六年级时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好课是简单的,生动、有味、深刻足矣!
其他文献
“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首倡“语文味”教学的程少堂先生对“语文味”的内涵有这样精辟的论述:“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的品味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片面强调了工具性,侧重字词句篇语修逻的训练,而课文只是语文知识的载体,语文课也因此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
期刊
“类比”是一种在找出两个不同事物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点后,把一事物的有关知识推移到另一事物,从而对另一事物做出假定性说明的推理方法。在教学中,它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因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规律和实验过程而被广大教师视为教学的一大“法宝”。在生物课堂上巧妙地运用类比化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很有意义。  一、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类比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
期刊
一、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开放的、民主的决策过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及学生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采用“实践—评估—开发—实践—评估”的课程开发方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在这个开发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那就是如何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课程资源。所以说,校内外资源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绝不容忽视。 
期刊
有人说:“宽容无错,但学生出现错误时不批评一定有错;批评无错,但批评时粗暴和缺乏真诚一定有错。”我们只有读懂了这句话,才能说真正懂得了批评的艺术。如果说赞扬是抚慰心灵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从而不断进步。  一、批评的前提是尊重和关爱学生  批评是一剂苦口的良药,这剂良药要发挥疗效必须以“爱”和“尊重”为前提。  现在的学生,无论大小,自尊心都特别强。学生犯
期刊
张慧萍,浙江省黄岩实验中学校长,兼任民盟台州市委会副主委、台州市政协常委,政协浙江省第六、七届委员会委员。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师德楷模、浙江省春蚕奖、浙江省优秀班主任,台州市劳动模范、台州市十杰女园丁、台州市名教师等荣誉称号。  多年来,张慧萍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并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努力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的基础上,打造“和而不同”的管理文化,形成了比较稳
期刊
一、中澳中学课程计划的特点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学校培养目标、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有关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作出全面安排,规定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1]课程表作为课程计划的主要外部表现形式,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具体、最直接、最灵敏的信号之一,是实施课程计划的具体载
期刊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也能使学生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而无效的课堂提问则会干扰学生的思维进程,增加他们理解课文的难度,甚至会将他们的思维导向歧途。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这种无效提问并不少见。  一、无效的语文课堂提问举例  (一)多而杂的提问  有的教师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研读,提问时“眉毛
期刊
学生学习负担的轻重,在整体客观上说,应该有一个相对的标准可言;而在个体主观上说,就显得复杂难定。同样的学习任务,有的学生认为负担很轻,但有的学生则觉得很重。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个体本身在智力上有差异;另一方面也因为学生在非智力方面有差异,其中包括学生主观上对学习认识的不同。  在农村职业高中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课,有些学生却在睡觉,或玩手机,或讲空话,等等。这种情况长此以往,教
期刊
杨绛的《老王》一文,既入选了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又入选了苏教版高中必修三的语文教材。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教学重点的变化,弃之不顾或轻描淡写教过,我却在重读重教中获得了新的感悟。  重读《老王》,我流泪了;重教《老王》,我哽咽了。我从老王看到了老王们,从杨绛看到了杨绛们。  老王真是很不幸的,他赖以寄身的是荒僻的小胡同中破落的大院里破败倒塌的小屋,他赖以生存的工具是破旧的三轮车
期刊
林肃浩,杭州市第二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化学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浙江省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化学会理事、杭州市化学会副理事长、杭州市特级教师协会理事。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劳动模范”、杭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通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林肃浩老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所辅导的学生已有600多人次在国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