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考改革方案地逐步推进,传统文化的考查成了新的热点。学生备考高考,古代诗文无疑是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分析近几年(2010—2017年)高考新课标II卷的语文试题,发现古诗文命题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思想,本文将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课标II卷;古诗文试题;傳统文化;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神内核,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思想的根基。其经过千百年历史的积淀,已对无数知识分子、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统一并规范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意 识、行为活动。而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传承着中华文化瑰宝的思想的精髓。
作为当下检测高中教育的标杆——高考,又在试卷中传递着哪些传统文化光辉的儒家思想?本文将通过近几年来新课标语文试卷中古诗文阅读的命题规律寻找一些答案。
一、为国为民的爱国情怀
近些年,高考新课标试卷的文言文的选材上都以历代正史中的人物传记为考查对象,摘取了宁死不降的花云、马革裹尸的何灌、为民请命的萧燧、锐意改革的李揆、心系苍生的韩文、为国尽忠的来护儿以及直言敢谏的陈登云、信义卓绝的赵熹等这几个史料。从这些传主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其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他们将天下兴亡为己任,不论处境顺逆,始终充满了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在国家危难之时,抗击外敌、视死如归,在和平年代,身居庙堂,仍念江湖之远。他们将儒家文化精神中的爱国情怀落实于行动之中,堪为典范。
当下,爱国主义又应有新的注解,“爱国主义指的是国家和民族成员对于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与忠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国家民族利益的价值认同和对本民族其他成员的依恋与关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一种国家民族处于危难时深沉的忧患意识,一种以中华民族的兴盛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一种为中华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奉献精神,一种作为中华儿女所应具有的民族气节与民族自尊”。身为教育者,应将其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为中华复兴承担起自己应付的一份责任。
二、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
儒家思想高扬“积极入世”的大旗。孔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所以,中国人带有与生俱来的使命意识,并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准绳。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舍生取义”等道德要求,使儒家思想从伦理意识到政治理想,乃至人生哲学,都充满着入世精神。他们热切地渴望,辅弼皇权,建功立业,兼济苍生。即便仕途坎坷,无法官达位显,也要著言立说,穷而后工,以求独善其身,也不愿单纯地消极避世。
纵观近六年高考的古诗文阅读命题,六篇文言文阅读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兼济天下”的儒家情怀。而古诗词鉴赏命题则侧重对具有“独善其身”情感的诗作的选取。2013年考题(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和2015年韩偓的《残春旅社》以及2017年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就是这样的作品。朱熹的诗通过隐逸孤怀、托物言志的审美趣味和褒贬世俗、省思人生的文学主题。如诗中的“折寄遥怜人似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似玉高洁的君子的欣赏,洋溢着诗人的个人情操和人格精神。韩偓之诗作于晚唐,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力回天,却仍旧秉持着“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的理想信念,宁可终生潦倒,也绝不改变自己的气节,作异姓之臣。苏子之诗既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更以壮语鼓励弟弟,所以不辞辛劳不畏严寒出使,为的是使异族之邦了解宋朝杰出的人才和高度的文明。这首诗饱含着诗人乐观豁达、昂扬进取的人生态度。总之,儒家积极入世,无论环境如何困苦,始终要以坚毅豁达的心境达成人生理想,这对现代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三、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并在《论语·颜渊篇》中教育人们要“克己复礼为仁”。孟子也告诫世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一思想经过历代儒家不断的阐释、拓展,形成了闳深博大的思想体系。而这体系在士人身上则具体再现为对仁政的渴望、对战争的厌弃、对生命的悲悯、对情感的珍视、对故土的依恋。
2010年诗词鉴赏选取的南朝文学家江总的《雨雪曲》就很好地展现了其中的情感。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风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借此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厌战情绪。2011年考题是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此诗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不堪回首”的哀伤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悲悯之情跃然纸上。2012年的命题是思亲怀远之作。(晏几道《思远人》)词作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2014年韦庄的《含山店梦觉作》也抒发了近似的情怀。这种羁旅怀人的诗文虽然注重抒写个人感受,但折射出的依然是对血缘、地缘难以割舍的眷恋,是儒家思想千百年来渗透国人的灵魂。
闽派教育专家孙绍振曾经说过:“语文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给孩子提供一个汉语的精神家园。”尤其在高考愈加重视对传统文化考查的当下,把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学习,通过阅读儒家经典,体味儒家思想,突出语文学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鲜明特点和独特育人优势,正是搭建汉语精神家园的捷径。不仅如此,儒家思想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懈追求,能够有效地将个人、民族、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联系在一起,增强民族向心力和自信力,这对于“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宗桂.中华民族精神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2]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张欣,石嘴山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中教二级,任教高二年级。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新课标II卷;古诗文试题;傳统文化;儒家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传统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精神内核,是每一个中华儿女思想的根基。其经过千百年历史的积淀,已对无数知识分子、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统一并规范了中华民族的集体意 识、行为活动。而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传承着中华文化瑰宝的思想的精髓。
作为当下检测高中教育的标杆——高考,又在试卷中传递着哪些传统文化光辉的儒家思想?本文将通过近几年来新课标语文试卷中古诗文阅读的命题规律寻找一些答案。
一、为国为民的爱国情怀
近些年,高考新课标试卷的文言文的选材上都以历代正史中的人物传记为考查对象,摘取了宁死不降的花云、马革裹尸的何灌、为民请命的萧燧、锐意改革的李揆、心系苍生的韩文、为国尽忠的来护儿以及直言敢谏的陈登云、信义卓绝的赵熹等这几个史料。从这些传主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其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他们将天下兴亡为己任,不论处境顺逆,始终充满了为国为民的忧患意识。在国家危难之时,抗击外敌、视死如归,在和平年代,身居庙堂,仍念江湖之远。他们将儒家文化精神中的爱国情怀落实于行动之中,堪为典范。
当下,爱国主义又应有新的注解,“爱国主义指的是国家和民族成员对于祖国和民族的热爱与忠诚,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国家民族利益的价值认同和对本民族其他成员的依恋与关怀。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一种国家民族处于危难时深沉的忧患意识,一种以中华民族的兴盛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一种为中华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崇高奉献精神,一种作为中华儿女所应具有的民族气节与民族自尊”。身为教育者,应将其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为中华复兴承担起自己应付的一份责任。
二、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
儒家思想高扬“积极入世”的大旗。孔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所以,中国人带有与生俱来的使命意识,并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准绳。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舍生取义”等道德要求,使儒家思想从伦理意识到政治理想,乃至人生哲学,都充满着入世精神。他们热切地渴望,辅弼皇权,建功立业,兼济苍生。即便仕途坎坷,无法官达位显,也要著言立说,穷而后工,以求独善其身,也不愿单纯地消极避世。
纵观近六年高考的古诗文阅读命题,六篇文言文阅读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兼济天下”的儒家情怀。而古诗词鉴赏命题则侧重对具有“独善其身”情感的诗作的选取。2013年考题(朱熹《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和2015年韩偓的《残春旅社》以及2017年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就是这样的作品。朱熹的诗通过隐逸孤怀、托物言志的审美趣味和褒贬世俗、省思人生的文学主题。如诗中的“折寄遥怜人似玉”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似玉高洁的君子的欣赏,洋溢着诗人的个人情操和人格精神。韩偓之诗作于晚唐,作者深知唐王朝避免不了灭亡的命运,而自己又无力回天,却仍旧秉持着“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的理想信念,宁可终生潦倒,也绝不改变自己的气节,作异姓之臣。苏子之诗既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更以壮语鼓励弟弟,所以不辞辛劳不畏严寒出使,为的是使异族之邦了解宋朝杰出的人才和高度的文明。这首诗饱含着诗人乐观豁达、昂扬进取的人生态度。总之,儒家积极入世,无论环境如何困苦,始终要以坚毅豁达的心境达成人生理想,这对现代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三、悲天悯人的仁者情怀
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仁”。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并在《论语·颜渊篇》中教育人们要“克己复礼为仁”。孟子也告诫世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一思想经过历代儒家不断的阐释、拓展,形成了闳深博大的思想体系。而这体系在士人身上则具体再现为对仁政的渴望、对战争的厌弃、对生命的悲悯、对情感的珍视、对故土的依恋。
2010年诗词鉴赏选取的南朝文学家江总的《雨雪曲》就很好地展现了其中的情感。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风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借此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厌战情绪。2011年考题是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此诗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不堪回首”的哀伤之情。在情景处理上,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悲悯之情跃然纸上。2012年的命题是思亲怀远之作。(晏几道《思远人》)词作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2014年韦庄的《含山店梦觉作》也抒发了近似的情怀。这种羁旅怀人的诗文虽然注重抒写个人感受,但折射出的依然是对血缘、地缘难以割舍的眷恋,是儒家思想千百年来渗透国人的灵魂。
闽派教育专家孙绍振曾经说过:“语文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给孩子提供一个汉语的精神家园。”尤其在高考愈加重视对传统文化考查的当下,把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学习,通过阅读儒家经典,体味儒家思想,突出语文学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鲜明特点和独特育人优势,正是搭建汉语精神家园的捷径。不仅如此,儒家思想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懈追求,能够有效地将个人、民族、社会、国家乃至世界联系在一起,增强民族向心力和自信力,这对于“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宗桂.中华民族精神概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2]钱理群,孙绍振.对话语文[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张欣,石嘴山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中教二级,任教高二年级。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