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是各大高校课程中的必修课程,结合民航院校的特色,文章就Presentation在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实践进行讨论和反思。
【关键词】Presentation;大学英语;反思
一、研究背景
2007年,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融合知识、技能、策略和文化等要素,采取多手段、多方式的教与学。为响应民航强国、建设世界一流的民航高校,探索有利于民航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本研究拟探究Presentation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二、理论基础
前人研究指出,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为学生Presentation 的教学环节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方向。1.人本主义心理为学生的能动性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奠定了基础。2.杜威( John Dewey)提出了“从做中学”(learn by doing) 的基本原则,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做”的过程。3.罗杰斯(CarlRogers)提出促进学习者自由学习的方法有“同伴教学”、“分组学习”、“交朋友小组”和“探究训练”等方法,而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角色是学习促进者,是“助产士”和“催化剂”。
三、Presentation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可行性
本研究对象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7级学生(39人),90%以上学生高考英语分数达到90以上。虽是大一,但该班学生语言基础良好,具备基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已经接受至少六年英语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素养。
教师平日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结合的方式,既通过电脑呈现PPT教学内容,也使用白板上书写板书。学生可借鉴老师上课的模式完成任务。各教室均供有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屏幕、话筒、白板等。学生可通过手机、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渠道查阅资料。
四、Presentation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将班级39人分为9组,以3-5人为一组(鼓励自由组合),每周由一个小组来完成Presentation。教师提前一周指定主题(以教材单元篇章主题为主),内容以PPT或其他形式呈现,由1-2名小组成员在课堂中用全英文陈述(尽量脱稿),分享时长8-10分钟,陈述结束可就分享主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提问,教师做最后评价反馈。
该组需提前一天将Presentation素材发送至教师邮箱,教师根据学生所做内容评分,并在此内容基础上进行延伸补充。课堂中,其余学生需认真聆听并评分交与教师,教师将综合素材内容分、课堂陈述分、学生评价分和现场反映分计算得出最终得分。该项满分15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五、Presentation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1.问题。
(1)语言基础不够扎实。从PPT内容和英文陈述中暴露出学生语言基础不够扎实。PPT的句子容易出现包括语法、拼写、中文标点符号切换等问题。口语陈述中式英语较多、口误较多。
(2)缺乏自信,互动性不够。學生用英文在讲台完成Presentation,均较为紧张,多表现为频繁低头看稿子、PPT,语速较快,且不与他人眼神和语言互动,忘记微笑。
(3)Presentation形式单一,PPT较为粗糙。由于缺乏经验,PPT内容颜色搭配易出错,字体大小不合适,页面字数较多,文字和图片不匹配等。而且学生Presentation形式局限于PPT,显得形式单一,模式太过固定。
2.反思。
(1)教师做好表率。每次课认真备课并制作PPT,丰富课堂形式。教师不应满足于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应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英语方法的培养可以使其学习过程拓展到课下甚至终生。
(2)Presentation不应拘泥于演讲和PPT模式。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时间和机会,鼓励去创新Presentation的形式,可加入表演、调查、采访、视频等元素。
(3)教师和同学的反馈一定要及时且公正。对于每组的优缺点,教师和其他同学应当给予恰当的评价,不过高捧也不能随意贬低。学生的语言错误在分享结束后集中指正,切勿现场打断。
(4)注意控制Presentation的频率,一周一组一次,不宜过多,否则学生易对此项课堂活动厌倦。
六、总结
引入学生Presentation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传统的课堂延深至课前及课后。学生在准备和实践的过程中学到更多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文化素养,并且小组模式也提高了团队协作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孙雪波.学生Presentation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宁波教育学院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6(3): 24-26.
【关键词】Presentation;大学英语;反思
一、研究背景
2007年,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融合知识、技能、策略和文化等要素,采取多手段、多方式的教与学。为响应民航强国、建设世界一流的民航高校,探索有利于民航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本研究拟探究Presentation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
二、理论基础
前人研究指出,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为学生Presentation 的教学环节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指导方向。1.人本主义心理为学生的能动性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奠定了基础。2.杜威( John Dewey)提出了“从做中学”(learn by doing) 的基本原则,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做”的过程。3.罗杰斯(CarlRogers)提出促进学习者自由学习的方法有“同伴教学”、“分组学习”、“交朋友小组”和“探究训练”等方法,而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的角色是学习促进者,是“助产士”和“催化剂”。
三、Presentation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可行性
本研究对象为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7级学生(39人),90%以上学生高考英语分数达到90以上。虽是大一,但该班学生语言基础良好,具备基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已经接受至少六年英语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素养。
教师平日在课堂中采用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结合的方式,既通过电脑呈现PPT教学内容,也使用白板上书写板书。学生可借鉴老师上课的模式完成任务。各教室均供有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屏幕、话筒、白板等。学生可通过手机、电子阅览室、图书馆等渠道查阅资料。
四、Presentation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将班级39人分为9组,以3-5人为一组(鼓励自由组合),每周由一个小组来完成Presentation。教师提前一周指定主题(以教材单元篇章主题为主),内容以PPT或其他形式呈现,由1-2名小组成员在课堂中用全英文陈述(尽量脱稿),分享时长8-10分钟,陈述结束可就分享主题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提问,教师做最后评价反馈。
该组需提前一天将Presentation素材发送至教师邮箱,教师根据学生所做内容评分,并在此内容基础上进行延伸补充。课堂中,其余学生需认真聆听并评分交与教师,教师将综合素材内容分、课堂陈述分、学生评价分和现场反映分计算得出最终得分。该项满分15分,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五、Presentation在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1.问题。
(1)语言基础不够扎实。从PPT内容和英文陈述中暴露出学生语言基础不够扎实。PPT的句子容易出现包括语法、拼写、中文标点符号切换等问题。口语陈述中式英语较多、口误较多。
(2)缺乏自信,互动性不够。學生用英文在讲台完成Presentation,均较为紧张,多表现为频繁低头看稿子、PPT,语速较快,且不与他人眼神和语言互动,忘记微笑。
(3)Presentation形式单一,PPT较为粗糙。由于缺乏经验,PPT内容颜色搭配易出错,字体大小不合适,页面字数较多,文字和图片不匹配等。而且学生Presentation形式局限于PPT,显得形式单一,模式太过固定。
2.反思。
(1)教师做好表率。每次课认真备课并制作PPT,丰富课堂形式。教师不应满足于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应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英语方法的培养可以使其学习过程拓展到课下甚至终生。
(2)Presentation不应拘泥于演讲和PPT模式。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时间和机会,鼓励去创新Presentation的形式,可加入表演、调查、采访、视频等元素。
(3)教师和同学的反馈一定要及时且公正。对于每组的优缺点,教师和其他同学应当给予恰当的评价,不过高捧也不能随意贬低。学生的语言错误在分享结束后集中指正,切勿现场打断。
(4)注意控制Presentation的频率,一周一组一次,不宜过多,否则学生易对此项课堂活动厌倦。
六、总结
引入学生Presentation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传统的课堂延深至课前及课后。学生在准备和实践的过程中学到更多语言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文化素养,并且小组模式也提高了团队协作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孙雪波.学生Presentation在《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以宁波教育学院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6(3):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