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的突破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buwanlebuxing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出了逆线性培养模式和政产学研螺旋对接两个突破口,有助于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实现人才教育方面的结构化改革,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双创型复合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发展在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面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两个方向,促进职业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
  一、逆线性培养模式下的双创人才培养
  逆线性培养模式源于麻省理工学院(MIT)战后的科研及培养人才理念,是一种更为注重应用的研究理念,其与传统模式的区别如下图所示:
  一般的大学、教育机构的科研及培养人才的理念走的路线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明创新这种线性模式,可以从图中看出,该模式的发起端是由人才的供给方发起。在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的当下,该模式难免会出现不能满足市场的情况;而MIT除了遵循上述模式之外,更多关注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根据这一实际问题反向溯源,从基础学术研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际应用,走的是一种逆线性模式,即“解决问题→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明创造”。介于这种由供给侧方向发起的、问题导向的培养及研究模式,MIT培养的人才也逐渐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人员向大量优秀的、复合型人才转变,而这就为美国战后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MIT的逆线性培养模式及其经验为以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的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提供了颇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路线。并且按当下中国的时代背景来讲,其具有明显的供给侧驱动的味道,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特点。该模式以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解决对象,并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科学研究对象和人才培养过程,同时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新工艺、新方法、新理论作为知识研究对象,形成新的知识,这是明确的以供给侧驱动教育、研究的技术路线,也正是推动我国广大院校转型发展的一种基于MIT经验的突破手段。
  二、转型与紧密的政产学研螺旋对接
  ILP(Industrial Liaison Program)即工业联络计划,是MIT其致力于建立和加强麻省理工学院与全球公司之间的互利关系。其与一般的校企挂钩、校企合作不同,MIT的ILP计划中的政府、企业、学校、科研四者呈现更为紧密的螺旋对接特征,如在过去的2017财年,总计700多家公司向MIT提供研发支持,其中 40家公司出资100万美元以上,235家公司出资1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与此同时,17财年由行业赞助的研究总计为1.48亿美元,占MIT所有研究经费的21%。这种螺旋式的对接特征不仅表现在经费的层面,而且该计划下属的MIT Startup Exchange与企业、政府等机构共建有超过1500个与创业公司相连接的专有数据库。由此可以看出,ILP计划中呈现的多方螺旋式的关系不仅在传统的企业人财物三大领域,而是向更为细微、核心的领域交汇融合,呈现出一种类似螺旋式的对接特性。
  螺旋式的紧密对接较点面式的校企关系优点更为突出。从政府层面讲,将大量节省用于调研、协调市场方面的精力与费用;从企业方面来讲,可以更为有效地实现工艺、技术迭代;从学校层面讲,可以更为有效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从科研角度讲,可以更好地完成科研选题、实践研究等任务。
  由此可见高等职业院校的转型思考借鉴以MIT为代表的应用型技术大学发展的历史经验,结合我国当下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得到两点清晰的技术路线图。一是探索逆线性培养模式在双创人才培养的实践;二是借鉴ILP的政产学研螺旋对接方式,改革完善现有制度。
  参考文献
  [1]高职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翟金玲,黄晓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61-163
  [2]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社会适应性研究,邵利群,吴振英,《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73-75
  课题项目:本文为依托科技支撐计划完成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突破的研究成果 ,课题级别: 院级 ,基金号:KJ2016-04
其他文献
【摘 要】 政治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因为只有一个人了解了国家的政治状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才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高中政治的教授对学生的学习阶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阶段,如果这个阶段不能接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就可能导致三观不正。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教学 渗透德育  在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时,学校理所当然要把德育放在一切教学工
期刊
【摘 要】 自主学习能力是人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尤其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谁能掌握这种能力,谁就可以快速地融入社会,紧跟时代的发展。数学一向是培养思辨能力的学科,所以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提高低年级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低年级教育中并不只是灌输学生大量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最为重要。  【关键词】 学习能力 数学 自主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之后,核心素养成为当前初高中教育改革最受关注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接触学科后慢慢养成的,因此具备了学科的相关独特特征。本论文针对高中学生学科学习中的核心素养培养进行实践的研究开展,并通过实际的教学研究方面在合理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活动归纳基础上,从综合层面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学习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培养  引言  高中历史
期刊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立德”是老师本质生成的价值。只有为立德树人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阅读。重视阅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付诸于学生的阅读行为。要想夯实阅读起步之“基”,拓展大量阅读之“路”,化解提高阅读能力之“难”,培养学生的阅读的兴趣非常重要。  【关键词】 立德 树人 兴趣  “立德”和“树人”在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着鲜明地呈现。“立德”语出《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
期刊
【摘 要】在核心素养为本的大背景下,会诊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正在被逐渐应用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展现出了比较理想的实践效果,本文将就“会诊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会诊式 教学模式 高中数学 可行性  众所周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会诊式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高中生提高自我认知与自我完善的能力,及时发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 要】了解当下大学生的时间管理情况,把握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现状,对大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时间管理倾向入手,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现状,研究结果得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存在性别、区域、年级方面的差异。最后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时间管理 大学生 中部 西部  一、问题提出  大学阶段,是个体身心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其生理及心理的发展趋向于成熟和稳定。在大学生活中,如何有效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及内容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小学德育工作任务制定进行了阐述分析,随后对如何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任务实施进行了论述,最后分析研究了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质量评估,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 德育教育 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提升,整个发展趋势对小学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就目前国内学校德育教育现状来看,“重
期刊
【摘 要】合唱艺术是一种理想的美育载体,是一种富有实践性的高雅艺术活动,是情感培养最具操作性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丰富业余生活,发展成员的个性特长,锻炼其组织、合作能力,而且可以促进素质的提升,对培养团队团结与协作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合唱 团结协作 素质提升 作用  团结协作是一切事业成功的基础,是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团结协作不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一种道德品质。每一个集体都是
期刊
【摘 要】 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交流学习有重要的阐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有效交流也让学困生冲出阴霾,走进阳光。  【关键词】 新课程 有效交流 学困生 老师 学生  一、有效交流的必要性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孩子的学习,缺少有效的辅导,作业脏乱差,成绩不理想。他们应该学会的知识,因为父母的忙碌而变得无足重轻,在班级里成了学困生,成了老师的负担,
期刊
【摘 要】在新时期背景下,教育培育目标发生了转变,要培养出更多品学兼优的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越发彰显,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思想政治任课教师外,辅导员作为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素质,这样才能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學习做出方向引导和效率保障。为此本文中笔者将从自身经验出发,对辅导员自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力方法提出以下意见。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力 自我提升  在新课改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