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诗意的乡村民俗风情画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lo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土,是当代散文书写的一个重要场域。在汹涌的城市化浪潮的裹挟下,乡村的贫瘠、荒凉、落寞已经越来越触目惊心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作为散文作者,面对这样的现实,自然会生出无限感慨。因此,追怀、铭记乡村尘俗生活的自然、朴野、宁馨、温情的一面,便成为诸多感怀、沉思散文中的重要脉络。从这个意义上讲,李雪峰的《偷秋》一文可算是一篇佳作。它以细致的笔触描绘出颇具童趣的乡村偷秋的民俗风情图,展现了“村庄人”朴素、本真的个性,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生动、优美,弥漫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开篇写乡村秋收季节将至的情景,声色并茂,动静结合,蔚为壮观。秋虫鸣唱、雁阵高飞、秋风沁凉、遍野金黄,一派丰收的富饶景象。作者突出地描摹了色彩之美,紧扣“黄”字,用一组排比句反复铺陈,表达了那种无以自禁的喜悦之情,这就为下文写农人的中秋月下宴饮和偷秋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场面描写细腻、鲜活,是本文的又一特色。如八月十五夜月下庭院里的闲聊和宴饮的舒畅、惬意。月上中天时三三两两披一袭银辉到别人家的田间地头偷秋的自在、放肆,一切都那么淳朴率性。此外,作者还以谐趣之笔补叙了偷秋的轶事趣闻,淡淡地勾勒出村庄人的狡黠、朴厚、率真的一面。篇末三段用满蕴欣羡之情的议论,揭示了偷秋的意义所在:渴望从岁月里“偷”出好时光,从丰收的季节里“偷”出好记忆,从劳碌的生活中“偷”出朴素的温馨和情趣,“偷”出幸福的梦想,卒章显志,使人不禁对这样的一种幸福的田园生活生出无限向往。结尾的一句设问“而我们又从岁月中偷到了一点什么呢”。若绕梁余音,引人深思。温馨、悠闲的“偷秋”的乡村风情图景,不啻是现代都市人喧嚣劳顿的生活的对照。村庄人的这种富足,或许正是城里人难以偷得的缺失!
其他文献
渐近故乡,是什么感觉呢?是荣归故里的自豪,还是落魄返乡的情怯?要么这两种都不是,只是阔别已久的思念与怀想?  去年春节期间,“春运”爆涨,千百万民工北上返乡,加上南方冰’雪肆虐,车站臃滞,道路阻塞,返乡之路被席卷的冰雪无情地斩断。看来“春节文化”,不仅是饺子、春晚和庙会,还应包括浓得化解不开的“故乡情结”。人为什么要“返乡”,与人为什么要“离乡”一样,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离乡”,是为了生存;“返
期刊
在《烛之武退秦师》(见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中,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那段话,十分精彩。烛之武抓住秦穆公贪婪的个性特点,以“利”为诱饵,逐层推进,最后终于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让秦军退兵的目的。为帮助同学们欣赏这段话,下面我们逐句分层次进行分析。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这是第一层。烛之武在谈话一开始,就欲扬先抑,似乎把自己置身事外,站在第三者的立场说话。这不光是为了打消秦穆公的戒备之心,还因为话中
期刊
沈从文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什么时候怍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作为沈从文先生的代表作,《边城》正是“贴”住人物来写的典范。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册选了《边城》第三章到第六章,翠翠丰富而复杂的情思感想,总借绣口传出来。    一、翠翠话语的话中之话    两年前的端午节,当祖父问翠翠明天一个人去城里看划船怕不怕时,翠翠说:“人多
期刊
《安妮日记》,这部震动了世界,触动了人心的伟大日记,让人们永远记住了生活在孤独和恐惧中的14岁少女那鲜活的形象,记住了她对生、对自由的渴盼和对和平的向往。而《安妮日记》的主人公,是“我想死后还能继续活下去”的安妮·弗兰克。诚如她自己所言:“没有日记,也就无我。”今天我们又读到了安妮的同龄人古德隆·希姆莱的战时日记。虽然两人出身不同,经历迥异,但她们的愿望却是惊人的相似——热切地渴望和平与自由。  
期刊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以一人杀三人的场面写得最精彩。一人对多人应是纷纭拿斗的场面,林冲却杀得忙而不乱,忙而不烈。因为对手人虽多,却非林冲的敌手,别说对抗,就连招架之力也没有,有的只是“逃”,林冲无须应付“斗”,只须全力以赴“追”,所以场面不激烈。但毕竟以一追三,林冲不是孙悟空,不能一变三,所以虽不激烈却较紧张。林冲的追杀忙而不乱,他交互时间,利用一敌倒地挣扎的空隙,追杀另一敌。暂纵挣扎负伤之敌
期刊
安妮日记(1943年10月29日)  “(密室中的气氛令人窒息、呆滞、沉重),我像只会唱歌的鸟,但被剪去了翅膀,不断用身子去撞那阴暗的笼子铁栏。‘放我出去,到有新鲜空气和笑声的地方去!’我心中有个声音在哭喊。”  古德隆日记(1943年11月1日)  “林登菲希特(希姆莱发迹后迁入与其身份相当的庄园)以后准归我所有,囚徒们已在周围安上了篱笆。”  安妮日记(1943年6月15日)  “收音机是我与
期刊
训练目标  文言文翻译是整张语文试卷中除作文之外分值最大的一道题,如何做好这道题已成为同学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笔者以为大家只要科学复习,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抓得分点的敏锐意识,就能突破这一瓶颈。  命题解读  1.分值:08年两套全国卷、山东卷、海南卷、江西卷、湖北卷、四川卷、安徽卷为10分,其他省市卷6分至9分不等,预计09年各省市都会向全国卷看齐,稳定在9分到10分之间;全国卷再加大分值也不太可能
期刊
有的同学总是很困惑:作文应写什么内容?对此,笔者认为,写小事、身边事、底层人的事,重视对生活原生态的描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发现不少同学的作文内容在应试意识或者说在业已形成的应试潜意识的作祟下,有一种蹈虚的现象,作文内容大而空,泛泛而论的情况很严重。作文基本上脱离了自己真实的生活状态,脱离了围拥在我们身边丰富而多彩的现实生活,脱离了我们当下的思维所能达及的“生活”之域,在技巧、方式、方法里找出
期刊
一、大题小作    思路导航  1.小时空,集中体现大话题。时间跨度要小,空间转换要少,一旦选取了时空点,故事就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就有可能窥一斑而见全豹,以典型事件集中反映大主题,从而成为佳作。  2.小角度,深刻反映大话题。从小角度人手,这个角度还需是这个命题的一个“子目录”,唯其如此,才能产生“断其一指”的效果。  3.小场景,烘托大话题。在写作时,有意识地以小场景来折射大题材,可使矛盾更集
期刊
徐迅的《春天的速度》寓理于景,以其深邃的哲理妙思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警示我们:不要沉迷于春天东风骀荡、繁花似锦的美丽妖娆的景象,要警惕春天的速度,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不要让时光从我们身边白白流逝。  除此之外,作者用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绘声绘色、赋象以形的描写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谈谈《春天的速度》的特点。  在内容上。寓理于景,提醒人们:要警惕春天的速度。  苏叔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