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当前中职学生职业发展的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职场中的中职学生有三种职业状态。一是“转弯变道”,即毕业后并未从事本专业工作;二是“一技傍身”,依靠一技之长持续在某一岗位工作;三是“学技终身”,在本专业领域内,以“学技终身”的理念,不断地追求上进和发展。调查显示,第三种学生高薪资待遇以及高职位的比例较高,排除职业生涯中的机遇等不可控因素,职业发展能力是导致以上三种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职前培养阶段,如何增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是中职阶段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二、职前培养阶段导致职业发展能力欠缺的归因分析
在职前培养阶段,学生所在的“空间”是由教材、教师、环境“三元素”构成的,所获得的能力源于学生与这个“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制约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因素也同时产生了。首先,中职教材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与时代不同步,并且很少有具有发展意义的知识内容或者有指导技能实践的作用,导致中职学生学无用武之地,打击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其次,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一般分为“学院派”和“企业派”,学院派在技能教学上有很大不足,而企业派又在教学教育能力上有所欠缺,同时教师的观念都还停留在“一技之长,以技维生”的层面。最后,无论是课堂环境还是校园环境都应尽量营造职业气氛,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空间都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并发挥相应的教育价值,而实际上大多数中职课程都只能坐在教室里学习,缺少真实的职业环境。
三、如何在职前教育中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要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视域下制定中职教育目标,增进学生职后能力的发展。
1.教学设计注重职业发展能力
(1)教学目标——“高”。教学目标要“高”,一旦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学会”的“低”目标上,那么学生极有可能会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反之,如果我们把目标定在学生“会学”的层次上,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知识,还培养了“会学”的能力。只有这样的“高”目标才能提升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
(2)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所谓与时俱进是要在确保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稳固的前提下,选取适应职业生涯发展要求的内容,舍弃陈旧或即将被淘汰的内容,对教学内容更新的同时,更要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上形成一种持续更新的理念,否则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就会被淘汰。
(3)教学过程——重技能重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本着培养“工匠”目标重视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增设职业化环节,重视实践环节。比如实训课开始前的服装要求、例会、单据、流程等,这些都是职业生涯前期准备和适应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4)教学评价——多元化和职业化。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是要进行多元评价,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职业发展能力的评价,两者的综合能力才是增进职业发展能力的关键。在评价中,可以适当模拟在职业生涯当中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机制,以类似的标准评价学生,例如生产质量、生产效率以及工资奖金等考核机制,为职后做好过渡。
2.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以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研究学生在职业生涯当中可能会遇到的阻碍,以及针对这些阻碍,对学生在现阶段需要提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
(1)校园环境创设。一是技能大赛。职业生涯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过程。技能大赛不仅可以磨炼学生的技能,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以适应社会的竞争。在技能大赛中,应当由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克服困难的能力。竞赛的对象可以是生生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尤其是师生竞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比赛热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创新发展思想和永不言败的自信心,学生有了这样的经历,才能更好地面对职业生涯的挑战。
二是创新创业大赛。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学校应该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提前参与职业生涯的创新和创业。比如笔者学校设立了“贴心”洗车铺、“还珠格格”格子铺等平台,放手让学生自己经营管理,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创业,探索创新,发展能力,培养学生一种深入内心的创新、创业思想,以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当中赢得机遇。
三是社团活动。当今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能力高要求的时代,社团活动在发展学生的职业生涯能力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监督技能,包括时间管理、环境管理、自控能力等,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会合作能力,拓宽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等形式,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情况,以时间为轴,构建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实现每一个目标,逐步迈上通向成功职场的台阶。
(2)职业环境创设。一是职业环境“引进来”。将真实的职业环境“引进来”,能够让学生在职业生涯初期快速地适应相关岗位。教室以及实训场室的布置,应考虑尽可能地与职业环境接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校办厂”“校中厂”等方式,把职业环境“引进来”。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前适应职业岗位,而且还可以提前思考在相应岗位的职业生涯发展。
二是职业环境“走出去”。“走出去”,进入真实的职业环境实习,对于职业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学生可以真真切切地感知这种职业。可以参考德国的“双元制”,学生既是中职学校的在读学生,也是企业的正规学徒;还可以是“订单式”,学校和企业一起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签订用人合同,最大化地利用双方的优势及资源。总而言之,方法有很多,只要能够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就应当积极地鼓励学生“走出去”,学生往往收获的是校园中无法给予的。
(3)社會环境创设。社会环境中重要的是社会舆论,负面舆论会使学生丧失专业思想的稳定性和信心。因此,一个专业的存在,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社会环境的认可很重要。以汽修专业为例,可以举办“汽车专业服务活动”,提供免费洗车、免费检测、免费购车指导等活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提供免费保养、免费维修等活动。在此过程中,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正面的舆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发展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巩固了学生从事专业工作的信心,激发了其持续发展本专业工作的热情。
职业生涯的发展能力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性课题,职业教育作为职业生涯发展前的“原动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怎么做好职前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在某一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状态。
调查数据显示,职场中的中职学生有三种职业状态。一是“转弯变道”,即毕业后并未从事本专业工作;二是“一技傍身”,依靠一技之长持续在某一岗位工作;三是“学技终身”,在本专业领域内,以“学技终身”的理念,不断地追求上进和发展。调查显示,第三种学生高薪资待遇以及高职位的比例较高,排除职业生涯中的机遇等不可控因素,职业发展能力是导致以上三种状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职前培养阶段,如何增进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是中职阶段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二、职前培养阶段导致职业发展能力欠缺的归因分析
在职前培养阶段,学生所在的“空间”是由教材、教师、环境“三元素”构成的,所获得的能力源于学生与这个“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制约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因素也同时产生了。首先,中职教材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与时代不同步,并且很少有具有发展意义的知识内容或者有指导技能实践的作用,导致中职学生学无用武之地,打击学生的专业自信心。其次,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一般分为“学院派”和“企业派”,学院派在技能教学上有很大不足,而企业派又在教学教育能力上有所欠缺,同时教师的观念都还停留在“一技之长,以技维生”的层面。最后,无论是课堂环境还是校园环境都应尽量营造职业气氛,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空间都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并发挥相应的教育价值,而实际上大多数中职课程都只能坐在教室里学习,缺少真实的职业环境。
三、如何在职前教育中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观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要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视域下制定中职教育目标,增进学生职后能力的发展。
1.教学设计注重职业发展能力
(1)教学目标——“高”。教学目标要“高”,一旦教学目标确定在学生“学会”的“低”目标上,那么学生极有可能会缺乏继续发展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反之,如果我们把目标定在学生“会学”的层次上,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专业知识,还培养了“会学”的能力。只有这样的“高”目标才能提升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
(2)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所谓与时俱进是要在确保专业基础知识结构稳固的前提下,选取适应职业生涯发展要求的内容,舍弃陈旧或即将被淘汰的内容,对教学内容更新的同时,更要积极地去引导学生在专业知识上形成一种持续更新的理念,否则在职业生涯的道路上就会被淘汰。
(3)教学过程——重技能重情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本着培养“工匠”目标重视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要增设职业化环节,重视实践环节。比如实训课开始前的服装要求、例会、单据、流程等,这些都是职业生涯前期准备和适应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4)教学评价——多元化和职业化。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是要进行多元评价,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专业能力,更重要的是职业发展能力的评价,两者的综合能力才是增进职业发展能力的关键。在评价中,可以适当模拟在职业生涯当中企业对员工的考核机制,以类似的标准评价学生,例如生产质量、生产效率以及工资奖金等考核机制,为职后做好过渡。
2.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以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研究学生在职业生涯当中可能会遇到的阻碍,以及针对这些阻碍,对学生在现阶段需要提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
(1)校园环境创设。一是技能大赛。职业生涯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过程。技能大赛不仅可以磨炼学生的技能,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以适应社会的竞争。在技能大赛中,应当由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克服困难的能力。竞赛的对象可以是生生之间、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尤其是师生竞赛,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比赛热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挑战“权威”的创新发展思想和永不言败的自信心,学生有了这样的经历,才能更好地面对职业生涯的挑战。
二是创新创业大赛。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学校应该要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学生提前参与职业生涯的创新和创业。比如笔者学校设立了“贴心”洗车铺、“还珠格格”格子铺等平台,放手让学生自己经营管理,让学生在其中体验创业,探索创新,发展能力,培养学生一种深入内心的创新、创业思想,以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当中赢得机遇。
三是社团活动。当今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能力高要求的时代,社团活动在发展学生的职业生涯能力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可以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监督技能,包括时间管理、环境管理、自控能力等,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学会合作能力,拓宽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等形式,结合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情况,以时间为轴,构建不同时期的发展目标,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实现每一个目标,逐步迈上通向成功职场的台阶。
(2)职业环境创设。一是职业环境“引进来”。将真实的职业环境“引进来”,能够让学生在职业生涯初期快速地适应相关岗位。教室以及实训场室的布置,应考虑尽可能地与职业环境接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校办厂”“校中厂”等方式,把职业环境“引进来”。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提前适应职业岗位,而且还可以提前思考在相应岗位的职业生涯发展。
二是职业环境“走出去”。“走出去”,进入真实的职业环境实习,对于职业的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学生可以真真切切地感知这种职业。可以参考德国的“双元制”,学生既是中职学校的在读学生,也是企业的正规学徒;还可以是“订单式”,学校和企业一起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签订用人合同,最大化地利用双方的优势及资源。总而言之,方法有很多,只要能够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就应当积极地鼓励学生“走出去”,学生往往收获的是校园中无法给予的。
(3)社會环境创设。社会环境中重要的是社会舆论,负面舆论会使学生丧失专业思想的稳定性和信心。因此,一个专业的存在,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社会环境的认可很重要。以汽修专业为例,可以举办“汽车专业服务活动”,提供免费洗车、免费检测、免费购车指导等活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提供免费保养、免费维修等活动。在此过程中,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正面的舆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发展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巩固了学生从事专业工作的信心,激发了其持续发展本专业工作的热情。
职业生涯的发展能力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性课题,职业教育作为职业生涯发展前的“原动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怎么做好职前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在某一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