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看,阅读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听、说、读、写训练来看,阅读教学是将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等融为一体的语文综合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阅读首先是学生了解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还是一种不断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如同人的眼耳。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但我们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自己能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法¬¬——阅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进行阅读,可以丰富语言,积累词汇。另外,通过阅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写作水平。所以,我们务必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花大力气改进阅读教学,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纵观我镇农村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与新课标极不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现象。以下根据我几年教学经验谈谈农村阅读教学的存在问题及教学策略。
1.农村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
当前,我们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因应试教育的桎梏,偏重繁杂的“阅读”训练,让阅读教学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学生面对多彩的文章而索然无味。
首先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过多,学生感知、感悟太少。以至将情感丰富、意味深长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碎。因而学生的视野狭窄,思维受到限制,语言感悟肤浅,情感体验苍白。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时也就词不达意,文理不通。
其次,我们许多学校和教师把阅读教学的着眼点放到了阅读的结果上,而结果的得出,大都是在教师细细的分析讲解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来,甚至为求标准,将参考书上的答案照抄照搬,学生鹦鹉学舌地再现罢了。所以我个人认为:改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从师生角色的转换、阅读教学着眼点、阅读教学的过程及评价等方面实施全面改进。
平时上课时问学生,都看过哪些课外书籍。回答的几乎都是优秀作文或同步作文,看过名著的只有寥寥几个。可让人奇怪的是在这些学生中,却有很多同学能说得出五部或更多动画片的名称……,可见,在农村小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认真真地阅读过一本课外书,且在他们所阅读过的书籍中,以连环画、乌龙院等一类书籍为最多。
经过分析本镇2010年春季期六年级毕业生的语文毕业考试卷,不难发现,同学们做阅读题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阅读一遍短文,有些只是随便地看了一遍短文就乱答题,甚至还有很多同学是空着不做。而认真读了两遍或两遍以上短文的学生人数很少。可想而知,这样的做题方式,分数一定不会很理想。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当然不会写作文,不是东拉西扯就是没话可说,甚至还有抄袭优秀作文上的范文或试卷上的阅读短文。
存在以上种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农村,条件艰苦、人才紧缺,再加上人事制度与经济浪潮的冲击,致使一个教师很难连续几年只在一所学校任教,更不可能进行跟班教学,而阅读教学见效慢,它不是一个学期或一两个学期就能显现出来;再加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一个教师的主要标准,所以我们很多老师在这一年半载中也就不可能在学生的阅读水平上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而是注重学生技能知识的掌握。殊不知学生的阅读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应试的桎梏,偏重繁杂的作业练习,让阅读教学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在“分数第一理论”的熏陶下,我们学生的阅读水平正在退化。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针对我们镇农村阅读教学存在的这种种弊端,作为本镇的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去改进自己的阅读教学、如何去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阅读课中,教师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字、词、句到段到篇;由浅入深,从能回答问题到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能思考“是什么”一类浅层问题,再到能思考“为什么”一类深层问题;由理解课文内容到掌握中心思想再到了解写作特点;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条理性和精确性,最后做到举一反三。
2.2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农村小学因环境条件约束,多半都没设有图书馆,即使有,里面存放的也都是些旧的教科书或其他杂书,没有什么可看的价值。再加上家庭条件差、家长教育意识低,孩子们没有多少个能买得起课外书的。我建议老师们可以给学生分发学校里的一些旧报纸,里面的知识含盖量大,文种多样,学生看了,不仅能了解很多信息、知时事,还能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在平时阅读教学训练中,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字、词、句、篇的基本要求,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的协调和训练,明确阅读教学的要求和任务,按照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和小学生的阅读心理规律,扎扎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3不要过于偏重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实践并运用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灵活运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促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4实现六结合。
2.4.1读与看相结合。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这样由图象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这样安排(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2.4.2读与思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年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4.3读与说结合。“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2.4.4读与演相结合。情景表演时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
2.4.5读与画相结合。这里讲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的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6读与写结合。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中高年级重点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或一篇短文,也可写写学了这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
总之,农村学生的阅读教学务必改革,我们要担起改革的重担,立足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学会体验情感,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会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收稿日期:2011-08-18
1.农村阅读教学存在的弊端
当前,我们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因应试教育的桎梏,偏重繁杂的“阅读”训练,让阅读教学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学生面对多彩的文章而索然无味。
首先是教师的分析、讲解过多,学生感知、感悟太少。以至将情感丰富、意味深长的文章肢解得七零八碎。因而学生的视野狭窄,思维受到限制,语言感悟肤浅,情感体验苍白。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时也就词不达意,文理不通。
其次,我们许多学校和教师把阅读教学的着眼点放到了阅读的结果上,而结果的得出,大都是在教师细细的分析讲解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来,甚至为求标准,将参考书上的答案照抄照搬,学生鹦鹉学舌地再现罢了。所以我个人认为:改进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从师生角色的转换、阅读教学着眼点、阅读教学的过程及评价等方面实施全面改进。
平时上课时问学生,都看过哪些课外书籍。回答的几乎都是优秀作文或同步作文,看过名著的只有寥寥几个。可让人奇怪的是在这些学生中,却有很多同学能说得出五部或更多动画片的名称……,可见,在农村小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认认真真地阅读过一本课外书,且在他们所阅读过的书籍中,以连环画、乌龙院等一类书籍为最多。
经过分析本镇2010年春季期六年级毕业生的语文毕业考试卷,不难发现,同学们做阅读题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阅读一遍短文,有些只是随便地看了一遍短文就乱答题,甚至还有很多同学是空着不做。而认真读了两遍或两遍以上短文的学生人数很少。可想而知,这样的做题方式,分数一定不会很理想。没有一定的阅读量,当然不会写作文,不是东拉西扯就是没话可说,甚至还有抄袭优秀作文上的范文或试卷上的阅读短文。
存在以上种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农村,条件艰苦、人才紧缺,再加上人事制度与经济浪潮的冲击,致使一个教师很难连续几年只在一所学校任教,更不可能进行跟班教学,而阅读教学见效慢,它不是一个学期或一两个学期就能显现出来;再加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一个教师的主要标准,所以我们很多老师在这一年半载中也就不可能在学生的阅读水平上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而是注重学生技能知识的掌握。殊不知学生的阅读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应试的桎梏,偏重繁杂的作业练习,让阅读教学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在“分数第一理论”的熏陶下,我们学生的阅读水平正在退化。
2.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针对我们镇农村阅读教学存在的这种种弊端,作为本镇的一个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去改进自己的阅读教学、如何去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阅读课中,教师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由字、词、句到段到篇;由浅入深,从能回答问题到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能思考“是什么”一类浅层问题,再到能思考“为什么”一类深层问题;由理解课文内容到掌握中心思想再到了解写作特点;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条理性和精确性,最后做到举一反三。
2.2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农村小学因环境条件约束,多半都没设有图书馆,即使有,里面存放的也都是些旧的教科书或其他杂书,没有什么可看的价值。再加上家庭条件差、家长教育意识低,孩子们没有多少个能买得起课外书的。我建议老师们可以给学生分发学校里的一些旧报纸,里面的知识含盖量大,文种多样,学生看了,不仅能了解很多信息、知时事,还能学到一些写作方法。在平时阅读教学训练中,我们要根据课文的字、词、句、篇的基本要求,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的协调和训练,明确阅读教学的要求和任务,按照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和小学生的阅读心理规律,扎扎实实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3不要过于偏重知识和技能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实践并运用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灵活运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促进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对培养未来需要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4实现六结合。
2.4.1读与看相结合。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这样由图象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这样安排(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读懂课文、理解字、词、句都是大有裨益的。
2.4.2读与思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年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4.3读与说结合。“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而“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的口头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说的态度和语言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
2.4.4读与演相结合。情景表演时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
2.4.5读与画相结合。这里讲的“画”有两层意思:一是边读边用笔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优美的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这也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语文学科要整合其它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4.6读与写结合。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养成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中高年级重点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或一篇短文,也可写写学了这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
总之,农村学生的阅读教学务必改革,我们要担起改革的重担,立足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长远发展,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学会体验情感,学会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会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收稿日期:201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