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会话分析的德语语气小品词教学研究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语语气小品词在德语会话交际中主要用于表达会话者的主观情感和交际目的,对会话交际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eigentlich为例,以会话分析相关理论为支撑,着重分析德语语气小品词的会话交际功能,并结合交际教学法和目前德语教学实际,提出德语语气小品词教学方案,为德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会话分析 语气小品词 教学 eigentlich
  ★基金项目:本文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研究成果, 项目名称:《基于会话分析的德语小品词研究》,项目编号: 2015XYPYW04
  一、引言
  随着外语教学的实用性转向,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越来越成为外语教学重点关注的目标。外语学习者能否按照外语语用习惯正确地进行交流成为评判其专业水平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德语会话交际中,语气小品词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征,主要用于表达交际双方的言内之意和语用色彩,如礼貌、提醒、质疑、责备、赞许等。语气小品词的使用与会话准则密切相连,直接关乎会话效果甚至会话成败。但由于德语小品词本身的语法特殊性,其研究和教学均未受到足够重视(彭念慈,2008:1)。以当前国内用于德语专业基础教学的《当代大学德语》和用于大学德语教学的《新编大学德语》为例,小品词均出现于第二课(梁敏,聂黎曦,2004:94;朱建华,2010:39),但对其语法、语用解释均未深入。另外,由于德语作为典型的曲折语,配价特征明显,教师在德语基础教学中极易重点关注动词、名词、代词等实词的词形变化及句法特征,而忽视语用意义丰富的语气小品词。本文选取语气小品词eigentlich,从会话分析的角度阐述其语用特征,并将其融入交际教学法。
  二 、语气小品词eigentlich的语用特征分析
  (一) eigentlich的预设功能
  预示语列是会话交际的基本单位。在会话或话轮开始之前,会话双方必须遵守共同的会话准则,如交际目的、交际双方的角色关系等。在会话中,通过特定的预示语列和板块话语实现前一预设、或为下一话轮提供新的预设,从而保证了会话交际的流畅性和完整性。
  例:1) A: Petra, was ist eigentlich der Unterschied zwischen dem Bundestag und dem Parlament?
  B: Es ist anders als in China,[...]
  2) A: Toni, wie fühlst du dich eigentlich hier bei uns?
  B: Sehr gut, wie zu Hause.
  在上述两例句中,eigentlich用于强化语气,表示说话者十分关心并迫切想从交际对方得到答案。通过eigentlich,谈话者A完成了言语行为开始之前的预设,并引导对方要按照自己预设的会话目标完成话语交接,从而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
  (二)eigentlich的话轮转换功能
  交际对话在特定的语境下进行,双方在共同遵守会话预设的前提下完成一个或者多个话轮交接。刘虹认为,话轮只能由单句、复句和句群构成(刘虹,2004:28)。在由多个话轮构成的会话中,必然需要特定话轮交接形式完成话轮交接,从而保证会话交际成功。
  例:3) A: Du bist zurück, wie war deine Sommerferien?
  B: Gut, mein Urlaub auf der Insel Rügen ist wunderbar.
  A: Na klar, die Insel Rügen ist eine der sch?nsten Inseln in Deutschland. Und wie viel Uhr ist es eigentlich? Ich habe noch Unterricht.
  上述例句中,eigentlich出现于一次话轮结束之后,用于提出新一轮的话轮,将上一话轮过渡到下一话轮,实现交际内容转向(K?nig,1977:125),谈话者A通过语气小品词eigentlich索取话语主动权,并引导话轮向自己的交际目的转变。
  (三)eigentlich的附属非言语行为
  在交际会话中,非言语行为对表达交际双方的情感和意愿起重要作用,德语小品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根据会话双方的具体言语行为,附带多种不同的非言语之意,如质疑,责备,不满等。
  例:4) A: Entschuldigung, Professor, ich komme sp?t.
  B: Warum musst du eigentlich immer zu sp?t kommen?
  在本例句中,eigentlich也用于加强语气,但与例句2)不同,本句明显不是要求会话对方对提问进行回答,并非针对“迟到原因”的提问,而是仅仅用于表达教授对学生上课迟到的责备和不满。在会话中,将会话者的主观感情等非言语行为符号通过小品词eigentlich展现出来,从而达到会话者的语用目的。
  三、教学实践方案
  (一) 德语语气小品词的语义分析
  德语语气小品词属于虚词,直接用于表达会话者的主观情感,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首先对其语义从德语会话交际层面进行分析,而不能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单词注释或者词典翻译,因为汉德双语词典释义并不能完整实现绝对对等功能转换。在小品词语义分析中,应立足会话本体,分析其语义及语法特点,并与其他词类进行比较。
  (二)德语语气小品词的语用分析
  小品词具有多重语义,单一语义分析并不能完全解释其言内之意,因此,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之上,应对小品词的话外之音进行语用分析,如小品词的预设功能、话轮转换功能、附属非言语行为等,让学生感知其表达赞同、反驳、证实、惊讶、责备等多重语用色彩。   (三) 德语语气小品词与汉语语气助词对比
  汉语语气助词也具有表达主观情感的功能,但由于汉德语言本身的差异和汉德文化背景的不同,汉语语气助词并不能与德语语气小品词完全等同,因此,教师在教授德语小品词时,应立足德语本身,以汉语为对比参照点,对汉德这两类词进行异同分析,使学生理解汉德语言差异,汉德文化差异,准确掌握德语小品词的用法和功能,同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 依托教材的会话实践
  教师进行语义、语用及汉德对比分析之后,学生需在会话实践中,对小品词进行具体交际实践。首先应依托教材所配设的具体交际模式进行熟练的会话,理解教材中交际场景的背景知识,在会话实践中理解语气小品词的相关语用功能,对教材交际实践进行有效内化。
  (五) 自主交际模式下的会话实践
  自主学习策略要求学生在现有知识储备基础之上进行知识的重新建构,鉴于此,学生需在掌握语气小品词的基本用法和功能之后,要摆脱教材及配价语法模式,以个体为中心,通过双人会话或小组会话主动构建包含德语语气小品词的会话模式,主动运用小品词的预设、话轮转换、附属非言语行为等多种语用功能,提高德语语言会话交际能力。
  (六)偏误分析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需要对学生的自主会话交际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评价,对小品词使用不当的现象进行偏误分析。
  四 、结论
  在以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的的德语教学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使用正确德语语用习惯进行会话交际,德语语气小品词在会话中包含极为丰富的主观情感,能否正确使用语气小品词是衡量德语语言交际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国内德语教学和语言研究并为对语气小品词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德语语气小品词eigentlich的会话语用特征分析,将其语用特点结合交际教学法制定德语小品词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品词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彭念慈.德语常用小品词[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 刘虹.会话结构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刘宇慧,承红,等.英语会话分析与口语教学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4] 梁敏,聂黎曦.当代大学德语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 朱建华.新编大学德语1[M].第2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6] Dahl, Johannes: Die Abt?nungspartikeln im Deutschen[M]. Heidelberg:Julius Groos Verlag Heidelberg, 1984
  [7] Burkharde, Armin: ?Die Funktion von Abt?nungspartikeln in der Er?ffnungsphasen fiktionaner und natürlicher Dialoge.“In: Cherubim, Dieter u.a.(Hg.): Gespr?che zwischen Alltag und Literatur, 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1984
  [8] K?nig, Ekkehard: Modalpartikeln in Frages?tzen.In: Weydt,Harald(Hg.): Aspekte der Modalpartikeln. Studien zur deutschen Abt?nung. Tübingen, 1977
其他文献
摘 要:法国翻译理论家贝尔曼继承了“以异为异”的翻译思想,总结出文学翻译中译者可能会采用的12种翻译变形倾向。本文依据贝尔曼的变形倾向的理论,以张培基《背影》英译文为文本,分析其中的变形倾向。希望能使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们意识到这些倾向,在翻译过程中有意识地保留原语文本中的“异”,努力推广中国语言及文化。  关键词:贝尔曼 变形倾向 文学翻译 《背影》  一、引言  长久以来译界一直对异化和归化的翻
期刊
摘 要:J.D.塞林格的中短篇小说中存在大量的东方元素,这与他本人的精神历程有很大关系。《弗兰妮与祖伊》是他公开发表的中篇小说集之一,反映了塞林格本人企图借助宗教进行自我反省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了东方元素,特别是佛教禅宗的思想。本文主要从禅学角度解读《弗兰妮与祖伊》,分析了弗兰妮在遭遇精神危机到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所体现的禅宗的世界观、禅宗的修行方式以及由此达到的禅境。  关键词:塞林格 弗兰妮与祖伊
期刊
摘 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后现代恐怖”这一文学上的后现代主义与恐怖小说相结合的产物在视觉文化的背景之下产生了,恐怖小说的影视改编得到了蓬勃发展,“斯蒂芬·金现象”也应运而生,他的小说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特征,其影视改编也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特色,对其小说到电影的研究有着丰富视觉文化内容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视觉文化 后现代恐怖 斯蒂芬·金 小说的影视改编  视觉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匈牙利美学家贝拉·
期刊
摘 要:《欲望号街车》是1951年由一代巨星费雯丽和马龙·白兰度联袂主演的黑白影片,是美国电影史上最值得重视的影片之一;获得奥斯卡12项提名、四项大奖,除此还闪耀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它伟大的成就还要归功于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每一部成功的电影必然都和它的人物设置息息相关,然而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又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有关。就《欲望号街车》而言,这部电影一改之前好莱坞大团圆的风格,以悲剧结尾,它的
期刊
摘 要:《一一》是杨德昌重要的代表作。他以台北为背景,通过对人物不同命运的叙述,揭露出城市的现代化逐步使人异化。影片中,众多长镜头的运用,还原出生活最真实的面貌,使观者能够思考自我的生活状态。而杨德昌以“一一”作为电影的片名,蕴含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并阐释出生命循环的哲理。  关键词:一一 异化 长镜头 生命  杨德昌是八十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旗手,而《一一》是他艺术生涯中最后的绝唱。影片讲述了
期刊
摘 要:莫迪亚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在他的创作中,“回忆”既是主题,也是主要的叙事手法。在回忆叙事的框架下,他的创作融合了各种文学流派的艺术特色,形成了独特、新颖的莫氏风格。本文结合他的代表作之一《朵拉·布鲁德》,从叙事时间、人称、叙事重复、意象方面对他的回忆叙事手法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对这部作品在叙事手法上表现出的共性和特性进行总结。  关键词:时代交错 画面叠加 人称 重复 意象  帕特
期刊
摘 要:本通过对《明伦大典》中议礼双方疏奏的解读,试图挖掘出“大礼议”明代士人对帝统的认识。反对派和支持派最核心的理论差异在于:“帝统”究竟一个宗法之中的、最大的“大宗”还是一个宗法之外的、完全政治性的“公器”,换言之,“帝统”中究竟是“尊亲并举”还是单纯的“爵位之尊”。本文通过考察“反对派”的奏疏及引用儒家经典,试图发掘反对派所秉承的礼义。以杨廷和为代表的反对派认为只有坚持世宗与孝宗的父子关系,
期刊
摘 要:我国非正式组织研究还不够深入,需要大力拓展。结合社会管理创新的非正式组织研究更是很少。《我国公共部门非正式组织治理研究》一书浓墨重彩地探讨了我国公共部门中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影响及治理,是一本从非正式组织视角探讨社会管理创新的开创性著作。该书作者王燕近年来在国内社会学界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我国非正式组织研究的突出青年学者。  关键词:公共部门 非正式组织 社会管理创新  《我国公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说:“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①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多媒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的优势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巧用信息技术,将之与语文课堂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提高识字学文的效率。笔者执教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3课《王二小》中多次运用到信息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摘 要:李约瑟曾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科学为什么在近代以后落后于西方科学?这个问题就是李约瑟难题。很多人对此进行了回答,很多人认为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科学缺乏演绎推理。是否真的就是中国古代科学缺乏演绎推理性质导致了中国古代科学的现代落伍呢?对此难题的进一步解答,一直困惑着无数的学者。多年来,刘邦凡长期从中国推类逻辑的视域去思考中国古代科学的演绎推理问题,《中国推类逻辑对中国古代科学之影响》一书就是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