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情境引入提高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430lusof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离不开生活,但是,数学又绝不是简单地等同于生活,它以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与生活保持着一定距离。课堂中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要沟通两者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受浓浓的“数学味儿”。下面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教学情境的具体创设。
  (一)创设故事情境
  创设故事情境,在小学低中年级用得较多。如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一节课中,这样导入新课: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师继续讲:“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候,怎么样? ”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6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同学们坐在位子上已笑得前仰后合。这时老师话锋一转:“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一个“猴王分桃子”的童话故事令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笑声过后,带给孩子们的是更深层面的理性思考:“为什么桃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可每只小猴得到的仍是2个桃子呢?难道这里有什么秘密吗?”巧妙地把一些枯燥而抽象的数学规律变得有趣而贴近儿童生活的故事情境,从而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
  (二)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打开思维的闸门,能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如《长方形面积计算》一课,我先出示两个图形,让学生想办法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个别学生用“割补法”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比较,部分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单位进行測量。在肯定了学生们积极思考、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东方红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学生们领悟到这种方法太麻烦,也不实际。那么,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他们跃跃欲试,开始探求新知识。
  (三)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情境
  经验告诉我们,当学生明确他们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稳定下来,就会围绕目标展开思维。教学时教师要及时出示教学目标,学生懂得,学会这些知识就能将自己想解决的问题顺利解决。从而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在需要、动机、目标的召唤下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如教学“2的乘法口诀”问学生:一双筷子有几根?姚老师家有四个人,小宝宝要分筷子该怎样分呢?在学习2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学习了5和10的乘法口诀。课件中每次都以小兔子跳数射线的方式引入,如果在接下去的新课中仍以这种发生式引入的话,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肯定不会高。这时教师就在教授2的乘法口诀时设置了以上情境。在这个情境中出现了小宝宝不会解的难题,而这个难题恰恰是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可以解决的。因此学生都觉得自己很能干,很乐于回答问题。教师就是通过以生活体验为出发点的情境创设,来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创设游戏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或比赛等形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从而让学生在做游戏的活动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在听《确定位置》一课中,这位老师让学生进行找座位比赛,根据教师发的座位卡片找座位,看哪些同学能准确快速找着座位?[部分学生的卡片都写好如:“第2组第3个”等,个别同学的卡片写着第()组第3个、第1组第()个、第()组第()个]大部分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可是有三个同学找了一会儿,没找到,急得满脸通红。这时老师说:大家猜猜,他们三个为什么找不到座位?通过大家讨论补充,都明确要准确找到座位,就应该写明是第几组第几个。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座位入手,创设一个重排位置的情景,将学生引入这堂课的重点——确定位置所需要的条件。这样一来,将原来科学化的数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加亲切。正是由于将知识生活化,才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格外生动,学生也有话可说。
  总之,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积累出发,进行积极的、独特的思考,从新鲜有趣的素材和情节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主动参与学习,这样,以情境为起点的数学学习才能有效的展开,才能提高我们的课堂实效,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其他文献
作文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书面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学生和教师感到棘手的教学问题。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认为,积累“语言、素材和情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一是积累语言。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学生才能准确生动的表达情意,相反,语言贫乏,写作时搜肠刮肚也无话语来表达。那么,怎样才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呢?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意识的积累,建立自己的心理词典。要
期刊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作业的设计与批改也是课改内容的关键。  一、作业的设计  数学作业设计的多样化,可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乐趣。  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创造优良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提问题,为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小学生天性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励
期刊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课堂教学也随之不断的进行改革,《数学课堂标准》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在广大教师中积极地推广着。尽管多媒体和白板投入使用,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普遍使用“一言堂”或“一机堂”。我们的学生一天要连续上六七节课,还要上2—3小时的自习。这样很难保证每节课都能聚精会神,也很难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的。同时,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且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数学使学生感到抽象难懂,
期刊
在新世纪的大教育格局下,教育亟待创新,与时俱进。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兴趣是进行创新的主动力  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
期刊
动词不定式是中学英语中的一个重要语法项目,是非谓语动词的一种,动词不定式的小品词to的省略也是期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作为一个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它的用法。而这也是学习者容易忽略和疏忽的,笔者根据多年经验与总结,就此略作小结,以飨读者。  一,使役动词 let, make, have,及感官动词 see, watch, notice, observe, hear, feel等构成的复合结构中,作宾语补
期刊
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取直接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新教材中,实验内容在呈现形式上与旧教材比较,没有单独列出的实验课,实验内容是以分散的形式分布在教材中的“活动与探究”、“调查与研究”、“家庭小实验”、“实验习题”等栏目中,其中有80%以上的实验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完成,50%以上的实验是作为科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目标不只是单一目标, 而是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如何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一体"的思想,使学生在理解物理原理的同时,思维、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认为落实"三维一体"的思想,应走好“四步棋”.  一、出奇制胜 以疑促思  普朗克狄拉克说:“知识是我们通向
期刊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方法是数学的行为,思想是数学的灵魂。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建立、数学规律的发展,还是数学问题的解决,核心都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和建立。因此,在高考数学复习中,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要重视挖掘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思想方法。  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其特点是:无论是基础知识题还是综合题,都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简单的知识型记忆型试题的试卷日益减少
期刊
全球性大气环流在高中必修课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但对他的教学及学习来说,难度很大,学生学起来乏味无趣。我们不妨调动我们的肢体动作,借助身体动作及教室空间方位来比划掌握它。  全球性大气环流的基础是热力环流。在垂直方向上,热的地方空气会膨胀上升,冷的地方会收缩下沉,由于空气密度的变化,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从而使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即产生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对此知识点,我们不妨在图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