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宏观而言,阅读和写作一样是没有“定法”的,面对新的形势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但从微观来讲,学生阅读课文也和作文起步一样,又确实有“法”可依。下面笔者就优化方法、提高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比较性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如六年级的《小英雄雨来》和《少年闰土》,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后,不难发现,二者的体裁都是小说,但可以跨越时空,去反映不同的主题。前者反映抗日战争时期,表现的是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而后者反映的时代则比前者早,表现的是农村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品行。
  二、求解性阅读
  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向学生明确提出若干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以自读的形式循文求义: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划出要点,以便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求解性阅读。例如:《月光曲》一课是围绕这样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展开阅读的:“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让他创作出了这首传世名曲《月光曲》呢?”“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这一问法本身就给了学生“我即贝多芬”的阅读体验状态,让“我”来亲身经历、感受一下这件事情中的每一个细节,在这样的所见所闻中,“我”会有怎样的所思所想呢?探究“打动”的过程,便是学生不知不觉地去关注文章中的细节,关注细节背后蕴藏的内容。这样的问题远比“《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从中我们体会到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等等类似的问题要深入得多,细腻得多,在培养学生走进文章、走进人物的阅读体验状态方面也要高明得多。
  求解性阅读能否实行,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的难易程度。过易,缺乏思考性,学生往往会觉得“易如反掌”;过难,思而不得,读则不知所措,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自读信心。因此,一定要掌握难易程度。如果课文确实较难理解,则可以对问题产生兴趣,似有所悟,跃跃欲试,甚至自发展开讨论,这就更能促进求解性阅读的自觉进行。
  三、质疑性阅读
  质疑性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到弄清字、词的确切意思,大至篇章结构,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选择、归纳出若干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质疑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在质疑性阅读中,解疑是最关键的举足轻重的一道程序,它直接决定着质疑性阅读的效果。因此,教师要采用一些“技法”去引导学生释疑。有些疑点对于小学生如同“八卦阵”,学生终究要自己“钻出来”,而且也只有学生自己“钻出来”才能识破迷津,走出迷魂阵。对这一类疑点,有的给予点拨即可,有的应提供思路,还有的则不仅要“扶上马”,还应“送一程”。例如:《找骆驼》一课,在学生读到商人向老人打听走失的骆驼、老人向商人询问走失骆驼的情况这一部分时,教师采取分角色朗读的方式,让学生读这一部分,引导他们读课文所写,引疑:读了课文中的这段人物对话描写,你有什么问题吗?此刻,学生的疑问即可显现:“这里描写人物对话,为什么不写‘谁谁说’、‘谁谁答’呢?”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品读书上的对话描写,让学生将“谁谁说”、“谁谁答”添加上与原文对比朗读,此时学生对商人找骆驼的急切心情感受就会更加深切,而且,学生又掌握了一种描写人物对话的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问、争辩,敢于别出心裁,可指导学生从以下6个方面质疑:
  ①抓住题目质疑。
  ②围绕课后问题质疑。
  ③围绕文章内容及中心思想质疑。
  ④围绕单元训练质疑。
  ⑤抓住课文最矛盾的地方质疑。
  ⑥对课文意犹未尽的地方质疑。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经常发现有的学生被一些问题逼得“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但老师设计的问题如果跳出老框框另辟蹊径,那么学生就会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四、创造性阅读
  如果说质疑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那么,创造性阅读则是更高层次的阅读。这种阅读要求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并加以恰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散发,在阅读中实行“再创造”。这种方法既能培养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习惯,又利于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少年闰土》最后小结时可这样设计:现在我们的闰土是一个心中有无数稀奇事的小伙伴,可是你们知道20年之后,一个头戴破旧毡帽、双手粗糙、喊“我”为“老爷”的人是谁吗?请同学们在课下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在那里你会找到答案。这样的创造阅读,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独立思考和课外阅读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积极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以作品的文学情境去理解、认识文中人物的生活经历,锻炼了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新课标提出了教育要“以人为本”,倡导人文教育,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的今天,我们应当撩拨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激情,让学生在对话、发现、体验等教学活动中得到语文学科的洗礼。文章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迁移能力等方面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程;自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表现自己,乐于回答问题,喜欢评价是非,善于解决问题。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设计问题,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就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优化及注意事项等方面做初步的探讨,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尤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一点参考。    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学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对数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课题,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才能得以实现,必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起点,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达要求。教师专业的成长是教师自身实现内在生命价值的需要,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共同要求。本文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老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的认识。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质;教育课改    在当今教育课改的过程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是全面
期刊
【摘要】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课程功能的改革,就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而实现这样的课程功能,自主探究学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载体。它让学生亲历数学自主探究过程,不仅体验到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且使学生在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对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与深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已经悄然走入了我们的课堂。课堂教学也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责任感、健全其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新课程;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爱因斯坦曾说:“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使教学内容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礼物’”。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学习汉语拼音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兴趣中学,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不受拘束地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  【关键词】新课程;兴趣;拼音教学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富有主动学
期刊
【摘要】表扬是对学生的优点、成绩加以肯定和激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懦弱的心理,树立自信心。对于自我意识尚不完善的成长中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表扬;赏识;激励;及时    作为一名教师,总是能不断地发现学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总是希望学生能做地更好,所以更多的时候充当的是批评的角色。可是细细想来,在众多的批评与少有的表扬中,后者的效果远远大于前者。这不
期刊
如果把课堂比作一首乐曲,那么教学细节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把握好细节,就能使新课程理念在每个小处都落实到位;把握好细节,就能提高教学境界,提升教学品味;把握好细节,就能巧妙地抓住课堂中的”亮点”资源,点石成金,使课堂教学在”生成”中充满灵动,展现精彩,绽放美丽!   一、文本细节:应识庐山真面目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解读文本细节,教师”应识庐山真面目”。文本细节就是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变化,教学方式如何改进,其最终目的都必须指向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从学生的角度,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新课
期刊
【摘要】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新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与教科书的联系和对应,在文体、内容、作家等方面采取了对应安排,和教科书是姊妹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开拓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当前高中语文老师面对的一个尴尬问题就是厚厚的语文读本不受学生重视,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挖掘出语文读本的利用价值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改革;跨文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