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高校体验式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探索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2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革国内高校传统的育人方式,寻求关爱为基点的育人方法。通过以学生为本,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探索体验式实践类课程的开展方式。
  关键词:体验式教育;实践教学;通识课程
  作者简介:赵丛(1983-),女,山东淄博人,天津科技大学国际学院,研究实习员,医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徐雪天(1980-),女,黑龙江七台河人,天津科技大学国际学院,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合作办学。(天津 300222)
  基金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体验式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体验式教育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在国外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其概念有多种解释,本质来说,指的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综合使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发生改变,强调通过实践和经历产生知识的过程。实践体验和学习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中国传统的高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为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应当注重学生的深入参与和情感的激发,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切身实践,动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承担责任。使学生在智力、情感、社会、精神和体能方面都有所投入,通过切身体验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高校需要改革自身,将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开发出来,让学生学会快速接受和适应环境,最终将知识转化为创造力,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实践证明,对某些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来说,讲授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体验教育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教育理念,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成为人格培养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它可以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在亲身实践中发生改变,从而实现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要求。
  本文通过介绍天津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国际学院在合作办学过程中引进的体验式教育理念和取得的成果,探索体验式实践类课程在高校中的开展模式。
  一、天津科技大学体验式教育的初步尝试
  国际学院中美合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02年开办,至今已招收8届学生,作为一门课程,体验式教育由外籍教师在该专业实施讲授。如表1所示,该专业的学生们主要通过假期和课余时间,走出校门,将在课堂上学习的各种知识实践用到实处,通过实际经历提高自身素养并培养今后将从事的工作所需的职业素质。体验式教育强调具体经历,把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整个四年大学生活中,寓教于乐,使学生摆脱课堂被动教学的方式,主动地了解、感悟生活中的点滴,实践真实工作环境所要求的职业技能,从而用更实际和直接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拓展,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对该专业在校生进行调查,九成以上的学生认为体验式教育对他们的人格形成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亲情体验,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体会父母的辛苦;社团体验,置身学生团体,感受团队协作,这些无疑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更好地感悟生活。再如营利和非营利组织体验等,切身的实践不仅让学生更加贴近社会,了解职业需求和社会不同团体的工作模式,同时在职业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外合作八年的教学实践,四届毕业生较高的就业质量,历届在校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印证了体验式教育为学生带来的不同以往的改变,也印证了体验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性。
  二、体验式教育嵌入通识课程的实践
  体验式学习模式非常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认为没有这种主动参与,就不能产生任何体验,也就更谈不上学习过程的完成。如图1所示,著名的体验式学习圈诠释了这一概念,有体验才能更好地分享,有分享才能达成共识,有共识才能更好地行动,有行动才有更新的体验。正因为体验是个人的、个性的,引入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体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最深程度的体验,正因为差异的存在,学生之间才有可能交流和分享。
  鉴于体验式教育在我校国际学院的成功开展,我校目前已经将两门相关的课程作为通识课程推广到全校其他专业进行教学实践,分别是“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和“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们认识到如何进行职业定位和就业期望值定位,注重职业修养的讲授,如思想品德、文化修养、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等,在模拟招聘场等互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得到实践体验;而“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课程教会学生们尽可能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在综合考虑自身的智能、性格、潜力以及发展的阻力和助力的前提下,妥善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及时调整并摆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期能适得其所。但是由于课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目前仅处在课堂教学实践阶段,还无法向更宽阔的社会实践范围扩展。
  三、体验式实践教学的模式探索
  体验式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最根本的区别就是前者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研究,后者通常以教师为中心,强调讲授和训导的过程。体验式教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教育模式,强调了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及自我管理等。通过切身参与学习的过程,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如图2所示,体验式教育有多种模式,目前高校多引入职业生涯体验和社团体验,除此之外,对自身实践类课程做出一定的改革,比如毕业设计允许学生自己联系企业或者公司来做,用亲身解决实际问题替代纸上谈兵,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受到毕业生欢迎。
  通常就业是检验教学的重要指标之一,许多高校在就业遭遇寒冰的2009年,纷纷为毕业生和在校生开设了模拟职场课程。我校在这一工作实践中,借助体验式教育理念,突破传统的职业素质教育讲授模式,创设出各种的职业场景,并进行求职面试模拟,让学生亲身去体验、触摸和感受,引导学生去感悟、去经历,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使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修养,学生们不出校门就能积累经验,从而为踏出校门成功获得工作和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另外,为响应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号召,我校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并利用企业方提供的便利有开展体验实践,如表2所示。比如到企业或公司实地参观,作为认知实习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实地亲身体验无疑可以让学生增加直观的印象,更好地理解专业;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有效弥补高校硬件资源的不足和知识更新速度慢的缺陷,让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不断地实习实践跟上市场的发展,走出校门的时候不与实际脱节;而校外毕业设计可以让学生提前数月与公司企业接轨,提早将所学专业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上,通过学分互认也减少了高校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数量不足的压力。
  四、以国际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初探体验式实践类课程的效果
  国际学院最早在中美合作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引入体验式教育,随后又延伸到学院其他两个专业。以中日合作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实施体验教育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两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培养的毕业生超过三成直接被培训企业录用,剩余的学生分别被其他高科技软件外包公司争抢。进入第8学期初,全程参加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践学习的学生签约率已达100%,为就业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除此之外,计算机专业部分毕业生在学校相关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走出校门,选择在校外IT企业实习,用实际课题做毕业设计,同校内毕业设计一样,按时完成开题、中期及最后的总结报告,并撰写相应的毕业设计论文,学分互相承认。校外毕业设计让学生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宝贵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和信心,在企业的锻炼也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由此看出,校外毕业设计不失为体验教育实践类课程实施的一种很好的模式。
  五、结论
  传统的高等教育与体验式教育相比较,将“自我表现”和“反思”作为学生“再体验再认识再飞跃”的重要前提。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积攒了宝贵的亲身经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通过感悟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细节,享受成功的喜悦,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作为人才培养方,高校应当适应社会的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开拓体验式教育实践类课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参考文献:
  [1]黄天中.生涯规划——体验式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晓燕,邓燕雯,吴声怡.文化体验式教育——企业培训到企业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2):61-64.
  [3]郑丽.试论高校体验教育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引领作用[J].教育探索,2008,(8):125-126.
  [4]曾裕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体验教学应用初探[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4):30-33.
  [5]傅艺娜.大学人格培育体系中体验式教育探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3):109-111,114.
  (责任编辑:郝魁府)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被高校广泛应用。但在实际中,多媒体课堂教学既有很大优势,亦存在着不足。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研究对象,对多媒体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查,着重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高校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优化设计及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提供依据,为已有的多媒体教学的改进提供事实依据,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现状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借鉴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商学院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商学院“统计学”双语教学的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教学效果,总结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统计学;双语教学;商学院  作者简介:王述珍(1977-),女,山东章丘人,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讲师,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统计。(北京 100025)宫文霞(1975-),女,山东潍坊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期刊
摘要: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的源头,是当前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已成为当前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为了充分反映传感器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满足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笔者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现状以及学生学习现状,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
期刊
摘要: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因此对辅导员队伍进行有效的管理及评价是我国许多高校目前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应用多级物元分析模型对辅导员绩效问题进行考评,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为辅导员
期刊
摘要:为了适应社会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从实验教学角度出发,文章提出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重新构建的思路, 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课外能力;教学平台;考核标准  作者简介:张虎(1962-),男,安徽天长人,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建筑环境、建筑设备节能的研究;鲁祥友(1973-)
期刊
摘要: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方法,本文以“企业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为例,论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和实施步骤。  关键词:工作过程;企业网络组建与维护;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罗海波(1973-),男,广西柳州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工程师,工程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广西 柳州 545006)谢柳华(1977-),女,广西柳州人,柳州
期刊
摘要:法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发达、层次分明、种类众多,成为各国效仿的对象。然而,其高等职业教育曾经也有诸如地位低下、生源不足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法国政府作出了相应的政策调整,极大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为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关键词:法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倾斜;启示  作者简介:杨志秋(1987-),女,满族,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
期刊
摘要:远程高等教育自评估机制具有独特的体系特征、运行方式以及不可替代的价值功能。自评估机制的构建和常态化运行成为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如何在自评估机制的建立上凸现自觉主动、客观真实、强调个性和保持长效,使自评估机制构建呈多样化和系统化,强化远程高等教育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激励,使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自觉行动,这对远程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远程高等教
期刊
摘要: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胜任力理论角度,就如何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从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技巧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简介:谭卓婧(1969-),女,湖南祁东人,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系,助理工程师,农业推广硕士,主要研究方
期刊
摘要:论文从人才、体制、技术、环境、教育五个方面介绍了笔者参加西部社会实践考察过程中对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思考,丰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材料。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考察报告;西部大开发  作者简介:关玲永(1973-),男,河南方城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北京 100044)    2009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