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预习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继承并将之发扬,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那么,预习后的数学课堂是如何实现它的有效性的?
一、吸引学生的眼球,体现一个“趣”字
学生在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影响,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案例: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课前教师提出了预习要求。
片段1:了解容积的概念。
师:通过预习,你了解哪些知识?你能有条理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学生说了书中28页容积的概念。
师:(出示一个小纸盒)什么是它的容积?
生:(把盒盖打开,用手在纸盒里捞一捞)这就是它的容积。(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完整地归纳出容积的概念。)
师:(出示一个水杯)什么是它的容积?
生:(把瓶盖打开,用手在里面捞一捞)这个杯子能装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
片段2:比较容积与体积的不同。
“竞猜游戏”,教师出示两个尺寸一样的盒子,一个是塑料制成的,另一个外面用白纸蒙着,看不出材质。
师:猜一猜,哪一个容积大?(在学生的争论声中“揭晓谜底”,老师缓缓把两个盒子口转过来,对着大家,大家一起叫道:“塑料盒子”)
师:为什么?(生适时地说出两个盒子材料不一样。)
师:看来大家都觉得两个盒子的容积有大小之分,这是它们的不同,那有没有相同呢?(学生仔细地看着,有点茫然。此时,师将盒子一起翻扣在讲台上。)
随即学生说出容积和体积不一样,但计算方法相同。并指出是书上看到的。(师即时引导学生理解书中内容。)
本案例中的教师在预习后的课堂上倡导了以“趣”为先。一是“话趣”,即教师用恰当的、带有挑战性的语言引发学生不断思考;二是“事趣”,即让学生看到听到有趣的内容;三是“形趣”,即形式多样新颖,依据环节、内容的不同不断变换。本节课中教师增加了“猜一猜哪个盒子容积大”游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不仅让学生“听”、“看”,还要动手操作。
二、学习方式多元,关注一个“适”字
每个学生学习的能力不同,在学习上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千差万别的,新课标提倡“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预习可以帮助一些学困生在新课的学习中更加顺利、容易接受;可以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想”得更多,“挖”得更深。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我们可以为每组同学准备一份不同的材料,让学生制作一个圆柱,来了解圆柱的特征,从而改变那种固定的材料,固定的方法,固定的结果的个性化学习。我们要把教学的空间增大,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材料去创造、去发现、去探究,使学生真正拥有“自主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充分展示自己,帮助学习弱的学生理解还不明白的知识。挖掘知识的同时不断适度提醒学生所学知识的由来,这也让学生重新回到了文本,既扎实知识,又让学生尤其是能力欠缺的学生学会关注预习的方法。
三、练习注重扩展,体会一个“用”
一堂四十分钟的容量到底是多少,却是因人而异的。相比以前的课堂,因为有预习的铺垫,学习新课的内容可节约不少时间,而这些时间都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一般练习扩展的内容包括: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知识的扩展与深化、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等等。通过这些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大大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并积极地把学习到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有效的预习,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而且能够让学生学轻松,学得愉快,而且可以最大程度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预习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让智慧的火花在我们的课堂中涌动,让精彩的讨论在我们的课堂中洋溢。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新的活力,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脚踏实地!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
一、吸引学生的眼球,体现一个“趣”字
学生在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影响,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
案例: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时,课前教师提出了预习要求。
片段1:了解容积的概念。
师:通过预习,你了解哪些知识?你能有条理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学生说了书中28页容积的概念。
师:(出示一个小纸盒)什么是它的容积?
生:(把盒盖打开,用手在纸盒里捞一捞)这就是它的容积。(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完整地归纳出容积的概念。)
师:(出示一个水杯)什么是它的容积?
生:(把瓶盖打开,用手在里面捞一捞)这个杯子能装水的体积,就是这个杯子的容积。
片段2:比较容积与体积的不同。
“竞猜游戏”,教师出示两个尺寸一样的盒子,一个是塑料制成的,另一个外面用白纸蒙着,看不出材质。
师:猜一猜,哪一个容积大?(在学生的争论声中“揭晓谜底”,老师缓缓把两个盒子口转过来,对着大家,大家一起叫道:“塑料盒子”)
师:为什么?(生适时地说出两个盒子材料不一样。)
师:看来大家都觉得两个盒子的容积有大小之分,这是它们的不同,那有没有相同呢?(学生仔细地看着,有点茫然。此时,师将盒子一起翻扣在讲台上。)
随即学生说出容积和体积不一样,但计算方法相同。并指出是书上看到的。(师即时引导学生理解书中内容。)
本案例中的教师在预习后的课堂上倡导了以“趣”为先。一是“话趣”,即教师用恰当的、带有挑战性的语言引发学生不断思考;二是“事趣”,即让学生看到听到有趣的内容;三是“形趣”,即形式多样新颖,依据环节、内容的不同不断变换。本节课中教师增加了“猜一猜哪个盒子容积大”游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不仅让学生“听”、“看”,还要动手操作。
二、学习方式多元,关注一个“适”字
每个学生学习的能力不同,在学习上所能达到的程度也是千差万别的,新课标提倡“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预习可以帮助一些学困生在新课的学习中更加顺利、容易接受;可以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想”得更多,“挖”得更深。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我们可以为每组同学准备一份不同的材料,让学生制作一个圆柱,来了解圆柱的特征,从而改变那种固定的材料,固定的方法,固定的结果的个性化学习。我们要把教学的空间增大,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材料去创造、去发现、去探究,使学生真正拥有“自主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充分展示自己,帮助学习弱的学生理解还不明白的知识。挖掘知识的同时不断适度提醒学生所学知识的由来,这也让学生重新回到了文本,既扎实知识,又让学生尤其是能力欠缺的学生学会关注预习的方法。
三、练习注重扩展,体会一个“用”
一堂四十分钟的容量到底是多少,却是因人而异的。相比以前的课堂,因为有预习的铺垫,学习新课的内容可节约不少时间,而这些时间都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一般练习扩展的内容包括: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知识的扩展与深化、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等等。通过这些相关知识的了解,可以大大增强孩子的思维能力,并积极地把学习到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是非常有用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有效的预习,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而且能够让学生学轻松,学得愉快,而且可以最大程度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预习成为学生放飞潜能的天空,让智慧的火花在我们的课堂中涌动,让精彩的讨论在我们的课堂中洋溢。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充满新的活力,我们的课程改革才能脚踏实地!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第三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