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re2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民族传统文化则对小学音乐教学有着重要影响。特围绕如何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为主题展开分析,详细了解当前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提出促进把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小学音乐;民族传统文化;激趣;欣赏教学;课外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0-01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78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合理引进民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能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学生传承民族以及国家文化的使命感。
   一、落实激趣导入,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内容,合理引进民族传统文化,使学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弘扬民族精神,提升学生传承民族以及国家文化的使命感。民族音乐文化有着诸多特点,不仅博大精深,并且历史悠久,所以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会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民族文化素养,提升鉴赏能力,而且还会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提供平台。作为社会公民,学生有义务、有责任传承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而怎样让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地融入学习过程中,成为民族音乐的传播者,是教师有待处理的主要问题。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会促进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前提保障。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和理念,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来合理设计教学情景,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主动地融入学习环节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构建高效小学音乐教学课堂。而教师则应善于激趣导入,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将自身的关注点放在学习中,提升爱国情怀以及民族情怀,加深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入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被各种动听的音乐以及情景吸引,将自身关注点始终放在学习中,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逐渐对民族民间音乐产生学习信心。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茉莉花》这一内容时,为了达到理想教学效果,让学生全面掌握《茉莉花》具备的各种精神品质以及音乐内涵,具有民族音乐情感,就要求教师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优势,在课前环节为学生收集2004年雅典奥运会所演唱的中国民歌《茉莉花》这一视频片段为学生播放,让学生共同欣赏,在观看视频中,教师要为学生系统介绍当时民歌《茉莉花》的演唱情景,在观看完视频片段后,给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像“同学们知道这是唱的什么歌吗?”“你们会不会唱?”让学生了解到《茉莉花》是极具有中国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有较高的流传度的民歌,以此来引出本节课的教学主题,让学生欣赏多首具有不同风格以及题材的《茉莉花》,掌握音乐作品中所具备的“茉莉花”精神品质[1]。
   二、注重欣赏教学,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
   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要求教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自身价值和优势展现出来,实现自我创造以及鉴赏学习。所以,在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要避免针对某一方面来开展教学工作,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如果采用这种“横断面式”的教学手段,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会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音乐本身就是一门听觉艺术,要让学生加强欣赏,才能体会到音乐的内涵。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指出,感受和欣赏是学生所学习音乐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音乐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保障,是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主要手段。所以,教师应注重将欣赏教学融入音乐教学工作中,挖掘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因此,在后续的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合理借助各种音乐教材,来挖掘民歌教学中值得欣赏的教育内容,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实现共同欣赏,促使学生对民歌产生热爱之情。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赶圩归来啊哩哩》这一民族歌曲时,教师应让学生对黎族风情有所了解,体会黎族音乐风格。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创设教学情境,采用对比示范手段进行授课,实现对该首歌曲的鉴赏,确保学生对羽调式、二段体结构有着一定掌握,从而准确把握该首歌曲。在演唱时,教师还应利用串铃、三角铁以及双向筒伴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借助乐器来让学生唱出歌词“啊哩哩”的各种形式,从而对黎族民族的音乐风格以及文化加强体验,拓宽学生视野。
   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实际授课中引入民族文化,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对音乐教材歌曲的合理补充,所以教师应合理把握“度”,讓学生对民族音乐有着更加全面深入的认知,真正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者、继承者。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发挥出各种教学手段的利用优势,以改善小学音乐教学工作。
   三、进行课外延伸,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
   教师要意识到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小学音乐教学时间有限,要想在课堂中落实引入民族传统文化是很难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进行课外延伸,让学生注重积累,多方面、多层次更加直接接触民族音乐文化,深化民族音乐教育工作,加强对民族风情的体验[2]。在后续教学工作中,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发挥出学生想象力构建能够接触民族文化音乐的平台,并且创造各种机会,教师要为学生组织业余兴趣小组,像古筝兴趣学习小组、剪纸兴趣学习小组、二胡兴趣学习小组等,适当为学生增加多样化业余活动,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更加直接接触民族文化。而学校中的管理人员也要注重在音乐教学工作中引入民族传统文化,积极邀请著名艺人到校演出,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感受民族之风,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着高度的认可。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以民族歌曲、舞蹈、乐器等开展竞赛活动,让学生加强认知,提升竞争意识,更加热爱民族音乐。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完《阿里山的姑娘》后,就应合理利用业余时间,采用古筝弹奏歌曲,让学生加强训练,积极在校园文艺晚会中集体演出。    四、提升学生素养,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要发挥出自身引导优势,提升教学能力,在教学工作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更加系统、专业地学习民族传统音乐,这就要求教师利用自身业余时间加强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掌握,像学习书法、绘画以及古诗词,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注重在后续教学工作中创设情怀润泽音乐课堂氛围,让学生加强感知和体驗,激发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出各种电子器乐、钢琴的利用优势,也可以采用笛子、古筝等传统乐器进行伴奏,“广东丝竹乐”是一种具有学习价值的乐器,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系统地介绍广东丝竹乐各种演奏器乐,像琵琶、扬琴,在学生对这一内容有了系统了解后,教师再采用笛子、古筝来为学生分别演奏旋律,让学生认真聆听,并比较两种传统乐器所演奏出来的各种效果,在对比中让学生对乐曲的旋律有着更加深入的感知,提升对民族器乐的喜爱。在完成授课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具有拓展性的课后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家长的辅助下聆听其他广东丝竹乐,像《步步高》《旱天雷》等,这种手段不仅能够把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课堂,还会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3]。
   五、加强授课工作,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小学音乐教学
   音乐教育是具有特殊性的,深入鉴赏、落实自我展现、积极创造以及各专业知识组成了音乐教育。但是不可否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由于还没能全面了解音乐学科以及迎合新课改提出的各项要求,单纯围绕其中一部分内容授课,以至于整个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教学资源较为丰富,教师应合理利用各种人文资源,确保当地资源和小学音乐教学相互融合,以此来加强课堂教学工作,提升整体授课效果,改善教学质量,把民族传统文化引入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4]。
   为了深化民族音乐教育,在本质上提升民族意识,要求学校构建社会平台。需要注意的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引进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纯依靠加强课堂教学工作是不够的,还要关注校外支持,创设各种条件,积极鼓励学生踊跃参加,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开展培训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参加活动中加强对民族音乐的练习。教师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或者定期带领学生开展社会演出,实现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增加阅历,具有精神追求,让学生形成良好表达能力,提升心理素质,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表现欲。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艺术素质是落实评判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指标,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小学是学生接受音乐学习的初步阶段,因此要把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地引入音乐课堂中,并深入挖掘,落实传承,通过教师、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更好地传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
   综上所述,我们应充分地意识到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引入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将民族传统文化引入音乐教学工作,会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这就要求在后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欣赏教学、合理进行课外延伸、提升学生素质以及深入体会作品,以此来合理融入民族传统文化,为促进小学音乐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沛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艺术评鉴,2016(21).
  [2]侯可心.新时期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传递的关系及实现策略[J].戏剧之家,2016(21).
  [3]娄雪玢.论高校音乐教育在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2).
  [4]师曼.论民族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与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4(34).
  [责任编辑 谷会巧]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愈来愈注重培养高中生的生物学科素养。面对只注重能力或者知识的教学情况,核心素养要求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并体现出学科教育具备的育人价值。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实现持续发展,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从而使生物学科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研学旅行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知行合一、创新发展的教育形式,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实践能力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生物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认知发展、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将初中生物与研学旅行相结合,有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生物现象和生命特征,进而加强学生对生命观念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其主体的素质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研学旅行;核心素养  
摘 要:在我国全民健身的思想指导下,体育教学得到更多的重视。初中体育课堂中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体育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故首先分析走班制分层教学的含义及特点,并探究初中体育教学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条件,从而得出初中体育教学开展走班制分层教学的有效策略,以增强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实现学生的高质量体育学习。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走班制;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课程作为初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之结合,成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思想政治教师应立足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探索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德育教育水准,推进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与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提升初中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优化和完善,特别是要融入德育教育,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对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分析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制约因素,并就如何推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提出了針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为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更具有系统性、拓展性、融合性提供参考
摘 要:问题导学法是在新课改理念支持下被应用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的重点在于“问题”和“导学”。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它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可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和探讨当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存在问题;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
摘 要:词块一词最早由外国学者Becker在1975年提出,其认为人类交际语言中的最小单位是规定模式与半固定模式的词汇板块机构,词块是表达某种意义的结构体,以整体的形式被记忆与应用。英语是高中的重要学科,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语篇组织能力,引入词块理论并以词块作为语言构建的基本单位,将词块理论作为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指导思想。本文从提炼词块、拓展词块、输出词块、内化词块四个维度分析词块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
摘 要:足球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团队竞技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目前小学足球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其教育意义的发挥。故简要阐述足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细致分析当前小学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对其展开思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项具体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足球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
摘 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加重视学生针对具体地理现象的了解、针对时空的把握、针对不同地区风俗习惯的了解,以此利用地理学科特点,强化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案例教学法侧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对于有关知识的应用与思考。为此,在核心素养培养下,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作用更加显著,有利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的教育不再局限于学习成绩的提升,道德素质、价值观念及语言表达等都成為关键性的教育内容。语言表达能力是当代初中生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做好对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文章以此为指导方针,先对初中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进行分析,然后对初中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进行讨论,希望能够为推动农村初中素质教育工作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