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三三通过科技航模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何利用数学学科优势,将数据精算,从而促进航模科技文化的提升,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学校数学组老师精心研究教材,将教学内容分成了很多板块,并采用由浅至深的方式排列教学内容。单从运算来说,教材中先出现的是加减运算,随后出现的是乘除运算,最后出现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式。在面对这些内容的时候,学生想要灵活解决,就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但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需要循序渐进的发展、进步,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确保计算能力的落实。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082
引言
数学学习是一个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并形成特定的逻辑思维。而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文化对学生影响的直接表现,其中包含数学意识、数学思维与数学行为等内容,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占据较大比重。教师在计算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使其产生探索欲望,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接受教师讲解的计算知识,从而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1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要求
1.1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对今后学生数学的解题正确率高有直接的影响,是学生拿分的有力保障。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抓好小学关键阶段,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从小打下不马虎的良好习惯;提升小学生解题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1.2加强和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的能力
现如今广大教师在学校的教育建设中和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更多的教会学生如何学以致用,就是要求广大的数学教师教会小学生如何用实际学到的数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和教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为小学生创设教育教学生活的情境,加强和引导小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基础数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2核心素養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践策略
2.1在笔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学生的思想、认知皆处于发展阶段,而且较为低下。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其客观原因是学生年龄小,天生好动,其根本原因是数学知识较为抽象,而且计算公式学生没有接触过,对于陌生的事物,学生较为恐惧,所以在学习的时候精力无法快速集中,甚至出现学过就忘的情况。鉴于此,教师需要利用笔算辅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例如“12+30等于多少?”最简单直接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黑板上利用列竖式进行计算,边计算边告诉学生需要注意的点,如要让学生注意标注进位点和退位符号,从而确保学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答案,降低错误率。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多种感官被刺激到了,所以会一同参与运算,如学生的视觉、思维、动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快速集中起来,认真仔细的汲取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有很明显的提高。而且在动笔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改掉粗心的毛病,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2.2在口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属于过渡阶段,比笔算要方便快捷,却也为学生利用心算去计算奠定好了基础。鉴于口算的特点为用嘴去计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采用多练习的方式。在练习时,教师需要多找一些典型例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
例如“61-49等于多少”这个算式涉及了退位,在口算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错,而这样的问题就是典型的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锻炼让学生不动笔进行计算,并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口头复述题目,在脑海中列式计算,在脑海中打着草稿。相较而言,口算用时较短,效率更高,而且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学生掌握了口算的技巧后,计算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与发展。
2.3引导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计算在数学学科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获得数学结论,还是解决数学问题,均需要经过计算才能够完成。计算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一项数学活动,对学生推理能力的提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计算则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计算教学,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尤其是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面对计算题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抗拒情绪。教师可由易到难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进而促进其推理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方法,并进行正确计算。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设计如下三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首先,教师在白板上出示两道算式“12×5”“21×5”,让学生动手计算后给出答案。很多学生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分别是两位数、三位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得出结论:算式中两位数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决定了算式乘积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如果十位上的数乘上一位数后,积是一位数,说明最终乘积是两位数。然后,教师让学生在基于刚总结出的结论对“432×3”“234×3”两个算式的乘积是几位数进行判断,以提高其推理能力。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发现,以上两个算式的乘积分别为四位数、三位数。最后,教师给出多位数“254”,并提出问题:“用一位数与这个数相乘,这个一位数是多少才能得出乘积是三位数、四位数?”在问题提出后,大部分学生感到问题较难。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计算。学生得出结论:这个一位数等于或小于3时,算式乘积是三位数,反之则为四位数。通过这种方式开展计算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并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推理能力。
结束语
学生的智力与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合适的措施与训练将学生的潜力不断的开发出来,结合学校的五三三课程特色,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阶段性发展奠定好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史建斌,那竹云,李莉.探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和策略[J].神州,2019(9).
[2]张小曼.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37).
[3]田志杰.探析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J].名师在线,2017(15).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新林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 226408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3-082
引言
数学学习是一个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与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并形成特定的逻辑思维。而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文化对学生影响的直接表现,其中包含数学意识、数学思维与数学行为等内容,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占据较大比重。教师在计算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使其产生探索欲望,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中接受教师讲解的计算知识,从而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1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计算的教学要求
1.1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对今后学生数学的解题正确率高有直接的影响,是学生拿分的有力保障。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抓好小学关键阶段,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从小打下不马虎的良好习惯;提升小学生解题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1.2加强和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的能力
现如今广大教师在学校的教育建设中和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应该更多的教会学生如何学以致用,就是要求广大的数学教师教会小学生如何用实际学到的数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小学生的教育工作和教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为小学生创设教育教学生活的情境,加强和引导小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基础数学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2核心素養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践策略
2.1在笔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学生的思想、认知皆处于发展阶段,而且较为低下。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到小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其客观原因是学生年龄小,天生好动,其根本原因是数学知识较为抽象,而且计算公式学生没有接触过,对于陌生的事物,学生较为恐惧,所以在学习的时候精力无法快速集中,甚至出现学过就忘的情况。鉴于此,教师需要利用笔算辅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例如“12+30等于多少?”最简单直接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在黑板上利用列竖式进行计算,边计算边告诉学生需要注意的点,如要让学生注意标注进位点和退位符号,从而确保学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答案,降低错误率。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多种感官被刺激到了,所以会一同参与运算,如学生的视觉、思维、动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快速集中起来,认真仔细的汲取知识,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有很明显的提高。而且在动笔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改掉粗心的毛病,帮助学生养成细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2.2在口算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口算属于过渡阶段,比笔算要方便快捷,却也为学生利用心算去计算奠定好了基础。鉴于口算的特点为用嘴去计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采用多练习的方式。在练习时,教师需要多找一些典型例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
例如“61-49等于多少”这个算式涉及了退位,在口算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错,而这样的问题就是典型的例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锻炼让学生不动笔进行计算,并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口头复述题目,在脑海中列式计算,在脑海中打着草稿。相较而言,口算用时较短,效率更高,而且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学生掌握了口算的技巧后,计算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与发展。
2.3引导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计算在数学学科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获得数学结论,还是解决数学问题,均需要经过计算才能够完成。计算是需要学生动手实践的一项数学活动,对学生推理能力的提高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计算则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因此,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计算教学,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尤其是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面对计算题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抗拒情绪。教师可由易到难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进而促进其推理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方法,并进行正确计算。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设计如下三个步骤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首先,教师在白板上出示两道算式“12×5”“21×5”,让学生动手计算后给出答案。很多学生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分别是两位数、三位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得出结论:算式中两位数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决定了算式乘积是两位数还是三位数,如果十位上的数乘上一位数后,积是一位数,说明最终乘积是两位数。然后,教师让学生在基于刚总结出的结论对“432×3”“234×3”两个算式的乘积是几位数进行判断,以提高其推理能力。学生经过思考与讨论后发现,以上两个算式的乘积分别为四位数、三位数。最后,教师给出多位数“254”,并提出问题:“用一位数与这个数相乘,这个一位数是多少才能得出乘积是三位数、四位数?”在问题提出后,大部分学生感到问题较难。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计算。学生得出结论:这个一位数等于或小于3时,算式乘积是三位数,反之则为四位数。通过这种方式开展计算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当堂课的教学内容,并学会举一反三,从而提高推理能力。
结束语
学生的智力与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合适的措施与训练将学生的潜力不断的开发出来,结合学校的五三三课程特色,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阶段性发展奠定好基础,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史建斌,那竹云,李莉.探究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现状和策略[J].神州,2019(9).
[2]张小曼.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37).
[3]田志杰.探析提高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措施[J].名师在线,2017(15).
江苏省如东县洋口镇新林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 22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