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的作文应该是生活中的“每一个”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d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活的点滴都会再现于作文,要我们用心用情做唯一的自己。文字是不会欺骗自己的,而会帮助我们完成自我的成长。
  关键词: 生活与作文 唯一性 表现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个样。”离开了生活的作文,就如死水一般,没有了本源,没有了生气。我以为,作文是生活的另一种呼吸,生活是作文的氧气,提供了作文的原料。因此,在日常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应该从生活入手,让学生明白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提升作文的道理,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是作文。
  一
  作文的教学,应该遵循学生作文学习规律和日常教学规律进行设计,采取多种模式的教学,以求达到有效、高效的目的。
  作文的教学模式一般有两种,一先写后教,二先教后写。这两者的区别在于教和写的先后关系。前者是强调以写作实情为基础的写作教学,后者是强调以假想的“生活”为前提的写作教学。我以为,以生活为前提,更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對生活的思考和辨析能力。
  (一)作文教学对象的“每一个”,来自于生活,具有唯一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所以作文教学对象是每个学生个体,教学内容包含对生活方方面面的思考提炼。每一个学生的写作实情是不一样的,写作水平有高有低,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有强有弱,对现象或问题的辨析能力也一样有优有劣,如何在每次的作文教学及作文写作中缩小差距,提高能力,应该是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面对每一个个体,我们需要记住,每一个学生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他们是唯一且不可复制的个体,需要教育者了解“每一个”个体的生活学习实情,然后进行教学,否则,肯定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在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各自的生活环境及生活内容,甚至是生活细节,从中提取作文教学中所需要的材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作文来自于生活的一个层面。
  (二)作文教学内容的“每一处”,源于生活,具有唯一性。
  大多时候教育者并没有意识到,教学内容很多时候来源于课本和网络,很多学生对此是陌生甚至感到困惑的,因此,要求学生在教育者的三言两语中想象出“真实”的“生活”,是着实困难的事,如果强求,有些学生就会胡编乱造,甚至胡说八道,写出所谓的既不符合教学规律,又不吻合生活实际的“作文”,造成教者生气上火,写者无辜抑郁的结果。而,这些,都不是作文教学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作文教学的内容是符合生活本身的规律的,理应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领悟生活的细节。
  (三)写作技巧的“每一种”,学习于生活,具有唯一性。
  作文教学,无外乎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一定的写作技巧,学生的每一次写作,都是写作技巧的锻炼提高。那么,什么是写作技巧呢?它应该不是人们想象臆造出来的,应该是诸多教育者在无数次的教学中,从教学文本中学习而来的一种由写作方法换变而来的,说白了,学的是取别人的“技”,用得好了,就是自己的“巧”了。由此可见,我们更应该在作文教学中,明白写作技巧必须贴近生活,教会学生踏实地学习写作之“技”,并用于自己的写作。
  二
  作文的完成不仅是材料源自生活,写作者的情感体验也应是来自生活的,因此,教学者更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完成对生活情感体验的搜集、积累和升华。
  (一)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作品的第一读者,一部能感动自己的作品一定能感动其他读者。
  喻旭初老师当年就是这样告诉每年的考生的,感动自己的作品岂能感动不了别人呢。一部能感动的自己的作品,一定是写作者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中了,所以,文中的情感价值是真实的,是对生活体验的再次呈现。当学生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预感和语文常识,学会用自己的笔墨表达自己体验过的生活,修改完成自己的作文,做到文笔通顺,能和他人交流自己的写作体验,成为自己作品的第一位读者,后来的阅读者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价值体验,也一定会从这样的作品中获得相同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收获。随之,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用这样的相互阅读和相互体会,收获对生活、对社会、对理想、对自己所能关注和接受的一切。那么,作文教学也就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二)我们要教会学生有“表现”意识。
  现在的社会价值观要求作为社会角色的每个成员都要有自己的个性体现。事实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体现也一样成就了作文教学。作为教学者,我们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写出的作品是“千人一面”的,都希望从他们的文笔中看到每个不同的极富个性的人,正是一个个来自生活的鲜活的面孔,让每个教学者有不一样的精神收获。生活不是流水线,学生更不是写作流水线上的产品。我们需要用不同“雕琢”技巧,教会学生做自己,做个性张扬的自己。所以,十分有必要教会学生在写作时表达自己、表现自己,用文字完成对自己的刻画,用文字完成对自己生活的不同感悟。由此可见,写作中的“表现”意识有多么重要,来自于生活本身的“表现”又多么重要。
  叶圣陶老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作文与生活总是浑然一体的,作文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是作文源头活水,生活中也总处处有作文,作文教学也只有扎根于生活这块沃土,让学生学会成为生活中的“每一个”不可复制的唯一,才能成为让作文教学绽放鲜花,结出硕果。
其他文献
作业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巩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的作业机械重复的多,创造活动的少;多抄写,少思维;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如何利用语文作业来强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让作业成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道靓丽风景,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愿望与追求。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创新语文作业设计的一些尝试。  一、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作业设计方面,所谓“层次性”,
摘 要: 实施素质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和全体提高,重视学生自主和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开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异步分层的教学方法,能够关注到全体学生,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和能力,从而增强学习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分层推进 教学方法 能力提升 学习潜力  我们在教学中总有这样的认识:学生在学科上有差异是普遍现象。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度下,如果老师不能正视这一现象,
值此国庆佳节50周年之际,我访问了当年采访和报道开国大典的新华社记者李晋。走进新华社宿舍楼,一位身穿大红T恤衫的白眉老人与我如约而见。知道我是来了解开国大典的情况后,李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着的。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由此可见,缺乏情感、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便如一潭死水、了无生气。我认为,创设人性化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针对学生特点,创设有效情境  人的一生犹如一本变幻莫测的书,在每个成长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低年级学生好动,喜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改革浪潮中,语文功能有了新的定位。《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过去,语文教学十分重视口语训练,而忽视语言的生活实践交际功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要想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把语文学习转变为听、说、读、写的“动态学习”,引导学生完成好课外阅读,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 主体 课堂时间  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也是核心部分。课堂教学改革归根结底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
古诗词是祖国文化遗产的精髓,其意境深远,内涵深刻,蕴含丰富的人文哲理,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陶冶学生良好情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了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我就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开展课前预习  古诗词,无论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所写的内容,都离我们的时代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现在,学生普遍厌学,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教学方法十分陈旧,又非常单一。在教学中,教师只是把学生看做木桶,一股脑地往里灌、挤、压,直到塞满为止。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的学校教育中“枯坐”听讲的结果是:“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已的绳索,紧紧捆着学生的身心。”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这就需要教师树立新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胆改革,锐
摘 要: 为了让学生作文流露出真情实感,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彰显“以人为本”思想;践行生活作文思想,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发挥作文评价功能,鼓励学生抒写真情。  关键词: 初中作文教学 真情实感 生活 创造力 作文评价  关于写作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这样的建议:“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摘 要: 作者认为要改变学生无话可写、无情可抒这一作文现状,教师应当努力践行“生活作文”的教学思想,让作文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捕捉生活素材;作文命题要紧扣生活、紧贴时代脉搏;引导学生自由为文,将所思、所想诉诸笔端。  关键词: 生活作文 初中作文教学 生活体验 作文命题  生活作文思想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提出来的。他十分强调作文与生活的关系,“作文是生活”是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