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有一面用来代替面孔的镜子:对话波尔坦斯基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400l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罗兰·巴特说摄影的本质是“此曾在”,你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并处理这一观点与你一直在作品中强调的“重建”概念的关系的?
  从原理上来讲,照片是传达真实的。其实也不尽然,但照片往往是“证明”。它总是被用来和绘画相比,比如,一个人的肖像画并不完全是一个证明,而照片被认为是作为证明而存在的,尽管这完全就是一种欺骗的方式,我们知道我们完全可以篡改照片。我经常在想,我过去使用摄影的方式就像立体派画家在他们的画作上使用报纸,也就是说,我将摄影作为一种真实的碎片使用在我的艺术作品里。
  我完全赞同罗兰·巴特对摄影本质的描述。“重建”经常是出现在警察的工作领域:由于没有证据,于是人们“重建”一次次犯罪活动;但是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真相同时也是“虚构的”。
  你的作品常常与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相关,你2016年在上海的一次采访中说:“在我的人生中,我最大的一个疑惑便是:“我认为每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为何同时他们都是十分脆弱的,而且很快会被他人所遗忘?”这是否是你艺术创作的动力和初衷?
  肯定不是,但这确实是我在人生当中经常自问的问题之一。我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两到三代人之后,我们将记不起那一代里的任何人。我们能记得自己的父亲,但从来没有人能记得自己爷爷的父亲,所以每个人终将消亡。而对于这个提问,我没有答案。
  你如何在作品中将一段特殊的历史、个人的历史以及集体的历史联系起来?
  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都是在说自己的历史,但是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会是每个人的镜子。也就是说,在艺术作品面前,每个人看到的是自己经历过的事情,然后看到自己又对自己说:“他(艺术家)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他怎么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我曾经想过,艺术家有一面用来代替面孔的镜子,而他自己不再有面孔,他有的是每一个站在他面前的个体的面孔。这是一种反射。如我们所知,看作品的人即是制造作品的人。每个人通过自己的过去重新制造了一个作品。
  我经常会去日本。有日本人对我说:“您的脸有点像日本人,您的祖先中一定有日本人。”事实上,他们是在以一种重新观看的方式来看我的展览,他们看的时候是带着自己的经历和阅历去解读的。我希望如果我能在非洲做展览,那里的人们能对我说:“您的艺术非常的非洲,您长得有点像非洲人。”其实,我们只不过是他人的想象和欲望投射罢了。


  你的作品一直在死亡、记忆、童年、集体和个人历史等主题上进行创作,从最初的作品一直到今天,你是如何在这些主题上不停地深入?
  其实艺术可以讲的主题非常少,总是一些被反复使用的主题:宗教、性、死亡、自然之美。只有几个主题是从始至终存在的,所以我就使用当代艺术语言去创作,但我提出的问题都是些老问题,这些问题在每个国家都存在。
  摄影在这些作品里担任了怎样的角色?
  我从来都没做过摄影。当我拍照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是个非常糟糕的摄影师。我使用摄影的目的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现实的元素。
  你的作品常常提出问题,但是否有尝试解决问题的创作?
  我觉得没有答案。只有问题,由问题带出新的问题。当然,也有人跟我不一样,比如教徒(宗教信仰者)。教徒认为答案是存在的,而我不这么认为。
  你作为一个艺术院校的老师,自身却没有上过艺术院校,并且你说过艺术学院是谋杀艺术家的地方。我也是一名老师,我是赞同你的这个观点的。我所知道很多中国的艺术学生也在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且在寻找答案。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这似乎很矛盾,你如何看待这个矛盾?
  我完全没有反对艺术教育,因为我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很难能找到一个地方,可以讨论地面上的一个污渍,或者天空的颜色。自然而然地,有时候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经历一下艺术院校,但确实,这里是极少出艺术家的地方。这只是一个我们学习如何观看,尤其是学习如何相互认识的地方。
  作为一个老师,我想让每个学生明白他们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主题,是什么促使他们去做这些事情。所以(在艺术院校)教书不是一个没有意义的事情。我整个教师生涯中大概也就只有10个学生我认为可以称之为艺术家,其余的百多人都只是从我身边经过。
  你的作品中,是如何使用摄影去表现“俗套”和视觉层面的“刻板”概念?你如何看待这个概念在作品中的地位?
  我在1975年的时候做过一个系列作品《模式图像》(Les images modèles),就是用摄影中的“俗套”來讨论什么是漂亮的照片。从社会学角度看,有一本书叫《摄影:一种平庸的艺术》(Un art moyen: essai sur les usages sociaux de la photographie),由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写的,我的兄弟参与了这本书的部分工作。那个时候开始,我便开始涉足“试图寻找平庸之美”的这个领域。如果我可以这么定义的话。
  与摄影相关的主题,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总是类似的:一顿饭、大海、小马吃草、酥胸微露的女性等等。总是,我当时做了不少关于这种刻板案例的研究。我曾经还做过柯达奖的评委,真是非常有趣。
  你说过你是画家,尽管你并不使用绘画技术来作为创作手段。那么,当你使用摄影这个技术的时候,你却依然认为自己是个画家而不是摄影师。你如何从作品以及作品的呈现方式上区分自己是不是一个摄影师?
  从展览的方式而言,摄影和绘画的区别在于,照片是要近距离观看的,而绘画是远距离的。所以,摄影展总是比较枯燥一些。因为我们的观看方式被一张张图像框住了。而绘画可以是整面墙。这里还存在着装置空间的概念和作品空间的概念,摄影师并不太在意这方面。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看摄影画册甚于看挂在墙上的照片。因为对我来说,这样只是近距离观看,不需要行走。而绘画是需要现场观看的,在书上看一个复制品的话就没有意义了。   我越来越少使用摄影。我上一次使用摄影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它等同于一个人的照片,一件旧衣服,一具尸体,一个名字。这些都是物件,这类物件能将我们带领到一个消逝的主题,关于“缺失‘的主题。所以对我而言,我并不知道摄影是什么。我对待摄影就如对待衣服,但它于我而言并不比衣服更重要。所以,摄影和其他东西一样:声音、录像、物件……显然,当我们是艺术家的时候,这是一种词汇。摄影是众多词汇中的一种,但它更像是一个等待被发现的物件。
  你最新的作品似乎是两个不同的项目:一方面,这些项目具有虚构性,不可预见又难以介入,比如你在日本做的《心的档案》。另一方面,它们就像是转瞬即逝的纪念碑,这种纪念碑的模式在你众多的作品中都可见到。(波尔坦斯基延续了2005年作品《心脏》的创作方式,在日本的丰岛做了一个装置展览。他在当地收集了各种人的心跳声,每个心跳声都对应着自己主人的姓名和被记录的时间,并像图书馆中的档案一样被存档。在丰岛上的另一个作品涉及“监视摄像头”。一个收藏家以游戏的方式买下了波尔坦斯基在丰岛上的“生命”,用摄像头日夜拍摄波尔坦斯基,这个作品只有在当地能看到。—译者注)
  首先,至今为止,我80%-90%的作品都会在展览以后被毁掉。这就有点像是书写乐谱,每次展览我们都可以增加或者减少一些内容。比如,在大皇宫的作品(指2010年波尔坦斯基在法国巴黎大皇宫的大型展览《无人》,用一堆衣服堆砌的巨大的装置作品。—译者注)就曾在米兰、纽约和日本展出。这个作品在每次的展览中并不需要原封不动地带去展场,它必定是要被一次次地修改。所以,整个系列的作品本身就是材料,因为每一次它们都要被重塑。
  今天的我受日本文化影响很大。比如,日本有一座巨大的神庙,大约有800年的历史,但是它每25年就要重修一次。里面的公园每天早上都要做修剪工作。西方文明是由神圣的遗物传递下去的,通过物品去传承,而日本是通过认知去传承的。那些被日本人称之为“国家级宝藏”的手工艺人,他们就知道怎么通过“认知”去做这些事情。所以,现在的我对物品传承越来越没兴趣,反而对认知传承越来越有兴趣。所以,去年,我将一件大作品卖给了比利时的博物馆,但其实我什么都没有给他们。他们付给我钱是因为他们拥有了一种权利,就是在二三十年后的某一天,他们可以重做这个作品。即使那时候我已经不在了,他们还是对这个作品拥有这个权利,只是现在并不可见。这就是我做的一件事。还有一些其他事情和这件事相关,其实都是一些虚构的作品。比如《在日本的心跳》这个作品,今天,已经有超过12万人在那里记录下自己的心跳。那是一个神庙,一个朝圣的地方。我希望有一天,这些人不再知道我是谁,但他们知道自己要去这个地方,去听听自己的心跳声。所以我觉得虚构(的事物)比作品、比物品要有力量得多。所以,我努力地去构建这些虚构的事物。


  两年前,我在智利北部的阿塔卡玛沙漠做了一个作品,是一个用很多小铃铛做成的大型装置。这个作品铃铛会随着风而响动。现在,我正在准备另一个作品,在(阿根廷的)巴塔哥尼亚北部,一個完全是荒漠的地方,我要放置一个作品,是在天线杆上安装很多喇叭,它们可以和鲸鱼对话。也就是说,借助科学的方法,当风涌进喇叭管子,我们就能重造鲸鱼的声音,这也是鲸鱼彼此沟通的语言。在印第安人看来,鲸鱼是一种神物,它们知晓宇宙的奥秘,拥有无尽的记忆。从理论上来讲,鲸鱼会被吸引到这个地方。所以,这是一种和鲸鱼说话的方式。像这样的一件作品肯定是不可见的,没有人知道它具体在什么地方,因为艺术品放置的地方实在太难抵达了,6个小时的车程,然后还是在极其糟糕的地面上行驶。但是,这也会留下一个传说:曾经有一个人,他会和鲸鱼说话。是这个传说让我感兴趣,而不是作品本身。
  对了,2018年,我还要参加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
  (采访者为法国导演、当代艺术家,现任教于法国北加莱敦刻尔克高等国立美术学院,毕业于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导演系。其作品涉及视频、音乐、舞蹈、戏剧、多媒体及装置艺术。)
其他文献
已经连续举办了12年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于2017年12月2日再度开幕,本届年展的主题为“你的自拍杆”。开幕当日,酝酿已久的连州摄影博物馆也正式开馆,由庄辉、张海儿、阿尔伯特·沃森(Albert Watson)和巴普蒂斯特·哈比雄(Baptiste Rabichon)的作品组成的4个开馆展与摄影节主题展“你的自拍杆”、3个日本特别展以及诸多个展构成了本届影展的全貌。主题展、特别展和个展至今年1月2日
期刊
今年4月下旬,笔者有幸在浙江嘉兴的影上书房当了几日的“图书管理员”。推开南湖区农翔路805号的院子大门,在一片种满了各种花草植物的尽头矗立着一栋三层欧式建筑便是影上书房摄影图书馆。图书馆是在2016年落成,由嘉兴摄影师、企业家王新妹创办,是国内民间为数不多的专门收藏国内外摄影书籍、影像史料的个人摄影图书馆。  王新妹因为学习的需要对摄影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她发现国内摄影藏家在摄影书收藏这块很少人
期刊
“TOP20·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已经成为推出中国当代摄影新人的最重要平台之一,它的影响力不仅来自于历届入选者对摄影的探索,同时也来自于这个平台所倡导的对摄影的理性思考。  围绕每一届摄影展展开的有关当代摄影的研讨成为新锐展先锋气质的内在支撑,“TOP20·2017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交流论坛于12月8日下午举行。论坛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TOP20·2017中国当代新锐摄影展”评委嘉宾的演讲,二
期刊
2018年 4月13日,本刊特约记者何昆霖在美国赫德兰艺术中心(Headlands Center for the Arts)采访了特雷弗·佩格伦,希望借此次访谈批判性地了解他的创作涉及的话题,如形式主义与政治艺术上美学自主性的冲突,特雷弗作为白人男艺术家面对女性和少数主义摄影的态度,以及近期为何将创作方向转变为技术与人工智能等。  何:我发现你喜欢在创作中反复运用几种母题。你很爱讨论秘密(serc
期刊
2018年夏季,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私人火箭公司Space X将会发射一枚型號为Falcon9的火箭。这枚火箭搭载的既不是军用卫星,也不是航空研究项目设备,而是一件艺术作品。这件作品由一种极为轻薄的聚酯薄膜制成,这种材料能够在太空中有效地把太阳光线反射到地面,它被放置在一枚方形的卫星中。当火箭进入近地轨道的高度,大约离地575公里时,压缩的薄膜将会完全展开,生成一枚长条水晶形状的
期刊
正当摄影术发明即将进入第170周年之际,由国际摄影艺术经销商协会(AIPAD)主办的第38届纽约摄影展销会于2018年4月5日至8日在第94号码头举行。笔者带着期待和好奇的心情前往参观,希望不仅能看到摄影史上一些精彩和稀有之作,而且能发现一些尚不知晓的作品以及年轻新秀的实验性作品,以便重温摄影史并探寻摄影现状和趋势。  首先,笔者发现,尽管今年有不少新的画廊首次参展,包括中国三影堂+3画廊,以及来
期刊
在卢施福之子卢天恭,以及卢施福的忘年之交、安徽省摄影家协会顾问陆开蒂的记忆中,这位痴于钻研摄影的长者是怎样的面貌?2017年9月16日,本刊记者在安徽省合肥市拜访了两位已近古稀之年的老先生。  《中国摄影》:请问卢先生您对当时父亲的摄影有印象吗?  卢天恭:自我记事起,我就看着父亲的摄影作品一天天长大,所以对他的摄影创作是有印象的。我们共有兄妹六人,我年纪最小(1949年生)。由于父亲爱好摄影,我
期刊
法国著名造型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1944年出生于巴黎,14岁辍学。他自学绘画,在艺术上从未经历过学院教育,他也将此段缺失的教育经历称之为其人生的“幸运”,然而,波尔坦斯基如今的身份之一就是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老师。“艺术院校是谋杀艺术家的地方”,他曾如是说。理念与行为的这种矛盾也许正是这位艺术家在其创作与生活之间所体验到的乐趣之一。  波尔坦斯基的创
期刊
在上期杂志的文中我说到,在2002年有2万多件摄影藏品从卡彭特视觉艺术中心(CCVA)转入哈佛艺术博物馆。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来自于哈佛的社会博物馆(The Social Museum)的摄影收藏。从20世纪10年代到30年代,这个专题性博物馆一度存在于哈佛园内达20多年。  社会博物馆的创建者皮包迪(Francis Greenwood Peabody,1847-1936)是哈佛大学教授,在校创
期刊
8月23日,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人民教育出版社《教科书“法定许可”使用费收转协议》签约仪式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行。协议约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将支付2012年至2017年间该社出版的教科书中使用的部分摄影作品的稿酬,由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向摄影家转付分配。这是双方在2011年8月首次签署收转协议后的再次签约。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国家版权局专职副局长周慧琳,教育部党组成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