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婚俗中的“陪十姊妹”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68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家族是古代巴人的后裔,婚俗文化演变至今,少说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土家山寨奇风异俗甚多,古朴有趣,尤其是土家婚俗,要数奇中之奇了。陪十姊妹是鄂西土家族婚庆中一道必不可少的“大菜”,由少女在一起对歌,赛歌,为婚礼增添喜庆热闹,是土家民俗文化中值得记载、传承的传统。现在,这种婚庆形式已不多见了。
  土家族的婚姻家庭文化非常古老,别具特色。鄂西土家族历史上的婚姻家庭文化,同其他民族一样,经历了由血缘群婚、对偶婚到一夫一妻制的漫长进化历程。无论是少小相爱,青梅竹马,自由恋爱结合的婚姻,还是所谓“明媒正娶”的联姻,土家族在婚俗上逐步形成了一种不成条文的惯例,即要请媒人说亲、求婚、打节、送聘礼、讨庚(问女方生期)、定亲、恳求女方放话允婚、迎亲、回门等繁多的程序。在婚礼方面别具一格的情节有哭嫁、过礼、开脸、戴花酒、背新娘、迎亲、拜堂、坐床、闹房、回门等,其典型环节是哭嫁、坐床、回门。在所有土家民俗中,婚俗的仪式最复杂、程序最完整、细节最精致。细细数来,从“求肯”开始,报期过礼、上头开脸、陪十姊妹、陪十弟兄、陪媒、合八字、升号匾、迎嫁、取亲、拦车马、迎亲、圆亲、铺床、拜堂、接腊、坐床、吃交杯酒、吃下马饭、交亲、敬大小、拜钱、陪新姑、陪送亲家、下厨房、传茶、回门等前后二十多道程序。礼节之繁复是其它民族婚俗中较少见的。
  陪十姊妹是土家族姑娘哭嫁的独特形式。陪十姊妹的时间是特定的,在新郎家娶亲的头天晚上,陪十姊妹在姑娘出嫁前一天晚上举行,而参加十姊妹的人员必须是未婚的女青年。当男女双方将婚期定下后,各自在接本方的亲朋好友喝喜酒时,凡对方家中有未婚子女的,都必须向其说明“接你家姑娘某某去十姊妹”,以便对方有所准备,被接的一方,一般来说都要为新娘准备一双漂亮的新鞋(新娘的多为绣花鞋),再送一挑渣粑儿(方言,一些礼物,包括糍粑,糖食糕点,花生瓜子等);如果自家被请的孩子不会唱歌,还得提前教她学唱几首。一切就绪后,由支客先生请十姊妹上桌就坐,再从中挑出(多由主人家先定好)两名靓女去请新郎新娘出来,并由他(她)俩一左一右陪坐在正席。这时由主持人宣布陪十姊妹开始,话音刚落,一挂长长的鞭炮响起,鞭炮响过后,陪十姊妹正式开始。十姊妹围坐一桌,首先由新娘哭“十摆”,新娘哭“一摆”,厨师在桌上摆一样菜,摇完后,其余九姊妹依次哭,最后又由新娘哭“十收”,厨师再一样一样将酒菜收进。菜收完,又在摆放着姑娘陪嫁物品的堂屋里点上红烛,这时屋内色彩斑斓,红红火火,香烟缭绕,十分喜庆。两张朱红桌子摆在堂屋中间,桌上放有糖食果饼和葵花、板栗、核桃、花生等干果。这天晚上,被邀请亲邻中的未婚姑娘九人,连新娘共十人围席而坐,通宵歌唱。
  那半碗水上的一炷香是用来请人唱歌的,香头指向谁,就该谁唱。一般第一位唱的都是《开台歌》:
  “说开台就开台,开台歌儿唱起来,
  新打剪子才开口,剪起牡丹对石榴……”
  一曲歌毕,马上有人跟上:
  “要我唱来我就唱,莫说人小不出趟,
  人既小来命又窄……”
  或者是:
  十姊妹来都请坐,听我唱个开台歌。
  一张桌子四只角,四只角上站喜鹊。
  喜鹊口里含白米,天不亮明歌不落。
  东边唱歌西边接,今晚唱歌凑闹热。
  我们姊妹团团坐,唱起歌儿话离别。
  这开台歌就像开闸的水,一句接着一句,一首接着一首。她们海阔天空,尽情而歌。演唱内容十分丰富,有对旧制度的抨击,有对媒人的揶揄,有对旧情的抒发,有对亲情的怀念,有对妇女的赞扬,有对未来的憧憬。唱词长短成句,格调清新,褒贬分明,有历代相传的,也有即兴创作的,大都富有诗韵和乐感。陪十姊妹的歌优雅动听。如《对歌》:
  “唱在一,随在一,什么开花在水里……”
  从一月唱至腊月,随后又由别人(或自己)从腊月对到一月。
  又如:
  亲姊妹,姊妹亲,捡个石榴平半分,
  打开石榴十二格,千年的姊妹舍不得。
  亲姊妹,姊妹亲,捡个鸡蛋平半分,
  你吃黄,我吃清,姊妹不亲哪个亲?
  石榴开花叶儿翠,堂屋里坐的十姊妹。
  上头坐的官家女,下头坐的祝英台,两边坐的歌秀才。
  陪十姊妹作为土家族婚俗中最隆重的礼节,当然听歌看热闹的人里三层外三层的自然不在话下。演唱中,姑娘们常以“十”为题,如:“十绣”、“十打”、“十摆”、“十要″、“十唱”、“十想”、“十爱”、“十劝”等,把哭唱的内容不断拓宽和延伸。
  《十劝》:
  一劝姐儿要学好,堂前来人你不要跑,大的是大来小的小。
  二劝姐儿要手脚快,不等天亮就起来,三个早工做双鞋。
  三劝姐儿要洁净,房前屋后扫干净,锅盆碗盏常洗净。
  四劝姐儿莫骂人,骂人的人儿遭人恨,人人都是父母生。
  五劝姐儿会持家,莫把五谷抛撒哒,一年亲苦只为它。
  六劝姐儿种庄稼,耨了棉花褥芝麻,无事不要跑人家。
  七劝姐儿要说实话,唆是撩非危害大,莫把乡亲得罪哒。
  八劝姐儿要孝心,做好茶饭敬双亲,你尔后也是一样人。
  九劝姐儿莫喝酒,酒醉以后要出丑,一生的名声在后头。
  十劝姐儿要自尊,怀中抱石摸良心,学好规矩做好人。
  陪十姊妹的姑娘们也常常触景生情,到了宵夜,她们就唱赞厨师手艺和席面的丰盛。新娘还要唱“斟酒歌”来答谢众姐妹,感恩祖德和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如:
  点燃红烛灯花开,九姊九妹陪我来。
  团圆桌上来结拜,胜似同娘共母怀。
  今晚我把酒来斟,辞别大堂祖三代。
  女是娘的罗裙带,长大成人知好歹……   “十姊妹歌,恋亲情,伤离别,歌为曼声,甚哀,泪随声下,是竹枝遗意也。”(清·彭秋潭)早在清代,鄂西土家族就已有了陪十姊妹的确切记载,也就是说在那时,土家族十姊妹歌已经盛行。既然有女方家请来的十姊妹在新娘出嫁前唱十姊妹歌,那么就有男方迎亲时陪十弟兄,唱的十弟兄歌。这种“双陪”的特殊文化现象,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渐约定俗成,成为土家族婚礼仪式中一套完整而固定的模式和重要内容。这种“双陪”在新娘出嫁前的头天晚上这个特定的时间内举行,从唱《开台歌》拉开序幕到唱《圆台歌》结束,整套程序严谨,完全是按土家族地区婚嫁礼仪进行。
  十姊妹歌“犹如巴娘唱竹枝”,歌词极具竹枝词的创作遗风,多以七言四句结构为主,通俗易懂,明快含蓄,为普通农家女脱口而出,因此,讲究韵但不十分苛求,句式结构也并非七言律诗那样一成不变,而是相对自由,可长可短,注重的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和表达的艺术效果,在创作上特别善于运用比拟、夸张、联想、排比等修辞手法,从而增强了歌词的感染力和抒情效果,荡气回肠,催人泪下。
  十姊妹歌是土家族劳动妇女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集体创作的成果,内容丰富,有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买卖婚姻的血泪控诉;对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腐朽社会制度的无情鞭挞;也有叙说父母的养育之恩和与亲友的离别之情,它们并用一个“哭”贯穿始终。如“哭父母”、“哭哥嫂”、“哭姐妹”、“哭伯婶”、“哭外公外婆”、“哭舅舅舅娘”以及“哭媒人”(也叫“骂媒人”)、“哭辞祖先”、“哭上轿”等。以歌代哭,如泣如诉,情意缠绵,清新隽永,质朴自然。
  从结构上看,由《开台歌》拉开序幕,然后“扣子一顺”依次而歌。时值子夜,陪十姊妹进入高潮,接亲和陪亲双方形成对峙,或对唱,或盘歌,摆起擂台,各展才艺,一直“鏖战”至天亮圆台时才肯“停战休兵”。所以,陪十姊妹唱姊妹歌犹如一台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演唱晚会,是民歌和歌手大荟萃,不但程序严谨,而且演唱形式灵活多变,有一人独唱、二人对唱、多人合唱等,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统一。如:
  哭姊妹:
  同喝一口水井水, 同踩岩板路一根;
  同村同寨十八年, 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 夜同油灯过;
  绩麻同麻篮啊, 磨坊同扼磨……
  女哭娘:
  娘啊娘,我要走了呐,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
  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 我的娘唉, 衔泥何时得回头?
  娘哭女:
  世上三年逢一闰,为何不闰五更头?
  哎,儿去了哎娘难留,往后的日子你重开头;
  孝敬父母勤持家,夫妻恩爱哎度春秋……
  如:
  天上星多月不明,爹爹为我苦费心,
  爹的恩情说不尽, 提起话头言难尽。
  一怕我们受饥饿,二怕我们生疾病;
  三怕穿戴比人丑, 披星戴月费苦心。
  四怕我们无文化,送进学堂把书念,
  把你女儿养成人, 花钱费米恩情深。
  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口中衔;
  艰苦岁月费时日, 挨冻受饿费心肠!
  女儿错为菜子命, 枉自父母费苦心;
  我今离别父母去, 内心难过泪淋淋!
  又如:
  为女不得孝双亲, 难把父母到终身;
  水里点灯灯不明, 空来世间枉为人!
  长大成人要别离, 别离一去几时归!
  别离总有归来日, 能得归来住几时?
  四川下来十八滩, 滩滩望见峨眉山,
  峨眉山上样样有, 只少芍药对牡丹,
  妹妹去, 哥也伤心嫂伤心, 门前一道清江水。
  又如:
  绣花盖头头上蒙, 哥哥嫂子把亲送。
  别家忙得金满斗, 爹娘忙得一场空。 脸哭肿来眼哭红。
  在娘怀中三年滚,头发操白许多根。
  青布裙来白围腰,背过几多山和坳。
  又怕女儿吃不饱, 又怕女儿受风寒。
  为制嫁妆操碎心,只因女儿生错命。
  哭声爹来刀割胆, 哭声妈来箭穿心。
  只道父母团圆坐, 谁知今日要分身。
  姊妹哭:
  姐:“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根又同丫;今朝姊妹要分离,离开绣楼好孤单! ;
  妹:“梭罗树上十二丫,我们同父又同娘;今朝姐妹要离开,难舍难分情难断!
  姐:“梭罗树来台对台,我姐心里难宽怀;丢你妹妹婆家去,逢年过节又才来!
  妹:“梭罗树来台以台,望姐心里多宽怀,多承姐姐把妹待,姐的教诲记心怀!
  十姊妹歌:
  哭爹:
  天上星多月不明,提起话头言难尽。
  爹的恩情说不完,我爹为儿受苦情。
  一怕儿女挨饥俄,二怕儿女生毛病。
  三怕儿女没衣穿,四怕我们比人贫。
  爹把女儿盘成人,肩挑背驮恩情深。
  儿今离别父母时,心内难过泪涟涟。
  为女不得孝双亲,难报父母养育恩。
  女儿若是男子命,孝敬父母到终身。
  水里点灯灯不明,空来世间为了人。
  哭娘:
  开声哭娘刀断肠,女儿难舍我的娘。
  千言万语说不尽,娘的恩情哪格忘。
  一尺五寸把女盘,只差拿来口中含。
  背上背来怀中抱,挨冻受饿费辛劳。
  少吃少用精打算,口不吃来舌不吞。
  缝补浆洗心操心,梳头洗脸穿罗裙。
  娘的面前把性惯,哪天离过我的娘。
  竹篮打水力费尽,燕子含泥空操心。
  这陪十姊妹直到十姐妹齐唱:
  十样鲜花已送完,唱的许多不周全。
  情姐你是好歌手,下边就该你发言。
  直至新娘在结尾答唱完毕,方算结束:
  妹妹你们唱得好,唱得我呀巴心甜。
  你们情意我心领,日后慢慢来偿还。
  我们永是好姐妹,火烧蜡烛一条心。
  姐妹鲜花开不败,装扮家园万年春。
  陪十姊妹是婚庆中最热闹的场面了,男女老少都围在桌子四周,整个堂屋挤得水泄不通,有的父母就站在自家孩子的后面,为她们出点子。当歌喉打开后,往往形成赛歌或对歌的局面,有单个对单个的,也有临时组合,一伙对一伙的,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场面十分精彩激烈。每唱完一首歌,都要放一挂鞭炮以示鼓励,不唱歌的便边吃糖果糕点边作应歌的准备,一直闹到次日凌晨。天要亮时,支客先生宣布送新郎(新娘)下席,而后十弟兄(十姊妹)各自捧着糖果糕点回到自己大人身边,歌声通宵达旦,直到新娘出嫁前一个时辰才降下帷幕。
  土家族婚俗中的民俗元素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多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然而在当代物质文明和快节奏生活的冲击下,这一传统正逐渐被淡化。这是我们最忧虑的。完整保留并传承土家族“陪十姊妹”对于今后研究土家族的文化发展历史,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过去,农谚有云:“牛(羊)马年,广种田,防备鸡猴饿狗年。”意思是逢农历牛(羊)年、马年里,都会风调雨顺,庄稼会有好收成,不愁不丰收,而鸡年和猴年的收成一般都不好,或旱或涝,往往歉收闹饥荒。虽然这一说法早已被科学家们所否定,但我国北方有些地区,旱情至今未能完全缓解,各种求雨的习俗也或多或少还保留着。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甘肃陇东地区是典型的雨养农业、旱作农业区,一直以来都是靠天吃饭,但老天爷并不总是
期刊
[摘 要]交响乐是一种表现力丰富,样式多种的音乐体裁,对人的精神世界有极大的影响。此外,交响乐表达的主题鲜明,情感细腻,画面感极强,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能够让人感受到一种宏伟、壮阔的音乐美。本文主要阐述交响乐的发展历史、演奏方式,对如何欣赏交响乐进行思考。  [关键词]交响乐 演奏方式 欣赏分析  前言  交响乐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欧洲,又称为交响曲,在希腊语中的解释为“共响”,是一种奏鸣曲的体裁形
期刊
120万字,630页,他用了三年时间,耗资百万,以金箔化粉,不漏一字之差,手抄整部《古兰经》;在工作之余的近万个小时里,寒冬酷暑,长夜伏案,不容一笔不雅,写下对真主如金般的信仰。马千云,这个1950年生于甘肃兰州的回族书法家,于1994至1997年,在朋友马福林等人的资助下,用纯金小楷抄写了汉译《古兰经》,改写了汉字书写史,震惊书法界!也因此在2001年获得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金书之最”证书,
期刊
海南省文昌南阳地区(原南阳乡,现文昌市文城镇南新村、南联村一带)是著名的“抗日模范乡”,抗日坚决,群众基础牢固,军民一致,堪称典范。除了当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抗日杀敌的好儿郎故事,这里还有3件闻所未闻的“抗日神器”:荔枝炮、箭毒木、毒鱼藤。这3件“神器”颇具海南特色,凝结了南阳人民对日寇锥心剜肉的痛恨和抗日杀敌的智慧。  荔枝炮,现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藏有一尊,是从海南运过去的,在文昌南阳人民革命
期刊
在过去的老关东地区,民间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四大松”,即“耍圈的筐、马腮帮、老娘们的肚皮、大裤裆。”  那么大裤裆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大裤裆,无非是那些老爷们穿的裤子肥肥大大,走路时裤裆来回晃悠着,呼哒呼嗒的。虽说特难看,但是穿着特别得劲,宽宽绰绰的,就是一个舒服。  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老关东的爷们们裤裆整的那么大啊?  我曾经问过许多上了年岁的老人,据他们说,在过去的年代里,清一色的布
期刊
三尺白幕隔开,伴着灯光传来抑扬顿挫的腔调,咿咿呀呀之间,几个小小的影人上场了,惟妙惟肖、生动活泼,独不见幕后的艺人,这就是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卡通”的皮影,是我国一种古老的表演形式。  在中国,与陕西等地的皮影相比,广东陆丰皮影戏的名气似乎没有那么“大”,但其实,她同样历史悠久。  和皮影的初次“约会”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影系——潮州影系中唯一仅存的一支,起源于宋朝年间,兴盛于明清时期。2006
期刊
小鱼豆腐锅贴饼,又叫饭菜一锅煮,是安徽五河著名的风味小吃。据说这个小吃还挺有来头的,跟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呢。  相传,朱元璋幼年时,常到五河放牛,与逮鱼的、摸虾的、讨饭的一帮穷孩子聚到一起时,就将各人所获的食物凑起来,送到附近豆腐坊,求东家添些豆腐和小鱼一起在锅里煮。同时把讨来的杂面(也称“百家面”),添些水和好了,在鱼锅边贴饼,便是下饭之物了。那年代虽缺油少盐,但做出来的小鱼豆腐锅贴饼,却意
期刊
唢呐,古称琐嘹,又称喇叭,是我国吹管乐器的一种。大约在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今伊朗)、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之后,经过1300多年的发展,最晚不过16世纪,到明朝中期时,唢呐已经在我国20多个民族中广泛流行。  我国的唢呐虽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但多为木唢呐,即主体部分的杆子是用红木、柏木等木材制作而成。位于四川东部的大竹县出产一种竹唢呐,在材质、造型方便别具一格。大竹民间“没有唢呐不发亲”的传统一
期刊
从青海门源一路南行,翻越达坂山,便到了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的省会西宁。此时当地正值旅游高峰,各个地方的车辆往来穿梭于西宁大小的街道,略显拥堵。  由于市内宾馆均已“爆棚”,加之价格飙升,我们一行便在西宁城北一个稍偏的商务宾馆落脚。按照行程规划,第二天要从西宁出发一路贴着黄河东岸南行,目的地乃是当地的一个大众都不很熟知的古村落。  贴着黄河去往“热贡艺术”之乡  “热贡艺术”是藏传佛教
期刊
从1985年大荔县黄河滩区6个乡镇近10万人移民返库开始,30年间,我记不得有多少次到库区,先后拍摄了移民返库、大干苦干、兴修水利、逢年过节、粮食丰收、省市领导慰问等近千张照片,用镜头真实记录和见证了黄河滩返库移民翻天覆地的变化。翻开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再看看大荔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落实财政“一事一议”政策,如今的黄河库区移民犹如生活在人间天堂的小江南,你看那村村硬化的道路、健身器材样样俱全的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