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沈阳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此后,中国人民就年年在“勿忘国耻”、“还我河山”的时局感召和精神动员下,纪念这个激愤人心的日子。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人纪念“九·一八”事变以鼓舞救国激情的重要意义才有所减弱,因为中国已经进入全国抗战状态了。现在这个历史事件已经过去80多年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世的变迁,我们应客观、公正、正确地评论这一事件对中日双方的影响,在中日两国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本文笔者从三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第一,在日本方面
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在1945年8月,而失败的因素早就开始孕育。日本帝国主义从“九·一八”侵略中国开始,到1942年在太平洋战争中转胜为败止,它的侵略政策步步得逞。军国主义分子踌躇满志,以为“大东亚共荣圈”已经形成,日本的东亚盟主地位已经确立。从此以后,日本进行的战争就急转直下,一败涂地了。
“九·一八”之后,日本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又向南向西扩大侵略,并制造了傀儡政权“满洲国”。但也就从这时开始,日本的一只脚已陷入自我毁灭的深渊之中。1933年二月《大公报》上一篇文章说:“自‘九·一八’以来,中国国民一致之感觉,为惧日本之蚕食鲸吞,致吾死地。故其与日本所争者,为此根本的存亡问题。非日本变计划,改针路,中国必与之作长期之奋斗。”一年以来,竟证明日本军国主义与中国国家的存在势不能两立。”这些话实际上说明:日本要灭亡中国,中国就不能不起来斗争,日本用战争侵略中国,中国就不能不用战争来对抗。战争有它的一般性规律,不打倒一方使其彻底失败,战争是不会停止的。日本军国主义在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又发动了“七·七”事变,发动了“七·七”事变后,又发动了“大东亚战争”。它在战争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直到彻底失败。
第二,在中国国民党方面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大片中国领土,抗日救国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这股潮流正是国家向上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南京国民党政府,不顾客观形势,违背人民意愿,初则采取不抵抗主义,继而确定“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面对日本的侵。略,或是干脆退让,或是“应战”之后再来个退让,而对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则大力进行镇压。由于南京政府一再退让,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便于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全面侵华的“卢沟桥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反对,一味与日本谋和。在蒋介石看来,中国人的“时代使命”不是团结抗日,而是与日本帝国主义“共存共荣”。这样的所作所为,招致人民的强烈反对,是理所当然的。结果怎样呢?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受到历史的严厉惩罚。此后蒋介石的内外政策有所改变,“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进行了抵抗,但蒋介石集团敌视人民的本性没有改变,为了保住他们的政权,对人民的抗日动员仍然严加防范。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南京政府,违背了“时代的使命”和人民的要求,这就不仅损害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也使自己陷入了窘境,因此,它在中国现代史上不会有长久的生路。
第三,在中国共产党方面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多次做出决议,发表宣言,号召工农红军、全国广大被压迫民众,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武装抗日,还有共产党人参加了冯玉祥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这时中国共产党虽然在政策上存在着“左倾”的错误,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目标,始终是坚定不移的。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指出“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意组织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这是中国共产党改变关门主义政策的开始。同年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正式确定了“反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这时,在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中共“八一宣言”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和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从此抗日民主运动在全国迅速高涨。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力主和平解决,全国一致抗日救国,表现了对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忠诚。中国共产党很快成为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日战争的有力的推动者。
“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出现了这样一种形势:中国各政党、各党派政治军事势力,谁能领导和推动中国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谁就能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小的政治力量就可以发展为大的政治力量,谁就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行动,符合国家的主要任务,符合人民的“时代使命”,它也就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最快地发展了起来,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政治力量。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80年了。事变后,在一定时间内,中日两国的历史和这个事件密切相关。这个事变后的一段历史,清楚地说明: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已经被他们自己点燃起来的战争之火烧成灰烬。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在“九·一八”后國难当头的时候,违背民族的历史使命和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就使它丧失人民的拥护,随着时间的发展未能避免崩溃的命运。中国共产党顺应“九·一八”后的时代潮流,为民族的国家的利益坚决奋斗,并执行了正确的政策。这就使它成为以后政治斗争中的胜利者。
总之,探究“九·一八”事变历史事件教学,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激励学生爱国感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第一,在日本方面
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失败在1945年8月,而失败的因素早就开始孕育。日本帝国主义从“九·一八”侵略中国开始,到1942年在太平洋战争中转胜为败止,它的侵略政策步步得逞。军国主义分子踌躇满志,以为“大东亚共荣圈”已经形成,日本的东亚盟主地位已经确立。从此以后,日本进行的战争就急转直下,一败涂地了。
“九·一八”之后,日本很快占领了东北三省,又向南向西扩大侵略,并制造了傀儡政权“满洲国”。但也就从这时开始,日本的一只脚已陷入自我毁灭的深渊之中。1933年二月《大公报》上一篇文章说:“自‘九·一八’以来,中国国民一致之感觉,为惧日本之蚕食鲸吞,致吾死地。故其与日本所争者,为此根本的存亡问题。非日本变计划,改针路,中国必与之作长期之奋斗。”一年以来,竟证明日本军国主义与中国国家的存在势不能两立。”这些话实际上说明:日本要灭亡中国,中国就不能不起来斗争,日本用战争侵略中国,中国就不能不用战争来对抗。战争有它的一般性规律,不打倒一方使其彻底失败,战争是不会停止的。日本军国主义在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又发动了“七·七”事变,发动了“七·七”事变后,又发动了“大东亚战争”。它在战争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直到彻底失败。
第二,在中国国民党方面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大片中国领土,抗日救国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这股潮流正是国家向上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南京国民党政府,不顾客观形势,违背人民意愿,初则采取不抵抗主义,继而确定“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面对日本的侵。略,或是干脆退让,或是“应战”之后再来个退让,而对人民的抗日民主运动则大力进行镇压。由于南京政府一再退让,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便于1937年7月7日发动了全面侵华的“卢沟桥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反对,一味与日本谋和。在蒋介石看来,中国人的“时代使命”不是团结抗日,而是与日本帝国主义“共存共荣”。这样的所作所为,招致人民的强烈反对,是理所当然的。结果怎样呢?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受到历史的严厉惩罚。此后蒋介石的内外政策有所改变,“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进行了抵抗,但蒋介石集团敌视人民的本性没有改变,为了保住他们的政权,对人民的抗日动员仍然严加防范。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南京政府,违背了“时代的使命”和人民的要求,这就不仅损害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也使自己陷入了窘境,因此,它在中国现代史上不会有长久的生路。
第三,在中国共产党方面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政府、工农红军多次做出决议,发表宣言,号召工农红军、全国广大被压迫民众,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行武装抗日,还有共产党人参加了冯玉祥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这时中国共产党虽然在政策上存在着“左倾”的错误,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目标,始终是坚定不移的。
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指出“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呼吁全国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意组织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这是中国共产党改变关门主义政策的开始。同年12月,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正式确定了“反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这时,在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中共“八一宣言”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发动和领导了“一二·九”运动,从此抗日民主运动在全国迅速高涨。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力主和平解决,全国一致抗日救国,表现了对国家民族利益的高度忠诚。中国共产党很快成为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日战争的有力的推动者。
“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出现了这样一种形势:中国各政党、各党派政治军事势力,谁能领导和推动中国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谁就能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小的政治力量就可以发展为大的政治力量,谁就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行动,符合国家的主要任务,符合人民的“时代使命”,它也就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最快地发展了起来,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政治力量。
“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80年了。事变后,在一定时间内,中日两国的历史和这个事件密切相关。这个事变后的一段历史,清楚地说明: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已经被他们自己点燃起来的战争之火烧成灰烬。蒋介石的南京政府,在“九·一八”后國难当头的时候,违背民族的历史使命和国家的首要任务,这就使它丧失人民的拥护,随着时间的发展未能避免崩溃的命运。中国共产党顺应“九·一八”后的时代潮流,为民族的国家的利益坚决奋斗,并执行了正确的政策。这就使它成为以后政治斗争中的胜利者。
总之,探究“九·一八”事变历史事件教学,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激励学生爱国感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