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 构建和谐思想政治课堂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aohua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社会”是古往今来人们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和谐社会”要求教育必须致力于促进人内在素质的全面、和谐,体现了对和谐、全面教育目的观的呼唤和追求。教育在其本质上讲就是追求和谐。教育必须促进个体的和谐,营造和谐的关系,增进人自身、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
  所以,和谐的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点和基石,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应该承担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使命和职责。
  
  一、密切师与生关系,共建和谐课堂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1.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与情感关系。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与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之基。从事教师职业,要达到的最起码要求就是爱教育事业、爱服务对象、爱学生。
  有一份调查表明,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自己,在对教师素质的重要性进行排位时,都将“热爱学生”放在首位。
  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师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在国外,夸美纽斯主张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众多教育家都提到师爱的重要性,因此,充满师爱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
  师爱是“泛爱”,而不是“偏爱”,这种爱是无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无论学生的成绩优劣、素质的高低、也不论学生家庭的贫富,教师都应一视同仁,坚持平等的原则。师爱是“严爱”,而不是“溺爱”,教师的爱应“严慈相济”,这就要求教师态度上和蔼严肃,行动上细心关怀。
  2.师生之间新型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在传统式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基本上就是听、背、练。教师上课作报告,学生洗耳恭听,像是在开大会,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做小动作、打瞌睡、说悄悄话,反正五花八门。
  教师一直是教学的主角,不论是在课堂时间占有上,还是对知识的把握上,都由教师一人操纵。学生只是被动、无奈的接受。这种不平等、不民主、不合作的师生关系,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阻碍了学生正常健康发展;严重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他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要求、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因而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以学生发展为归宿。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问题讨论的合作者、学习前进方向的指引者。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不可能自发形成,甚至可能迷失方向。
  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更大的热情与精力去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从社会、学校、家庭、身边事例入手,通过有感情的语言表达、精湛的教育艺术,灵活的课堂应变能力,重视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素质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走进知识的殿堂,学生就能有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样,思想品德课教学才能获得知识和素质的双丰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享受到教学的成功,创造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辉煌业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的新一代。
  实践证明,教师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对学生既讲民主、又讲集中;既严格要求,又热心指导;既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及创新精神,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彼此尊重、信任、相互促进,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协调生与生关系,发展和谐课堂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体现出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学生在班级中上课、交往、参加多种课余活动,在班级中相处的时间较长,所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
  和谐的生生关系,在学习上、生活上能互相促进,互相关心,可以促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不和谐的生生关系,如互相猜疑,互相嫉妒,互不信任,勾心斗角,或过于亲密等就会让学生变得自私、狭隘、孤独、凶残,成为社会的废物,成为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导师,在学生面前,是学生知识的启蒙者,思想上的引路人,人生道路的导航者,对和谐协调生生关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还应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起着十分重要的纽带作用。
  和谐的生生关系包括:(1)和谐的男女同学关系(2)和谐的优生与非优生的关系(3)和谐的城乡同学关系(4)和谐的干生同学关系(5)和谐的班级内外同学关系等等
  
  三、把握教與学关系,完善和谐课堂
  
  教与学在教育实践中是两种行为、两个过程,又统一于学校连续不断的教育活动之中。“教”与“学”和谐的实
  质就是要使教育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律和谐。这一要素所追求的目标是,“节奏适度、激活潜能、思维协调、和谐共振”。
  学校各种“教”的活动,既要为“学”的活动调整好学生自身内在的学习准备,如激活学生内潜的学习兴趣与愿望,调动起学生的能动精神与积极态度等;又要为“学”的过程创设良好的外在环境,如必备的学习设施与材料、良好的条件与氛围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双重社会角色,他们既是社会对青年一代要求的代表,又是将这些要求转化为学生发展需求的中介。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发展发挥导向作用,又要为学生发展寻找并创设所需要的条件,做好服务工作。
  教师要从微观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教育教学时空的安排、教育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方面来调控教育的节奏,积极地适应和影响学生发展的节律,不断地提高“教”与“学”和谐的水平和层次,增强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积极有效学习,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更适合开展“探究式教学”。它强调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创造力”的培养,主张变革传统的教学,使教师的作用不是“一团知识的明了化和教案”,而是鼓励、指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师在这一教学中,不是命令学生去学习,而是教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再让学生被动地去学习,而是主动地去探索。通过探究学习,学生在合作、创新、科学思维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一味地分析讲解不知要强多少。
  可是,不少教师为体现课堂教学的新理念,不管知识要求,学生状况,以及问题是否具有可探究性,而在课堂上盲目地探究。结果是学生很不情愿,教师很着急,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因此,当我们想让学生进行探究时,一定要首先明确哪些知识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提升。
  
  四、处理讲与练的关系,优化和谐课堂
  
  “讲”即讲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在解决重难点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少、精、活、透的讲解,这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教师讲授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但一节课也不是教师从头到尾的“满堂灌”,往往需要教生的密切配合才能得以完成。课堂上教师是导演(producer),学生是(actor),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寓讲于练,让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练”即联系,是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途径,又是巩固知识、检查课堂效果的重要环节。当学生初步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后要及时让学生做练习。
  练的本身就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以前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弊病就是教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老师分析多、学生实践少、老师过多地讲,学生拼命地记,到头来一节课的效果就是事半功倍,这样既使学生失去了兴趣,又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美国某大学有一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可见,讲与练结合的着眼点就是指导学生利用其原有认知结构,进行充分的主动实践,使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同步充分到位,从实质上转化为其新的知识结构,并成为以后重新建构、不断发展的坚实基础。
  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好思想政治教学的讲练关系,力求创新、大胆实践,认真探索和探讨,在课堂教学中把一个对立统一体的两方面——讲和练和谐地结合起来,发挥师生双方面的积极性,向45分钟要质量和效率,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努力创设学生学习的“和谐环境”,为学生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河北省曲周县第四疃乡中学)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就是着力于教育新形势下的改革,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新理念。特别是重视科学探究的教育作用,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不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传承,而是要求让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对科学价值观的树立。  高中物理教学阶段也必然要面临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等方面的一系列教学矛盾以及
期刊
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  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  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并在团结协作中探索解决社会现实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以其独特的学习方式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可见,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义可简单地概括为八个字:自主、探究、合作、创新。  那么,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运用研究性学习的
期刊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  但是,我们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比如:有些合作小组一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在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
期刊
语文教学以其丰富的情感为载体,内蕴了丰厚的人文性。中华民族的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首悠远的诗,一幅优美的画,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见,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便是语言实践与情感的完美统一。因而,情感渗透应贯穿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体会情感。  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要充满新鲜、活泼的以人为本的气息。这种“新”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再者课堂中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应该关注
期刊
西方有位学者说过,“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有人为此套用这句话来解释素质,“当我们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那么顺下的是什么呢?一个军人,历经部队这个熔炉的锻压,历经艰苦的磨练的铸造。退伍以后留给他们的是什么?是军人的作风和素质!是积淀于军人血液中的气质、性格、处事态度和行为习惯中的那股豪放之气。素质也一样,对困难是主动还是被动?对逆境是积极还是消极?对竞
期刊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根据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和信息加工理论,组织高中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属于学科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范畴,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感悟性等特点。  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组织、促进、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与同学生一道开发课程资源,能够促使自己心理素养日益提高,能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一系
期刊
内容摘要:聪明而又自负的新一代遇见不合心意的事就会有不合时宜的反应,他们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作为教育者应该对其进行教育,使他们有一颗宽容的心,使他们学会宽容,使集体更加和谐。  关键词:宽容教育 感知宽容 学会宽容 和谐团体    我们的学生来自全市各地,他们在小学都是佼佼者,在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宠爱中长大。他们自尊心很强,但感情又很脆弱;他们都有着远大的理想,可是“傲”气十足;他们想做出一番成绩,
期刊
摘要: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  关键词:素质 肌肉能量 竞争意识    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现代人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社会,由于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
期刊
我是一位农村教师,当我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我的长辈王老师就这样对我说:“热爱你的工作就要把课上好,想成为学生崇拜的老师更应把书读好!”从那以后,我就一边读书,一边钻研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全新的教育理念,犹如春雨一般,滋润着我的精神世界,它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大改观,下面我从几点谈起。    一、让学生在赞美中学习    “错了”“行”“嗯”“不对”“坐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