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语文学科规律 选择适当教学方式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趋完备,先进的多媒体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也随之成为时尚教学手段之代名词。学校添置设备,教师精心准备课件,学生乐不可支……勿庸置疑,多媒体的引入为教学革命向前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纵观现状,它大体上有以下特点优势。
  1、直观生动,化抽象为形象。多媒体声形并茂,它将枯燥的文字转换成为生动有趣的画面。这一点十分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青少年儿童对形象的事物感知力较其它事物强,因此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大激活了教育主体和客体的积极性、能动性。
  2、彻底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更好地为教师提拱更广阔的教育教学展示空间。近代网络技术的大力发展,由互联网带动信息资源共享。任何一个学校、一个教研组、一位教师都不再孤立作战。所有经过他们精心设计、认真分析才制作出来的华丽课件都能为每一位教师共享。这样做,既能避免人力浪费,又便于整理采集。小型课件利于存放,查用时也因为是网络资源而可以节省时间。
  介于这么多种优势,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当今教育教学的热门。而笔者却就这一现象有不同看法,在此略提微辞,仅供参考。
  
  看法一
  任何教育手段都应与教育客观相适应。语文是一门综合艺术的学科。她博大精深,采各家之所长。她注重联系生活,要求教育工作者扎实、灵活、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而教师更应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良好品质,发展健康个性,使其最终成人成材。
  我们都知道,语文这门学科有她独树一帜之处。她必须通过文字来感悟学生情怀。文字在这门学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语文教学重在落实“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听,就是倾听。只有学会倾听别人的谈话,才能发出智慧的火花,才能激发出思维的活力。说,是口头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未来的社会,不会讲话的人无法在职场出类拔萃、无法在商海出奇制胜。读,就是我们平常所言及的朗读和阅读。读课文是一种读法,读诗歌是另一种理解。相对而言,阅读更显得重要,对知识的认知与处理都得力于有效阅读。写,不单单是写作文。那些只言片语的作文素材不过是考场上的棋码,我们所追求的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写作型人才的培养。只有切实通过语言文字的强化训练,才能深切地感悟我国的汉语言文学的魅力。
  而现在的多媒体运用,很显然忽视了文字在语文中的地位。如果单纯地把提高学生兴趣当作语文学科教学的关键环节加以实施,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必将走向误区。
  多媒体辅助教学,重在声形的感官激发。由于它直截了当,不给人一点想象的空间,使学生难得开动脑筋,对一此抽象问题不加思索,达不到语文教学先前的教育目的。学生只是接受了形象的图示,这只是一个结果,而正好忽略了学生学习文字的中间环节:一个文字转换过程。这是极不利于学习这门学科的弊病之一。
  不少孩子因从小接触电视类节目,对抽象的文字产生了抗拒心理。他们排斥书籍、拒绝动脑,沉浸在卡通与偶像剧世界中不能自拔。当前的许多节目主持人素质良莠不齐,错字别字、字音误读现象严重。过份依赖声形刺激的青少年们,无法与书本文字碰撞出火花。面对多媒体教学的丰富画面质感,祖国语言文字的最美一面将被湮灭。
  
  看法二
  多媒体课件多是引入新课时使用,而这堂课的引入部分并非当堂之重心。过多花费心思于此,只能让学生感到这堂课“观音头扫帚脚”,也无法让学生领悟出课堂的重点。这也极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展开自己的丰富联想,因为多媒体课件已拘束学生的自发想象力——他们为图样的精致所折服,哪里还有自己的想象空间?
  然而即使如此,几乎大型示范课、赛课活动中,评价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志依然由此衡定。一堂再精彩独道的语文课,如果缺少了多媒体演示,便会自降档次,失去与其它课竞争的优势。正因为这个原因,不少语文教师将精力过多地用于准备画面精致的课件上,而忽视了教材文本给予的信息。其实这不仅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误导,更是对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一重阻碍。我更相信,衡量语文课成功的关键不在于课件多么华美,不在于音响多么完善,而应重视教师个人修养与素质的综合水平:他对课堂语言的把握,他对整个课堂的调动,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的情况才是重中之重。多媒体的运用充其量可做参考。
  综上所述,笔者更认为,多媒体的使用必须遵循各学科规律,语文学科的重中之重始终在于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上。多媒体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把传统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才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关键。在深钻新大纲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实现他们的自主学习,要多创造、多综合、多研究、多实践。
  我们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去做,努力创造师生平等参与、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局面,更好地发展我们的个性。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是通过教育活动为音乐培养人才,从而使音乐艺术的知识技能得以传递和发展的一种音乐与教育相结合的形式。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更是无可非议。它不但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启发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对人的道德修养的提高、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抹灭的美育功效。因此,音乐一直作为学校教育的课程之一。  我校是2001年从中等师范转
期刊
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它必须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从声、乐、色、线、情的感知能力到逐渐掌握音乐的各种基本要素,从单纯地依靠模仿和简单再现的直观性学习音乐到能从情感和心灵中去理解音乐,这中间都必须依靠每个时期音乐教学的功能和所取得的效果的连续性。下面谈谈笔者对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高中学
期刊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掌握和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政治教师,应认真研究、总结一些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形成一定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备课 课堂 作业 辅导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思想政治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去探索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笔者认为,新时期中学政治课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课要有科学性    
期刊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教学普遍存在“满堂灌”、“一言堂”、死记硬背的现象。学生成了被灌的“容器”,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不断被侵蚀,对思想品德课越来越没有兴趣,因而收效甚微。信息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改革步伐。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发展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有效手段,促使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发生变革。多媒体技术在实现教学目标中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因此,有针对性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
期刊
为适应二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时代以及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的不断涌现,满足中小学生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的需要,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有所创新。    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查发现:学生非常喜欢上信息技术课。所以,信息技术课的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把期望变成失望,要激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信息技术课采
期刊
培养学生收集和使用信息资料的能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新课题。下面就思想品德课如何培养学生收集和使用信息资料的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认识培养学生收集和使用信息资料能力的必要性  1、是由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决定的。  2、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  3、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需要。    二、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1、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基本方法。让学生从自己阅
期刊
2000年被视为教育的减负年,1月8日,教育部向全国各地中小学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减负也因此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直至2008年的今天,减负工作仍在继续,不过减负的重点应由学校转向社会。其实,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决不是一个单一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其背后涉及的是教育观、人才观和相应的机制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大问题,它是一种“病”,须好好治理。    
期刊
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应避免乏味的说教,需要积极创设情境,打破课堂与生活的隔膜,把口语表达和交际行为结合起来,充分拓展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抓住一切有利因素,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交际机会,做到知、情、意、行统一,学以致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对农村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呢?    一、平等对待,激发兴趣,让学生敢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的互动过程,要充分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
期刊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标志着新一轮地理教学改革的开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培养探索与创新精神正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著名美国科学家施布瓦指出:“学生的有效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该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去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和培养能力,受到价值观的教育,发展自己的个性,这就是探究性学习
期刊
目前,在语文学科的考试中,学生答题难度最大的是解答阅读题。其实,阅读题所考查的也不外乎是字、词、句、篇等知识,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把以上各项知识的基础打牢,再结合一些解题窍门,就会由难变为不难。笔者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一些窍门,归纳如下:    一、看整体  解题时先将全文细致地读一遍,从宏观上掌握文章的总体布局、基本内容和中心意思,做到“胸有全局”。事实上,有些问题也只有熟悉全文才能解答,如归纳中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