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外交就是坦诚交朋友的过程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现在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在很多方面可都不是世界第二。在国际舆论上,我们就差得远。中国公共外交的任务非常重。
  采访赵启正部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我国各级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引入人,他被誉为“中国第一新闻官”。但采访他同时又是一段非常享受的过程,作为媒体眼中的“news maker”(新闻人物),赵启正非常善于与记者沟通,他的讲话富有个性,充满亲和力,深受记者欢迎。外国媒体送给赵启正“中国政府的公关总领”、“中国的形象大使”等无数“雅号”。
  8月底,赵启正来到中国外文局,举办了“纵横天下——公共外交”专题讲座。本刊记者就如何提升我国公共外交成效、国外公共外交的成功经验借鉴等话题,专访了赵启正部长。
  
  中国报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人均收入却排在100多位之后。但国外一些媒体认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肯定会挑战现行的国际秩序。在此背景之下,您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提升中国公共外交的效果、特色?
  赵启正:我们在公共外交中务必保持一个平等、谦虚的态度,听到他人过高的评价,我们不可以坦然接受、欣然认同。比如,不久前,我在韩国访问时,韩国人很正式地跟我说:“中国作为G2,我们十分钦佩,希望中国在某些国际场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我的回答是:“G2不是中国的说法,也不是美国政府的说法,而是美国个别学者提出的。这个概念中国人没接受,是因为它不合理。”
  不要欣然接受别人的误解或恭维,这才能做公共外交。公共外交一定是平等的,如果以寄人篱下或是自以为是的态度,都会适得其反。所以,我很强调在公共外交中要会听、会说。如果是说很多但听很少的话,你可能会无的放矢。听,也是一种学习。因此我喜欢一种有分量的对话方式,对话中基本上是1:1,即你说我也说。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外国人对我们国家的看法,国外的有些做法我们也可以参考。同时,我们说明自己是为了针对国外的误解释惑解疑。
  中国现在是第二大经济体,但我们整体的各个方面在世界上可不都是第二。在国际舆论上,我们就差得远。对我们的评价远不是那么实事求是,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导致很多国家并没有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他们只是听到了某些说法。比如中国GDP规模世界第二了,中国扩充军备了,中国使世界物价增幅加大了等等。但是他们没听到在GDP规模世界第二的时候,中国还存在经济结构的不合理;还没有听到我们急需要开辟国内消费市场;还没听到我们在新能源运用上的努力尝试等等。所以,当前中国公共外交的任务还非常重。
  
  中国报道:在您的印象中,哪些国家的公共外交做得最好?有哪些特色值得中国借鉴?
  赵启正:美国的公共外交可以说历史最悠久,工夫下得最大。从美国的立场来说,它也取得了很多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的成就。如苏东剧变,美国和欧洲的盟友并没有使用任何武力,而苏东剧变的一些亲历者跟我谈及这个问题时,他们往往都提到了“美国之音”。在“冷战”中,美国用“美国之音”来传递他们的信息,针对苏东这些国家,有很多批判乃至攻击。这在当时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我在此强调的是,中国的公共外交没有攻击和抨击别国的任务。我们的任务就是真实地说明中国自己,回答对中国的误解,不以批判别国为手段。这体现了中国追求和谐的精神。
  
  中国报道:您刚才提到“美国之音”是苏东剧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美国之音”停止了中文广播,是不是说明在新媒体时代,美国对华的公共外交形式发生了变化?
  赵启正:美国人自己说了,现在收听广播的人变少了。但我个人感觉,还不止如此。就“美国之音”那套东西而言,随着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它的效果也有限。比如它说中国不好,那我们生活在中国为什么不能接受,因为我们知道中国的真实情况;如果它表达美国的某些地方超乎实际,我们就知道它的报道不太实事求是,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在网络时代,网络已经远远超过了常规广播的效果。因此,停止“美国之音”中文广播也是他们把资金转移,以便于提升宣传效果的一种做法。
  
  中国报道:是不是可以说美国公共外交的“美国之音”时代已经过去了?
  赵启正:基本上可以这样说。因为它对于这么重要的国家的华语广播和粤语广播都已经停止了。
  
  中国报道:1991年,您在上海虹桥机场陪阿拉法特聊了7个小时早已被传为佳话。请问您跟阿拉法特聊了些什么?
  赵启正:我们彼此谈得很真诚、很坦率,临走的时候还恋恋不合。回去之后他还给我写了封信,他们的大使馆还把他桌上电话的号码告诉了我。具体谈话细节在《向世界说明中国》(第二卷)一书中有翔实的记载。当时,阿拉法特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给我介绍了中国的发展,上海发展的规划,浦东开发的远景,当我们革命取得胜利的时候,也会做这些国内的建设。我深刻地体会到在国内不平静的混乱局面下是不可能开展建设的。”
  
  中国报道:您的大部分工作精力是在向外国人说明中国,就是实践公共外交。想请问您,哪一次的事件,或者新闻发布会让您印象最深?
  赵启正:1999年的《考克斯报告》一事让我印象较深。以美国众议院考克斯议员为首的美国政客发表报告污蔑中国“窃取”了美国的导弹及核武器技术,并在美国大肆宣扬,攻击了中国七八个政府部门。
  我本人是学核物理出身的,并且在核物理部门工作多年,看到他的报告后就觉得有很多地方不符合实际,所以当时我就做了全面的反击。我开了两次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的内容都上了世界各大报纸的重要版面,影响很大。我驳斥的办法是把报告里不实事求是的地方直接指出来。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报告称中国盗窃了美国的核武器设计程序,并把程序的名字写出来了。但报告里提到的程序是反应堆设计程序,是国际原子能委员会免费提供给会员的。反应堆和原子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程序:反应堆是可控的裂式反应,而原子弹则是不可控的。这样重大的错误被我们直接指出来了,可以说考克斯连反驳之力都没有。
  
  中国报道:您认为“公共外交是一个了不起的跨国文化交流的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在您看来,实现公共外交的最高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赵启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公共外交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过程。我们的表达是善意的,并不是急功近利的,就好像我们日常交朋友,肯定要坦诚,当然要说明自己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等等。公共外交就是这样一个坦诚交朋友的过程。
  在这种交朋友的过程中,一是要说明白己,二是要解疑释惑。国外一些人对于中国的理解可能已经产生了一种定式,这是多年来他所受的教育和所接触的媒体,甚至包括电影和小说影响而形成的。有些人对中国的了解比较贫乏,有的则充满了对中国的误解。针对这种现状,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要慢慢地影响。
  有很多外国人,他们只认识或者接触过两三个中国人,因此你是一个好学习的人、一个有礼貌的人,还是一个比较粗鲁的人,不顾及他人的人,都是中国人留给外国人的印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部中国读本,这是我给孔子学院老师授课时所强调的。
  所以说公共外交是两个概念。一方面是政府的项目,即通过政府的机构,特别是媒体机构向外国人来表达本国的情况,以此来减少外国人对本国的误会,从而使外国人对本国有一个比较好的认识和友好态度。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世界经济和文化对本国的影响愈加强烈,所以在近年来的公共外交中,公众不再只是受众,他们也可以主动表达了。但这种表达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在表达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也可能会表达出一些缺点,这是没有关系的,只要这种表达是一个真实的中国人和真实的中国心就可以了。
其他文献
2010年的开年大戏便是美国进口大片《阿凡达》。从未有这样一部电影,从开拍起就备受全球的关注,在上映半年前,关于它的新闻就铺天盖地。乃至上映一周后,仅中国内地票房就突破3亿元人民币。之前最令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另一个神话,是由《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看来神话的并非电影,而是导演本人。   1月4日上映当天,我就和朋友去电影院观看。一进电影院大厅,立刻被乌泱乌泱的人群给震住了。
摘要〖HTF〗:一堂好的讲评课能够达到查漏补缺、开阔思路、提升学生能力的效果,而一堂随心所欲的讲评课只会令学生昏昏欲睡,教师虽然反复讲,面面讲,“讲”得“惊天动地”,学生却趁机窃窃私语或是各自做自己的事情,收效甚微。如何在试卷讲评课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是每位教师需要深思与研究的课题。〖HTH〗关键词〖HTF〗:试卷讲评;主体地位;学习效
病毒还在全球肆虐。  前不久,在穩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等“六稳”的基础上,中国再次提出了“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任务。这是一种底线思维,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归根结底都是要保护好微观的市场主体,即广大的实体企业群体。  实体企业之中,国企群体由于资源雄厚和预算软约束等特
塑料购物袋是环境污染最为明显的标志物,被称之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叫”和“20世纪最糟糕的文明”。100多年的,比利时籍发明家利奥·贝克兰无意中发明了塑料,这种首创的纯合成塑料——酚醛塑料,很快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风靡全球。它的廉价、清洁、方便和耐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做大便利,因而被科技界称为“白色革命”。20多年前,当南方的商店、超市向顾客附送塑料购物袋后,迅速普及到全国各地,成为消费史
两国互相不构成威胁,两国不是对手,两国是合作的伙伴,如果说要有什么竞争的话,那就是友好的竞争,良性的竞争。    中国报道: 4月1日,是中印两国建交60周年纪念日,您能否为我们梳理一下这60年的发展历程?  周刚:中国和印度建交60周年,这在两国关系的发展史上是一个大事件。回过头来看这60年岁月,尽管中印关系在发展中有过曲折,但总体趋势是不断前进的,可以说,友好与合作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印度是
“在我国,除了沿海城市外,内陆城市比如重庆、成都、武汉、郑州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9月,春秋航空公司董事长王正华在郑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未来3~5年内,春秋航空将在郑州开通40条廉价航线。  9月9日,河南官方召开《郑州市航空港地区总体规划》专家评审会,提出2035年之后,郑州机场将建设成为一个占地48平方公里、年吞吐量达7000万人次的大机场,“开通直达临近省市的民航大巴,以低价机票吸
2008年给80后上了一堂灾难性教育课,灾难和挑战的悲剧性力量使80后在这一年实现了一次集体蜕变。    1993年,一篇名为《夏令营中的较量》的文章在社会上掀起轩然大波,中国孩子也因此背上了一个沉重的标签——“被溺爱的一代”。他们是实行计划生育后的第一代独生子女。赶上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西方文化的耳濡目染下长大,“娇生惯养”、“自私”和“懒惰”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直到15年后
“子不语怪力乱神。”中国人每每说起“鬼”,总带着几分不可言说的畏惧、一丝“旁门左道”的怀疑和窥探。  我们惧怕鬼,它们似乎是黑暗里屏气凝神等待着肉体凡胎落网的终极恶人,唯恐避之不及;我们又不免好奇鬼的世界,那个空间里似乎收纳着逝去的亲人,伸张着现实世界里未竟的正义,发生着诸多悬而未决的惊奇。  中国古人想象中的鬼世界,到底有怎样的轮廓、遵循着怎样的法则?  志怪小说爱好者有鬼君,今年刚刚出版了新书
提案概要:目前,信访制度的运行始终难脱“应对”性质,带有“权宜”特征。尽管信访机构比比皆是,但在此制度下所取得的信访成效却非常有限。  1、将信访制度纳入宪法框架,建立具有独立职能的信访机构,对国家事务或任何级别政府公共管理中被指控或被怀疑的行为展开调查并提出报告等。  2、由人大代表负责受理本选区选民的信访事项,由人大代表就受理的信访事项提起相应的督办程序。    中国的信访机制自古有之。比如中
李一氓,又名李民治,出生于四川省彭县一个普通职员家庭,青年时代离开家乡奔赴上海,边读书边参加进步学生运动。1925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八—南昌起义,后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共特科工作。李一氓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新四军皖南事变的亲历者,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担负起淮海区、苏北苏皖边区、旅大区等地方党组织或政府的管理工作。解放后,李一氓同志—直在中国外交战线工作,倾注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