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战斗机发展又进入了三岔路

来源 :军事世界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AGUKE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战斗机技术从二战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到50年代取得爆发性进展'一举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从50-60年代的高空高速,到70-80年代的高机动性,再到90年代以后的隐身,美国战斗机技术一直居于世界最前沿。进入21世纪,美国战斗机技术却再次走进了三岔路口,不能不使人疑问,60-70年代的“战斗机黑手党”草命是否会再现。
  50-60年代时,美国战斗机技术不仅在最大速度、升限上取得了突破,还开始大规模采用各种导弹和机载雷达,甚至追求全自动截击,飞行员只是作为系统监控员。这一切极大地提高了系统成本和复杂性,降低了维护性和出动率,也使财大气粗的美国空军不堪重负。越南战争实践证明了很多技术至上的发展思路是一厢情愿的,战斗机的机动性、经济上的可承受性和人的因素依然重要,战场的千变万化远不是针对特定情况最优化设计的自动化系统所能应付的。
  肯尼迪政府的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强力推动美国军购改革,要求空海军作战飞机最大程度地通用化、多用化。但不切实际的技术要求导致TFX计划的失败,海军最后退出,另起炉灶设计了F-14,空军降低要求推出对地攻击专用的F-111,实际上已经是轻型轰炸机而不是战斗机了。在TFX的废墟上,美国空军内部一些人自称“战斗机黑手党”,结合越南战争的经验,强调战斗机的简单轻巧、机动性和空中优势至上,“一磅也不用于对地攻击”,最终推出F-15、F-16、F-18战斗机。这是一代战术引导技术而设计的战斗机,不追求绝对技术前沿,而是根据战术需要,有选择地采用先进技术(如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和先进航电),更多的是对现有技术进行全面优化。
  时间快进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美国空军在海湾战争后战无不胜,空军制胜成为美军的新信条,隐身成为新的法宝。然而,隐身作战飞机的成本、维护性和出动率成为越来越大的问题,F-22战斗机的单价高达1.37亿美元,算入研发成本更是高达骇人听闻的3.4亿美元,“廉价”的F-35单价也高达8300万美元。与此同时,在对巴格达第一波空袭之后,隐身飞机并没有多少作为,或者说隐身飞机能做到的,常规飞机或者巡航导弹同样能做到,或许可以做得更好。更大的问题是,“9.11”事件之后,美国深陷反恐战争,隐身飞机却在这场劳民伤财的战争中一无用处。虽然现在并没有可靠的反制隐身的技术手段,但隐身在未来大规模战争中的实际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然而,反恐战场上急切需要的长航时战场监视和持久的实时近距火力支援能力并不是F-22和F-35的强项。事实上,F-22和F-35需要牺牲隐身才能挂载大量的武器,否则只能作为点穴用的“银弹”力量使用。
  F-22刚开始服役,还没有全面取代F-15,F-35还没有投产,但按照美国空军部署一代、预研一代的传统,下一代战斗机应该已经在酝酿之中了。有趣的是,美国空军面临和60年代开始FX计划(最终导致F-15)和LWF计划(最终导致F-16)时惊人相似的困局:一方面是暴涨的系统成本,另一方面是可疑的战场实际效用。美国空军的下一代战斗机会往哪里发展呢?
  


  反恐战场实践表明,无人机开始成为战场上一支有效的新军。无人机并不是新生事物,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空军就把无人侦察机在高危地区使用,避免了飞行员伤亡的问题。但越战时期的无人机技术简单,飞行动作单调,容易被拦截,离作战飞机还有很大的距离。70年代时,无人机淡出了。
  无人机的复苏是在80年代的以色列。以色列把模型飞机和涡轮增压的活塞式发动机结合起来,再装上光电设备和数据链,就成为简单、有效的战场侦察系统。要是装上无线电导向装置和炸药,还可以作为反雷达武器。以色列在1982年的贝卡谷地空战中有效地使用了这种新概念系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美军在80年代引入以色列的无人机之后,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无人机,包括高度成功的MQ-1“捕食者”和RQ-4“全球鹰”,先后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中成功地使用,可以在战区空中长时间监视地面敌我的行动,实时上报指挥部协调、调整作战行动,获得战区指挥官的好评。“捕食者”还挂载“海尔法”反坦克导弹,用于在战区上空长时间徘徊,寻机攻击随机出现的目标。受到现役无人机成功的鼓舞,美国空军和美国各飞机公司从90年代开始争相试验各种新型无人机,包括无人战斗机,其中较重要的有波音的X-45、诺斯罗普·格鲁曼的X-47等。
  无人机作为战场侦察机的作用已经无人否认,但无人侦察机是否能更进一步,成为无人战斗机,还是有争议的。但从美国空军和美国各飞机公司读试验新型无人战斗机的热情来看,恐怕争议实际上已经过去。40-50年代是美国各种以x编号的研究机计划的第一个高峰。进入60年代以后,x研究机计划进入了低潮。但90年代以后,X研究及计划再次进入高峰,集中在高超音速空天飞行和无人战斗机技术上,这只可能意味着即将到采的技术突破。
  随着无人机越来越复杂,性能越来越高,传统无人机目标小、成本低的特点已经不再确切了。“全球鹰”的翼展已经超过最新的波音737-700,起飞重量也接近F-16的正常起飞重量。无人机没有飞行员,滞空时间不受飞行员生理限制,所以滞空时间可以特别长,“全球鹰”达到36小时,波音“秃鹰”则可达58小时!既不用飞行员也不受过载限制,还可以适当降低对系统可靠性和冗余度的要求,当然更不需要顾虑飞行员的伤亡。不需要安排座舱,对飞机的整体布局也带来很大的灵活性。未来无人战斗机的成本不见得低廉,但应该会比有人战斗机低。这对受反恐战争严重拖累的美国军费十分重要。继美国陆军“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和“科曼奇”侦察攻击直升机项目下马后,美国削减新武器系统的风波已经波及海军,DDG1000“朱姆瓦尔特”级驱逐舰也可能要泡汤,美国空军继续狮子大开口是不可思议的。
  但无人机的技术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自动起落、自动跟上编队飞行、按照固定航线或者遥控飞行,这都不是问题,但简单的固定程序当然太呆板,根本不可能应付战场的千变万化,由飞行员遥控每一个细节也是不现实的,众多飞机挤在空中,无线电信道没有那么大的带宽同时遥控每一架飞机,信号传输滞后也使转瞬即逝的空战战机无法捕捉。真正的无人战斗机需要有相当的自主性,然而自主到什么程度是一个问题。
  全自主的机器人无人战斗机是最理想的,只要给定作战命令,可以自动制定和执行作战计划,自主应对战场突发事件等,但这远远超过可预见的未来的技术可行性。另外,人是会学习的,是会适应机器的特点而制定针对性战术和技术手段的,而可以自主学习而超越人类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在理论上是否可能依然有争议,更 不用说在实际上具体实施了口
  在可预见的未来,具有一定自主能力的人工智能控制的无人机将不会取代有人的战斗机,而是辅佐有人战斗机,承担危险但相对简单的“炮灰”任务,比如侦察、警戒、巡逻、佯攻、突击、掩护、诱饵等。有人战斗机和无人战斗机混编,在决策回路中的人负责战术决策,包括战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自主的无人战斗机按照战术级的高级指令从基本战术动作库中自主选择和编组战斗动作,在进入攻击位置和遇到敌人攻击时,也是从基本战术动作库中选择最优反应动作。在小分队作战中,有人战斗机和负责指挥作战的人相当于军官的角色,而无人战斗机相当于士兵的角色。
  这样的人工智能不是遥不可及的。很多电脑战斗游戏已经采用了大量的人工智能,尤其是所谓“实时战略游戏”,玩游戏的人发出战术指令,游戏中的电脑人物自动完成战斗动作和多人之间的协调。尽管很多这样的游戏还很粗糙,相对容易打败,但这是一个开始。即使在游戏中,打败这样的人工智能对手也是在很多次尝试之后才能做到,但在真实战斗中,死了就是死了,没有undo或者再来一次的。
  


  当然,有人战斗机和无人战斗机的混编与完全由训练有素的有人战斗机构成的对手相比,未必一定占优势,尤其是无人机的部分。人比电脑学习得快,人定胜机,这是肯定的。但是训练有素的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堆”出来,发生伤亡后更是需要时日才能接替。无人机相对来说就容易大量制造,资金肯定不菲,但时间上就比较容易解决。在大规模战争的时候,或许是一个有力因素。
  事实上,美国空军的战斗机发展战略的下一次转换将和60-70年代一样:必须能同时适应中低烈度和高烈度战争,而不是仅仅针对高烈度战争的“银弹”力量。无人战斗机的长航时,高过载和不担心飞行员伤亡能够较好地满足中低烈度战争的需要,和有人战斗机混编后消耗对方的精锐飞行员可以较好地满足高烈度战争的需要,或许是下一代战斗机的理想发展方向。
  大力发展无人战斗机不等于放弃有人战斗机。但F-22、F-35这样的有人战斗机在飞行性能上已经达到人体极限,大大提高飞行性能没有必要。需要的是提高网络战能力。这不是指黑客战,而是通过战区空地实时网络协调指挥战斗动作。
  美国战斗机是否会走向无人化,只有时间可以证明。但这个前景已经不是科学幻想,人们对此应该有所准备。
其他文献
西班牙海军最新、最大的舰艇——“胡安·卡洛斯一世”号前不久在纳凡蒂亚造船集团菲尼-斐罗造船厂下水,引起了外界很大关注。之所以会有如此轰动效应,主要是因为不少国家看上了这款两栖舰的技术性能,如澳大利亚海军未来的“堪培拉”级两栖攻击舰就是以其为原型设计,而以色列也对其表示出很大兴趣。    发展背景    冷战结束后,由于苏联及华约这个强劲对手的消失,西方国家海军开始调整原来那种为在大洋上与苏联海军对
期刊
作者简介:  李杰 海军军事学术所研究员,现为中国孙子兵法学会理事、中国二战史学会理事、全国国防科普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海军战略、新军事变革、武器装备、外国海军和海洋军事等问题研究,参与和撰写了大量的全军和海军课题研究、学术报告及其他各种类型文章,先后出版专著、译著40余套、本(其中,主编5套,与人合著、合译5本,余为独立著、译),总字数达数百万;还撰写过多部军事、武器装备、海洋科技与科普电视剧
期刊
越南战争中,美军认识到霰弹枪在丛林作战时的价值,二战时期久经沙场的霰弹枪再次成为美军的宠儿,许多二战时期使用的霰弹枪又被送往越南战场。越南战场上的美军霰弹枪主要包括雷明顿M870、温彻斯特M1200、斯蒂文斯M77E等。据统计,美军和南越部队在越南战争装备的雷明顿M870霰弹枪就有十万余支。美国军事专家总结霰弹枪在越战中的作用时指出:在城镇、壕沟、丛林、山地等复杂地形上实施的近距离作战中,霰弹枪更
期刊
空中优势对于美国军事战略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空军的F-16A/B已经开始大批退役,A-10的替代也早就上了议事日程;美国海军的F/A-1 8A/B也是一样;更紧迫的是由英国“鹞”式战斗机发展而来的海军陆战队的AV-8。空军发展F-22已经落实了,海军的F/A-18E也落实了,但海军陆战队的AV-8B还是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况。面对三军都需要F-16、F/A-18、AV-
期刊
俄格军事冲突是军事迷近期讨论的热点话题,格鲁吉亚人的莽撞、俄罗斯的果敢……这都是军迷茶余饭后谈论的主题。当然,评点在这场军事冲突中出场的五花八门的步兵武器也成为了军迷排行论辈的资本。其中,格鲁吉亚士兵手中的“万国牌”轻武器是战争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与俄罗斯清一色的苏式轻武器不同,格鲁吉亚的轻武器几乎是万国大杂烩,北约等国家大批的军火以各种名义运进格鲁吉亚,其中不乏“大牌名流”。美国大名鼎鼎的M
期刊
激光制导炸弹从越南战争中出现,到现在已经近40年了。虽然此后出现了在技术上更先进的卫星制导炸弹,但并未见激光制导炸弹退出历史舞台。在90年代以后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中,激光制导炸弹的使用都很多,在伊拉克战争中甚至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一起担纲攻击武器的主角。激光制导炸弹之所以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其有三个独特优势一是命中精度非常高(可达1~3米,而JDAM则在5米以上):二是能够打击低速运
期刊
(4)东八西藏支队覆灭    1939年5月28目的太阳终于从地平线上消失了。对日军搜索队队长东八百藏而言,这是极其难熬的一天。他的快速支队没有重现上次交战的“辉煌”,而是遭到了苏蒙军的激烈抵抗。进入东岸的苏军工兵连一次又一次地挫败了东八百藏的迂回。对岸台地上的苏联大炮更让日本人支付了高昂的成本。到黄昏时分,东八百藏的队伍已是死伤枕藉。  但在19时,东却获得了一支意外的援兵——第4中队浅田忠义少
期刊
1月14日,是享有“低空霸王团”美誉的海军航空兵某歼击团新年首次飞行训练日。只见20多名着飞行皮服的飞行员们个个威武挺拔、精神抖擞,径直跑向属于自己的战鹰。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战机呼啸而过,直刺苍穹。下午17时08分,最后一架歼击机安全着陆,该团第一个飞行日顺利完成了双四机攻击防御、大速度差大高度差等实战科目的训练,出勤率和任务完成率均达到100%,实现了首飞“开门红”。    低空霸王团的由来
期刊
随着俄罗斯经济在近几年逐渐得到恢复,俄罗斯军队建设也走出了90年初的窘境,许多以前因为资金问题而停滞的军事项目得以继续进行。不久前,俄罗斯国防部公开宣布,将为俄军采购最新研制的BMPT重型坦克支援战斗车,以加强俄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战斗力。    研制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表明,坦克、装甲车辆要想在今天的战场上更好地生存,防护性能的优劣至关重要。防护性能是坦克发展非常重视
期刊
在每年一次的世界最大刀展美国Blade Show上(在美国东岸的亚特兰大举行),有一个摊位前总是人头攒动,参观者使尽浑身解数才能挤到前排,这是一家不平凡的制刀企业——蜘蛛(Spyderco)公司。它因生产具有独特风格的出类拔萃的刀具而在全球拥有很多狂热的粉丝——“蛛丝”,“蛛丝”们一般收藏若干款蜘蛛刀具,并且关注蜘蛛公司出厂的所有新刀款。  提起蜘蛛公司,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讲的是有一位潜水员在深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