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成长要有智慧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iu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女士
  (职业公务员,儿子四岁半,幼儿园中班)
  对儿子的期许:长大了能够自食其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感动一刻
  “儿子快两岁的时候,有一次看到路边有非常漂亮的花,他摘了一朵,一直捂在手里,要带回来给我看。儿子回来时,花都被他捂蔫了。尽管摘花是不好的行为,我也教育了他,但心里还是别提有多开心。”胡女士说,从这件事得知儿子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且会与自己最爱的人分享美。
  语录
  顺着孩子的天性去发展
  胡女士是一位典型的“学习型家长”,她推崇小巫的书,认为她的书是“育父母”的书,比如《让孩子做主》、《接纳孩子》等。“看这些书让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能够从儿童自身的心理、行为规律出发,更多地去聆听孩子、了解孩子、接纳孩子。”
  除了小巫的书以外,胡女士也涉猎了其他家庭教育类书籍,她认为好的家庭教育的理念都差不多,最关键的一点是一定要根据孩子自己的特点来因材施教。所以,对于儿子,她总是那句话:
  “顺其自然,顺着孩子的天性去发展。”
  张女士
  (媒体人士,儿子六岁,幼儿园大班)
  对儿子的期许:希望儿子做一个平凡的人,不需要有太高的成就,快快乐乐过一辈子就好。
  感动一刻
  张女士经常会在生活中捕捉孩子的一言一行,当然,感动是经常的事情。比如生病了,儿子会主动给妈妈倒水,安慰妈妈一定会好起来的。儿子从小如此体贴,让张女士感觉很温暖。
  前几天,张女士带儿子去吃寿司,儿子突然感叹:“妈妈,当小孩真好,可以无忧无虑、开开心心,你们大人多累多操心啊!”尽管这是一句很普通的话,但张女士却非常感动,她说:“孩子会说这样的话,说明他能很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爱,会觉得正是因为我们辛勤的付出,他才能这么幸福地生活。”
  语录
  教育孩子,先要了解孩子
  “没孩子之前,我希望孩子长大了能够有一番大作为,希望他能成功。有了儿子以后,通过阅读家庭教育类书籍和亲身参与教育孩子的实践,我完全颠覆了之前的想法。我觉得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不需要别人去为他规划,他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这样我就心满意足了。”
  张女士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她总是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家庭教育类的书籍,她不会全盘照搬书上的教子方法,总会把那些方法变成自己的方法去教育儿子,她觉得“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只有先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才能知道什么方法更适合他。”
  前车之鉴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
  好动、爱冒险是孩子的天性,但小时候胡女士的这些天性就被父母给压抑住了,“我觉得妈妈太专制了,我小时候一吵闹,妈妈就叫我不要吵,还要求我不准吃别人给的东西,不准去冒险等。她这不准那不准的,搞得我现在一直很胆小、不自信,自我否定比自我肯定要多,这些都是小时候留下的阴影。那时的父母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很专制,总是强调家长的权利和权威。”
  胡女士吸取了父母教育自己的教训,她现在会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很少限制孩子,允许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其实限制得越多,孩子会更叛逆。我的儿子比一般的孩子更少吵闹,就是因为我们没有限制他的正常需求,他的正常需求满足了,整个人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前车之鉴
  “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我妈妈特别在意我的成绩,每次考试如果没有达到她的要求,她都会严厉地批评我。就算我进步了,她都会说‘虽然进步了,但是你还要考得更好’。”张女士说,在妈妈这种批评式教育下,她一直都很自卑,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妈妈也会经常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比,总是用一个虚拟的‘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要我也能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
  张女士深刻地意识到自信对于一个人多么重要,现在她极少批评儿子,“我总是鼓励他,即使他自己觉得不如别人,我都会告诉他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相信自己。”
  责编 林楠
其他文献
对孩子而言,从小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评价系统,树立自信,会为他将来成功度过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把自信的种子种在孩子的心中呢?在此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无条件地给予爱  让孩子知道,不管他好看与否,健康与否,父母都会爱他,这将是孩子自信心滋长的最佳土壤。作为父母,应该慷慨地给孩子爱,更多地拥抱他、亲吻他。在帮他改正某个错误时,明白地告诉他,你不能接受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给孩
期刊
案例:  我家孩子5岁多了,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凡事都要争第一,达不到目的就灰心丧气甚至耍小性子。我觉得孩子这样不好,该怎么教育他才好呢?  分析:  孩子在自我意识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会逐渐喜欢在有意无意的横向比较中确认自己的本事和价值,这就是竞争意识的来源。所以,“好胜心”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应该说是一种本能。当然,孩子喜欢争强好胜,还可能是因为家长不经意间给了他们这样的暗示,即孩子表现好
期刊
天佑喜欢各种各样的汽车玩具,爸爸妈妈也给他买了不少来满足他的心愿。可是,无论是哪个到手的玩具,最后都逃不过这样一个噩运:被拆得七零八落。  相信很多家长都面对过孩子的“破坏行为”,甚至还努力帮孩子将他的“杰作”来个“破镜重圆”。那么,为何东西到了孩子手里就会立刻变成废品,难道孩子天生就是破坏狂吗?  读懂孩子的行为  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来看,孩子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拆开,是孩子学习探索的一种表现,
期刊
儿子5岁时的一个夏天,我们带他去小镇附近的湖边玩。儿子欢快地在湖边跑来跑去,一会儿在岸边堆沙堡,一会儿在湖中淌水,非常惬意。  当然,儿子最喜欢做的事是观察湖中的各种生物:小鱼、小螺丝、小虫,其中最吸引儿子的莫过于那群穿着黑色的外衣,晃着大脑袋,摇着细尾巴,自由自在地游动着的讨人喜欢的小蝌蚪。只见儿子拿出他的玩沙工具,跟在蝌蚪后面,用塑料盆小心翼翼地抓到了几条小蝌蚪。  儿子问我们:“小蝌蚪长大后
期刊
记忆是知识的宝库,有了记忆,智力才能不断发展,知识才能不断积累。下面提供几则有助于提升记忆力的游戏,家长们也试试吧。  拍手掌  从孩子4岁起,就可以和他玩这个游戏。家长自己先拍几下手,然后问孩子刚才拍了几下?他答对后,再重复。孩子稍大时可增加难度,如拍了几下,停顿,再拍,再停,再拍。然后问孩子:刚才三次共拍了多少下手?  做手工  跟孩子一起做一张钟面的拼图,方法是把钟面剪散后叫孩子再拼回来。安
期刊
草原上,如同白云般的羊群,缓缓地移动着。牧羊人远远地跟在后面,似乎不关自己的事。当牧羊人发现,草场并不是自己所选的草场时,他才会限制羊群的走动,或慢或快,但动作也依然漫不经心。  韩国的家庭教育,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家长充分信任孩子,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大学同学金玉英是韩国人,应她的邀请我到韩国一游,由此也见识了韩国家长“放养”孩子的场景。  那天,厨房里正烧着水。听到水烧开的声音,正和我
期刊
《布鲁姆博士系列》  丹尼尔除了是一名优秀的图画大师外,还是一名出色的幽默家,他旷达的智慧,幽默的性情,优雅的想象力,以及深入浅出的文学描绘,都在这套绘本里得到了表现。布鲁姆是一只大棕熊,这套绘本就以他为中心讲述了3个令人捧腹的故事……  《当狐狸和兔子互道晚安》  它讲的是一只小兔子坐在土丘上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突然蹿出一只狐狸的故事。我们来看故事的第二个画面,上下两幅画面形成了有趣的对比。上面
期刊
讲述人:尹先生,6岁男孩的姥爷。  尹先生是一家合资企业的董事长,他的家庭如今是典型的“421”家庭模式,作为独二代的外孙君军自然成了六个大人的心肝宝贝,用尹先生的话说:“对君军我是有求必应,但我觉得还是宠得不到位。”  您平时是怎么宠孩子的?  尹先生:物质上买东西,生活上顺着他。只要是他张口要的,我一定给买到位,他没张口要的,我觉得好的也都买给他。  您一年给君军选购礼物要花多少钱?都买些什么
期刊
很多人都说老外在孩子长大后,便不管不问了,诸如让老人帮忙带孩子这种事情,在美国可是新鲜事。但是据我所知,我身边很多美国老人也是乐意帮忙带孩子的。不过美国老人和中国老人带孩子却是不同的,抛开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对孙辈的教育是值得我们一学的。  其一:平日里父母有空闲的时候,他们不参与孩子的事情,完全交给父母自己处理。  这点很好,不像很多中国老人习惯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总是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去教育孙辈,
期刊
花生有不同的形状,生活中,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花生的外表,利用它们不同的形状,设计并制作出各种小动物,既动手又动脑哦!  下面为您和孩子介绍花生小狗的制作方法。  准备材料:花生、牙签、水粉颜料、笔刷、调色盘、涮笔桶、蓝色和黑色海绵纸、剪刀、胶水  制作过程:  ●选两个大小不一样的花生,大的制作小狗的身体,小的制作小狗的头部。  ●将四根牙签插进小狗的身体,作为小狗的腿部。再用一根牙签作为脖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