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字、词、句、段围绕一个共同的主旨——中心思想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从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心理特点,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也应引导学生先对文章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再对各部分作具体分析,最后再回到整体上进行综合归纳,从而达到对整篇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完成得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阅读教学的成败。如何让学生较好地呈现其“整体感知”的收获,本文拟提出几种常用的方式,就教于方家。
一、复述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复述内容。观察其复述是清晰的,还是含混的;是有条理的,还是凌乱的;是准确的抓住了文章的主要信息,还是不得要领,鸡零狗碎。。。通过复述,令学生呈现感知的收获,而教者也从中得到灵活施教的参考信息。
二、漫谈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随意谈谈对文章的感受,不提出任何限制,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倾吐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见解,又会给其他人以启示,从而产生环环相扣,波波相连的教学效果,不独呈现其“整体感知”的收获,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联想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谈谈由这篇文章联想到什么。可以是自己的切身经历,也可以是其他的相关信息。由其“联想点”,可以判断其“整体感知”的质量,同时将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拉通,也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刻领悟。
四、换题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给文章换个题目。这个过程,是学生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重要信息的再加工过程。在呈现“整体感知”诸方式中,这是最常用,最容易出花子的一种。学生所换题目,往往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其中一些精彩之作,甚至给人超过原题之感。
五、亮点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就内容,人物,语言,结构四方面中的某一点来谈自己的感受。可设置以下几种问法:说说文中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或人物;你喜欢本文的语言吗,为什么?请说说本文的大致思路等等。
六、提问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能否对文章提出问题,是衡量感知水平的可靠指标。高质量的问题,反映了阅读者敏锐的感知能力。
记得97年在潼关中学,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有学生在通读之后提问:“作者为什么说‘那朵’流星,为什么不说那颗?”问题一出,所有人均有眼前一亮之感。在师生一起讨论解答此问题的过程中,诗歌巧妙炼字所产生的特殊美感如一缕清风,吹拂着大家的心田。
七、总结法
通读文章之后, 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感受。学生只有经过认真的阅读之后,才能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感知,从而才可能用较简短的文字概括这种印象。这种方法,目前被许多电视节目广泛采用,主持人在节目终了时,往往会请嘉宾用一句话收束心情。
学生耳濡目染,对此法应不陌生。而且,常常训练,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较强的概括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八、配乐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揣摩课文的内涵和意境,想象如果进行配乐朗诵的话,可以配怎样的一首乐曲。这样的方法,可用于富抒情色彩的散文或诗歌。这一代孩子普遍喜欢流行音乐,教者对此不应持排斥的态度,而应给以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将纯粹的娱乐快餐,转化成语文学习的鲜活资源。
九、以点带面的分析法
有些文章篇幅很长,像一些小说和报告文学等,对此类文章我们无法也无须对每一段重点都详加分析,此时只要抓住最能体现中心的重点分析,再辐射其他段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分析、概括,连缀起来,同样可以很好地把握与理解文章的主旨与中心。
如《智取生辰纲》一文,可以抓住小说高潮部分“半瓢酒”进行具体分析,接着运用逆向思维向学生问出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好汉要在这半瓢酒里下药?为什么杨志一行人一定要喝这桶酒?杨志他们为什么会在黄泥岗休息?几个问题讨论下来,学生就弄清楚了梁山好汉们是利用天时(天气炎热),地利(山冈松林),矛盾(押送队内部不和)和最终的计谋半瓢酒等因素智取生辰纲的。
在这其中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这样不仅紧凑了课程安排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十、求疵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给文章挑挑毛病,是谓求疵法。一般情况下,入选教材的文章,堪称文质兼美,但不排除极个别的例外。
同时,对那些所谓文质兼美的文章保持一点怀疑批判,也是阅读教学应具備的一种品格。当然,对学生所求之疵,教者既要保护,又要引导,在此过程中,既使学生深入感知文章,又在其心灵深处播下实事求是的宝贵种子。果能收此二功,则语文教师功莫大焉!
很长时间以来,对于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环节的处理,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科学的设计,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是不利的。上面所列“呈现‘整体感知’”的十种方法,有的自己用过,有的见别人用过,应该说是取之于实践的,教学中值得同行教师进行探讨与完善。
(江苏省灌云县小伊中学)
“整体感知”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完成得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阅读教学的成败。如何让学生较好地呈现其“整体感知”的收获,本文拟提出几种常用的方式,就教于方家。
一、复述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复述内容。观察其复述是清晰的,还是含混的;是有条理的,还是凌乱的;是准确的抓住了文章的主要信息,还是不得要领,鸡零狗碎。。。通过复述,令学生呈现感知的收获,而教者也从中得到灵活施教的参考信息。
二、漫谈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随意谈谈对文章的感受,不提出任何限制,使学生能自由自在地倾吐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见解,又会给其他人以启示,从而产生环环相扣,波波相连的教学效果,不独呈现其“整体感知”的收获,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联想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谈谈由这篇文章联想到什么。可以是自己的切身经历,也可以是其他的相关信息。由其“联想点”,可以判断其“整体感知”的质量,同时将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拉通,也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刻领悟。
四、换题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给文章换个题目。这个过程,是学生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重要信息的再加工过程。在呈现“整体感知”诸方式中,这是最常用,最容易出花子的一种。学生所换题目,往往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其中一些精彩之作,甚至给人超过原题之感。
五、亮点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就内容,人物,语言,结构四方面中的某一点来谈自己的感受。可设置以下几种问法:说说文中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或人物;你喜欢本文的语言吗,为什么?请说说本文的大致思路等等。
六、提问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困惑。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能否对文章提出问题,是衡量感知水平的可靠指标。高质量的问题,反映了阅读者敏锐的感知能力。
记得97年在潼关中学,教学《天上的街市》时,有学生在通读之后提问:“作者为什么说‘那朵’流星,为什么不说那颗?”问题一出,所有人均有眼前一亮之感。在师生一起讨论解答此问题的过程中,诗歌巧妙炼字所产生的特殊美感如一缕清风,吹拂着大家的心田。
七、总结法
通读文章之后, 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感受。学生只有经过认真的阅读之后,才能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感知,从而才可能用较简短的文字概括这种印象。这种方法,目前被许多电视节目广泛采用,主持人在节目终了时,往往会请嘉宾用一句话收束心情。
学生耳濡目染,对此法应不陌生。而且,常常训练,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和较强的概括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八、配乐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揣摩课文的内涵和意境,想象如果进行配乐朗诵的话,可以配怎样的一首乐曲。这样的方法,可用于富抒情色彩的散文或诗歌。这一代孩子普遍喜欢流行音乐,教者对此不应持排斥的态度,而应给以积极的引导,使学生将纯粹的娱乐快餐,转化成语文学习的鲜活资源。
九、以点带面的分析法
有些文章篇幅很长,像一些小说和报告文学等,对此类文章我们无法也无须对每一段重点都详加分析,此时只要抓住最能体现中心的重点分析,再辐射其他段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分析、概括,连缀起来,同样可以很好地把握与理解文章的主旨与中心。
如《智取生辰纲》一文,可以抓住小说高潮部分“半瓢酒”进行具体分析,接着运用逆向思维向学生问出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好汉要在这半瓢酒里下药?为什么杨志一行人一定要喝这桶酒?杨志他们为什么会在黄泥岗休息?几个问题讨论下来,学生就弄清楚了梁山好汉们是利用天时(天气炎热),地利(山冈松林),矛盾(押送队内部不和)和最终的计谋半瓢酒等因素智取生辰纲的。
在这其中采用以点带面的方法,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来,这样不仅紧凑了课程安排也大大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十、求疵法
通读文章之后,让学生给文章挑挑毛病,是谓求疵法。一般情况下,入选教材的文章,堪称文质兼美,但不排除极个别的例外。
同时,对那些所谓文质兼美的文章保持一点怀疑批判,也是阅读教学应具備的一种品格。当然,对学生所求之疵,教者既要保护,又要引导,在此过程中,既使学生深入感知文章,又在其心灵深处播下实事求是的宝贵种子。果能收此二功,则语文教师功莫大焉!
很长时间以来,对于阅读教学中“整体感知”环节的处理,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科学的设计,有很大的随意性,这对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是不利的。上面所列“呈现‘整体感知’”的十种方法,有的自己用过,有的见别人用过,应该说是取之于实践的,教学中值得同行教师进行探讨与完善。
(江苏省灌云县小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