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教学内容的制定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服从的地位,自主探究、创新意识被严重束缚,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持续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课堂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角色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诱导者和辅导者。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这是许多教师所全力企盼的一种境界。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人,“要求学习”也应该是学生的主动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放到一个崭新的位置,促使学生具有学习热情,积极、主动的学习,乐于学习。情感怎样激发?动机往往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营造出一种特定的学习氛围,有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实践操作过程中,我注重了这样几个方面:与学生建立朋友式关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多元地评价学生,允许学生出错,增强学生的自信,鼓励他们大胆发表意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感受、品尝成功的喜悦,充分地发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拓宽学习的领域……有了这份学习的激情,学生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激发兴趣是自主创新学习的诱因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当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轻松起来。因此教师就要着力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1、开辟自主的空间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愿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时导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主,讲究教学方法。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习:(1)收集有关介绍中国桥梁的文章和圖片,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特点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认识。(2)在学生学习完中国桥梁的特点后,设计了一个写“家乡的桥”的小练笔,让学生选择一座自己喜欢的桥,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写”中去。
  
  2、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是学生的天性,而传统的师问生答的、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却扼杀了学生的这一天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确定目标,引导学生达标的牵引式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先进行尝试性阅读,做到学生自明目标,自寻学路,教师以学定教。同时,要在尝试性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
  
  1、质疑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兴趣只是一种诱因,一种动力,要使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持久保持下去,关键还在于掌握语文的规律和学习语文的方法。创新思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求异性,所以,要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养成探求真知的习惯。为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共同商讨,各抒己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本、老师和同学的勇敢挑战者。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会思、善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思维品质。对学生的质疑,教师要表示欢迎并给予表扬。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起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质疑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进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课堂是属于孩子们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大胆质疑,使“有疑一释疑”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参与、自能探求知识的过程,才能孕育学生创造的能量,点燃创造的火花。
  
  2、平等是人人质疑的前提
  在教学中,(1)多一些师生之间和谐活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诸如对话、问答、互动、交流等多边活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独角戏为群英会,变单调为丰富,变枯燥为愉悦,(2)给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有发现、思考、想象的余地,进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新的教学体系;(3)给学生质疑的权力,允许怀疑,允许挑战,允许创新,允许探索和错误,要使学生形成尊师而不畏师、重本而不唯本、好问而不耻问的良好习惯。只有师生双方合作,建立这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敢想、敢说、敢质疑,激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巧设课堂提问,激发自主创新的思维
  
  1、课堂提问要恰当
  设计课堂的提问是否恰当,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好的设问是体现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途径,而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的实际出发,注意适度性,以求启而能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发现、理解和掌握规律,在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归纳概括规律时精心设计提问。
  
  2、导语要精心设计
  学习新知识时,老师的设问要根据学生好新,好奇等心理特点,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设问要有新颖性,具有吸引力,尽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导语”是一堂课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第一座桥梁,好的导语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创造有利条件。简单的几句话就唤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使他们急于想通过阅读,寻求答案。
  
  5、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我在课堂教学的设间时注意抓住两点:一是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细心地观察学生的思维状态,从学生的思考动面向全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应把每个学生的思维活动组织起态中获取信息。二是要关心中差生的思维活动,除了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外,还要鼓励他们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只要中差生对自己学习建立了自信,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深入,“以课堂为中心,以教为基础,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转变教师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巧设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思维,多练多读博思,养成学生自主创新的习惯,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大量具有创造能力的新世纪英才。
其他文献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能够选人小学课本里的古诗文更是精华中的精华,可谓字字珠玑。小学古诗文教学,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它是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的一个切入点,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另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儿童正是记忆力、想象力高度
【摘要】影响农村中学生作文语言现状的环境因素包括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中学生的心理环境。环境既为农村中学生语言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又对它作了消极限制;进而对中学生的心理成长影响深远,自然外化为语言的肤浅、不自信等。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作文;语言;环境;影响    在关于个体语言获得的理论中,无论是乔姆斯基的先天能力论,还是斯金纳等人的环境论,或者皮亚杰的认识基础论,都不可否认环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轨,广大教育工作者对“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强师”的意识也逐步增强,对教育科研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从而涌现出许多“科研型”、“学者型”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实践证明:谁占领了教育科研这个制高点,谁就能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取得教育的高质量,赢得社会的好信誉。然而,在广大的农村小学
[摘要]把辩论赛引进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语文课 辩论式教学    中学语文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与“学”是教师和学生围绕知识的传授和吸收、相关能力的培养所展开的双边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选择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切实地培养学生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各种能力。辩论式教学法,作为一种较新的
[摘 要]本文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为中心,详细的论述了采矿工程专业的特色及其建设、探索过程。  [关键词]高校 国家级特色专业 采矿工程 人才培养    1 前言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换,特色专业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特色专业是指高校在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过程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培养的学生某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优于其他院校该专业
【摘 要】学无止境,教也无止境;要想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成长,一要广开“眼”路,二要广开“言”路,三要广开“研”路,最后还要不断的实践与锻炼。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设计 改进    一、前言  2010年10月中旬接到区教研员许老师的电话,在电话中他希望我们学校能够承担区级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师资培训活动的任务,并指派一位教师承担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中期指导课。  我校承担
【摘要】学生评教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本文分析了影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几个因素,并介绍了相应的措施。希望能使高校学生评教更加客观有效,不断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学生评教;教学质量;有效性    学生评教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课堂表现、授课效果及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的一项活动,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  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
惩罚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它具有补偿受害人遭受的损失、惩罚和遏制不法行为等多重功能。2009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这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的比例很大,课内课外加起来100多首,精讲的诗有30多首。由于教师受到自身文学素养或是地域等的影响,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一种模式,那就是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的介绍,诗句翻译,主题思想的讲解,学生
【摘要】我国古诗词浩如烟海,其中蕴含大量的物候知识,把地理知识与语文诗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既能增加地理课堂的文化氛围,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地理教学;诗词;地理知识;激趣    “听歌,朗诵,演小品,放录像,一堂课就像一台综合的文艺节目。学生们兴致盎然,教室里掌声不断。”如果我不说,你一定不会猜到这是一节地理课,这种形式的地理课效果如何呢?是喧嚣过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