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会计界对会计职能的认识观点纷繁,共同之处都对会计反映职能给予认同。而对于会计是否有监督职能则存在不同观点及认识。我认为应首先肯定的是会计有监督职能。从整个社会看,监督是多方面的,有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审计监督、会计监督,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监督体系。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会计监督的方式、内容和范围必然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在整个会计职能体系中,其层次和地位也会发生变化。会计监督并非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从会计是一个人为系统的角度理解,会计监督实际上是外部环境施加于会计系统的一种功能,无论是监督的标准还是内容都来自社会经济环境的监督和要求,是会计系统的一项子程序。总之,会计监督是会计的职能,但并非基本职能,也不是会计本质的反映,而仅仅是在会计反映职能基础上利用会计信息的结果。
一、会计监督的基本含义
《规范》第四章在明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履行《会计法》赋予的监督职权的基础上,提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单位内部的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以更好地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本人认为会计监督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对会计工作本身进行监督,二是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目前,大多数人偏重于后面的解释。我认为这种解释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对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而对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应是会计监督的重点。没有对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就不能产生真实的、合理的、合法的、准确的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就失去了依据,因而就不能有效地监督经济活动。会计数据失真,会计核算混乱等,都是对会计工作本身监督弱化的具体表现。所谓会计监督,就是指依照法律和国家各项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对各单位的会计工作实行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协调、控制、监察、督促,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一)会计监督的中心地位是由会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所决定的会计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存在于社会各行各业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在经济生活和政治建设等各项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惩治贪污腐败,这些都和会计监督息息相关。会计工作反映和监督一切经济活动,是财务收支的关口,把住这个关口,国家宏观调控职能也就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各级政府都在抓廉政建设,我认为发挥了会计监督的作用,就能为廉政建设把好第一关。
(二)会计监督是各种经济监督形式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经济监督体系中会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审计监督的进行,其目的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整体国民经济运行活动进行监督,以便更好地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大大加强了包括会计监督在内的经济监督的力度,而会计监督是经济监督体系中最及时、最完整、最直接的监督,是经济监督的基础。这是因为:1会计监督是社会经济监督的起点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而社会再生产是在整个国民经济部门、各单位中进行的,大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小到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社会经济活动各行业都离不开会计监督,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始终。2会计监督是其他监督的枢纽点一切经济流转活动都是通过会计行为这个枢纽来实现的。正当合法的经济活动需通过正当合法的会计行为来反映,不正当不合法的经济流转活动也往往通过不合法的会计行为来反映,而且带有很强的隐蔽性。3会计监督是其他监督的依据。其他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再监督和延伸其他各种监督形式在很大形式上依赖于会计资料,它们利用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进行监督,审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由此可见,会计监督是其他监督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
三、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由于会计监督弱化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的现象突出,尽管采取了各项措施,但问题并未减少,反而有日趋严重之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产权法人化,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由法人代表决策,由法人代表向国家负责,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会计监督只是一种内部监督职能。现代企业制度中,会计将如实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实施会计核算、分析和监督,并参与经营决策,在不违反国家法规的前提下,确保法人财产的安全完整与增值,保障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在实践中会计代表国家利益进行监督越来越困难,会计人员在国家利益与企业自身利益之间左右为难,无法把握自身的工作支点,由此大大削弱了会计监督的效果。在新的经济秩序建立过程中,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弱化问题,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会计法制建设。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国家有关部门对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遗漏或模糊的地方,应抓紧修补;对未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应尽快出台,力求财政法规和财会制度条块分明、界限清晰、内容具体、规定明确和可操作性强,使各级财会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在工作中,一些企业的负责人自认为是“一把手”,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则一推了之,或找个替罪羔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企业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以此来加强企业负责人为企业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人员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保障。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会计人员在企业中不具有独立地位,其利益关系依附于企业领导,从而使其内部监督软弱无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消除企业负责人与会计人员之间密切的利益关系,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地位。具体的方法是: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取消公司经理提请聘任或解聘公司财务负责人的权利,采用由公司董事会直接聘任或解聘公司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这样就使得会计人员在行使对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能时,不必考虑与企业负责人之间是否存在利害关系,从而有效地防范企业负责人的违法行为。
(四)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可以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会计队伍中实施诚信工程、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等多种途径来加强会计人员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在整个队伍中营造一种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消除因技术原因等造成的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而且使其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编制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拒绝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应当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提高技能。会计主管部门或单位领导应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会计人员从严考核,从严要求,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一、会计监督的基本含义
《规范》第四章在明确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履行《会计法》赋予的监督职权的基础上,提出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应当对单位内部的其他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以更好地为单位内部管理服务。本人认为会计监督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对会计工作本身进行监督,二是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目前,大多数人偏重于后面的解释。我认为这种解释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对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而对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应是会计监督的重点。没有对会计工作本身的监督,就不能产生真实的、合理的、合法的、准确的会计信息,利用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就失去了依据,因而就不能有效地监督经济活动。会计数据失真,会计核算混乱等,都是对会计工作本身监督弱化的具体表现。所谓会计监督,就是指依照法律和国家各项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对各单位的会计工作实行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综合的协调、控制、监察、督促,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会计监督的重要性
(一)会计监督的中心地位是由会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所决定的会计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存在于社会各行各业中。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在经济生活和政治建设等各项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惩治贪污腐败,这些都和会计监督息息相关。会计工作反映和监督一切经济活动,是财务收支的关口,把住这个关口,国家宏观调控职能也就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各级政府都在抓廉政建设,我认为发挥了会计监督的作用,就能为廉政建设把好第一关。
(二)会计监督是各种经济监督形式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经济监督体系中会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审计监督的进行,其目的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整体国民经济运行活动进行监督,以便更好地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近几年来,国家大大加强了包括会计监督在内的经济监督的力度,而会计监督是经济监督体系中最及时、最完整、最直接的监督,是经济监督的基础。这是因为:1会计监督是社会经济监督的起点会计监督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而社会再生产是在整个国民经济部门、各单位中进行的,大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小到社会再生产各环节,社会经济活动各行业都离不开会计监督,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始终。2会计监督是其他监督的枢纽点一切经济流转活动都是通过会计行为这个枢纽来实现的。正当合法的经济活动需通过正当合法的会计行为来反映,不正当不合法的经济流转活动也往往通过不合法的会计行为来反映,而且带有很强的隐蔽性。3会计监督是其他监督的依据。其他监督是会计监督的再监督和延伸其他各种监督形式在很大形式上依赖于会计资料,它们利用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进行监督,审查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由此可见,会计监督是其他监督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
三、会计监督弱化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由于会计监督弱化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工作秩序混乱的现象突出,尽管采取了各项措施,但问题并未减少,反而有日趋严重之势。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产权法人化,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由法人代表决策,由法人代表向国家负责,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个职能部门,会计监督只是一种内部监督职能。现代企业制度中,会计将如实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实施会计核算、分析和监督,并参与经营决策,在不违反国家法规的前提下,确保法人财产的安全完整与增值,保障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在实践中会计代表国家利益进行监督越来越困难,会计人员在国家利益与企业自身利益之间左右为难,无法把握自身的工作支点,由此大大削弱了会计监督的效果。在新的经济秩序建立过程中,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弱化问题,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会计法制建设。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国家有关部门对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遗漏或模糊的地方,应抓紧修补;对未出台的具体会计准则应尽快出台,力求财政法规和财会制度条块分明、界限清晰、内容具体、规定明确和可操作性强,使各级财会人员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二)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在工作中,一些企业的负责人自认为是“一把手”,会计上的事情自己说了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按他的意愿办事,出了问题则一推了之,或找个替罪羔羊,减轻自己的责任,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会计监督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明确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企业负责人,他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以此来加强企业负责人为企业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人员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保障。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机制。会计人员在企业中不具有独立地位,其利益关系依附于企业领导,从而使其内部监督软弱无力。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消除企业负责人与会计人员之间密切的利益关系,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地位。具体的方法是: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取消公司经理提请聘任或解聘公司财务负责人的权利,采用由公司董事会直接聘任或解聘公司财务负责人、并决定其报酬。这样就使得会计人员在行使对企业的会计监督职能时,不必考虑与企业负责人之间是否存在利害关系,从而有效地防范企业负责人的违法行为。
(四)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可以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会计队伍中实施诚信工程、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系统等多种途径来加强会计人员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教育,在整个队伍中营造一种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消除因技术原因等造成的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而且使其作为会计信息的直接编制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拒绝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会计人员应当努力学习,钻研业务,提高技能。会计主管部门或单位领导应重视会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会计人员从严考核,从严要求,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