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清早儿带小铲,拉着小孩儿四边儿转,卖了黄花换糖串。一年四季不停歇,走街串巷捡破烂儿……”这首顺口溜儿,是村子里的人专门为精明能干的桂琴姨编的。
五月的田间,开满了“黄黄苗”(蒲公英),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镇上有好多地方都集中收购。晒干的两毛钱一斤,刚挖出来的就八分钱一斤,所以,每年孩子们都會跟着桂琴姨到处挖“黄黄苗”,为自己攒些零花钱。桂琴姨是跟我们父母同辈的人,没有一点儿家长的样子,是有名的“孩子头儿”。桂琴姨会找很多地方,为我们每个人划分“势力范围”。有时,大家互相帮助,每人挖满一篓后就会提前放工。如果去了较远的村子,还要准备自己的午饭,到了饭点,大家找个凉快的地方,围坐在一起吃饭。这样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是我们却一天比一天快乐,我们跟着桂琴姨去了很多地方,走过很多的山头,采过各种野花野果。干活的时候,桂琴姨还会跟我们讲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我们都是一边焦急地挖着“黄黄苗”,一边催着桂琴姨赶紧揭示谜底。像“地地菜”为什么永远晒不焦,“蚂蟥”为什么用石头也砸不死,还有一些关于专门害人的“皮猴子精”的故事。可以说,我对神话和寓言的兴趣完全来源于桂琴姨,她仿佛像一位先知,可以预见所有荒诞古怪的问题。
挖完地边的宝后,桂琴姨就要蹬着三轮车去村里淘宝了。
去村子里收破烂这份活儿,不仅要有与主人家周旋的能力,而且必须要得体,最好能达到双方满意的程度。这活儿有一个特殊性,你可以在走街串巷的时候拐走不少东西。主人家不在的时候,家旁边的菜你可以顺手“牵走”,放在外面的帆布你也可以据为己有。只要时候恰当,你可以“带走”任何你看中的东西。在我8岁那年,有一天上午,桂琴姨和别村的一个同行同时到了一个村子,所谓同行是冤家,这话一点不假。她俩同时盯上了主人家稻草垛旁的一辆老式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车有些老旧,锈迹斑斑。那年头,收破烂能淘到这样一件宝贝,还不用花钱,是这些“拾荒者”最梦寐以求的。她们俩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冲刺到车旁,一人一个车把开始推推搡搡,争论不休。桂琴姨一边往怀里使劲儿拉着车,一边说:“这车,咱俩谁都不能要,你放下,我也放下。”那女人也不是善茬儿,铆足了劲儿,非要抢过车不可,嘴里还不干不净,骂着桂琴姨,说她多管闲事,还不要脸想抢车。最后,那女人突然来了一句“你再抢,不还是个不下蛋的老母鸡,难怪你男人不要你”,这句话算是彻底惹火了桂琴姨,她突然一松手,让那女人自己摔了一跤,车也重重压在了她身上。桂琴姨还不解气,又把她摁在地上问她,车还要不要了。那女人瞬间就蔫儿了,桂琴姨松开了手,她连滚带爬,灰溜溜窜走了,还说要回来算账什么的。桂琴姨根本不想搭理她,扶起自行车把它好好放在主人家的院墙旁。
桂琴姨去街里收破烂,面善,出价也比同行高几分,有些人家喜欢作假,在废品里面灌水或者故意增重多卖些钱,她从来不计较。没两年,桂琴姨几乎“垄断”了十里八村的破烂生意。娘家一直劝着桂琴姨再找个人嫁了,别把自己这样一直耽误着……这些事情,桂琴姨都当笑话讲给我们听。我们也都很懂事,都笑呵呵的,从不去触碰桂琴姨心里的那道防线。
10岁那年,“黄黄苗”开得特别好,每一朵都是如此新鲜饱满。桂琴姨终究还是嫁人了,我在那些唢呐声里体会到了酸楚。
五月的田间,开满了“黄黄苗”(蒲公英),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镇上有好多地方都集中收购。晒干的两毛钱一斤,刚挖出来的就八分钱一斤,所以,每年孩子们都會跟着桂琴姨到处挖“黄黄苗”,为自己攒些零花钱。桂琴姨是跟我们父母同辈的人,没有一点儿家长的样子,是有名的“孩子头儿”。桂琴姨会找很多地方,为我们每个人划分“势力范围”。有时,大家互相帮助,每人挖满一篓后就会提前放工。如果去了较远的村子,还要准备自己的午饭,到了饭点,大家找个凉快的地方,围坐在一起吃饭。这样的日子虽然艰苦,但是我们却一天比一天快乐,我们跟着桂琴姨去了很多地方,走过很多的山头,采过各种野花野果。干活的时候,桂琴姨还会跟我们讲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我们都是一边焦急地挖着“黄黄苗”,一边催着桂琴姨赶紧揭示谜底。像“地地菜”为什么永远晒不焦,“蚂蟥”为什么用石头也砸不死,还有一些关于专门害人的“皮猴子精”的故事。可以说,我对神话和寓言的兴趣完全来源于桂琴姨,她仿佛像一位先知,可以预见所有荒诞古怪的问题。
挖完地边的宝后,桂琴姨就要蹬着三轮车去村里淘宝了。
去村子里收破烂这份活儿,不仅要有与主人家周旋的能力,而且必须要得体,最好能达到双方满意的程度。这活儿有一个特殊性,你可以在走街串巷的时候拐走不少东西。主人家不在的时候,家旁边的菜你可以顺手“牵走”,放在外面的帆布你也可以据为己有。只要时候恰当,你可以“带走”任何你看中的东西。在我8岁那年,有一天上午,桂琴姨和别村的一个同行同时到了一个村子,所谓同行是冤家,这话一点不假。她俩同时盯上了主人家稻草垛旁的一辆老式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车有些老旧,锈迹斑斑。那年头,收破烂能淘到这样一件宝贝,还不用花钱,是这些“拾荒者”最梦寐以求的。她们俩几乎以相同的速度冲刺到车旁,一人一个车把开始推推搡搡,争论不休。桂琴姨一边往怀里使劲儿拉着车,一边说:“这车,咱俩谁都不能要,你放下,我也放下。”那女人也不是善茬儿,铆足了劲儿,非要抢过车不可,嘴里还不干不净,骂着桂琴姨,说她多管闲事,还不要脸想抢车。最后,那女人突然来了一句“你再抢,不还是个不下蛋的老母鸡,难怪你男人不要你”,这句话算是彻底惹火了桂琴姨,她突然一松手,让那女人自己摔了一跤,车也重重压在了她身上。桂琴姨还不解气,又把她摁在地上问她,车还要不要了。那女人瞬间就蔫儿了,桂琴姨松开了手,她连滚带爬,灰溜溜窜走了,还说要回来算账什么的。桂琴姨根本不想搭理她,扶起自行车把它好好放在主人家的院墙旁。
桂琴姨去街里收破烂,面善,出价也比同行高几分,有些人家喜欢作假,在废品里面灌水或者故意增重多卖些钱,她从来不计较。没两年,桂琴姨几乎“垄断”了十里八村的破烂生意。娘家一直劝着桂琴姨再找个人嫁了,别把自己这样一直耽误着……这些事情,桂琴姨都当笑话讲给我们听。我们也都很懂事,都笑呵呵的,从不去触碰桂琴姨心里的那道防线。
10岁那年,“黄黄苗”开得特别好,每一朵都是如此新鲜饱满。桂琴姨终究还是嫁人了,我在那些唢呐声里体会到了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