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來了。
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首诗,为寂寥的秋天定调,赋予秋日旷远高洁的神性。
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农时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社会降低了农耕文明的普遍存在,秋天又增加了更多的游览抒怀属性。在现代科技作用之下,农业时代的秋天被现代化的秋天取代,新的时代开始产生新的季节意识。当此之时,秋天又意味着什么?在丰收和郊游之外,秋天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季节变化在我们的生理和文化意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在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替作用下,此时的我们,正在这个秋天与世界同在。
(本专题6-19页)
登高忆“山东兄弟”
进入9月,济南之秋,显得愈发明媚。经历了雨季的润泽,各处泉水开始蓬勃爆发,城市的气韵显得分外饱满。此时,也成为济南赏泉的最佳时节。
老舍写济南的秋天:“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大文豪欧阳修笔下的秋天,则高远莫测:“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从唐朝以来,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传统自然有它固定的底色,也有被时代潮水淘洗后的渐变。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真切而实际的生活,那种嵌入日常的淡然是无法被剥夺的。也许是季节流转由饱满转为萧瑟带来的一丝怅然,最后的丰盈迎接渐进的萧瑟意味。
国庆前后,归乡登山,草木层次分明。葳蕤的草木,蟋蟀蚂蚱出没其中,山楂火红立于枝头,柿子高挑,玉米泛黄收获。虽然从6月割麦就开始收获,但直到了秋天,万物普遍丰收的景象才真正浸染了大地。
当此之时,登高怀远,立于山顶,长啸一声,此时,我们现实中和文化中的“山东兄弟”,会出现在这个时代的秋天。
秋天的反复,表现在天气上。乍寒还热,心情也就起伏不定。秋天的反复,表现在动静之间。静又静不得,动又不愿意动。
现代医学证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诱导人们入眠,还使人消沉抑郁。褪黑激素会抑制人体中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使后者的生理浓度相对降低。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它们相对减少后,人们就会情绪低落,多愁善感。松果腺体分泌褪黑激素的生理过程受阳光调节,阳光照射可减少松果腺体的褪黑激素分泌量。秋凉之后,常常天气阴沉,阳光少而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们因而产生伤感情绪。
人的心情在秋天低落,也会随着刘禹锡的诗句而张扬起来。
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秋日合奏曲
秋总是任性而短暂,长久地被藏在文字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道:“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好的秋味,必有一味来自书卷。
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的《中世纪的秋天》,秋天是每个人避不开的时节——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就写过《族长的秋天》,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则在《孤独者的秋天》把它独赏给孤独的人们。至于秋味,也沉淀在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闲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是苍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悒郁和惆怅。
一种昏黄的、落寞的情绪掩盖了秋天。
就以特拉克尔那首《孤独者的秋天》为例:“黑暗的秋天带着果实和丰收来临,美丽的夏日还闪着枯黄的光。一丝纯蓝绽出废弃的小屋:鸟儿的飞翔因古老的传说而扑扑作响。”
特拉克尔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希望赎罪的灵魂苦苦挣扎的历程,同时他也洞察了自身的欲望和幻想,领略了黑暗命运的意义。
“多事之秋”一词大概源于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原话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明显是用秋季形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必须谨慎行事,否则一步走错,步步错。
“多事之秋”来源于我国民间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庄稼无水不收,但秋天农作物渐渐成熟,已不再需要太多的雨水,阴雨频繁反而影响作物成熟,造成籽粒空瘪,品质下降,到收割的时候,更是需要晴朗天气。不幸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好属于秋雨型气候,特别是中原一带,秋天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入侵,与逐渐退缩的暖湿气流交汇于此而形成降雨天气。唐朝诗人李贺的名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说的就是这种气候特点。
多事的秋天无疑是人们最担心的事情,因为秋天的收获是一家人全年的口粮所在。对于春夏季节的灾害,人们至少还可以通过补种一些生长期短的小秋作物挽回部分损失,而秋天的灾害则再无机会补救,一旦遭遇,全家人就只好准备背井离乡逃难了。由此看来,“多事之秋”的确是“危急存亡之秋”。
秋天也并非多自然之事,婚俗中有“秋以为期”,刑罚中有“秋后问斩”,国家层面还有“秋猎”。秋天,因肃杀而庄重。
一切都在改变。现代之秋,多了生活的意蕴,欣赏与自我欣赏成为一种可能。玩味秋天,体验秋天,装饰秋天,古典文化在此时抵达高潮,并顺着现代文化的脉络,进入季节的内核中去,形成一个新的《秋日》(里尔克诗):“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
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首诗,为寂寥的秋天定调,赋予秋日旷远高洁的神性。
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农时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社会降低了农耕文明的普遍存在,秋天又增加了更多的游览抒怀属性。在现代科技作用之下,农业时代的秋天被现代化的秋天取代,新的时代开始产生新的季节意识。当此之时,秋天又意味着什么?在丰收和郊游之外,秋天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季节变化在我们的生理和文化意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在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替作用下,此时的我们,正在这个秋天与世界同在。
(本专题6-19页)
登高忆“山东兄弟”
进入9月,济南之秋,显得愈发明媚。经历了雨季的润泽,各处泉水开始蓬勃爆发,城市的气韵显得分外饱满。此时,也成为济南赏泉的最佳时节。
老舍写济南的秋天:“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大文豪欧阳修笔下的秋天,则高远莫测:“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从唐朝以来,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传统自然有它固定的底色,也有被时代潮水淘洗后的渐变。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真切而实际的生活,那种嵌入日常的淡然是无法被剥夺的。也许是季节流转由饱满转为萧瑟带来的一丝怅然,最后的丰盈迎接渐进的萧瑟意味。
国庆前后,归乡登山,草木层次分明。葳蕤的草木,蟋蟀蚂蚱出没其中,山楂火红立于枝头,柿子高挑,玉米泛黄收获。虽然从6月割麦就开始收获,但直到了秋天,万物普遍丰收的景象才真正浸染了大地。
当此之时,登高怀远,立于山顶,长啸一声,此时,我们现实中和文化中的“山东兄弟”,会出现在这个时代的秋天。
秋天的反复,表现在天气上。乍寒还热,心情也就起伏不定。秋天的反复,表现在动静之间。静又静不得,动又不愿意动。
现代医学证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诱导人们入眠,还使人消沉抑郁。褪黑激素会抑制人体中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使后者的生理浓度相对降低。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它们相对减少后,人们就会情绪低落,多愁善感。松果腺体分泌褪黑激素的生理过程受阳光调节,阳光照射可减少松果腺体的褪黑激素分泌量。秋凉之后,常常天气阴沉,阳光少而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们因而产生伤感情绪。
人的心情在秋天低落,也会随着刘禹锡的诗句而张扬起来。
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秋日合奏曲
秋总是任性而短暂,长久地被藏在文字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道:“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好的秋味,必有一味来自书卷。
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的《中世纪的秋天》,秋天是每个人避不开的时节——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就写过《族长的秋天》,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则在《孤独者的秋天》把它独赏给孤独的人们。至于秋味,也沉淀在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闲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是苍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悒郁和惆怅。
一种昏黄的、落寞的情绪掩盖了秋天。
就以特拉克尔那首《孤独者的秋天》为例:“黑暗的秋天带着果实和丰收来临,美丽的夏日还闪着枯黄的光。一丝纯蓝绽出废弃的小屋:鸟儿的飞翔因古老的传说而扑扑作响。”
特拉克尔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希望赎罪的灵魂苦苦挣扎的历程,同时他也洞察了自身的欲望和幻想,领略了黑暗命运的意义。
“多事之秋”一词大概源于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原话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明显是用秋季形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必须谨慎行事,否则一步走错,步步错。
“多事之秋”来源于我国民间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庄稼无水不收,但秋天农作物渐渐成熟,已不再需要太多的雨水,阴雨频繁反而影响作物成熟,造成籽粒空瘪,品质下降,到收割的时候,更是需要晴朗天气。不幸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好属于秋雨型气候,特别是中原一带,秋天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入侵,与逐渐退缩的暖湿气流交汇于此而形成降雨天气。唐朝诗人李贺的名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说的就是这种气候特点。
多事的秋天无疑是人们最担心的事情,因为秋天的收获是一家人全年的口粮所在。对于春夏季节的灾害,人们至少还可以通过补种一些生长期短的小秋作物挽回部分损失,而秋天的灾害则再无机会补救,一旦遭遇,全家人就只好准备背井离乡逃难了。由此看来,“多事之秋”的确是“危急存亡之秋”。
秋天也并非多自然之事,婚俗中有“秋以为期”,刑罚中有“秋后问斩”,国家层面还有“秋猎”。秋天,因肃杀而庄重。
一切都在改变。现代之秋,多了生活的意蕴,欣赏与自我欣赏成为一种可能。玩味秋天,体验秋天,装饰秋天,古典文化在此时抵达高潮,并顺着现代文化的脉络,进入季节的内核中去,形成一个新的《秋日》(里尔克诗):“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