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以为期

来源 :齐鲁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天來了。
  刘禹锡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首诗,为寂寥的秋天定调,赋予秋日旷远高洁的神性。
  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农时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社会降低了农耕文明的普遍存在,秋天又增加了更多的游览抒怀属性。在现代科技作用之下,农业时代的秋天被现代化的秋天取代,新的时代开始产生新的季节意识。当此之时,秋天又意味着什么?在丰收和郊游之外,秋天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季节变化在我们的生理和文化意识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在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交替作用下,此时的我们,正在这个秋天与世界同在。
  (本专题6-19页)
  登高忆“山东兄弟”
  进入9月,济南之秋,显得愈发明媚。经历了雨季的润泽,各处泉水开始蓬勃爆发,城市的气韵显得分外饱满。此时,也成为济南赏泉的最佳时节。
  老舍写济南的秋天:“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个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大文豪欧阳修笔下的秋天,则高远莫测:“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从唐朝以来,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传统自然有它固定的底色,也有被时代潮水淘洗后的渐变。不论时代如何变迁,真切而实际的生活,那种嵌入日常的淡然是无法被剥夺的。也许是季节流转由饱满转为萧瑟带来的一丝怅然,最后的丰盈迎接渐进的萧瑟意味。
  国庆前后,归乡登山,草木层次分明。葳蕤的草木,蟋蟀蚂蚱出没其中,山楂火红立于枝头,柿子高挑,玉米泛黄收获。虽然从6月割麦就开始收获,但直到了秋天,万物普遍丰收的景象才真正浸染了大地。
  当此之时,登高怀远,立于山顶,长啸一声,此时,我们现实中和文化中的“山东兄弟”,会出现在这个时代的秋天。
  秋天的反复,表现在天气上。乍寒还热,心情也就起伏不定。秋天的反复,表现在动静之间。静又静不得,动又不愿意动。
  现代医学证明,在人的大脑中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分泌一种叫做“褪黑激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诱导人们入眠,还使人消沉抑郁。褪黑激素会抑制人体中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激素的作用,使后者的生理浓度相对降低。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等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它们相对减少后,人们就会情绪低落,多愁善感。松果腺体分泌褪黑激素的生理过程受阳光调节,阳光照射可减少松果腺体的褪黑激素分泌量。秋凉之后,常常天气阴沉,阳光少而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们因而产生伤感情绪。
  人的心情在秋天低落,也会随着刘禹锡的诗句而张扬起来。
  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秋日合奏曲
  秋总是任性而短暂,长久地被藏在文字里。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道:“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这好的秋味,必有一味来自书卷。
  荷兰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的《中世纪的秋天》,秋天是每个人避不开的时节——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就写过《族长的秋天》,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则在《孤独者的秋天》把它独赏给孤独的人们。至于秋味,也沉淀在林语堂的《秋天的况味》和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闲适,“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这是苍凉,“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悒郁和惆怅。
  一种昏黄的、落寞的情绪掩盖了秋天。
  就以特拉克尔那首《孤独者的秋天》为例:“黑暗的秋天带着果实和丰收来临,美丽的夏日还闪着枯黄的光。一丝纯蓝绽出废弃的小屋:鸟儿的飞翔因古老的传说而扑扑作响。”
  特拉克尔忠实地反映了一个希望赎罪的灵魂苦苦挣扎的历程,同时他也洞察了自身的欲望和幻想,领略了黑暗命运的意义。
  “多事之秋”一词大概源于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原话是“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明显是用秋季形容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是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必须谨慎行事,否则一步走错,步步错。
  “多事之秋”来源于我国民间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庄稼无水不收,但秋天农作物渐渐成熟,已不再需要太多的雨水,阴雨频繁反而影响作物成熟,造成籽粒空瘪,品质下降,到收割的时候,更是需要晴朗天气。不幸的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好属于秋雨型气候,特别是中原一带,秋天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入侵,与逐渐退缩的暖湿气流交汇于此而形成降雨天气。唐朝诗人李贺的名句“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说的就是这种气候特点。
  多事的秋天无疑是人们最担心的事情,因为秋天的收获是一家人全年的口粮所在。对于春夏季节的灾害,人们至少还可以通过补种一些生长期短的小秋作物挽回部分损失,而秋天的灾害则再无机会补救,一旦遭遇,全家人就只好准备背井离乡逃难了。由此看来,“多事之秋”的确是“危急存亡之秋”。
  秋天也并非多自然之事,婚俗中有“秋以为期”,刑罚中有“秋后问斩”,国家层面还有“秋猎”。秋天,因肃杀而庄重。
  一切都在改变。现代之秋,多了生活的意蕴,欣赏与自我欣赏成为一种可能。玩味秋天,体验秋天,装饰秋天,古典文化在此时抵达高潮,并顺着现代文化的脉络,进入季节的内核中去,形成一个新的《秋日》(里尔克诗):“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
其他文献
一般地说,当不定式结构的逻辑主语是它所表示动作的承受者时,不定式宜用其被动形式.如: (1)She asked to be sent to Tibet.(She would be sent to Tibet.) In general, wh
事件营销是指企业家通过介入重大新闻事件、社会活动、体育赛事等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以达到“名扬天下”,促进销售的目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充分利用事件营销已成为近几年市场营销领域进行品牌推广、提升和新闻公关、传播的一把利刃。  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龙头品牌——海尔,“砸冰箱事件”便使很多的人开始关注海尔, 2002年海尔再借“申奥成功”之东风,将品牌完美提升。还有IBM的“人机大战”,北京“涂料事件”
军队基层连队在业余时间进行农副业生产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各级后勤部门特别是基层连队,都非常重视农副业生产。长期以来,各级都把农副业生产作为考核基层连队的一个重要指标
叶圣老有一句大家熟知的名言:“教是为了不复需教。”从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而言,这一点的确应当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这是因为,语文知识包括语言文字知识和语言文学知识两
在在学习汉字时,老师经常告诉我们要善于联想,如“上不上,下不”下就是“卡”,“不正”就是“歪”。通过联想的记忆,一旦记住了就很难忘记,而且可以增进学习兴趣。学习英语
15万亩优质葡萄园是新天复兴的基础,而总部迁回新疆,剥离非葡萄酒业务,加大营销力度并决心与经销商一起成长都会成为新天复兴的关键。    曾经在业内掀起风暴的新天,在要规模还是要效益上,选择了先要规模;在品牌导向还是渠道导向上,选择了品牌导向;在先做大还是先做强上,选择了先做大。这一系列选择导致了新天市场表现日渐低迷。如今,随着营销总部回迁,一系列新政出台、实施,过往选择的错失正被一一修正、弥补,新
一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在不定期地做同一个梦,这个梦像被刻录成了光盘,按一下重播键,一模一样的故事就会上演。我猜想这种反复出现的梦一定有什么特殊意义。最初,我像学生解数学题般反复琢磨,却理不出头绪来,时间一久,梦融入日常生活,逐渐变得平常。我不再纠结梦的不可思议,只一心盼着它能再次出现,因为梦里我和母亲在一起,在我思念她而不得的时候,梦给了我安慰和温暖。  母亲在我十岁那年毫无征兆地离家出走,
有两种动词一般不用进行时态。一种是联系动词、状态动词(表示理解、记忆、态度、感受等), bc,look,understand,remember,forget,like,hope,want,sec,hear,因为它们表示持续
英语动词的一种变化是加ing变成动名词或现在分词.大多数语法书都只列出动词的一般规则,即一般动词直接加ing(如work-working);重读闭音节以单个辅音字母结尾的动词双写该辅
2006年10月22日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日,前辈们的那一段路让我们明白什么叫信念,坚持,还有勇气,每一次抬脚都是对自身的考验。然而金山的18年也如同走过了一段又一段的长征路,这一路上金山人执着、坚韧,肩并肩的经历低谷的挣扎、阵通的转变,直到今天越来越强大。  很难数出一家80年代创立的公司发展到现在没有做过本行业以外的业务,从1988年创立至今金山是一个很专业的公司,金山没有做过房地产,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