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人,不是父母,而是我的外公。外公是一个曾经在编后来又不在编的身份模糊的教师,但是他给予了我最传统的“蒙学”。自小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的我,正是通过外公的言传身教,知道了什么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什么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外公给予了我“热血报国 终身为业”的理想,告诉了我要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追求。通过外公的教育,我也慢慢地懂得了我的外公,外公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文人,也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教师。
出生于1932年的外公接受了最传统的私塾教育,他曾在泸南中学、同英中学等新式中学读书深造;亲身经历了中国最动荡、最复杂、变革最激烈的年代。从倭寇侵华到国共内战、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直至改革开放的今天,他看到了自三十年代以来中国历史所有的转折点,正是这些经历,让他的人生与追求在平凡中尤其显得不平凡。
“幼以入学,饱飨诗书;少则为师,诲人不倦,乡党长老以之为异”,这是外公友人描述外公生平时所说的话。外公15岁时外出求学,每次回乡都会为邻里乡党的孩子们讲课,作为教师传递知识改变家乡孩子们命运的梦想,外公在那时候就已经有了。1950年中学毕业,是外公的第一个人生拐点。在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当时,18岁的他作为中学毕业生,理应有一个很好的前途,或是继续深造,或是投身于他一直很期盼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事业;但他却回乡务农,归于“诗酒田园”。具体原因外公不曾提起,我也就不得而知。直到1956年,外公在友人的推荐下,入职于当地的万定小学,开始了自己企盼已久的教师生涯。
外公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也竭尽全力地将自己的所学教给自己的学生们。当时学校条件很差,老师们的工资很低,外公在上课之余还要回家做农活,却总是精神抖擞地为学生们讲课。一袭长衫,一双黑色布鞋,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手拿书本,声音洪亮,就是外公留给学生们的印象。外公的一个现为生产队队长的学生对我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听郑老师(外公)的课,因为郑老师年轻,而且总是收拾得很“伸展”(四川话,一表人才),让人觉得精神百倍,而且懂得也多,很有点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派头。就这样,在学生们的琅琅读书声中,外公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过了七个年头,这也应该是他这辈子最快乐、最充实的七年。
1962年是外公人生的第二个拐点,三年自然灾害,是那个年代每个中国人都刻骨铭记的。此时,他又成为了一个为中华传统文化所浸染的“文人”。为响应国家的号召,节省国家财政,外公放下了自己心爱的教师梦,主动退职回乡,“支援农业第一线”。学生们的哭泣挽留,同事们的惋惜劝阻,都没能阻止他。亲手斩断自己的梦想,不知道外公作出这个决定时有多么痛苦,但他又是那么的义无反顾。“位卑未敢忘忧国”,外公一直这样说,也一直在这样做。后来的日子里,外公经历了很多事情,沉沉浮浮起起落落,或许外公早已看透了吧?但能够为学生们尽一份力,他就觉得知足而快乐了。直到现在,即便陷于为生计奔波的琐事中,外公常常写诗张贴,或是讽喻时政,或是导人向善,或是劝人读书,或是戏谑当地官员贪赃之丑态,自嘲“虽乡间老叟,妄管尽天下不平事”。
这些年来,外公年事渐高,身体也越来越差,但是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多。因为国家越来越好,儿女们也越来越好。外公向来自制,喝酒总饮至微醺为止,我仅见外公醉过有数的四次。香港回归,我第一次被外公准许熬夜,全家人围坐电视机前看着交接仪式。外公眼里闪着泪花,一杯接一杯,嘴里念叨着“不负此生”,以致醉得不省人事,也没来得及写诗;澳门回归,外公写下“举世同欢喜气腾,欢呼祖国收澳门;百年国耻今昭雪,民富国强骏业兴”,浮一大白而醉;第三次则是我保送北师大研究生,外公拿着录取通知书就舍不得放下,看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对敬酒来者不拒,他又醉了;最后一次则是国家发文,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给民办教师们买保险,陪着外公办理手续,却发现外公的眼眶红了,回家又一次豪饮而醉,这应该是为自己终于得到国家承认的兴奋吧?其实,外公一直是在乎自己的教师身份的。
这就是外公的教师梦,也是外公的中国梦。他的梦想里有自己,更有学生;有亲人,更有国家。正是他的梦想,改变了他的学生;当然也是许多像外公一样的人们的梦想,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我们的国家;更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汇聚成了中华龙腾的、民族复兴的伟大的中国梦。循着外公的梦想,我渐渐成长;循着我的梦想,我来到了北师大。看外公追逐梦想的一生,我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喊出来,是口号;而用我们的行动、精神、热血乃至于生命去做出来,那就是伟大梦想的实现。
责任编辑/齐 欣
出生于1932年的外公接受了最传统的私塾教育,他曾在泸南中学、同英中学等新式中学读书深造;亲身经历了中国最动荡、最复杂、变革最激烈的年代。从倭寇侵华到国共内战、从新中国的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直至改革开放的今天,他看到了自三十年代以来中国历史所有的转折点,正是这些经历,让他的人生与追求在平凡中尤其显得不平凡。
“幼以入学,饱飨诗书;少则为师,诲人不倦,乡党长老以之为异”,这是外公友人描述外公生平时所说的话。外公15岁时外出求学,每次回乡都会为邻里乡党的孩子们讲课,作为教师传递知识改变家乡孩子们命运的梦想,外公在那时候就已经有了。1950年中学毕业,是外公的第一个人生拐点。在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当时,18岁的他作为中学毕业生,理应有一个很好的前途,或是继续深造,或是投身于他一直很期盼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事业;但他却回乡务农,归于“诗酒田园”。具体原因外公不曾提起,我也就不得而知。直到1956年,外公在友人的推荐下,入职于当地的万定小学,开始了自己企盼已久的教师生涯。
外公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也竭尽全力地将自己的所学教给自己的学生们。当时学校条件很差,老师们的工资很低,外公在上课之余还要回家做农活,却总是精神抖擞地为学生们讲课。一袭长衫,一双黑色布鞋,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手拿书本,声音洪亮,就是外公留给学生们的印象。外公的一个现为生产队队长的学生对我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听郑老师(外公)的课,因为郑老师年轻,而且总是收拾得很“伸展”(四川话,一表人才),让人觉得精神百倍,而且懂得也多,很有点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派头。就这样,在学生们的琅琅读书声中,外公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上过了七个年头,这也应该是他这辈子最快乐、最充实的七年。
1962年是外公人生的第二个拐点,三年自然灾害,是那个年代每个中国人都刻骨铭记的。此时,他又成为了一个为中华传统文化所浸染的“文人”。为响应国家的号召,节省国家财政,外公放下了自己心爱的教师梦,主动退职回乡,“支援农业第一线”。学生们的哭泣挽留,同事们的惋惜劝阻,都没能阻止他。亲手斩断自己的梦想,不知道外公作出这个决定时有多么痛苦,但他又是那么的义无反顾。“位卑未敢忘忧国”,外公一直这样说,也一直在这样做。后来的日子里,外公经历了很多事情,沉沉浮浮起起落落,或许外公早已看透了吧?但能够为学生们尽一份力,他就觉得知足而快乐了。直到现在,即便陷于为生计奔波的琐事中,外公常常写诗张贴,或是讽喻时政,或是导人向善,或是劝人读书,或是戏谑当地官员贪赃之丑态,自嘲“虽乡间老叟,妄管尽天下不平事”。
这些年来,外公年事渐高,身体也越来越差,但是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多。因为国家越来越好,儿女们也越来越好。外公向来自制,喝酒总饮至微醺为止,我仅见外公醉过有数的四次。香港回归,我第一次被外公准许熬夜,全家人围坐电视机前看着交接仪式。外公眼里闪着泪花,一杯接一杯,嘴里念叨着“不负此生”,以致醉得不省人事,也没来得及写诗;澳门回归,外公写下“举世同欢喜气腾,欢呼祖国收澳门;百年国耻今昭雪,民富国强骏业兴”,浮一大白而醉;第三次则是我保送北师大研究生,外公拿着录取通知书就舍不得放下,看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对敬酒来者不拒,他又醉了;最后一次则是国家发文,由国家财政统一拨款给民办教师们买保险,陪着外公办理手续,却发现外公的眼眶红了,回家又一次豪饮而醉,这应该是为自己终于得到国家承认的兴奋吧?其实,外公一直是在乎自己的教师身份的。
这就是外公的教师梦,也是外公的中国梦。他的梦想里有自己,更有学生;有亲人,更有国家。正是他的梦想,改变了他的学生;当然也是许多像外公一样的人们的梦想,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我们的国家;更是所有中国人的梦想,汇聚成了中华龙腾的、民族复兴的伟大的中国梦。循着外公的梦想,我渐渐成长;循着我的梦想,我来到了北师大。看外公追逐梦想的一生,我知道,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喊出来,是口号;而用我们的行动、精神、热血乃至于生命去做出来,那就是伟大梦想的实现。
责任编辑/齐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