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界所说的创新能力,就是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的本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我省刚实行2年,自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化学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本人在具体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在于化学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1.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 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 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 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 少数学生是配角, 大多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 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 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 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 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 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 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 或修正他人的想法, 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3.坚持赏识教育,多鼓励,少貶抑。每个人的智商不一样,对于学生,教师要多了解他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具有发展潜力,教师只要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为他们创造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就能使每个学生的智能水平得到提高和发展。化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不同类型的情景教学,使学生的潜能充分表现和发挥出来。教师还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亮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质疑、解疑, 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 创设情境, 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 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 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 勇于实践、积极验证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进行各种总结, 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 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课堂教学中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每次总结, 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 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总结完后, 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进一步延伸, 拓展思维。
  二、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1.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 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 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例如, 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提出酸溶液pH<7, 碱溶液pH>7,那么N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pH是多少呢? 也许学生马上会回答,但通过实验后, 学生感到很诧异, 为什么结论与自己想的不一样,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 于是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来说, 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创新精神。
  2.关注身边的化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力创设具有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不断的学习,学生会感受到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生活的环境时刻都在进行化学反应,如缓慢氧化,吸入氧气,我们身上穿的、戴的,还有喝的饮料都离不开化学原理。教师可用生活中的真实例子激发学生,使他们积极动脑、动手,主动学习化学,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创新思维。
  3.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 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 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 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 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直观感受, 培养学生的兴趣。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例如, 做一个蘸有酒精的湿手帕的燃烧实验,由手帕不能燃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运用化学实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创新思维,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保护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分清学生发生的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果, 平时多给学生一些鼓励, 一些支持, 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 这样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总之,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发挥主体作用。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多方面着手,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进行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不单纯是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直观手段,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关键词:化学实验 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浅谈一下思路和做法
期刊
摘 要: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效地促进自身的发展,真正有效地实现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目的。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阅读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令读者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  朱自清先生的《春》,正如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只有通过对如诗语言的欣赏和对画面的体验,才能从中领悟到《春》所隐含的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含蓄美,唯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审美效果。  此外,《海滨仲夏夜》恰似一幅夏夜的优美图;《秋魂》
期刊
新时代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为此,我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从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入手,通过设计好每一个课堂教学的环节,切实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将课堂真实还原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在课堂上成长和进步的舞台。  在实际教学中,我分析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课堂上老师认为设计得很好、很巧妙的问题,往往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回答也不尽人意,有些问题甚
期刊
我校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及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一条规定,从周一到周五(周五下午下课之后可自由出入,晚十点半需回到宿舍),凡是有事需要请假出校门的学生,一律到班主任处开具出门条,由班主任签字后门卫方可放行。  每天中午放学,我班的学生三五成群地一批又一批来跟我索要出门条,每次开出门条,我总是习惯地问“外出理由?”“何时返校?”学生出门的理由五花八门:“合理”的理由有“去看病”(尽管学校有校医)、“去
期刊
新课改要求高中物理教师要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堂教学,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大胆放手,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孙中山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一个学生能否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其志向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理想的人犹如茫茫大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题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美术专业知识,数学知识与美术理念完美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各自的功效,依托故事的情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  在小学教学中,还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传授为主,还是让学生在解答数学作业时力求获得标准
期刊
众所周知,课堂是一个张驰有度的特殊环境,是一个经纬交织的广阔空间,是教师教学的综艺展台,是学生学习的练兵港湾。多少年来,为了探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一“长生果”,已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创新上下足了功夫。可常见的课堂教学情景仍然是教师兴趣盎然地主动传授学问,学生不冷不热地被动吸纳知识。本应充满情趣的课堂,因人为的影响或干扰,使其变得索然寡味。其教学效果往往是占班上人数比例极小的少数尖子生独霸着
期刊
摘 要:语文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素质教育要求语文课程的教授更具人文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从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就素质教育下如何构建高中语文的人文教育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性人格塑造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习惯、情感、品质的重要时期,也是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奠基工程,初中教育则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初中教师缺乏对小学教育模式、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生思维和心理特点的了解,使小学生适应初中教学和管理存在很大的难度。  为此,有必要谈谈小学和初中教育的衔接问题,以找准小学和初中的衔接点,在接力区内做好文章。  一、小学教师应该让小学生养成哪些习惯  1.养成预习新知识的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