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者安田猛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e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日本枥木县东南部的益子町(Mashiko)如今是日本著名的陶瓷产地。大正十三年(1924),日本民艺运动的代表人物,“益子烧之父”浜田庄司(Shōji Hamada)开始在此进行陶艺创作,指导当地陶工制作民众实用器具,积极开展民艺运动。随着改革实践的持续推进,在外来思潮和创作激情的浸润下,这个在上世纪30年代之前几乎无人知晓的小地方,开始逐渐成为公认的世界民艺发源地和中心。在安田猛(Takashi Yasuda)心中,今天的景德镇像极了当年的益子町,空气中都弥漫着蓄势待发的无穷能量,一间间陶艺家的工作室像是一个个微型发射站向外界发送着唤醒鲜活创造力的信号。
  拜访安田猛的那天,他和他的合伙人熊白煦刚刚结束了卡塔尔之行,凌晨5点到达景德镇后进行了短暂的休息,就在工作室迎来了他们的第一批访客。他工作室干净敞亮,井井有条。各类工具被分门别类地归置于工具架上,这一方天地的码放也尽职地彰显着主人的视觉美学理念;晾晒架上还未经过烧制的毛坯们带着拙朴的羞涩静默排列;各种令年轻艺术家艳羡的精密仪器和工具透露出主人那源自日本文化的对极致的追求。
  我需要突破自己的固有价值观
  出生于1943年的安田先生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29岁以前在日本生活,之后长期定居英国,并娶了同是陶艺家的英国太太Felicity Ayliff,在全然不同于亚洲的欧洲艺术氛围中进行了三十多年的陶艺创作和教学,直至数年前被乐天陶社的大当家郑祎邀请到景德镇,拉开了他在中国的陶艺生活序幕。从最初接触时便能感受到的日本人惯有的谦和,到言谈交流中传递出的包容开放和英式严谨,以及受中国文化至深才会有的中国式睿智幽默,不同文化影响背景下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印记。这些多元的文化因子互利共存,让人很难简单地将他定义为某国人,他自己也笑称自己希望成为一个世界公民。
  安田先生认为30岁之前是一个人的思想定格的时期,在那一时期他所接受的日本单一文化教育,虽然奠定了他的人文气质基调,但也造成了他思想维度上的局限。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一直在不断尝试突破这个局限。2005年让安田先生再一次告别熟悉的国度,来到中国的最大动机,也正是源于他的这一思考。挖掘自我潜力的渴望,促使他置身于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探索和创作。具有差异性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文脉,能够帮助他架构出更为丰润的创作基底。
  在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中,任何一个亚洲的国家都无法避而不谈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尤其是日本。中国和日本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和极多的相似性,但是日本人和中国人却有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性背后的原因是安田先生了解中国文化的动力。远在日本或者英国时,他无法亲身感受中国的文化氛围,获取知识的渠道无非就是媒体、书籍或者口耳相传。而当他置身于这个文化中时,才有可能真切地感受到其中的微妙。有趣的是,在中国的生活创作经验反而让他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原来是个日本人,在他身上仍然保有早年形成的定式思考。这也提醒着他,如今虽然生活在中国,但其实需要跳出环境造成的思维定式来进行审慎的观察。当他去了解文化也好,陶瓷也好,包括观察景德镇的发展也好,他总是在不断地调整和打破自己的既有规则。“我需要持续不断突破自己的固有价值观”,年届七十的安田猛微笑着从容地说道。
  “业余人类学家”的全局观
  在和安田先生聊天的过程中,他不止一次谦逊地提到自己是个“业余”人类学家。对于人类学的研究,让他的视野并不单单聚焦于个体感性世界,而是从社会、人文和历史的视角出发,更加宏观地专注于群体状态和区域发展。因此在这里,他更关心的是景德镇的总体发展,景德镇是如何一步步适应现代社会的。
  除了是中国乃至世界最知名的陶瓷产区之外,景德镇对安田猛的吸引力还在于他在这儿看到了那点点燃起的精神火种,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把他拉回曾经在益子制陶的那些年,不断迸发的鲜活创意力每天都在刺激着陶艺家们的创作冲动,在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国际化环境中,传统的规则被不停打破又重建,这一切是如此地生动,并且必将会越来越有趣。安田猛说益子最为活跃的时期是20世纪初期,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相差近100年。今天在景德镇发生的一切与当年是何其相似,但是又能让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艺术运动趋势或者说创新发力,并不是简单的拷贝。
  对于景德镇的未来,安田猛先生十分乐观。在他看来文化的传承并不是通过单一的直线路径完成的,而是通过许多新的文化运动的循环更迭,在这一次次不断更新的循环中,有的思潮会重复回归。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发展节奏和路径,只做与他国的横向比较而不尊重历史的客观发展规律是不可靠的。对他来说,这是景德镇最好的时代,因为他曾经见过这样的萌动。
其他文献
2013春夏之交的香港,不知从哪儿攒足了一口文艺的气,充起了环游世界的大黄鸭,充起了香港近年来最大型的公共充气雕塑展“M+进行:Inflation!”。  “M+进行:充气!”展出的第一个星期就吸引了3万名观众,这个数字是香港艺术馆周参观量的四倍还多,是2012年香港艺博会的一半,让人不仅要去窥探一下这个展览的奥秘在哪里。 展览设在西九龙文化区公园,是香港视觉文化博物馆“M+”所策划的“M+进行”
期刊
为了游戏,我们已经把能想到的技术都用上了,无论你爱动还是爱静,或者动静皆宜,都能找到适合你的游戏设备,并且有的技术堪称邪恶,有的技术更是精致而又逼真化,让你感受到游戏和现实的融合。你不会错过你想要的那一款,全部的或是个体的,总有一种是你想要的。  火力全开  Brookstone Rover 2.0摇控坦克  Brookstone Rover 2.0是用iPhone, iPad和iPad touc
期刊
鬼头健吾(Kengo Kito),1977年出生于日本名古屋(Nagoya)。他的太太竹村京(Kei Takemura)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日本艺术家,近十年来一直在德国生活和创作。自2010年起,鬼头健吾也迁居到了柏林与妻子共同生活,并开始了新的艺术创作阶段。学习油画出身的鬼头健吾,十分享受艺术家身份带来的自由感。对他来说艺术职业的最大好处就是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把控。太太竹村京是鬼头健吾最欣赏的艺
期刊
浮游是一种微小的水生生物,它们数量庞大,支撑起整个食物链的最底端。庄子云“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但是从作品来看,艺术家并非不知其所求和所往,她们非常清楚自己的方向和位置,用丰富的手段表达着自我。  女性艺术家作品的集结展出并不是新鲜的事情,在欧洲,这种情况更多是艺术家自发联合起来,并且作品内容总是与女权主义或性别歧视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无差别系列展从名字上就想与这类展览划清界限。这一
期刊
玻璃艺术所呈现的丰富多彩,是某种毫无保留毫无骄矜的瑰丽。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在烈火的炙烤、工匠的打磨中也孕育着新的突破。透过这组展览作品,揭示了玻璃的另外一面,它的实验性和表达的丰富性。  关于玻璃最初的起源伴随有三个版本的传说,故事主人公或者在烧制的陶土中,或者是在燃烧的灰烬里,发现了亮晶晶的物质而惊叹不已。在提炼出玻璃这种物质后的千年里,玻璃制品的技艺日臻完善,达到顶峰。世人皆知世界玻璃工
期刊
最好的设计师合作往往来自于观念的和谐统一。“我们期望产品能够更加人性化。” 欧亚双人组Francesca Lanzavecchia和Hunn Wai在设计中充分印证了移情共感的力量  Francesca Lanzavecchia出生于米兰附近的小城帕维亚,Hunn Wai则来自新加坡。他们在埃因霍芬设计学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学习时相遇,毕业后,两人赢得了2009年
期刊
一款崭新的笔记本放在眼前,呈现着不同的打开角度,如同曼妙的少女展现灵活的身姿。5月3日,Acer宏碁率领全线新品点亮纽约,业界首款“触打双用”(touch & type)双轴承的R7成为舞池中央的亮点。集笔记本、触控、分享、平板四种使用模式于一体的Aspire R7,用人性化的设计实践,诠释着时尚与实用的新突破。  主设计师彭学致兴致勃勃地向用户展示Aspire R7的四种经典使用模式。一为笔记本
期刊
每一次的艺术活动,都是一次精神领域的冒险,而这次以“冒险”为主题的G-tokyo 2013当代艺术博览会对新锐艺术家作品的集结展示,所带给观者的冲击和感受,无疑类似于一次井喷式的头脑风暴演习。  从2010 年起,以日本15家顶尖画廊为主体发起的“G-tokyo” 当代艺术博览会另辟蹊径,不同于世界艺术博览会通常的巨型展销模式,以聚焦、顶尖、当代为出发点,更多关注质量而非数量。将“冒险”定为“G-
期刊
“ 《视频‘画’(Video Painting)》的色彩和图案,看起来似乎凌乱而随意,但其实却夹杂着智慧和对现实的讽刺。有些甚至会带来颠覆人的感官认识。就服装领域而言,对我也是有借鉴意义的。”CK男装的创意总监Italio Zucchelli如此评价Ben Jones的艺术作品。Ben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用笔作画的形式,以视频为“笔触”来作画。而荧幕上的色块经过“再组合”,更具张力和想象力。
期刊
日本建筑师小川博央运用婚纱的褶皱营造出一座洁白的婚礼圣殿。  通过简单重复的折叠,单调的大块织物立刻会产生出独特的华美感,褶皱,自然也最频繁地被应用到服装衣料上。然而,在建筑师小川博央的眼里,褶皱这种神奇的形式还可以契合建筑上的诸多需求:它们不仅美观,而且有着稳定的结构和极佳的声音反射效果。在日本崎玉县郊外一个繁忙的丁字路口,一个绝非婚礼教堂的理想之地,设计师大胆地运用百褶墙营造出一座浪漫婚礼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