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火的艺术

来源 :中外生活广场surfac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玻璃艺术所呈现的丰富多彩,是某种毫无保留毫无骄矜的瑰丽。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在烈火的炙烤、工匠的打磨中也孕育着新的突破。透过这组展览作品,揭示了玻璃的另外一面,它的实验性和表达的丰富性。
  关于玻璃最初的起源伴随有三个版本的传说,故事主人公或者在烧制的陶土中,或者是在燃烧的灰烬里,发现了亮晶晶的物质而惊叹不已。在提炼出玻璃这种物质后的千年里,玻璃制品的技艺日臻完善,达到顶峰。世人皆知世界玻璃工艺重镇为意大利的威尼斯,而隔海相望的美国,也是当代玻璃艺术发展的中心。为了庆祝美国玻璃工作室运动50周年,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The 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简称 “MAD”)举办了名为“玩火——当代玻璃设计与艺术50年”( Playing with Fire—50 Years of Contemporary Glass)的大型展览。展出的100多件当代玻璃艺术品,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对当代玻璃艺术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回顾。
  玻璃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在可见光下透明。这种透明清澈的性质,让远古先民产生神奇浪漫的幻想,并摒弃实用的方向,突出材质的特色。韦应物曾在诗中作:“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象筵看不见,堪将对玉人”。看不见,触得着,冰凉冷漠却优雅自得,以一种超然独立而又珍贵清高的品格独见珍贵。在玻璃中加入不同氧化金属来改变颜色但是不改透光本色,这种彩色玻璃技艺最成功的应用就是教堂的彩窗,用不同颜色的玻璃拼接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有装饰性的几何花样,也有叙事性的宗教故事,在阳光的照射下向上望去,就好像梦想中天堂的样子,无论是忠实的信徒还是无意的过客,抬头间突然满眼的斑斓梦幻,这一瞬让人多少会有些仿佛受到上帝旨意启示般的感动。
  1827年玻璃压印机器问世,使得大规模生产玻璃器具成为可能。玻璃也从贵族才能享用的工艺品逐渐成为人人均能享有的日常物品,并因其清洁无杂质随着抗高温等技术的发展而成为常用器皿,其手工艺性反而被忽略了。1962年,在Harvey K. Littleton*的倡导下,美国发生了影响世界的“玻璃工作室运动”(Studio glass movement)。Harvey K. Littleton首次提出并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热玻璃作为艺术创作材料的潜力,实现了在工作室小型熔炉中烧制玻璃的可能,解决了将玻璃用于个人创作的技术问题,使玻璃艺术与传统工业相分离的梦想成真;玻璃工作室运动在北美各大院校迅速展开,让玻璃终于正式成为一种艺术家表达观念的媒介,并作为一门艺术学科进入了院校的殿堂。
  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的这次展览,对在玻璃工作室运动带领下的美国玻璃艺术历程进行了一次多情的回顾 。除了展示半个世纪以来玻璃艺术家的作品,也呈现了一些非职业玻璃艺术家如建筑师、光影艺术家的玻璃作品,多视角、全面地探讨各种不同方向的可能性。技术的发展和艺术的介入,让玻璃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生命与情感。展览以“玩火”为名,或许是为了见证玻璃烧制过程中与火的持久对抗与合作,介于液体和晶体间的物质,经过“熔融”、“冷却”、“固化”等三个过程成型,最高熔融点可达1450℃,其完美的工艺也包含了一丝危险的诱惑。
  在这次展出的作品里,我们饶有兴味地发现,艺术家打破了大众对玻璃的期待和想象,在玻璃的装饰性之外,结合了其他材料和物质,提供了一个个角色和潜在的故事。尤其耐人寻味的,是用富含意义的标题提供了一个个文本化的解读。“海军团队”化成漂浮在玻璃管中的水母和水泡,起伏游荡。“吃起来像Applebees”(编注:Applebee’s,美国知名的连锁西餐厅),在技术上实验突破,将玻璃的可塑形象发挥到极致,坚硬的物质竟然出现了塑料薄膜的触感。“呼吸的玻璃”提供了一个如星际般的空间,虚幻中可以看到精雕细琢。“战争的男孩”是一个解剖的尸体局部,让人想起战争中死去的战士和小孩,还有妇孺,他们的身体被解剖后又被缝上,面容安详却支离破碎。展览中还有一扇美丽的彩色玻璃窗“The Patron Saint of Circus Apes Day Parade”,以动物的形象,对圣洁的宗教情节进行了拟人化的解读。这个时候玻璃材质突破了自身,表达了更加丰富自由的想法。这些作品无疑是对纷乱颠覆的20世纪60年代的一次回应,也是对自由创作环境的回馈;艺术家们的热情、反叛与创新,在毫无顾忌的玻璃身上获得了最真诚的反应:即使最终破碎是与生俱来的命运,也从不吝啬一时的自我实现和一刻的光华璀璨,这也是玩火的另外一层含义。
  注:*Harvey K. Littleton,生于1922年7月14日,美国教育家、玻璃艺术家,美国玻璃工作室运动的发起人。
其他文献
谁说在马戏里绳子只能用来荡高空秋千,在Jive Faury与Kim Huynh这里,出现了一根不合时宜的绳子,放肆的自行抖动,互相交缠又解开,变成圆圈、小棍、木偶、绳索……在演员看似漫不经心的操纵下,逐步构建出一个用幻想与诗意编制的世界。  印象里的马戏新奇、怪异、斑斓、市井,仿佛“Freak show”。而今天,马戏表演已被加入更多现代元素,创作者也不再依赖让人瞠目结舌的杂耍和动物,而是通过发挥
期刊
在建筑大师阿尔托的设计基础上扩建新建筑绝非易事。JKMM建筑事务所在芬兰设计完成的塞伊奈约基图书馆坐落在大师杰作旁也并不逊色,外观仿若三叶草的公共建筑给当地人增添了一个促进信息交互的城市新客厅。  由阿尔瓦·阿尔托设计完成的“塞伊奈约基市民中心”是芬兰知名的建筑群,充分展示了建筑师从对门把手的细节到对城市尺度规划的完美掌控,具备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是当代建筑中的杰作。原有的塞伊奈约基图书馆(Se
期刊
上海天气很热,持续的高温天气,其它院系都放了假,只有我们影视学院医师艺术系还顶着烈日,缩在学校里上专业课。暑假在导演课,编剧课,表演课中发霉,生根,发芽,提不起精神,被晒得可以同非洲人媲美的我,把自己交给了防晒霜,恨不得把毛孔也严严实实地赌住。那天,当我没精打采地趴在课桌上,幻想舒服地躺在家里的沙发上,边啃着青苹果,边吹空调的幸福场景,汗却像泉水一样不停地流淌,。老师说,大家怎么都倒下了?我们说,
期刊
初识布兰妮,是缘于一副封面海报。有着金黄色头发的女孩虔诚地合着双手,长长的头发非常柔顺,眼神单纯而沉静,非常和谐和的与众不同的感觉。这即是布兰妮。  偶遇布兰妮,在一个孤独的夜晚,骑着车,漫无目的。突然听到音像店里传出很有点特别的音乐——不是很清脆的声音,但是绝对富有磁性而带点嗲嗲的声线,让人感觉得到歌者的快乐,并且那快乐是极富感染力的。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成为她真正意义上的歌迷。  布兰妮,来自
期刊
新的材料灵活、巧妙解决自然力量的再生难题。  自由造型  浑圆、任意的有机形态是耗时费力、成本较高的制造难题。奥地利Organoid公司开发了一种经济、可持续的制造工艺,采用由内膨胀的结构造型,向其外部喷射粘合剂与木屑、麦秆等可降解工业废料,经真空压缩和硬化实现丰富的有机形态。(图01)  抽丝剥茧  Polyfloss公司解决了塑料的再利用问题。将塑料废弃物熔入一个类似棉花糖机的高速烤炉里,在这
期刊
很多人说徐建国画现代的清明上河图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这个从水墨起家,又痴迷于抽象艺术的美籍华人艺术家,通过14年时间,一笔一划,描绘出了现代城市山水图《申城新瑞图》,这对他来说,是通过现代手法去怀古,也是作为游子的回顾和展望。  徐建国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水墨宣纸和西方帆布油画结合在一起,将宣纸蒙在油画布上面, 用水墨和油画颜料共同作画。既有中国画朦胧深远的意境,也结合了西方油画的色彩和物质感,在中
期刊
2013春夏之交的香港,不知从哪儿攒足了一口文艺的气,充起了环游世界的大黄鸭,充起了香港近年来最大型的公共充气雕塑展“M+进行:Inflation!”。  “M+进行:充气!”展出的第一个星期就吸引了3万名观众,这个数字是香港艺术馆周参观量的四倍还多,是2012年香港艺博会的一半,让人不仅要去窥探一下这个展览的奥秘在哪里。 展览设在西九龙文化区公园,是香港视觉文化博物馆“M+”所策划的“M+进行”
期刊
为了游戏,我们已经把能想到的技术都用上了,无论你爱动还是爱静,或者动静皆宜,都能找到适合你的游戏设备,并且有的技术堪称邪恶,有的技术更是精致而又逼真化,让你感受到游戏和现实的融合。你不会错过你想要的那一款,全部的或是个体的,总有一种是你想要的。  火力全开  Brookstone Rover 2.0摇控坦克  Brookstone Rover 2.0是用iPhone, iPad和iPad touc
期刊
鬼头健吾(Kengo Kito),1977年出生于日本名古屋(Nagoya)。他的太太竹村京(Kei Takemura)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日本艺术家,近十年来一直在德国生活和创作。自2010年起,鬼头健吾也迁居到了柏林与妻子共同生活,并开始了新的艺术创作阶段。学习油画出身的鬼头健吾,十分享受艺术家身份带来的自由感。对他来说艺术职业的最大好处就是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把控。太太竹村京是鬼头健吾最欣赏的艺
期刊
浮游是一种微小的水生生物,它们数量庞大,支撑起整个食物链的最底端。庄子云“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但是从作品来看,艺术家并非不知其所求和所往,她们非常清楚自己的方向和位置,用丰富的手段表达着自我。  女性艺术家作品的集结展出并不是新鲜的事情,在欧洲,这种情况更多是艺术家自发联合起来,并且作品内容总是与女权主义或性别歧视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无差别系列展从名字上就想与这类展览划清界限。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