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诠释学的发展和作者、文本、读者息息相关。随着诠释学的发展,“作者”逐渐转入幕后,“文本”开始展现它的重要性。可见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文本在时代中都占着十分重要地位。本文从诠释学的角度来探讨文本的重要性,并分别从几个重要的文学家的理论出发研究文本的发展和变化。最后放眼当代,研究文本的改革和诠释学实践性的发展。
【关键词】:作者;文本;超文本;诠释学
一、天下霸主独展魅力:“作者中心论”
(一)施莱尔马赫的“作者中心论”
最初,诠释学就是一种方法和工具,帮助解释圣经和法律。在神学中,神不是直接把旨意传达给人类,而是安排一名使者——赫尔墨斯来转达。在这个过程中,神的意愿被翻译、解释,然后被人们接受。如果把神的话语看作是一个文本,那么神就是作者。赫尔墨斯并非要告诉人们文本的意义,而是上帝的旨意。所以此刻的文本只是一个中介,透过文本,人们才能知晓上帝真正的意愿。我们可以把这个看成是最早的“作者中心论”。
随后,“作者中心论”在施莱尔马赫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他在这段历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原本只解释圣经和律法的诠释学在他的带领下延伸到各种经典古籍作品中,遂后称之为“普通诠释学”。 施莱尔马赫的作者中心,是从研究《圣经》开始的。他发现用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即教义和语义来解释《圣经》会产生矛盾。由此及彼,他認为对文本和作者的理解也不能同日而语,理解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就像研究《圣经》一样。
其次,施莱尔马赫认为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就是透过作品,重构作者的内心。施莱尔马赫发现,语言除了本意,言外之意是存在的,作品意义具有多义性,那么确定的文字直接表达作者的意图,不确定的部分需要再现作者心理状态来确定。所以,作者才是文学研究最重要的那个。
(二)狄尔泰与他的作者
威廉?狄尔泰的出现,使诠释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不仅确立了精神科学,而且还把诠释学放在了认识论的高度。作为和自然科学相对应的精神科学,更注重人类精神的历史发展。狄尔泰认为诠释学更是一切精神科学的基础和核心。精神作为“表达”方式的存在,是某些精神物质的表达。由此可知,这种表达方式,狄尔泰更想研究作者的精神实质。
另一方面,他继承了施莱尔马赫,但是更重视“体验”,他认为任何事情都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可以获得,对作者和文本的理解也不例外。阅读文本时,摒弃自己的人生体验,让自己处于中空状态,用你所感悟的作者经验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狄尔泰所说的“体验”来自于作者,不是文本和读者。
二、翻身作主一统江山:“文本中心论”
(一)伽达默尔走出“作者”重围
解释是因为它本来的存在让主体不得不去理解一些客体。我们使用这个概念是因为它本身就在那儿。他的存在哲学,把诠释学上升为现象学哲学,称为“现象学诠释学”。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也是让人从言语中看到事物如其所是那样展示自身的深意。“此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诠释学的中心不再是通过文本重构作者意愿和思想,而是转向文本,回归语言。
伽达默尔顺应海德格尔的号召,认为诠释学从本质上来就是理解文本。从时间间距的概念中,伽达默尔认为过去、现在、未来之间表现出一种张力,解释的对象就在这个间距之间,所以诠释学就是处于“中间地带”,则文本自身所带来的感情和意义最重要。从理解的历史性中可以知道,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要建立在当下历史环境中,让诠释学境遇来解释其意义。
施莱尔马赫曾经说过诠释者要比作者更好地去理解作品,把握作者的心理状态。可伽达默尔表明理解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更好地创造,任何东西都在不断地更新自己。因为历史是变化的,所以文本也不依赖于任何解释意义本身。可见,在文学批评中,文本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其次,文本地位的上升也体现在伽达默尔再次找回的“应用”功能上。此功能被运用到诠释学中,并表达艺术作品的重要性。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也许并没有直接把文本看作解释的中心,他也并不是第一个从作者走向文本的,但他给诠释学打开了一个豁口,让更多的领域享受诠释学的成果,突破“作者”重围,引领“文本”新方向。
(二)利科尔决定文本的地位
保罗?利科尔继承和发展了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发展了一种现象学的诠释学的综合诠释学。在他这里,“文本中心论”坐稳江山。在利科尔的本文解释理论中,他认为文本可以取代话语。其一,话语存在于谈话之间,谈话产生的表情、环境只是暂时的。其二,文本是话语的固定,是一种恒久的形式,所以为我们的理解带来了无限的意义可能性。
在利科尔的诠释学理论中,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意义不是一回事。正如伽达默尔的“时间间距”概念一样,文本和作者之间是有一个“间距”的,则作者写下文字的情感和文本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情感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圣经》,某些部分文字直接表达了上帝的旨意,而有些地方则会模棱两可,意义含糊,诠释者则会运用语义学来解释其中深沉含义。研讨文本,才能让《圣经》深入人中。
利科尔对于“文本中心论”又提了“占有”这个概念,原指把异化了的东西重新占为己有,文本会把自身的经验转送给读者,对自我进行反思,揭示出隐藏的自我。比如阅读关于“二战”的文本,读者会不自觉地进入到它所描述地二战场面,随后你所了解的战争都是这个文本带给你的经验。文本丰富了你的生活和经验。
三、文本之治:超越文本的“超文本”
文本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改头换面。它越来越不遵循传统,想要彰显自身现代性风格。其中多媒体就是它最大的助理。通过网络、影视等多种媒介对文字的收集和处理,这些信息和文本已经变得五花八门,甚至可以联系到世界其他文本。这种非线性、非中心的零碎化文本,就是“超文本”。
比如我们微信朋友圈里发表的言语、各大浏览器中的娱乐八卦、甚至包括游戏、广告等。超文本的出现,也许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和阅读方式。比如最近很火的电视剧《锦绣未央》的小说原著抄袭事件里出现了“计算机自动写作软件”,就是利用超文本的原理来运行的。设定情节模式,自动寻找文字,形成文本。
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文本都已不再因循守旧,和网络建立起了庞大的“超文本”,那么诠释学也一定在不断地强大着自己。既然超文本比起传统文本来说更多元,更加变化多端,那么理解和解释也要不断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自己。比如近几年流行的网络用语,“同学”可以说成“童鞋”,用谐音来表达文字的俏皮;“我也是醉了”来说明我对这个处境的无话可说,并不是真的醉了,凡种等等。等等。这些都是诠释学在当代社会的实际应用,表明它海纳百川,一直在自己的人文科学领域中不断前行。
总的来说,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三个阶段和诠释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使传统得到延续,历史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德)威廉·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M].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3] 林清.论保罗·利科尔的文本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5] 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6] 潘德荣,彭启福.当代诠释学中的间距概念[J].哲学研究, 1994,(8).
[7]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陶远华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8]王逢振.《网络幽灵》[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9]何道宽.《从纸媒阅读到超文本阅读》[J], http://www. donews. Com.
[10] 南帆.《电子时代的文学命运》[J].《天涯》, 1998(6).
【关键词】:作者;文本;超文本;诠释学
一、天下霸主独展魅力:“作者中心论”
(一)施莱尔马赫的“作者中心论”
最初,诠释学就是一种方法和工具,帮助解释圣经和法律。在神学中,神不是直接把旨意传达给人类,而是安排一名使者——赫尔墨斯来转达。在这个过程中,神的意愿被翻译、解释,然后被人们接受。如果把神的话语看作是一个文本,那么神就是作者。赫尔墨斯并非要告诉人们文本的意义,而是上帝的旨意。所以此刻的文本只是一个中介,透过文本,人们才能知晓上帝真正的意愿。我们可以把这个看成是最早的“作者中心论”。
随后,“作者中心论”在施莱尔马赫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他在这段历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原本只解释圣经和律法的诠释学在他的带领下延伸到各种经典古籍作品中,遂后称之为“普通诠释学”。 施莱尔马赫的作者中心,是从研究《圣经》开始的。他发现用两种不同的解释方法,即教义和语义来解释《圣经》会产生矛盾。由此及彼,他認为对文本和作者的理解也不能同日而语,理解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就像研究《圣经》一样。
其次,施莱尔马赫认为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就是透过作品,重构作者的内心。施莱尔马赫发现,语言除了本意,言外之意是存在的,作品意义具有多义性,那么确定的文字直接表达作者的意图,不确定的部分需要再现作者心理状态来确定。所以,作者才是文学研究最重要的那个。
(二)狄尔泰与他的作者
威廉?狄尔泰的出现,使诠释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不仅确立了精神科学,而且还把诠释学放在了认识论的高度。作为和自然科学相对应的精神科学,更注重人类精神的历史发展。狄尔泰认为诠释学更是一切精神科学的基础和核心。精神作为“表达”方式的存在,是某些精神物质的表达。由此可知,这种表达方式,狄尔泰更想研究作者的精神实质。
另一方面,他继承了施莱尔马赫,但是更重视“体验”,他认为任何事情都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可以获得,对作者和文本的理解也不例外。阅读文本时,摒弃自己的人生体验,让自己处于中空状态,用你所感悟的作者经验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所以狄尔泰所说的“体验”来自于作者,不是文本和读者。
二、翻身作主一统江山:“文本中心论”
(一)伽达默尔走出“作者”重围
解释是因为它本来的存在让主体不得不去理解一些客体。我们使用这个概念是因为它本身就在那儿。他的存在哲学,把诠释学上升为现象学哲学,称为“现象学诠释学”。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也是让人从言语中看到事物如其所是那样展示自身的深意。“此在”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诠释学的中心不再是通过文本重构作者意愿和思想,而是转向文本,回归语言。
伽达默尔顺应海德格尔的号召,认为诠释学从本质上来就是理解文本。从时间间距的概念中,伽达默尔认为过去、现在、未来之间表现出一种张力,解释的对象就在这个间距之间,所以诠释学就是处于“中间地带”,则文本自身所带来的感情和意义最重要。从理解的历史性中可以知道,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要建立在当下历史环境中,让诠释学境遇来解释其意义。
施莱尔马赫曾经说过诠释者要比作者更好地去理解作品,把握作者的心理状态。可伽达默尔表明理解不是简单地复制,而是更好地创造,任何东西都在不断地更新自己。因为历史是变化的,所以文本也不依赖于任何解释意义本身。可见,在文学批评中,文本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其次,文本地位的上升也体现在伽达默尔再次找回的“应用”功能上。此功能被运用到诠释学中,并表达艺术作品的重要性。
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也许并没有直接把文本看作解释的中心,他也并不是第一个从作者走向文本的,但他给诠释学打开了一个豁口,让更多的领域享受诠释学的成果,突破“作者”重围,引领“文本”新方向。
(二)利科尔决定文本的地位
保罗?利科尔继承和发展了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发展了一种现象学的诠释学的综合诠释学。在他这里,“文本中心论”坐稳江山。在利科尔的本文解释理论中,他认为文本可以取代话语。其一,话语存在于谈话之间,谈话产生的表情、环境只是暂时的。其二,文本是话语的固定,是一种恒久的形式,所以为我们的理解带来了无限的意义可能性。
在利科尔的诠释学理论中,文本的意义和作者的意义不是一回事。正如伽达默尔的“时间间距”概念一样,文本和作者之间是有一个“间距”的,则作者写下文字的情感和文本出现在读者面前的情感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圣经》,某些部分文字直接表达了上帝的旨意,而有些地方则会模棱两可,意义含糊,诠释者则会运用语义学来解释其中深沉含义。研讨文本,才能让《圣经》深入人中。
利科尔对于“文本中心论”又提了“占有”这个概念,原指把异化了的东西重新占为己有,文本会把自身的经验转送给读者,对自我进行反思,揭示出隐藏的自我。比如阅读关于“二战”的文本,读者会不自觉地进入到它所描述地二战场面,随后你所了解的战争都是这个文本带给你的经验。文本丰富了你的生活和经验。
三、文本之治:超越文本的“超文本”
文本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改头换面。它越来越不遵循传统,想要彰显自身现代性风格。其中多媒体就是它最大的助理。通过网络、影视等多种媒介对文字的收集和处理,这些信息和文本已经变得五花八门,甚至可以联系到世界其他文本。这种非线性、非中心的零碎化文本,就是“超文本”。
比如我们微信朋友圈里发表的言语、各大浏览器中的娱乐八卦、甚至包括游戏、广告等。超文本的出现,也许正在改变我们的思维和阅读方式。比如最近很火的电视剧《锦绣未央》的小说原著抄袭事件里出现了“计算机自动写作软件”,就是利用超文本的原理来运行的。设定情节模式,自动寻找文字,形成文本。
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文本都已不再因循守旧,和网络建立起了庞大的“超文本”,那么诠释学也一定在不断地强大着自己。既然超文本比起传统文本来说更多元,更加变化多端,那么理解和解释也要不断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自己。比如近几年流行的网络用语,“同学”可以说成“童鞋”,用谐音来表达文字的俏皮;“我也是醉了”来说明我对这个处境的无话可说,并不是真的醉了,凡种等等。等等。这些都是诠释学在当代社会的实际应用,表明它海纳百川,一直在自己的人文科学领域中不断前行。
总的来说,西方文学理论中的三个阶段和诠释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使传统得到延续,历史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德)威廉·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M]. 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2.
[3] 林清.论保罗·利科尔的文本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
[4]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9,
[5] 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C].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6] 潘德荣,彭启福.当代诠释学中的间距概念[J].哲学研究, 1994,(8).
[7]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M].陶远华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8]王逢振.《网络幽灵》[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9]何道宽.《从纸媒阅读到超文本阅读》[J], http://www. donews. Com.
[10] 南帆.《电子时代的文学命运》[J].《天涯》, 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