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信号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嘉诚又开始卖楼了。
  11月初,泛海控股发布公告称,将动用38.22亿港元收购和记黄埔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和记港陆71.36%股权。
  和记港陆主要的资产是位于上海路98号港陆黄埔中心和上海黄浦区西藏中路18号港陆广场的商业物业,其收入来源主要靠租金和利息。
  在商海浮沉一生的李嘉诚为何连续出手内地物业?
  市值基础上又溢价111%
  截至9月30日,和记港陆净资产价值为41.7亿港元,而泛海控股相当于以53.2亿港元的总代价收购和记港陆,溢价1.28倍,从市净率来看,泛海控股收购价并不算贵。但香港和内地会计准则在计算物业价值所采取的方法不同,香港采取的公允价值,而内地则是账面价值。即对于和记港陆来说,其旗下投资物业已经按市值计算。
  根据和记港陆提供的三季报显示,其流动资产合计29.3亿港元,非流动资产合计17亿港元,没有有息负债,负债总额仅为2.95亿港元。在流动资产里最大的资产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约为26.2亿港元,其次为三个月到期的银行存款为2.87亿港元。非流动资产里最大价值为投资物业约为10.23亿港元,其次为可供出售的财务资产6.7亿港元。
  可以看出在和记港陆的资产里,位于能让泛海控股溢价收购的就是投资物业,即位于上海的两栋商业地产,而截至9月30日,该投资物业公允值约为10.23亿港元,但是泛海控股大约为整体和记港陆估价为53.2亿港元,在假设其他资产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与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相比,笔者认为,泛海控股此次收购多出了大约11.4亿港元,即泛海控股为投资物业溢价了约11.4亿港元,如果按资产评估法来考量,和记港陆的投资物业增值约111%。如果與全体所有者权益相比,泛海控股溢价了大约9.8亿港元,物业增值约95.8%。
  根据和记港陆年报披露其物业项目总共建筑面积大约在38849平方米,如果按增值11.4亿港元计算,该商业地产折合每平米55000港元,即每平米约44000元人民币(不包括地下停车场的面积价值)。
  笔者网上查询两处商业地产项目评估价分别为港陆黄浦中心每平米27370元,港陆广场每平米36583元,两处均价约为每平米31976元。
  悲观态度早现
  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李嘉诚出手和记港陆上海的两栋物业?
  2011-2013年,和记港陆物业净收入增速持续下滑,分别为2%、1.69%、-0.6%。另外,管理层对其物业资产的看法也表露于和记港陆的年报中。
  尤其是自2011年开始,管理层对未来的展望开始出现谨慎的态度。例如在2011年年报里其表达对未来的看法“鉴于经济复苏停滞不前,以及欧债危机恶化,由于上海办公室单位供应充足,预期来年在出租率及租金收入上升方面是挑战的一年。”
  2012年年报里表述如下,“随着上海非核心商业区较低租金的办公室供应增加,租户对取得优惠租赁条款及具竞争力的租金的要求提高。 因此,来年两幢办公室及商业物业在出租率及租金上升方面对于本集团而言将会是具挑战性的一年。”
  2013年表述则更为悲观,“随着上海外围新开发商业区内邻近地铁线及具有先进建筑规格的办公楼宇数量增加,且彼等办公楼宇于很多情况下亦能提供吸引之首次租金组合,本集团的两幢办公室及商用物业于争取租户方面正面临日益激烈之竞争。”
  和记港陆在上海的物业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筑本身从设施到外观都无法与大批新建的商业地产相比,自然其租金价格也就竞争力减弱。
  从以上管理层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其实李嘉诚早有出售之意。
  另外,在李嘉诚出售之前,即2014年半年报和2014年三季报的资产方面存在较大变化。流动资产较年初减少45%,总资产减少约29%,减少项目主要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该科目大约减少32%,约为减少了12.6亿港元。
其他文献
A股市场融资余额上限超过1.5万亿元,与目前近7000亿元的融资余额相比,天花板远未到来。  从4000亿元到7000亿元!不到半年的时间,沪深两市融资余额就迅猛增长近一倍,创出历史新高。  经济低迷似乎阻挡不住A股市场走强的步伐,2014年以来,市场多了一个全新的加杠杆投资工具——融资融券,作为一种创新业务,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随着融资融券业务已逐步转为证券公司的常规业务,它正成为A股
期刊
2010年12月,成功借壳*ST鑫新的中文传媒(600373.SH)本来从事的是传统出版行业,2014年6月通过收购互联网平台企业智明星通,开启全媒体业务转型。  对于这一收购行为,众多研究机构积极看多,但市场却反应平平,中文传媒复牌后仅仅收获一个涨停板,与以往同类并购案连续数个涨停板大不同。最引人注意的是,复牌当天即6月24日卖出前五名的金额为3.99亿元,远远超过买入前五名金额1.42亿元。本
期刊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老白干酒(600559.SH)拟定增融资8.25亿元,其中两家战略投资者和经销商锁定6亿元,2.25亿元或让老白干酒员工参与;此次定增融资的并购对象是张家口长城酿造(集团)。”  11月14日,老白干酒所发布的公告基本证实了这一传闻。“喝”了老白干酒的人自然欣喜若狂,不过也有投资者质疑,老白干酒存在压低业绩的嫌疑。  这也不难理解。2013年,包括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
期刊
众望已久的沪港通开通的首日出现了反高潮,上海和香港股市高开30分钟后随即开始下跌。此后的交易日,沪港通净买入额持续缩小。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这反映了市场的冷淡和沪港通的到来无关重要。而在日本经济衰退的消息影响下,港股更跑输沪股。  再回头看沪港通开启前的上一个交易日,11月14日,当天海外市场的港股美国ADR、恒指夜期和中国ETF均显著上升,其中A股ETF飙升近4%。加上当时中国宣布沪港通投资者将连
期刊
华联综超(600361.SH)下半年的股价表现相当抢眼,从6月30日收盘的4.48元一路上涨。尤其是10月中旬对赛马会题材股的热炒,引起公司股价在10月16日与17日两天连续涨停,至10月20日达到近期最高价7.1元。之后由于公司发布澄清公告以及媒体的深入报道,华联综超的股价似乎开始步入了下跌通道,仅在10月20-23日就下跌了15.1%。截至11月18日收盘,华联综超的股价为6.01元,市值为4
期刊
持续了十年的原油超级周期轰然终结。  作为包括原油在内的大宗商品超期周期的始作俑者,美联储(Fed)此次则扮演了掘墓人的角色——美联储即将步入加息周期,美元重新步入强势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2013年将为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敲响丧钟,并推动市场进入下一个十年。”早在2013年上半年,花旗银行就在大宗商品研究报告中发出警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股票和大宗商品的互动性减弱、美元走强等因素,标志着“大宗
期刊
枷锁解除了,好日子却回不来了。  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依旧热闹非凡,万科与绿地榜首之争在这一年愈演愈烈,而A股上市无望的万达已经在年底挂牌港交所,王健林已经跻身亚洲富豪榜前三,有着房地产艺术家之称的宋卫平悔婚融创,戏剧般地又将绿城重新纳入麾下,然后又突然把部分股份转卖给了国企中交建????但在这热闹的背后,房地产的风光已经渐行渐远。  在经历了2013年的疯狂上涨之后,房地产行业在2014年终于
期刊
国内最大“老鼠仓”——原博时精选基金经理马乐案再起波澜。  12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就马乐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认为该案终审裁定存在法律适用错误,量刑不当等问题。此前,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判三缓五”判罚时就曾一度引发争议。  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之后,马乐案将进入再审程序,最终的处罚结果再次变得迷离。  “判三缓五”惹争议  马乐在任职博时基金公司旗下博时精选基金经理期间,利用其掌控的未公
期刊
2014年以来,资产管理行业“老鼠仓”频频曝光,而基金经理则成为中国证监会严打的“重灾区”。号称史上最大的“老鼠仓”马乐案在二审判决生效后,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使马乐案“判三缓五”的结局再次充满了未知。  12月26日,杨剑波诉证监会一案将在北京市一中院开庭宣判,这场“民告官”的诉讼经过一年的时间,经过法院的三次延期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  11月16日,证监会正式实施《关于改革
期刊
12月1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消息称,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局长李量因涉嫌违法违纪而接受组织调查。李量的落马再次把证监会发行审核部门置于聚光灯下,这个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是否有必然,耐人寻味。  貌似严苛的发审制度却仍让大量的公司“带病过关”。为了拿到股票市场的通行证,很多企业不惜代价,搞定大权在握的发审委委员。对此,业界从未停止过质疑。  如果李量是因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违规放行而落马,那么作为最终审核放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