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地方文化资源,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 :河南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xi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以古代诗歌研究课程为例的教学实践研究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课程体系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存在课程顶层设计呈现固化态势、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考核方式偏单一化等问题。以地方文化融入教学体系,通过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构成,推进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性,结合项目及实训逐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仅有利于优化课程体系,也是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尝试。
  关键词:地方文化;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古代诗歌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的深入与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多种教学手法的不断应用,如何谋求生存前景与发展空间,是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必须面对的难题。但对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升本科高校来说,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教学实践中的执行和推进遭遇到頗多掣肘。笔者试以古代诗歌研究这一选修课程的教学为例,讨论通过在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文化,探索地方新升本科高校在应对传统专业转型及发展、人才培养及其创新等方面的问题,进而发掘教学体系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有效方法及其可行途径。
  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对古代诗歌研究课程的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学生而言,从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在关于专业人才培养的诉求和愿景中,是非常重视“应用型专门人才”“创新思想和专业知识素养及应用拓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然而,在考察更为具体和综合的课程设置情况(如下表)时,却发现其中存在着与上述要求不尽相符甚而相脱节之处。
  从表中可以看出,课程类型及总体构成较为合理,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发展的基础和可能性,以必修和选修不同形式、学科交叉不同模块的多样化设计体现对学生学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的兼重。但必须指出的是,专业课程和素质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的比重和重视程度尚有所欠缺,无论课时比例抑或所开设课程门数(所占学分)都存在着亟需整合和深化之处。
  首先,课程顶层设计呈现固化态势,实践应用和创新的可能性较弱。从课程性质上来说,古代诗歌研究课程教学大纲指出“课程以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总体面貌、特质为总纲,以学生之前所学习过和较为熟悉的唐宋诗歌为主要讲解对象,进而实现便于学生接受、理解并渐进培养专业质素课程设置之目的”。然而,在课程架构和教学环节中,包括授课内容、教学思路、讲授方法等层面都存在过于依赖模式化趋向的固有教学思维和结构的现象,出现了与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并不融洽的“总体知识面较窄,或知识面虽宽,但不是围绕专业结构性的宽,形不成核心能力”尴尬局面。学生专业提升(如考研、考编及其他相关专业素养)的实践和应用也更多地流于形式,作为选修课程的开设目的和意义无从深入并外化体现,从而使得课程在设置之初就潜藏着的培养特色不明确、专业特长不鲜明以及人才应用途径不确定等隐忧愈加显现。
  其次,课程内容偏于学科化,课堂教学的理论性较强。通过对教学实际的考察和分析,我们不得不正视在教学尤其是课堂讲授过程中,文学史基本发展的梳理、文学常识的识记、典型作家的评价以及代表性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等内容在中国古代文学等先行课程中已经得到较为全面了解和系统识记的内容占据了其中主要构成。此种情形固然可能与教师、学生的个体特征有所关系,但也毋庸回避课程设置“由于受学术型教育和传统课程观念的制约……缺乏对课程总体结构和课程内部结构体系的深入分析,依然按照学术型教育模式和惯性对课程体系进行设计”等深层次原因的影响。
  再次,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过程性评价体系有待提升。融媒体等新型媒体环境时代带来的科技手段和信息汇集,尤其是手机应用、网络游戏等现代性要素对于当下的课堂教学形成了强力的冲击,也使得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选修类课程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和考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环节设计单一、陈旧且板滞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受影响。专业积累不足、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识记能力较弱等现象,削弱了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如果仍以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途径、以期末考核(主要表现为课程论文写作)的单次成绩评定为常见考核方式,必将与预期培养目标和实际教学效果形成鲜明的差异。同时,囿于教师的个人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等主体条件所限,也受到学校总体教学环境和氛围的影响,课程的考核方式固定、单一,往往“一考(末考)定成绩”的局面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性的转变。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素质培养和能力训练等实践环节被削减、压缩,培养方案中所提出的“研究型教学”“创新创业”以及“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诸多目标就无从实现。
  二、地方文化融入教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与探索
  对处在转型阶段的地方本科应用型高校来说,以地方文化引动教学方式和内容的综合性创新,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既是从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出发的可行性研讨,也与在学界已经引起充分关注的命题相契合。在古代诗歌研究的教学体系中,通过地方文化资源的深入开掘和有机融入,对课程的总体设计和教学框架的构成予以深入的讨论,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评价体系以及创新可能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践和探索。


  第一,以地方文化的引入为契机,调整课程的自身结构与内容构成,逐步优化教学效能。无论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还是授课的实际进程中,都明确地把以地方文化的引入作为抓手,将其有机融入课程体系中。在教学实践中,不仅积极引入当地作家作品和地方文化的文献资料,更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现象予以系统、深入的研讨。比如,与泰州本地和扬泰地区(通泰地区)密不可分的淮盐文化、三水文化、泰州学派、太古学派等文化现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均以专题章节的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也借助了“扬州文库”“泰州地方文献丛书”“里下河系列从书”等文献资料,让学生对当地文学发展及特点有了鲜明直观的了解。特别是通过对泰州及里下河流域具有代表性文学创作和文化现象的关注,如范仲淹、胡瑗、施耐庵、郑板桥、刘熙载等文化名人的专题性讨论,不仅使当地文学发展和文化资源以更为直接、鲜活的面目进入了教学的领域和学生的视野,也从较微观的层面体现了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自身与历史、文化等学科天然的深刻联系,对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深度有了进一步的推动。   第二,以地方文化资源的开掘和利用为途径,推进课程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性。随着教育科学意识的提高,特别是受到新型媒体环境的影响和促发,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面临着多方面冲击和创新的迫切要求,大数据与融媒体的新型教学环境下,生本课堂的要求和趋势愈加凸显,以慕课、微课、“互联网+教学”等现下较为普遍的方式在教学中也与地方文化有着密切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小组讨论、主题研讨、小论文写作以及PPT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当地文学与文化的古籍文献及相关资料进行了梳理,学生在文本勘校、量化分析及比较研究等方面基础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既积累了专业素养,也充分提升了实践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经由上述做法,古代诗歌研究课程强调过程性评价因素,关注学生的阶段性表现,积极响应对教学内容、课堂效果的反馈,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综合性评价,对依赖仅以期末考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传统方式进行了合理改进,在促进生本课堂营造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教学目标的执行和学生学习的效能。
  第三,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研究意识,逐步确立应用型能力和创新意识。自2015年以来,课程小组通过课堂教学和线上辅导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地方文献梳理、乡帮资料搜集及代表性作家作品整理等专业实训形成了对本地文学发展和文化资源较为充分的了解。结合练笔、写作练习的专业常态化训练,已有多位学生以泰州当地的文学和文化为素材,撰写了课程论文,其中如泰州仲氏闺秀诗词、宫氏家族文学、胡瑗教育思想与文学创作、泰州学派(“三王”)思想及教育理念、唐志契绘画理论等为研究对象的课程论文,成为了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基础框架和蓝本。同时,课程教学在校地结合、引入地方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泰州历史文化研究所、里下河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的讲座和活动,并积极参加“服务泰州行动”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对“船会”、民俗等文化现象展开田野调查,不仅推动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文脉发展的意涵形成了深刻认知和了解,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卓越人才培养等项目的申请与实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2017年4月15日,江苏省汉语言文学品牌专业建设高端论坛在泰州学院召开,与会专家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方面做出的努力予以了充分肯定。通过古代诗歌研究课程的实践与探索,以地方文化的有效引入带动课程体系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取得了成效。但同时我们不得不说由于教育观念、硬件水平以及教师学识素养和教学能力等层面的限制,教学体系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天力.论文科应用型高校的“二次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
  [2]王志蔚.地方本科高校课程体系转型待解的五個问题[J].教育探索,2017,(1).
  [3]程立中.文化史视野下地方文化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其他文献
河南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历史悠久、积淀深厚。1997年学生处即设立了“人生咨询部”。2016年,学校成立了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年来,河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河师大)不断探索、不断提升,率先启动、创新发展,铸就了河师大心理健康教育一脉相承的特征。  率先启动,创新理念  回首河师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中心三次迁址,历经五个阶段,实现五大跨越,在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開创了多项率先启动工作
期刊
着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四·三”育人模式  近年来,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从学生心理危机消防栓,到学生心理成长加油站”的服务理念,创新思路,采取措施,着力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四·三”(创建三项机制、搭建三个平台、构建三个体系、建好三支队伍)育人模式,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提升。  学校先后被确立为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
期刊
7月4日,北京大学举行毕业典礼,校长林建华用自己的两个小故事,寄语毕业生一个人生哲理:“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篇演讲旋即走红网络,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是校长为毕业生上的“最后一堂课”,自2010年被称为“根叔”的华中科技大学时任校长李培根的毕业演讲,以贴近学生的网络潮语为特色爆红网络之后,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校长演讲就成为学生热切期盼、社会高度关注、校长尽力表演的“最
期刊
摘要:以平顶山学院为例,通过剖析平顶山学院各二级教学院系就业竞争力现状,了解其教学质量现状,继而凸显河南省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转型发展建议与课程改革举措。结果表明:将学生工作指标纳入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后模型更加客观准确,表现为正向影响,而大学生的非失业率和收入水平对其影响最为显著;“电、商、文、化”学科群构建显著有效,不仅具有辐射带动弱势学科的作用,而且形成有机整体,能够提高相关学科就业
期刊
4月15日下午,省政府与教育部在郑州举行省部联席会议,就持续深化省部合作、推进河南教育改革发展进行会商。教育部部长陈宝生、省长陈润儿出席会议并讲话。  陈宝生表示,河南省在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受教育权益上,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上,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上,在着眼制度建设、制度创新推进教育改革上,均取得了良好成效,教育部将继续坚持与河南省的省部会商模式、持续深化省部合作,共同推进河南教育改革发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环境背景下部分大学生会出现无所适从、压力增大等情况,对未知的变化充满不安和恐惧,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基于此,高校辅导员有必要密切关注并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适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同时在日常工作中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
期刊
摘要: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宗旨,体现了高校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决定着支撑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课程群建设方向。不同办学层次的财政学人才培养目标应有所差别,地方性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大多比较“年轻”,办学历史较短,财政学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须采取措施进行克服,以提高此类层次院校财政学专业本科教育质量,实现地方性院校开办财政学专业的目的。  关键词:地方性
期刊
摘要:特色校园文化是高校彰显办学特色,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要素,也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客观要求。以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简称“郑州航院”)为例,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研究,提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投入、相互融合,做好软硬件设施建设,整合资源、拓展载体,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等措施,以期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作有益探索。  关键词:高等
期刊
摘要:近年,国家越来越强调高校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农业高校具有鲜明的产业性,地方农业高校是一定区域内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科技支撑和人才来源。通过梳理河南农业大学近年办学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农业高校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供给,重要途径是提供高水平的科技供给,直接途径是提供公益性持续性的转化推广服务。  关键词:农业高校;服务社会;路径  随着我
期刊
编者按:  日前,《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颁布,并于9月1日起施行。《规定》的颁布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其新理念、新思想必将对3000多万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原《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21号令)自2005年9月1日实施以来,对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权益、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