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文化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en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传统文化的宣扬和教育,翻看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古诗词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凝聚着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精神。小学的古诗词学习是基础性的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推动学生持续有效地学习古诗词,从根本提升自我语文素养,彰显我国文化自信。本文立足于传统文化的角度,从三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017年的小学语文新教材更是将传统文化的瑰宝——古诗词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并明确指出:整个小学阶段,学生需要背诵和掌握200多首古诗词。其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推动学生持续有效地学习古诗词,从根本提升自我语文素养、鉴赏能力、整合历史知识等,彰显自我文化自信。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粗略谈一下传统文化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古诗词关注力
  古诗词不同于我们今天的白话文,它展示的语言凝练性较强,往往有着很强的意境性,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古诗词的认知更多的是停留在对它的读和背,感受不到其韵味的存在,从而觉得古诗词的学习没有意思,失去自我对古诗词学习的动力。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古诗词的具体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关注古诗词,主动探究学习。即:将古诗词的内容以模拟的形态具体地展示出来,以形象、情绪、色彩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力,诱发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古诗词表达的内容。
  如在教学《江雪》时,笔者运用多媒体将古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制作成为一个画面:在白茫茫的雪地上,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老翁披着斗笠在江中垂钓。学生看到这样的情境,内心自然地开始将画面与诗融合在一起,进而不用教师讲解,学生则能够了解诗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而产生相应的情感。这样,构建情境,引发学生走入古诗中,将自我与古诗情境进行结合,从而为有效古诗词教学奠定基础。
  二、朗读指导,强化学生的古诗词认知
  闻一多说:“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我国古诗词形成本身有着一定的结构性,诸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等,它们朗读起来的节奏是不同的。从音乐节奏这个角度来说,节奏的韵律感是诗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手法。可以说,古诗词意境或者内涵的不同,其节奏往往也是不同的,诸如:彰显情绪高兴的轻松欢快节奏,彰显情感细腻的舒缓悠长节奏等。然而,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面对古诗词他们的腔调是一样的,不能夠很好地读出其中的韵味,但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对此,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小学生模仿较强的特点,采取朗读指导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古诗词的认知,即:笔者以自己示范读或者播放名家朗读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初步感受,并学习模仿,在朗读中感受古诗词的节奏,从节奏中体会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
  如在教学《咏柳》时,它本身是一首七言绝句,它的节奏是轻松的,需要掌握的是七字句中的停顿规律,对此,笔者首先进行示范朗读,指导停顿规律: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其中一读作二声、绿要加重朗读、谁读的时候要凸出出来等等。让学生读出古诗词的节奏感,从而体会到古诗词的美感,根据节奏想象诗人的心情等,升华自我对古诗词的情感。
  三、声体融合,拓宽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途径
  古诗词的节奏感决定了其艺术魅力价值所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意义,并倡导国学的宣扬和教育贯穿。现如今,教育界为了更好地渗透古诗词教学内容,不断探究新的古诗词弘扬途径。例如小学生学习古诗词韵律操,边朗读古诗词边做具体的体操动作,将古诗词的学习以一种新的姿态让学生认知。在动作和声音的完美结合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实现对古诗词的背诵,而且很容易融入古诗词的情境中产生自我情感体验,达到自我与古诗词的一个精神共鸣。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运用声体融合的方式来拓宽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途径。
  如笔者在教学中,每学习一首古诗,都让学生配以相同的动作,以形体来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节奏,体会其情感。以“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为例,笔者播放韵律操的音乐,引导学生结合诗意配动作:双手划船动作、双手轻握拳在胸前上下摆动并双脚轻轻跳跃、头双向摇摆一手做不知道的动作、弯腰双手向后双脚轻跳跃。这样,将古诗词转化成为小学生喜爱的动作形态进行渗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情和声的统一,从而深化学生的古诗词品味和鉴赏。
  总的来说,古诗词的学习是一个持续且长久的工程,小学古诗词的教学终极目标在于让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初步地感知古诗词的艺术、韵味、内涵等,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和文化知识的浑厚,从而增强学生自我对传统文化学习的自信和自豪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立足时代发展需求和传统文化视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的手法来展示古诗词的魅力,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古诗词欣赏技能、实践技能等,最大限度彰显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系数.课程文化自信研究——以中华古诗词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6.
  [2]夏家发.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低年级写话教学应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写话情境,开展各式各样的写话活动,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树立写话信心;引导学生立足教材、立足生活,积累、丰富写话资源。让他们在平等、和谐、轻松的写话氛围中,乐于表达,易于动笔。  【关键词】兴趣;积累;取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
【摘要】文学名著相比于单篇课文,具有更大的容量,是最佳的语言素材和精神食粮。语文教师如能从“读、辨、品、悟”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细致导读,那么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必将大有裨益。因为,阅读,有利于夯实语言基础;思辨,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品味,有利于提升审美情趣;感悟,有利于传承文化精髓。  【关键词】名著阅读教学;“读、辨、品、悟”核心素养;《水浒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摘要】古代汉语有很多种教学方法,古今贯通方法就是其中一种。古今贯通方法指在古今汉语教学中揭示古今汉语之间的关系,探索从古到今汉语演变的方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古今贯通方法的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策略,希望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古代汉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方法;古今贯通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古代汉语作
【摘要】所谓课堂气氛,指的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师生情绪状态的集中表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学生人文意识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是课堂教学能否收到良好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的营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氛围;营造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制约
2020年12月13日,云南腾冲,全国冰球锦标赛最后一天。疫情影响下,沉寂了一整年的中国冰球终于迎来令人瞩目的时刻。  决赛,哈尔滨队和北京体育职业学院队在加时赛后打成2比2,点球决战中,第八轮出场的英如镝低射破门,身穿蓝色战袍的北体职队拿下了金牌。这是北京市的第一个全国冰球锦标赛冠军。  兴奋尚未退去,几名北体职球员的老爸讲述了属于北京的冠军故事。惊喜 偶然也必然  谈到在腾冲夺冠,球员与家长们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个人的说话或写作都是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动机支持的。小学生习作实际上是他们的个体在特定的表达动机的驱动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如何才能让小学生习作时自主写作、自由表达呢?本文将作一个具体阐述。。  【关键词】减少统一性;命题多元化;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寻找素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弥补了传统课堂存在的缺点,而以微视频为教学资源的教学方式正在各学科中进行着广泛的尝试,对微视频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值得密切关注。  【关键词】微视频;翻转课堂;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现有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学,学习就是传递知识,这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
【摘要】本课题来源于杜甫晚年的代表作。这篇文章表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与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其写景雄伟壮阔,写身世孤苦凄凉抒情却心忧天下。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杜甫 《登岳阳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背景  进入高中阶段,古典诗歌的教学难度越来越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经常一脸无所谓或一脸的茫然,而老师经常变得很尴尬,甚至不知所措。面对
(福建省清流一中,福建 三明 365000)  【摘要】因果关系是论证要处理的主要关系。因果分析方法是议论文写作中的最常见思维方法。应用好因果分析可以使我们的议论理趣盎然,有很强的说服力,使整篇文章的结构既显德充实饱满,又跌宕生姿。本文对此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议论文;析因究果;具体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无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中,都存
【摘要】教育是什么?这个看起来似乎早已经解决的问题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看着似乎是特别简单的问题,却令人难以做出很好的解释。这个问题涉及教育的相关概念、内涵、本质、属性、功能等诸多方面。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教育事实上已经存在了数千年,人们对教育的思考也经历了数千年,但是,就教育的含义来说,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说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许多问题的出现,大都跟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有关,因此对教育本质的正